阿拉善白絨山羊
內蒙古阿拉善盟特產
阿拉善白絨山羊,內蒙古阿拉善盟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阿拉善白絨山羊養殖已有300多年歷史。阿拉善型白絨山羊屬克什米爾絨山羊的一支,是在阿拉善特定生態條件下,經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培育(本品種選育)而形成的地方良種,是內蒙古白絨山羊的一個優良類型,所產山羊絨因纖維細長、手感柔軟、拉力大、顏色正白而有“纖維鑽石”、“軟黃金”之譽。
2011年0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阿拉善白絨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20年7月,阿拉善白絨山羊地理標誌將在其後的四年內受到中歐地標協定的保護。
阿拉善白絨山羊體軀結構勻稱,骨骼結實,四肢強健有力,公母羊均有角,額部有半彎形粗毛,須長頸粗,體形長方,全身被毛純白,分內外兩層,外層為有髓粗毛,長10—30厘米,內層為無髓絨毛,自然厚度4—5厘米,絨毛與粗毛混生,腰毛較短。公羊體重45千克,母羊體重35千克。
阿拉善白絨山羊
阿拉善白絨山羊肉具有香味濃郁的特點,鮮嫩多汁、無膻味、肥而不膩、色澤鮮美、肉層厚實緊湊。鮮羊肉外表微干或有風乾膜、不粘手,肌肉色澤鮮紅或深紅、有光澤、脂肪呈乳白色,肌纖維緻密、堅實、有彈性、指壓后的凹陷立即恢復;凍羊肉外表微干或有風乾膜、或濕潤、不粘手,肌肉有光澤、色鮮艷,肉質緊密,有堅實感、肌纖維韌性強。脂肪呈乳白色。每百克鮮羊肉中蛋白質含量高於16.00%,脂肪含量在3.00%左右,富含17種氨基酸,總氨基酸含量在29.62%左右。
內蒙古阿拉善盟地形呈南高北低狀平均海拔900—1400米,地貌類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湖盆、起伏灘地等。土壤受地貌及生物氣候條件影響,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分佈特徵,由東南向西北依次分佈有灰鈣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在盆湖和低洼地區有鹽鹼土和沼澤土。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橫貫全境,陰山余脈與大片沙漠、起伏灘地、剝蝕殘丘相間分佈。
黃河流經阿拉善左旗的烏素圖、巴彥木仁蘇木,在境內流程達85千米,年入境流量300多億立方米。額濟納河是盟內唯一的季節性內陸河流,發源於祁連山北麓,流至巴彥寶格德水閘分二支。西為木仁高勒,注入西居延海;東為鄂木訥高勒,夏季分數支,注入東居延海、京斯田淖爾和沙日淖爾。額濟納河在盟境內流程200多千米,年流量10億立方米。賀蘭山、雅布賴山,龍首山等山區許多沖溝中一般有潛水,有些山露成泉。在三大沙漠中分佈有大小不等的湖盆500多個,面積約1.1萬平方千米,其中草地湖盆面積1.07萬平方千米,集水湖面積400多平方千米,地表水礦化度1—2克/升。
阿拉善白絨山羊
阿拉善地區自有史以來,當地牧民就有從事山羊業的生產活動,已有300多年歷史。
在歷史上,阿拉善白絨山羊絨被賜名為“軟黃金”,定為朝廷貢品。在傳統的那達慕盛會上與白絨山羊養殖文化有密切聯繫的表演和活動有:搓毛繩、騸羊、種公羊評比、宰羊(剝皮、洗雜碎、剔羊骨)比賽、撒羊拐等內容。阿拉善蒙古族還保留著傳統的祭羊活動,它是一種集宗教信仰、傳統生產、人文思想為一體的民間活動,分為祭公羊和祭母羊。阿拉善蒙古族冬季服飾、被褥、毛氈、面袋、繩子及山羊絨高端產品等生活生產用品多以阿拉善白絨山羊絨(毛)製成,因此產生了花色品種多樣的絨毛製品、服飾文化。山羊毛、鬍子可做狼毫、毛刷等生活用品,頭骨、羊皮可做工藝飾品和紀念品。山羊奶和羊肉是當地傳統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當地牧民喜愛將羊奶製成酸奶、乳酪、酥油、奶皮、奶茶、奶酒等食用。平日宴請則以手抓羊肉為主,還有血腸、“古日勒岱”、“祖日木”、“夏日子”、干羊肉、羊肉餃子等。
1988年,被自治區政府命名為內蒙古白絨山羊——阿拉善型,是內蒙古白絨山羊三大類型之一,屬絨肉兼用型,以其絨毛細柔(絨細度為13—15微米)、光澤好等特性聞名。
2013年,為了落實《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振興羊絨產業的意見》(內政發[2013]74號),保護絨山羊優質資源,推進絨山羊標準化生產,提升羊絨產品競爭力,阿拉善盟開展阿拉善白絨山羊質量監管與溯源工作。
