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允
司馬允
司馬允(272年—300年),字欽度,晉武帝司馬炎第十子,晉惠帝司馬衷、晉懷帝司馬熾異母兄弟,母李夫人,西晉宗室、諸侯王。
咸寧三年(277年),受封濮陽王,任越騎校尉。太康十年(289年),改封淮南王,升任鎮軍大將軍。愍懷太子司馬遹被廢后,朝中議事者有意立司馬允為皇太弟。賈後被趙王司馬倫廢黜后,司馬允任驃騎將軍、侍中等要職。
徠司馬允得知司馬倫有篡奪皇位之心,便稱病不上朝,暗中欲誅殺司馬倫,司馬倫升任其為太尉,有意拉攏他。實際是奪取了他的兵權,司馬允得知司馬倫的陰謀之後,便稱病不接受任職,在司馬倫派孫秀想要逼他就任之時,起兵攻打司馬倫。在率軍攻打東掖門時受阻,之後被司馬倫之子司馬虔買通的司馬都護伏胤殺死,時年二十九歲。他的三個兒子也一同遇害,晉惠帝反正後,追贈司徒,謚號忠壯王。
影視形象 司馬允
元康九年(299年),司馬允回到朝廷。同年十二月,晉惠帝皇后賈南風陷害愍懷太子司馬遹,致使司馬遹被廢黜太子之位,朝中議事者曾想立司馬允為皇太弟。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廢黜賈南風,下詔任命司馬允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都督之職依舊,兼任中護軍。司馬允性格沉靜剛毅,宮中負責警衛的將士們都敬重他。
司馬允暗中得知司馬倫有篡權叛逆之心,就聲稱有病不去上朝,秘密豢養死士,暗自謀划要誅殺司馬倫。司馬倫很畏懼他,轉任他為太尉,表面優待尊崇他,實際奪去了他的兵權。司馬允稱有病不接受任命。司馬倫派御史逼迫司馬允,逮捕他官屬以下各級人員,以謀反罪檢舉他。司馬允非常憤恨,審視詔書,原來是孫秀的手跡。他勃然大怒,馬上逮捕御史,要殺死他,御史逃跑而僥倖免死,司馬允殺死兩名令史。司馬允聲色俱厲地對左右說司馬倫想要敗害國家,於是率領封國內的士兵和帳下親兵七百人衝出,大呼道:“司馬倫謀反,我要進攻他,凡是淮南王的將士都袒露左臂。”許多人前來歸附他。
司馬允將進入皇宮,尚書左丞王輿關閉東掖門,司馬允不能進入,便包圍相府。他帶領的士兵,全都是淮南身懷絕技的劍客。雙方交戰,多次打敗司馬倫的軍隊,司馬倫的士兵戰死一千多人。太子左率(太子衛隊的長官之一)陳徽帶領東宮士兵在宮內呼喊以作內應,司馬允集結隊伍在承華門前列陣,弓弩齊發,射向司馬倫,箭如雨下。主書司馬畦秘用身體掩蔽司馬倫,箭射中他的背部而死。司馬倫手下官屬都隱蔽站立在樹后,每棵樹都中了數百箭,從清晨辰時激戰至午後未時。陳徽兄長陳准當時擔任中書令派軍前來解圍。司馬倫的兒子司馬虔任侍中,在門下省秘密邀約勇士,以富貴相許。派遣司馬督護伏胤帶領四百名騎兵從宮中衝出來,手舉空板,偽稱有詔書幫助司馬允。司馬允沒有覺察,開陣接納他們,下車接受詔令,被伏胤殺死,時年二十九歲。
起初,司馬倫戰敗,人們都傳說已經擒獲司馬倫,百姓十分高興。不一會兒聽說司馬允去世,無不嘆息。司馬允的三個兒子都遇害,受他的牽連而被殺的有數千人。
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被誅殺,齊王司馬冏上表為司馬允申辯:“已故的淮南王司馬允忠孝精誠,憂國忘我,奮發討伐逆賊,幾乎接近勝利。遭遇兇險的天運,而致遇難身死,叛黨構惡誣陷,同時殺害了三個兒子,冤魂酷毒,無人不為之悲痛心酸。等到義兵興起,淮南國眾人自相率領,人數超過一萬,個個心懷慷慨,悲愍國運衰絕,流淚嘆息。我將以兒子司馬超繼司馬允之後,以慰生者及死者。”朝廷詔令改葬,賜給司馬允特殊的禮遇,追贈司徒。
晉武帝太康十年十一月甲申(廿三,289年12月23日),皇子濮陽王司馬允徙封淮南,持節出鎮。此後他作為持節都督,執掌江、揚二州軍事逾十載,官至鎮東大將軍。其封國淮南、同母弟封國吳國(吳、吳興、丹陽三郡),都在揚州;其二子迪、郁,則分別出繼,嗣封漢王與秦王。秦國在關中享有八萬戶封,而吳國在江東封戶超過十萬。即便在江東有天災,或關中有戰亂的情況下,司馬允一系諸侯王國,仍然能夠獲得相當充足的國祿收入,由此保障司馬允得以聚集大量“淮南奇才劍客”組成國兵。另一方面,司馬允的同母弟、吳王司馬晏,則利用其王國可自由任用國吏的便利,密切聯繫吳國三郡尤其吳郡的舊東吳政權人士,甚至短暫到過淮南與兄長會合。這與《晉書·劉頌傳》所載首任淮南相(內史)劉頌在太康末年提出過的策略高度一致,不動聲色間,已形成了一種地方勢力。
司馬允在揚州的經營,為後來東晉偏安江左打下了基礎。
父親:晉武帝司馬炎
母親:李夫人
• 兄弟
毗陵悼王司馬軌
晉惠帝司馬衷
秦獻王司馬柬
城陽懷王司馬景
城陽殤王司馬憲
楚隱王司馬瑋
東海沖王司馬祗
始平哀王司馬裕
新都王司馬該
清河康王司馬遐
長沙厲王司馬乂
汝陰哀王司馬謨
成都王司馬穎
吳敬王司馬晏,司馬允同母弟
渤海殤王司馬恢
晉懷帝司馬熾
代哀王司馬演
• 姐妹
平陽公主
新徠豐公主
陽平公主
武安公主
萬年公主
常山公主
繁昌公主
秦王司馬郁
漢王司馬迪
《晉書·卷六十四·列傳第三十四》
司馬冏:“故淮南王允忠孝篤誠,憂國忘身,討亂奮發,幾於克捷。遭天凶運,奄至隕沒,逆黨進惡,並害三子,冤魂酷毒,莫不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