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巨石

亞伯拉罕巨石

“亞伯拉罕巨石”是一塊長17.7米,寬13.5米的花崗岩石。它高出地面大約1.2米,由大理石圓柱支撐著。這塊“亞伯拉罕巨石”也是伊斯蘭教的聖物。

詳細資料


相傳,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由天使陪同乘天馬從麥加到耶路撒冷后,就腳踏這塊巨石升天去聽真主的啟示的。據說這塊巨石上,至今還留著穆罕默德升天時的腳印。所以,“亞伯拉罕巨石”被穆斯林視為“聖石”。“聖石”下面的岩堂高達30米。而且,岩堂里確實有洞穴,完全可以把金“約櫃”和“所羅門金寶”隱藏起來。

尋找約櫃


曾經有幾個英國
亞伯拉罕巨石
亞伯拉罕巨石
冒險家在獲悉了學者們的看法后,試圖尋找金“約櫃”和珍寶。這幾個英國人買通了岩堂的守夜人,在夜裡潛進岩堂進行挖掘。一到天亮,他們便把洞口偽裝上。就這樣,他們一連幹了好幾個夜晚,但最後還是被發現了,幾個英國冒險家一溜煙地逃得無影無蹤。
後來又有人說,金“約櫃”和所羅門珍寶實際上是藏在“約亞暗道”里。“約亞暗道”相傳是大衛王在攻打耶路撒冷時,偶然發現的一條可以從城外通到城裡的神秘通道。據說這條暗道後來又和所羅門聖殿連在一起。早在“巴比倫之囚”以前,猶太人就已經把金“約櫃”和所羅門珍寶藏到暗道里去了。
1867年,有一個叫沃林的英國軍官,在耶路撒冷近郊參觀時,在一座清真寺的遺址中,偶然發現了一個有石梯的洞。他順著石梯一直往下走,一直走到洞的深處。後來,他發現他頭頂上的岩石中還有一個圓洞。他攀著一條繩子爬進了圓洞后,又發現了一條暗道。他順著暗道又來到另一個黑漆漆的狹窄山洞。最後,他好不容易順著山洞走到了外邊。出來一看,大吃一驚,原來,他發現自己已經站在耶路撒冷城裡了。學者們測定,這條秘密的地下通道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並推測它就是“約亞暗道”。
在本世紀30年代,又有兩名美國人來到暗道尋找過金“約櫃”和“所羅門金寶”。他們在“約亞暗道”里一處土質不同的地方,發現了一條秘密地道。地道里有被沙土掩埋著的階梯。兩人想用隨身帶著的鍬把沙土挖開,但是,階梯上的流沙卻越控越多,連地道口也幾乎被堵住了。他們慌忙逃出地道。第二天,他們下來發現,地道的入口又被流沙蓋上了。
還有人傳說,金“約櫃”早已不在耶路撒冷,它收藏在衣索比亞古都阿克蘇瑪的一座古寺里。據說,所羅門的一個兒子從耶路撒冷偷出了真的金“約櫃”,又把一個假“約櫃”留在了耶路撒冷。
直到今天,金“約櫃”和所羅門珍寶仍然是一個迷。

有關"約櫃" 的書籍


約櫃,人類歷史上最神秘的聖器之一。相傳它儲放在西奈山頂上,上帝親手在瑪瑙板上給先知摩西寫下《十誡》聖諭。聖經中記載,約櫃還是神與以色列人的通話工具,甚至是最可怕的戰鬥武器。它在宗教經典中被屢屢提及,在公元前幾千年裡遭到劫掠和戰亂,最後消失在一片廢墟中。約櫃是否真的存在?它是人類的神話虛構,還是古老的發明?甚至真的是地球以外某個“神”與人類溝通的史前電話機?

