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情投意合的結果 展開

情投意合

漢語成語

情投意合,漢語成語,拼音是qíng tóu yì hé,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出自《西遊記》。

解釋


投:相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七回:“那鎮元子與行者結為兄弟,兩人情投意合。”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四回:“今日孟嘗君至魏,獨依無忌,正合著古語:‘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八個字,自然情投意合,孟嘗君原與趙平原君公子勝交厚,因使無忌結交於趙勝。”
明《喻世明言》卷二十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冤》:“也是天配姻緣,自然情投意合。”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六回:“依你說,你兩個已是情投意合了,竟把你許了他,豈不好?”
清·石玉昆《紅樓夢》第三十回:展昭與丁二爺說說笑笑,情投意合。彼此方敘年庚。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八回:我們相聚既久,情投意合,豈不知遠別為悲?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八回:究竟如何,無庸深考。但覺與新嫂嫂情投意合,如漆如膠。

典故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在丈夫趙明誠死後,為逃避戰火來到江南桃花塢,很多崇拜她的文人前來拜訪她。有一年她用紅梅花粘出上聯“獨梅隆冬遺孀戶”,杏花村秀才明白其意,第二年用杏花粘上下聯“杏林春暖第一家”。從此兩人情投意合地生活。

相關示例


雙方開始合作,情投意合,經常到深夜還在一起抵掌談論革命事業,共同商討《民立報》的宗旨,以及今後發展趨向。
一日他正在全神貫注刻字,背後傳來一聲讚歎:"好一手章草!"來者是本城書生馬澤淮,沈從文初來沅洲,此地有學問的年輕人不多,這馬公子賦閑在家,常來沈家走動,於是兩人便成了情投意合的朋友。
最後訣別,偏又是情投意合!最後訣別的必然性與情投意合的暫住性形成強烈的矛盾,這正是戲劇性的所在!但也決定了戲劇高潮的形成不仰仗於強烈的外部動作,而藉助於人物的內心衝突。
雌果蠅利用自己的觸角聆聽雄果蠅發出的"情歌"以後,有兩種反映,一種是情投意合,雙方結成情侶;另一種是認為曲調不對頭,就揚長而去。
在務實精神上,兩位頭頭可以說是情投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