2015年3月18日,為提升阿拉善白絨山羊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阿拉善盟農牧業局組織召開了阿拉善盟白絨山羊產業發展推進會,會議主要內容是安排部署推進白絨山羊產業發展的意見和措施。
2016年,阿拉善盟農牧系統選派了100名農牧專業技術人員共分10個組,重點對全盟3個旗保護區內15萬隻白絨山羊進行生產性能檢測定建檔、選育核心群組建、種羊場建設、動物防疫、優質優價補貼兌現等基礎性工作,打造阿拉善白絨山羊產業優質高端發展路線。
2017年03月18日,阿拉善盟白絨山羊絨毛採集工作開始,至4月底結束,採樣工作由盟畜牧研究所、盟畜牧獸醫工作站和三旗改良站專業技術人員和合作社成員共同來完成,共採集77738份樣,其中盟畜牧研究所和盟畜牧獸醫工作站負責的核心群上採集1489份樣、阿拉善左旗合作社牧戶和種羊場採集52147份樣、阿拉善右旗採集14744份樣、額濟納旗採集9358份樣,此項工作是2017年度阿拉善盟農牧業重點工作之一。
2017年07月,由阿左旗家畜改良工作站和阿左旗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起草的《阿拉善型白絨山羊採樣和分部位抓絨技術規範》《阿拉善型白絨山羊分級標準》《阿拉善型白絨山羊飼養技術規範》3項地方標準,由阿拉善盟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實施,這3項地方標準的發布實施填補了該領域空白。
2010年,阿拉善盟白絨山羊存欄量為110萬隻。
2014年,阿拉善白絨山羊105萬隻,佔全盟牲畜總數的62%。全盟牧區從事畜牧業生產有2.18萬人,年產山羊原絨360噸,年出欄白絨山羊25萬隻,年產值達3.9億元,人均產值1.79萬元。
阿拉善白絨山羊
阿拉善白絨山羊曾獲義大利“柴格那”絨毛獎和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
2011年0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阿拉善白絨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20年2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阿拉善白絨山羊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2020年7月,阿拉善白絨山羊地理標誌將在其後的四年內受到中歐地標協定的保護。
阿拉善白絨山羊主要產自於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阿拉善盟,地域保護範圍包括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等三個現轄行政區域。包括巴彥浩特鎮、額肯呼都格鎮、達來庫布鎮等23個蘇木鎮。盟境西與甘肅省酒泉市、張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銀市相連,東南隔賀蘭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吳忠市、銀川市、石嘴山市相望,東北與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接壤,北與蒙古國交界。地理坐標:東經97°10′—106°52′,北緯37°21′—42°47′之間,總面積27萬平方千米。
阿拉善白絨山羊
(2)飼養方式:按照《阿拉善白絨山羊養殖技術規範》執行。
(3)安全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及無公害畜產品生產標準,強化對養殖區域的管理,嚴格執行NY5028、NY/T388、NY5045、GB5410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國家標準。
阿拉善白絨山羊農產品地理標誌鬼阿拉善盟地域內阿拉善白絨山羊養殖經營者共同所有。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阿拉善白絨山羊”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