失落的約櫃


失落的約櫃是聖
亞伯拉罕巨石
亞伯拉罕巨石
經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對於信徒們來說,約櫃里裝有上帝親手書寫的“十誠”,隱藏著上帝與人類的終極鏈接。《聖經》里也多處記載了它的巨大威力:諸如夷平高山,摧毀軍隊,滅絕城市等等。然而,3000年前的某一天,約櫃從所羅門聖殿里神秘地消失了,從此成為考古史最大的懸疑。
為了尋找傳說的約櫃,著名考古記者、暢銷書《上帝的指紋》的原作者葛瑞姆·漢卡克踏上了一段長達9年的探險之旅。無論是在博物館搜尋蛛絲馬跡,或者穿越烽火戰地,還是在塔納聖湖上探尋謎底,或者深入非洲荒漠考察古迹,作者一次又一次為探索者的堅強信念所支撐。在本書中,漢卡克呈現的大量證據是令人驚駭的:充滿危險的旅程、幽魂般的聖湖之島、迷霧籠罩的古老教堂、人跡罕至的猶太村落、不可思議的史前文明、擁有超凡法術的先知、忠誠的約櫃護衛們、真偽莫辨的傳說、藏在經卷里的密碼、殘缺不全的手稿、神秘的聖殿騎士……如此等等,構成了一部猶如偵探小說般奇妙的作品。
他到底發現了什麼呢?當作者最後揭開這段歷史的神秘面紗時,保證你會屏住呼吸!也許讀過後,你會發現,這就是2006年最受期待的好書!

有關"所羅門寶藏"


根據一位學者的研究,傳說中以智慧和公平著稱的所羅門王,有一個我們更為熟悉的尊稱———埃及法老。他那流傳千古的寶藏,很有可能來自於盜墓者。

兩場古代官司


在遙遠的古代,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區,發生過兩場官司。不過,一場發生在傳說里,卻名垂千古,一場發生在現實中,卻默默無聞。
傳說中,兩個婦人帶著一個嬰兒來到國王面前,都聲稱自己是孩子的母親,眾人難以分辨。國王想了想,說:“那就把孩子劈成兩半吧!”一個婦人點頭答應,另一個則哭著說:“我不要孩子了!”國王馬上宣布:“她才是真正的母親!”
這位君主就是古猶太國的所羅門王。他以智慧和公正聞名於世,即使到現在,英國國王的加冕典禮上,還要伴以歌頌所羅門王的合唱。
與此同時,所羅門的近鄰———古埃及王國發生了一場真實的官司。
古埃及王國分成上、下兩部分,兩者在聯合王國的外衣下,始終明爭暗鬥。當時的法老定都在下埃及,在塞桑克一世執政時期,發生了一系列嚴重的盜墓案。上埃及曆代法老的墓地———國王谷,有十個前朝王陵被盜挖,屍體身上的金箔、手裡的珠寶、墓中的隨葬品,甚至連石棺都不翼而飛。
國王谷的主管和上埃及首都的市長受到審問,儘管有證據顯示他們非常可疑,可最後罪名卻被推到不知名的“小偷”身上。

盜墓囤積來寶藏


現代考古學發現,這種盜墓活動愈演愈烈,幾十個法老墓被洗劫一空。奇怪的是,盜墓者們卻繞過了塞桑克一世的兩位直系祖先陵墓。而且一些贓物,居然在這位法老的陵墓中冒了出來,這只是巧合嗎?還是說明那些盜墓行為,根本就是下埃及法老指示的?顯然,後者的可能性較大。
兩場古代官司,涉及到兩位國王,一位是英明睿智,一位是出奇貪財,可是,一位新派考古學家拉爾夫·伊利斯卻說:他們其實就是同一個人———所羅門王。
在故事裡,所羅門王建立了強大而富有的國家,囤積大量金銀珠寶,這就是“所羅門王寶藏”。後來,寶藏所在地成為千古之謎,給後代的小說和電影提供了絕佳素材。
很多學者認為,那隻不過是神話而已。但根據拉爾夫的研究,如果把所羅門王和埃及法老看成一個人,確切地說,是古埃及和猶太聯合王國的國王,那麼,關於所羅門王如何強大、富裕的傳說,就變成了真實的歷史。
“所羅門王寶藏”里的金銀財寶,很多可能都來自於盜墓,但是,它們很快被揮霍殆盡,殘餘的一些也被後來的侵略者搶走。寶藏,就跟它的擁有者一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考古風暴驚世駭俗


這種“聳人聽聞”的觀點,出自《所羅門,示巴女王之鷹》,這是“拉爾夫考古風暴系列”的第五部。作者拉爾夫·伊利斯遍訪各大洲的考古現場,查閱了大量最艱澀的歷史文獻並得出了自己自成體系的獨特結論,幾乎全盤改寫了作為西方文化基礎的宗教歷史。
國內宗教考古學方面的專家評論道:“作者以其豐富的神學、埃及學、猶太學、考古學、語言學和天文學知識,對《聖經》等西方歷史事件做出了大膽的全新詮釋,勾勒出一幅背離正史的生動畫卷,令人耳目一新,啟迪無限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