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茅山道士的結果 展開
茅山道士
道教人物
茅山道士來源於道教的“茅山宗”一派。分南北茅山道教,北茅山實際為發源地鎮江茅山,祖師爺為陶弘景,南茅山派為廣東羅浮山,祖師爺為著名煉丹師葛洪。茅山宗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它的實際開創者是陶弘景。茅山宗的弟子就被統稱為茅山道士。闕德貴道長、茅山蔣道德師傅等以茅山文化為基礎,弘揚傳統文化哲學。
茅山道教是中國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也是中國道教茅山宗的搖籃,同時又是“三茅真君”築庵修道的棲身之處所。歷史上茅山高道輩出,特別是劉宋時期,茅山作為當時都城金陵的後山,朝廷聚兵禦敵、帝王掌山執教安民、官僚仕族避世歸隱、文人騷客撫琴弄墨、善男信女朝聖等無不聚集於此。說到茅山道士,當然首先應該說一說“三茅真君”。
茅山道士
凡人也可以通過修道成為神仙而長生不老,這使茅盈的兩個兄弟皆視榮華富貴如敝屣,棄官不做,追尋茅盈千里迢迢來到句曲山,最終都如願以償飛升上清。道教是一個多神結構的宗教奉祀龐大的神團系統,在實際的朝覲中,那些頗顯親近的地方神靈,更加受到當地民眾虔誠的膜拜,茅山供奉“三茅真君”就是一個例子。其實道教來源於古代的巫術和秦漢時的神仙方術。而鬼神崇拜、神仙信仰與方術及古代哲學確是道教前史上的主要思想內涵。道士所從事的活動內容十分龐雜,有壇蘸、佈道、符籙、禁咒、占卜、祈雨、圓夢、軀疫、祀神等。布起道來好像玄機無限,顯得十分深奧莫測,讓人摸不著邊際。茅山道士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可以娶妻生子。茅山道教是正一道符籙派,茅山是正一派道教的主要道場。道教分為全真道與正一道兩大系統。全真派的道士出家,在宮觀內過叢林生活,不食葷,重內丹修鍊,不尚符籙,主張性命雙修,以修真養性為正道;正一派道士一般有家室,不忌葷,以行符籙為主要特徵,比如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等等。
茅山,坐落於現今江蘇省鎮江市和常州市金壇區交界處,風景秀麗,幽靜宜人,蜿蜒起伏,有道教聖地“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之稱,又是“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二洞天”,更被譽為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這種種稱號不僅為她披上了層層神秘的光環,也為她引來了許多奇人異士。因為有道教一宗發源於此,所以以此為修鍊本處,后發揚出去的道教宗派稱之為“茅山宗”,人們便把其弟子呼之為“茅山道士”。
茅山道教發源地
茅山宗前身為道家的上清派,陶弘景繼承了楊羲、許謐所傳的上清經,悉心編纂了專門記述著上清派早期的教義、方術,以及歷史的《真誥》及《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的兩百餘卷道經,在此弘揚上清經法。后又經他及眾弟子數十年的苦心經營,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後人因以茅山為祖庭,才逐漸發展演變成了以後的“茅山宗”,亦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
在唐代,以傳授上清經法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著名天師張萬福,不過,可以順便提到的是,在後來的道教史冊中,身為天師道徒的張萬福,卻被越來越凸顯的上清系所遮蔽了。例如陽台道士劉若拙述、荊南葆光子孫夷中集,成書於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的《三洞修道儀》,在記載道教科儀的歷史時就說,先是三天法師張君,受老君正一科法,整理二十四治,因為那裡“為六天魔鬼佔據,號日鬼營”,後來,經歷寇天師、陸修靜以及“若隱趙先生、潘天師、澄源李先生、司馬天師、宗元先生吳天師、牛先生、葉孤雲、葉廣寒二天師、希和李先生,皆傳教之光明者,具載道門七葉圖”,並指出在唐代,“三洞科格,自正一至大洞,凡七等,篆有一百二十,階科有二千四百,律有一千二百,戒有一千二百”,這裡列出張陵、寇謙之、陸修靜等等,而在盛唐時期,有了司馬承禎、吳筠等等上清派的道士,卻沒有了張萬福的位置,天師道的系譜下面卻接了上清派的人物。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道門七葉圖》這個書名,從中可以看到,就像佛教禪門南北兩宗在“七代”位置上互不相讓,爭奪正統一樣,道教可能也同樣有過這種後起新興的強勢門派改寫歷史的情況,而在改寫中,在上層士大夫中很有勢力的上清一系逐漸遮蔽了天師一系,而張萬福也漸漸在道教史上被邊緣化了。
