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田

曾文田

曾文田1963年6月出生,1984年畢業於漳州師範學院中文系。藝評網合作藝術家。

個人簡介


筆名曾經,號得寸居主人、普福居士,職業畫家,出生福建現居北京宋庄,系《中國書畫》雜誌特約撰稿人、福州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書畫名家老區行”組委會秘書長、閩北華陽書畫院院長。自幼喜好書畫,青年習文,畢業於漳州師範學院中文系,有著豐富的遊歷、寫生、創作經驗,長期致力於文化、美學、美術等學科的研究,曾編輯《美的視角》,采編《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數十年寫生不輟,積速寫稿幾十冊,有專著《語文教學與美育》、《妙景入手》旅遊寫生集,早年有山水、花鳥畫作參加各種展覽並獲獎,發表多篇有關美學、繪畫、電視、旅遊等學科學術論文。

從藝經歷


夕陽江上
夕陽江上
月夜
月夜
1984年進入漳州師院中文系學習,同時與著名書畫家余綱、黃稷堂、林少丹、林俊龍、謝永德交往學習。著名書法家沈覲壽為速寫集題字“妙景入手”。
1985年往上海、浙江、江西等地寫生;訪著名書畫家周碧初、伍蠡甫、周慧珺、朱朴。周慧珺題寫“師造化”相贈。
1987年參加福建省第一屆美育研討會,發表論文《詩畫同源的審美趣味》。
1988年編輯美學刊物《美的視角》。
1989年參加福建省漳州市美術教師寫生團前往武夷山寫生。
1990年開始收集民間文學,研究民間美術和鄉土建築,編輯《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整理大量關於土樓、民俗、歌謠等民間文學作品。
1993年往雲南、四川、貴州、重慶等地寫生。
1995年—1997年往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寧夏等地寫生,完成寫生畫冊十幾本,獲得畫家朱鎮生、朱瑪西的好評。
1999年起,從事電視藝術工作。
2003年創辦福州九如旅遊規劃設計公司。從事景觀、雕塑、石窟和旅遊景區的設計建設工作。主持規劃設計福建合掌岩萬佛石窟,並全程協調指導石窟的施工、穩定性論證、地質勘探與設計參數優化的研究工作,目前擔任合掌岩東三大佛石窟100米大佛的總設計師。
2004年由《中華名流》雜誌社編輯刊印《曾文田旅遊速寫集》。
2008年為福州大學物理學院主持雕塑“伽利略”及化學化工學院大型浮雕;
2010年擔任“中國書畫名家老區行”組委會秘書長。
2011年為閩東蘇區紀念館主持創作《柏柱之光》大型雕塑,併入選2011年福建省青年美展。期間主持創作莆田后海圍墾區模擬海洋生物雕塑群、仙游縣衛計委《母愛》雕塑;閩東蘇區紀念碑與浮雕創作及紀念館設計。
2012年擔任福建南平閩北書畫院院長。
2015年與雕塑師張青安、林青雲完成《馮夢龍》雕塑。
2015年,主持設計海南阿諾蘭谷景區、茶溪谷景區,並創辦五指山熱帶雨林國畫工作品室。與陝西省畫院院長范樺、著名畫家藍宇進入五指山寫生。創作山水畫長卷《五指山水滿風情》,范樺先生題字“文心山水,田園風光”。
2017年創立北京宋庄燈社藝術工作室。
2017年進入北京石齊畫院進修。
曾文田教授長期從事繪畫藝術創作與相關學科的研究,將繪畫藝術融入了他全部的工作生活與藝術實踐。故三十幾年來遊覽祖國的名山大川,從北國到江南,從海南到塞外都有自己考察寫生的身影。多次沿長江入川、從甘陝順黃河游齊魯大地,進西南邊陲,攬江南名勝,走遍五嶽三山、游目山海勝景,考察風土人情,留下了數十本風景速寫。
曾文田的中國畫早年從《芥子園畫譜》入手,廣泛臨習傳統名作,初學花鳥,研習文人畫,後來被山水畫工意兼具的表現手法吸引,加上長期遊歷寫生而鍾情山川秀水之故,改畫山水。他具有很強的造型能力、文化積澱和生活觀察的積累,又從其他藝術門類吸取表現手法,常常沉迷於潑墨潑彩和焦墨勾勒的實驗,苦苦尋求表達自己感受的心中之境。這兩種反差較大的繪畫實踐幾乎構成了他山水畫創作的全部內容。
2017年為了突破繪畫面目的局限,曾文田進入北京石齊畫院學習新中國畫,企望石齊老師全新的新中國畫理論,如點線面的構成、絢麗多彩的畫面、強化的視角張力源能“點亮自家的燈火”。

參展及獲獎經歷


松風圖
松風圖
2018參加“2018全國第八屆書畫藝術大賽”,獲得優秀獎;
2016參加“海絲墨韻”海峽書畫邀請展(專場);
1986《榕蔭》參加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師生作品展,獲得優秀獎;
1986山水畫《家鄉》參加漳州市教師書畫展;
2018年獲得“2018全國第八屆書畫藝術大賽”優秀獎收藏價值
西嶽印象
西嶽印象
2018年焦墨山水組畫,被香港收藏家、書法家黃毅輝先生收藏;2018年山水畫《長城雄風》被福建省奧華測繪院收藏;2016年花鳥畫《蕉園小趣》被福建省博物院原院長鄭培升收藏;2015年山水畫組畫《合掌岩》被遼寧、山東、福建等地收藏家收藏;2013年巨幅國畫山水《美麗福建》被福建省檔案館收藏;2010年國畫長卷《閩北佛國》被“中國文化藝術網”永久性收藏;2007年中國畫《廊橋之鄉》長卷被“第二屆中國廊橋國際學術研討會”組委會收藏;1993年山水畫長卷《三峽流雲》被新加坡天宜私人投資公司董事長譚金川先生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