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毛魚

巢湖毛魚

學名湖鱭,又稱刀鱭、毛草魚、鳳尾魚等。古稱刨花魚,傳說是魯班修建巢湖中廟所刨的刨花所變。是巢湖重要的小型經濟魚類,歷來在巢湖魚類中佔有很大比重,約佔總產量的80%。巢湖毛魚游速甚快、肉細嫩、肥而不膩,與巢湖銀魚各有千秋。

巢湖毛魚
巢湖毛魚

形態


巢湖毛魚形似篾刀,身體略呈扁狀,新鮮脊背略呈青灰色,其餘部分呈銀白色。巢湖毛魚游速甚快,肉細嫩,肥而不膩,與巢湖銀魚各有千秋。每年6至7月是毛魚繁殖盛期。春季漲水可以刺激毛魚產卵,也擴展了產卵水域,對毛魚生長有利,故巢湖漁民認為"發春水,毛魚多"。幼魚生長速度很快,3個月左右可長大成魚,捕撈主要集中在10、11兩個月。成魚一般長約80毫米,大的可達100毫米。巢湖毛魚除少量鮮食外,大部分曬製成千品運銷全國各地。晾曬乾后的毛魚,酌放辣椒醬、蒜、鹽,用油煎炸,肉脆骨酥,是盛宴酒後一道亦素亦葷、人見人愛的下飯小菜。
巢湖毛魚
巢湖毛魚

飲食文化


巢湖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品種豐富多樣,特色鮮明,主要菜系屬徽菜系,講究刀工,製作精細,湯汁鮮美,色香味俱佳。在這裡可以品嘗到弛名中外的"巢湖三珍"、"長江三鮮",久負盛名的東關老鵝湯、無為板鴨、香雪牌板鴨,可口的和縣油炸麻雀等;巢湖名席:魚席、鵝席、野味席、家常席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巢湖中土旱農民美食城、遍布城鄉的飲食大排檔,會讓你乘著遊興,盡情品嘗而流連忘返。
巢湖銀魚 產於巢湖,體呈圓筒狀、無鱗、透明無色、光滑,被譽為"巢湖皇后"。大銀魚體長15~20厘米,小銀魚體長4~7厘米,骨軟元刺,鮮嫩可口,營養豐富。銀魚蒸雞蛋、銀魚炒雞蛋、銀魚湯等以銀魚為原料的菜肴味道鮮美。
巢湖中華絨鱉蟹 俗稱"河蟹"、"螃蟹"或"大閘蟹"。一般重2~4兩,既可清蒸整蟹,也可做蟹糊、蟹羹等,味鮮且具較高的營養價值。
巢湖白蝦 亦稱"白米蝦"、"秀麗白蝦"。體小修長,全身白色,殼簿肉煮不紅,清水蒸煮或燒炒后蘸少量醬油、醋食用,也可剝殼成米蒸燒食用。巢湖毛魚 產於巢湖,體小細扁長,曬於後,放適量鹽、油蒜子等蒸煮,吃米飯,稀飯尤佳,特別適合灑后吃飯食用。
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豚 無為、和縣境內的長江水域,盛產制魚、刀魚、河豚。這3種水產品不僅以各自獨特的風味聞名全國,還因為它們上市時間短而愈加名貴。河豚上市在每年農曆三月初;其後刀魚上市,約在農曆四月份;農曆五月初制魚上市。其中,河豚、制魚上市持續時間僅20天左右,刀魚上市時間略長些。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鰣魚、河豚已成為國家明文禁捕的珍貴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