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佛寺
普佛寺
普佛寺的前身為“甘露寺”,元改為"普佛寺",位於湖北省仙桃市,始建於三國時期,原建築損毀嚴重,1986年重修,普佛寺現有大雄寶殿、天王殿、三聖殿、觀音殿、地藏殿、念佛殿等建築,總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
普佛寺建於三國時期。傳說那時劉備、關羽、張飛在吳楚地界活動,行軍的一天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雲,忽見前面有一座涼亭,他們走進涼亭歇息時,劉備提議說::“為堅定興漢滅曹、安邦立國的決心,應立一誓願為好。”關羽、張飛一致贊同。並議定,到時修一座甘露寺以了此願。這時,關羽見涼亭前面有一青石雕成的卧式青牛,隨即揮動手中的青龍偃月寶刀,向那卧式青牛劈去,只聽一聲爆響,青石分為兩段,以示盟誓決心。
當時由於曹操勢力較大,劉、關、張只有借吳國荊州作安身之地,招兵買馬,積草屯糧,以圖大業。不久,劉、關、張南征北,廣得城池,喜得良將,事業發達。有一天,他們記起涼亭之事,覺得有願未了。當時沔陽尚未建郡,此地屬荊州所轄,就議定這裡的碧硯台上修一座甘露寺,以還此願。後來,劉、關、張曾在這裡安營紮寨,習武練兵。
1986年以來,普佛寺開始大規模修建。東門為康王橋,依據舊貌重新加固,南門為“山門”,山門前為洗馬池,北面是柴河,西面是田園風光。寺內新建的大雄寶殿氣勢雄偉,巍峨壯觀,六龍頂天,四角扳爪,亮脊飛檐,雕樑畫棟。殿內塑有釋迦牟尼佛像,莊嚴肅穆。佛像後面是千手觀音,造型別緻。東西兩側是十八羅漢,神態各異。北面共有四大天王和0的大象、麒麟,栩栩如生。殿前一座高十餘米的寶頂,巍然聳立。鐵鑄香爐香火不斷。大雄寶殿前面是天王殿,背後是藏經閣和念佛堂。東面建有拜佛亭,西面是齋堂和客堂。寺內碧水環繞,荷香清脾,現有佛法高僧、和尚、尼姑10餘人,主寺方丈能升曾在南京受過戒,精通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