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名

詞語

形名,漢語詞語,意思是事物的實在和名稱;指揮方式、方法,出自《莊子·天道》。

詞語出處


形名一詞出自於《黃帝四經》:“刑名已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跡匿正矣。”意思是說形態和名稱確立,呼喚的字型大小也建立以後,那麼也就無法逃離、躲避正確的治理方法,藏匿蹤跡。觀形立名定性,是黃老文化中修身治理研究事物的一個關鍵性步驟。
中國文化是一個高度重視“定性”的文化,這與古代聖人們高度發達的圖象思維能力相結合,自然地產生了慧識悊學文化中特有的“形名學”。
老子曰:“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萬物一旦經過孕育產生就有形,這種形又分類為質象形和物相形。《黃帝四經》中說,虛無生萬有,德畜而成形。質象與物相的形客觀地存在於無與有兩大生態環境中,當形與名準確產生以後,黑與白的陰陽屬性信息就被標示,能夠進行知其白守其黑的深入研究。
黃老修身學說中的形名學在一元論中具有主導地位。中國古人通過修身治理而內求,不僅對肉眼能夠看到的生命物相之形深入研究,為之立名;還進入肉眼不可見的生命質象結構領域,“守其黑”地進行全面深刻的研究,觀形命名。形名學所論的,就是質象境內的形與名。例如《黃庭內景經》,就是一部專門記述修身治理生命的質象形名學著作。
中醫的源頭就是修身治理內文明。經絡學說和藏象學說研究的對象分別是質象領域的“質元”和“物元”,而生命治理學發現的質象內容包括質元形名、物元形名和“體元”形名。古人根據其性質和生命活動特點,運用圖象思維對觀察到的質象之形進行了“擬人化”的觀形定名,這一類“形名”就是生命治理中的關鍵核心內容之一。

引證解釋


1.事物的實在和名稱。古代思想家常用作專門術語,以討論實體和概念的關係、特殊和一般的關係。
《莊子·天道》:“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
郭象註:“得分而物物之名各當其形也。”
淮南子·說山訓》:“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見,名不可得而揚,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
宋·王安石《九變而賞罰可言》:“修五禮,同律度量衡,以一天下,此之謂明形名。”
清·袁枚《隨園隨筆·辨訛》:“申韓形名之學,其法在審合形名,故曰‘不知其名,復修其形’,今稱為刑罰之刑,誤矣。”
2.指指揮方式、方法。
《孫子·勢》:“鬭眾如鬭寡,形名是也。”
曹操註:“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梅堯臣註:“形以旌旗,名以采章,指麾應速,無有后先。”
3.即刑名。指刑律。形,通“刑”。
明·無名氏《贈書記·恃權抄沒》:“區區的官除錦衣,專執掌形名法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