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寄遙
康寄遙
康寄遙 (1880~1968) 名炳勛,字寄遙,法號法真,自號寂園居士。陝西臨潼人。
清光緒二十年(1894),康寄遙入關中書院讀書,畢業后關中書院改為陝西第一師範學堂,康留校任教。
三十二年(1906)後任西安八旗中學堂教習、西安城區查學委員。
清宣統元年(1909)入京師優級師範學堂求學,1911年回陝參加辛亥革命,任陝西軍政府財政司次長;同年還在國民黨秦支部任文事科幹事。
1913年主辦西北大學預科,任校長。
1914年因袁世凱勢力控制陝西而脫離仕途,轉而發展實業。
起初,他準備開辦紡織廠,曾往來於京、滬及各大商埠調查,又赴日本考察。回國后在上海主編《國民雜誌》月刊,為發展西北工業大聲疾呼。不久,康又在上海租界內主編《正報》,追隨陳獨秀宣傳社會主義。
《正報》遭當局查封后,康的政治希望再度破滅,在陝發展工業的計劃也一再受挫,使他陷入消沉與迷惘之中。
1921年,康在上海結識印光法師。經多次交談,康對佛教產生了濃厚興趣,並於當年正式皈依佛門,成為一名佛教居士。同年,康回到陝西,開始振興陝西佛教。
他在研習佛經的同時,聯合路禾父等居士,在高僧聰慧、顯通、智海等人的支持下,多方聯繫,於1927年11月成立了近代西北地區第一個佛教居士組織--佛化隨刊社,次年更名為佛化社。
佛化社設董事會,康和張鳳翙、程潛等先後任董事長,宋聯奎、朱慶瀾、寇遐、丁德隆等曾任副董事長。康由董事會推選為社長,一直連任,主持社務。
在籌辦佛化社的同時,康還在諸多同仁的配合下創辦了《佛化隨刊》。各地高僧及佛教居士踴躍投稿,康亦經常撰文,闡釋佛教經典教義,開展地方佛教研究。
他在該刊發表的《破除迷信》一文,對佛教義理進行了深入剖析,並將其與佛教以外的唯神、唯我、唯物等學說進行對比,認為佛教不是迷信。
《佛化隨刊》出版逾百期,至1948年停刊,在全國很有影響。除此之外,康還編《陝西佛教復興新紀元》《陝西七年來的佛教》《印光大師特刊》《太虛大師弘法專刊》《祈禱特刊》《太虛弘法專刊》等多種辦刊弘法的同時,康還主持編印許多佛教經籍及歐陽竟無、韓清凈、呂微、王恩洋、印順、太虛、丘希明、周叔迦、虞愚、蔣竹庄、諦閑、持松等佛學大師們的論述和講義數十種。尤其是抗日戰爭時期,因為南北交通阻隔,陝西及西北佛界一時購買不到所需的各種佛經,康主持刻印的數十種經本,滿足了各地的需要。
早在1921年,康即與陝西佛教會定慧和尚、高戒忍居士聯名邀請太虛大師來陝弘法,未能實現。
1928年,康又從寧波請來華清法師講經。1931年,康與陝西省主席楊虎城商洽第三次邀請太虛大師來陝。太虛在西安兩月余,始終由康陪同,先後在佛化社、民樂園、十七路軍總指揮部以及各寺院和各學校講經,聽眾甚多,影響很大。
1933年康邀請青海何袒校喇嘛來西安為四眾傳授密法,成為陝西近代弘傳密法的開始。
次年,又邀請上海祥瑞法師來佛化社講經。祥瑞住社數月,除講經外,還發起成立了西安婦女觀音會。
1937年,康邀請江蘇無錫超一法師來陝,與佛化社共辦護國消災法會。
1938年後,喜饒嘉措也幾度來佛化社講演。
康在興辦僧伽學校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
1930年與華清法師合作在佛化社內設立佛學講習所,由華清法師主講,陝西的高僧及康等居士分別任課,這是陝西近代興辦僧伽教育的開始。
1931年,康與朱慶瀾、李福山、唐慕汾、江能瑞、路禾父、雷仲南、俞嗣如諸擅長共同發起成立慈恩學院,聘太虛為院長,康為董事之一,主校務之職。
與此同時,康又配合朱慶瀾同李組紳、崔獻樓、路禾父、楊叔吉、高戒忍等居士一起,協助太虛法師、華清法師、月溪法師在興善寺開辦佛學養成所。
1939年冬,康與朱慶瀾、楊叔吉、郭佛心等居士,共同贊助大興善寺方丈心道法師成立興善佛學院。
1941年與太虛法師商定擬辦世界佛學苑巴利文學院於西安大興善寺,1 945年在西安大興善寺設立巴利三藏學院,特聘善歸法師專講巴利文,康與楊叔吉、高培支等人為兼職教師。
上述僧伽學校為陝西培養了一批近代學僧,溝通了陝西佛教與全國佛教的聯繫。
康寄遙在社會慈善事業方面也儘力為之。他曾擔任華洋義賑會陝西分會會長、華北慈善聯合會主任監事等職,長期主持陝西賑濟工作。他所主持的佛化社既是一個佛教居士團體,也是一個佛教慈善機構,曾興辦百善成就會,社內還附設有醫藥室及育幼園、貧兒園等,收容各地孤兒;與佛教會合辦難民收容所,收容大批難民;災荒年份,還經常派人到災區施粥飯、施種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康主辦的佛化社繼續開展活動,他從事的佛學研究繼續深入進行。
1950年,康主持召開佛化社社員大會,修改章程,重組董事會。1952年3月康繼續任佛化社董事長兼社長。
1955年3月當選政協西安市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1956年至1958年寫成《陝西佛寺紀略》手稿。該書從位置、沿革、宗派、國際關係和現狀五個方面對關中地區26所重要佛寺作了詳細介紹,為人們提供了關中諸寺明晰的歷史發展線索,填補了明清以後陝西佛寺歷史的空白。1963年6月,康經過六年半的辛勤筆耕,又完成了《陝西省民族宗教志》佛教部分的手稿,包括沿革、宗派、人物、經典、寺院五部分,為人們研究陝西佛教史特別是陝西現代佛教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由於受“左”的思想影響,1958年後佛化社被關閉,康本人受到不斷的批評與批判。1968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