當然,那是後來的事。在當時即開元、天寶年間,張萬福很顯眼,道教也依然興盛。不過,在現代的道教史研究著作中,往往把這種興盛描述成上清一系的興盛。毫無疑問,現代的道教史研究常常受到古代道教文獻的制約,古代文獻提供了重新書寫歷史的中心和邊界,畢竟沒有文獻依據,研究者無法隨意編造道教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道教文獻又常常是懷有某種偏向和愛好的著作者所撰寫的,他們有意地凸顯和隱沒,對某些歷史的濃墨書寫和對某些歷史的故意冷淡,常常使得後來的道教史著作也只好隨著文獻留存的多寡和比重,來組織道教史的主要線索,於是層層積累下來的偏向彷彿物理學上的磁偏一樣,使道教史著作總是聚焦於一些歷史而模糊另一些歷史,不像沒有焦點的鳥瞰那樣能夠得到全景圖像。
應當說,上清一系在當時確實成為引人矚目的道教中心之一,唐代初期以來,以茅山上清一係為中心的道教徒,漸漸在上層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佔據了一定的位置,到8世紀中葉,儘管事實上也有各家道教人物活躍在長安和洛陽,但是,在上層士人中間最有影響的,還是從司馬承禎到李含光的茅山上清派一系。直到大曆年間顏真卿為李含光撰碑銘、貞元年間李渤《真系》為這一派追溯歷史時,也都是把這一系說成是道教的正脈,彷彿佛教的傳燈一樣,把道教的正宗上溯到陸修靜、陶弘景,而列數到隋唐的王遠知(580—667)、潘師正(?一682)、司馬承禎(647-735)、李含光(683—769)的,儘管這種光榮的系譜,很有可能是事後的構擬和想像。
而《真系》又被閱讀道教文獻的人通常入手閱讀的《雲笈七籤》收錄,而號稱“小道藏”的《雲笈七籤》在關於道教歷史方面的那一部分中又僅以《真系》為主,所以,後世關於開元、天寶年問的道教史的回憶,就常常是以上清派的歷史為聚焦點的,似乎其他道教流派和人物的活動可以模糊成為背景。不過,如果我們重新回到那個時代去看道教,可以發現,盛唐時代的道教並不只是上清一系的天下,上清一系遠遠沒有到籠罩一切道門的地步。畢竟歷史文獻沒有全部湮滅,不同內容的歷史文獻、不同視角的歷史紀錄、不同層次的歷史書寫,多多少少可以給我們重新建構那個時代的道教面貌提供一些機會,像並非有意識的歷史記載的小說,和未經改寫的碑刻資料,就在不經意中留下了開元時代的道教風景,其中在開元、天寶年間最引人矚目,而且不屬於上清系的道士相當多。
茅山宗主要傳承了《上清大洞真經》,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為主。也有煉丹,宗師陶弘景本人就是一位精於煉丹的高手,梁武帝就曾經服食過他的丹藥。宋朝至明朝時期茅山宗與各派所融合,不復存在。香港演員林正英的殭屍系列電影將茅山術的關注推到了新的巔峰,可以說林正英先生是茅山道士的推廣人和宣傳人。
由於清帝寵信佛教密宗,道家的傳承在此時期受到了執政者的極力排斥。尤其自清以後,以及種種人為因素,更是讓道家的發展走上了絕境。
徠魯迅說過,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
道家肇始於諸子之先而不彰自顯,影響所及周遍百家。道家學派,自老子歸隱后,各家學子便在老子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自己思想。
作為中華民族的本土發源加派,道教更多的是一種中華傳統的傳承。
弘揚民族文化,茅山道教發揚和傳播者刻不容緩。
茅山道士很多人自以為就是電影里專門抓鬼的那種,其實除了斬妖除魔,茅山道士還有很多貢獻,比如古代化學的演化,醫學文學上的文字記載貢獻,其中南派茅山羅浮山祖師葛洪的著作《肘後備急方》給2015年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極大啟發,獲諾獎感言:西晉葛洪的處方給了我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