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椅

漢語詞語

龍椅是漢語詞語,拼音是lóng yǐ,意思是皇帝坐的椅子,御座。是指古時候皇帝所坐的扶手上刻有龍的圖案的椅子,龍椅一般放在古時候大臣上早朝的朝堂上的台階上。龍椅一般由木頭製成,再在扶手上刻上龍型圖案,最後再漆上一層黃顏色的漆以表示皇家的威嚴。

基本釋義


皇帝坐的椅子,御座。

引證解釋


說唐》第四二回:“高祖一聞元霸身亡,大喊‘皇兒好苦!’暈倒在龍椅上。”
《中國民間故事集·太平天囯的故事》:“這一天皇帝上朝,一聽見廣西有這麼多人反了,大吃一驚,差點從龍椅上跌下來。”

造句


你這模樣,就算坐上龍椅也不像皇帝。

皇權象徵


其象徵意義及地位與中世紀歐洲各國君主的王座等同,一般擺放於正式場合,用於接見本國大臣、面見外國特使,處理一國大事。
龍椅隱含了“第一把交椅”的意思,“坐龍椅”就是指當皇帝。龍椅的設計考究,上雕刻有威武龍騰,飾以金漆,以顯示皇帝的尊貴和高尚的地位。
相傳魏徵曾問過唐太宗:您知道為什麼您是皇帝嗎?唐太宗說了很多結果魏徵都不認同,唐太宗就問魏徵:那說你是為什麼?魏徵說因為您坐在這把龍椅上。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龍椅在中國古代皇權中的象徵是和玉璽具有等同地位的。

故宮龍椅


1915年,袁世凱竊國稱帝,太和殿里的許多陳設被拆掉,龍椅也隨之不知去向,可惜的是袁世凱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一命嗚呼了。但是袁世凱的這把西式座椅卻直到1947年才撤去。為了保持宮廷原貌,決定重新安放龍椅。1959年,故宮博物院專家朱家晉在一張光緒二十六年的舊照片上,看到以前太和殿的陳設情況,就根據照片上的龍椅式樣,四處尋找,終於在一處存放舊傢具的庫房中,發現了這座明代龍椅。因為龍椅長期被看作普通傢具,隨便棄置,變得殘缺不全,後來根據有關資料,請名匠高手修復,方得以恢復往日的容貌。

摺疊龍椅


“壇廟擷英”展,遊客從“金交椅”前走過
“壇廟擷英”展,遊客從“金交椅”前走過
2014年4月7日,由中國園林博物館和北京市天壇公園共同舉辦的“壇廟擷英”文物展開展,彙集150件天壇館藏的文物珍品,其中60%以上的文物一直藏於文物庫房中,為首次公開展出,包括龍椅、乾隆玉璽等珍貴文物。
北京九壇八廟曾是明清兩朝的帝都標誌,本次展覽薈萃了天壇、地壇、日壇、太廟、歷代帝王廟等皇家壇廟祭器精品,實物展陳包括與祭祀相關的禮器、樂器、服飾、典禮陳設,以及佛造像、金冊、書畫等珍貴文物。其中,乾隆玉璽、清鍍金銀質滿文金冊等珍品是首次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