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山
江西省吉水縣文峰山
在江西吉水縣城東南方1公里處,有一座山勢奇特,外形象毛筆頭倒立,峰頂直戳雲天的山,名叫文峰山,古代稱為筆峰山。
目錄
“文峰山”名的由來,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相傳駐文峰山的山神是奎星,長得藍面赤發,貌丑如鬼。奎星又稱為魁星,是主宰文運的神,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如果能被他的硃筆點中,考試時就會妙筆生花,高中三甲。吉水先民為了弘揚本縣文風,祈求奎星庇佑學子們金榜題名,所以取名文峰山。文峰山北依恩江,西傍贛江,東與東螺山接壠,南與天玉山相望,古代人稱東南方為“巽”,所以又叫做“巽峰”。 1636年11月,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來吉水考察,遊覽文峰山後,在《徐霞客遊記》中寫道:“南為巽峰,尖峭特立,乃南皋先生堆而峻者,為本縣之文筆峰”當地居民稱筆峰山。文峰山不僅集雄、奇、險、綠於一身,而且早已被吉水人視為文風蔚起的象徵。 “南皋”是明朝理學家、詩人鄒元標的別號,他辭官回鄉閑居期間,見登文峰山的路陡峭崎嶇,來遊覽的人又較多,在知縣何應奎的支持幫助下,幾次組織民工對山路進行整修,並非徐霞客所說的“乃南皋先生堆而峻者”。
從宋代開始,文峰山便是文人賢士遊覽休閑、吟詩賦詞之地,並留下了許多不朽詩篇。南宋大詩人楊萬里遊覽后,寫下《筆峰》一詩:“筆峰插霄漢,雲氣蘸峰茫。時時同揮灑,散作甘露香。”明朝理學家鄒元標遊覽后,寫下《詠文筆峰》一詩:“峰頭有筆大如椽,一掃東南半壁天。縱倒銀河題不盡,時噓顥氣欲凌煙。”
文峰山有許多美麗動聽的傳說,“汪知府鐵鑄文峰山”便是其中之一。相傳文峰山長著一種竹子,竹子年年會長出竹筍,據說山上每長出一根竹子,吉水就有一人中進士、舉人,有“文峰山上翠竹多,進士狀元中滿科”的說法。明朝時,吉安有一個貪臟枉法、為非作歹的汪知府,有一次,他來吉水拜見回七里灣村探親的熊概,村民們乘熊御史午睡之機,便想懲罰一下他。村民們把熊御史的官轎、官靴抬放在恩江河畔的沙灘上,汪知府乘船過江后,見熊御史的官轎、官靴擺放在沙灘上,以為熊御史在轎內,屈膝便拜。當時正值三伏天中午,汪知府在沙灘上足足跪了一個多時辰,差點昏倒在沙灘上。汪知府受辱后,不吸取教訓,反而千方百計要報復吉水。他拜師學會風水勘輿之術,認定是文峰山給吉水帶來了文風,便騙人去砍斷山上的竹子,可是老竹子被砍斷,新竹子卻發得更多。汪知府無計可施,便要“鐵鑄”文峰山,他用鐵與銅鍛燒成汁,然後坐在地上施法,口裡大聲咒道:“銅不爛,鐵不銹,子孫萬代無反覆”,咒完后將鐵水從自己頭上倒下去,就這樣,汪知府被鐵水燙死了,吉水的文風從此也被罩住了。過了幾年,雲遊四海的羅陵秀才回到家鄉,聽說此事後便來到文峰山,他一番施法后,口裡大聲喊道:“銅會爛,鐵會銹,三百年後要反覆”。三百年後,吉水的文風果然不減當年。
如今的文峰山不僅集雄、奇、險、綠於一身,而且早已被吉水人視為文風蔚起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