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瓚

臣瓚

臣瓚,西晉學者。姓氏及籍貫不詳。漢末以來研究《漢書》的,曾有服虔、應劭、晉灼等十餘家之多。但是這些學者的研究成果,均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某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後人去進一步完善。在這種背景下,臣瓚很好地承接了這項工作。他在彙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附以己見,多據《汲冢古文》以駁前說之誤,撰成《漢書集解音義》二十四卷。為後人研究和閱讀《漢書》提供了很大方便。唐初顏師古為《漢書》作注,即大用臣瓚《集解音義》為據。然《集解音義》原書今已不傳。或以為,西晉校書郎傅瓚、《水經注》中所言的那個“薛瓚”就是臣瓚。待考。

目錄

正文


清儒王先謙在《漢書補註》中註解臣瓚時,說:“宋祁曰:景祐余靖校本雲,臣瓚不知何姓。案裴駰史記序雲莫知姓氏,韋棱《續訓》(《漢書續訓》)又言未詳,而劉孝標《類苑》以為於瓚,酈元注《水經》以為薛瓚。姚察《訓纂》(《漢書訓纂》)雲,案《庾翼集》,於瓚為翼主簿,兵曹參軍。晉《中興書》雲,翼病卒,而大將於瓚等作亂,翼長史江虨誅之。於瓚乃是翼將,不載有註解《漢書》。然瓚所采眾家音義,自服虔、孟康以外,並因晉亂湮滅,不傳江左,而高紀中瓚案《茂陵書》,文紀中案《漢祿秩令》,此二書亦復亡失不得過江,明此瓚是晉中朝人,未喪亂之前,故得具其先輩音義及《茂陵書》、《漢令》(《漢祿秩令》)等耳。蔡謨之江左,以瓚二十四卷散入《漢書》,今之注也。若謂為於瓚,乃是東晉人,年代前後了不相會,此瓚非於,足可知矣。又案《穆天子傳》目錄云:秘書校書郎中傅瓚校古文《穆天子傳》曰,記《穆天子傳》者,汲縣人不準(不準是人名)盜發古冢所得書。今《漢書音義》臣瓚所案,多引汲書以駁眾家訓義。此瓚疑為是傅瓚。瓚時職點校書,故稱臣也。顏師古曰,後人斟酌瓚姓,附之傅族耳。既無明文,未足取信。洪頤煊曰:劉昭《續漢志注補》、杜佑通典》做於瓚,司馬貞索隱》(《史記索隱》)、李善《文選注》作傅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