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骨膿腫

局限性骨膿腫

局限性骨膿腫通常發生於長骨的干骺端,多見於脛骨、股骨與肱骨。產生局限性膿腫的主要原因是在感染時由於細菌毒力低而機體的抵抗力相對強時感染可被局限於骨的干骺端,形成局限性骨膿腫。

本病多發於青少年,以脛骨下端及上端、橈骨下端等處多見,亦可見於股骨及肱骨。患者多有急性感染史,以後遺留有局限性疼痛。重者可有紅熱、腫脹等局部表現,但少有嚴重者。一般無全身癥狀可有間歇期,並呈急性發作。

病因


目前大多認為局限性骨膿腫是由於細菌栓子通過血循環停留在干骺端,形成局部病灶。當病人抵抗力強或細菌毒力較低時則形成局限性膿腫。

臨床表現


患者通常無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史。病程往往呈遷延性,可持續數年之久。當勞累或輕微外傷后局部皮溫升高,表現為局部隱痛、腫、熱,使用抗生素后炎症表現迅速消退。少數炎症不能控制的病例則膿腫可穿破皮膚使膿液流出。
本病除了引起全身發熱,局部隱痛、腫、熱外,併發症較少見。如膿腫區破壞且涉及骨的邊緣或皮質時,臨近可見到條狀骨膜反應,偶見死骨。還可以引起骨皮質增生硬化和骨性關節炎

檢查


1.X線檢查
表現為長骨幹骺端有橢圓形密度減低區,邊緣清晰。骨質硬化,病變與鄰近正常骨髓腔境界清楚。需與骨囊腫鑒別。骨囊腫周圍只有薄層成帶狀硬化骨。
2.CT檢查
CT掃描顯示病區為一卵圓形低密度影,其邊界有骨質硬化環。

鑒別診斷


1.骨樣骨瘤
多見於20~40歲成人,好發於脛骨、股骨等長骨幹,這與骨幹皮質患者相似。但是,骨樣骨瘤有持續局限性疼痛,其疼痛程度較一般良性腫瘤明顯,且夜間疼痛加重,阿司匹林可緩解。檢查局部有壓痛,病程長可有肌萎縮。X線見硬化的骨皮質內有一卵圓形透光影,稱為“病巢”。
2.非骨化性纖維瘤
非骨化性纖維瘤多見於青少年,亦好發於股骨、脛骨等長骨,局部疼痛一般較輕微,這些與本症相似。非骨化性纖維瘤可位於干骺端,亦有位於骨皮質者。位於後者表現為向外突出骨殼變薄。而其基底有骨質硬化增厚。腫瘤區為低密影,其範圍有大有小。這與骨感染病灶四圍均硬化增厚有明顯區別。
3.骨囊腫
是一種常見的良性骨腫瘤樣病變,多見於青少年和兒童,好發於長管狀骨幹骺端,最常見部位是股骨、肱骨上端,其次是脛骨近端、股骨下端、腓骨、尺骨、橈骨、跟骨、距骨、髂骨等。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有時局部隱痛或肢體局部腫脹,絕大多數患者發生病理性骨折后就診。X線表現病變多位於長管狀骨的干骺端,髓腔呈現出中心性、單房性、橢圓形透亮區,邊緣清晰而硬化,骨皮質有不同程度膨脹變薄,且骨皮質越接近囊腫中心越菲薄。

治療


1.急性發作期
應全身應用抗生素,常用林可黴素靜脈滴注,也可選用其他廣譜抗生素。
2.非急性期
偶有發作仍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對反覆急性發作的患者需手術治療,手術時間應選在兩次急性發作的間歇期,術前術后都需使用抗生素。局限性骨膿腫的治療以手術為主,早期以排除淤積滯留骨膿腫液,防止骨膿腫積液再生,晚期則以手術切除不能復原的病變組織或以分流術治療局限性骨膿腫阻塞。
3.非手術治療
(1)體位引流肢體下垂狀態使組織間隙中骨膿腫液滯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可促進骨膿腫液迴流,減輕水腫。此法簡單有效,但作用不持久,患肢下垂水腫可再度加重。
(2)預防感染選用抗真菌的油膏、撲粉,保持足趾乾燥是預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最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細菌感染也較為多見,應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減少細菌入侵途徑。當鏈球菌感染全身性癥狀時,應選用青霉素等藥物,配合卧床休息,積極控制感染。晚期局限性骨膿腫併發皮膚皸裂可採用油膏外敷保護並潤滑皮膚。
4.手術治療
大多數局限性骨膿腫不需外科手術,約15%的原發性局限性骨膿腫最終需行手術,現有手術方法除截肢術外均不能治癒局限性骨膿腫,但可明顯改善癥狀。
(1)手術適應證 ①肢體功能損害:由於肢體粗重易疲勞和關節活動限制。②過度腫脹伴疼痛。③反覆發作的蜂窩織炎和骨膿腫管炎,經內科治療無效。④骨膿腫管肉瘤:長期局限性骨膿腫惡化,危及生命。⑤美容:大多數原發性局限性骨膿腫患者為年輕婦女,對於腫脹明顯並有美容要求者可考慮手術,但應以改善功能為主。
(2)術前準備對手術效果有重要作用,包括: ①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使肢體水腫減少至最低限度。 ②控制感染 對反覆發作的急性蜂窩組織炎和急性骨膿腫,應選用敏感藥物於術前、術中靜脈或肌注給葯,減少術后感染機會。 ③清洗皮膚 達到潰瘍癒合或控制局部感染的目的。
(3)手術分類局限性骨膿腫手術可分為兩類 病變組織廣泛切除術;病變組織分流術。
(4)術后護理 ①保持術后引流通暢;分離的粗糙面可有持續滲血,必須放置負壓引流;②術後繼續抬高患肢,減輕患肢水腫,有利於靜脈及骨膿腫迴流。

預防


注意平時體育鍛煉,增加身體的抵抗力,有利於本病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