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清流縣的結果 展開

清流縣

安徽省滁州市古名

清流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設置。前身為開皇九年(589年)設置的新昌縣,屬滁州。隋朝至明朝初年為滁州州治所在,是滁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設置歷史


清流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設置。前身為開皇九年(589年)設置的新昌縣,屬 滁州。隋朝至明朝初年為滁州州治所在,是滁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轄境相當於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區南譙區來安縣、明光市張八嶺鎮、自來橋鎮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唐景龍三年(709年),清流縣被拆分,東部設置了永陽縣,西部仍為 清流縣。明洪武元年(1368年)滁州降為散州,清流縣、來安縣、全椒縣三縣撤銷建置。洪武十三年十一月,滁州復為直隸州,復置全椒縣、來安縣,但是清流縣未恢復建置。從此清流縣從滁州歷史上消失。現今滁州市仍有清流街道辦事處、清流路、清流河、清流公園等與清流相關的名字。

轄域變遷


清流公園
清流公園
歷史上 滁州長期為 州郡級地區,清流縣(今市區)一直為滁州 州治所在。從隋代至中華民國的1500多年中 滁州均只轄 清流縣、永陽縣、全椒縣三縣。涵蓋今 琅琊區、南譙區、來安縣、全椒縣全境及 明光市、南京浦口區、六合區部分地區。明廷為拱衛京師,將滁州南部沿江地區劃出,與和州、六合縣部分地區共同組建江浦縣。民國實行省直管縣制度,滁州和其他各州府一併被撤銷,原州治所在,即清流縣建立了滁縣。新中國成立后,以滁縣為行署駐地成立了滁縣專區(轄滁縣、江浦縣、來安縣、全椒縣、六合縣、盱眙縣、及嘉定鳳等縣)。后江浦縣和六合縣由滁州划入揚州市、南京市,盱眙縣划入淮安市。1982年滁縣升格為縣級市,更名為滁州市。1992年,滁縣地區撤銷,滁州市升格為地級市。

清流關


滁州清流關,在滁州市西郊12.5公里處的關山中段。為古代重要關隘。始建於南唐。宋以後陸續有所擴建。此關形勢險峻,深10餘丈,用塊石壘砌關洞呈拱形,現基牆尚殘存2米以上。南唐置關口以御北師,關洞呈拱形,深十餘丈,巨磚塊石壘砌,氣勢雄偉。關洞門額上嵌石刻:“古清流關”、“金陵鎖鑰”等。清流關昔為南北交通必經之道,號稱“九省通衢”,歷為兵家必爭之地。
因隋、唐、南唐時此地屬清流縣,又處於清流河上游,故名,此關北控江淮丘陵,雄厚踞於關山之口,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清流關地處要害,南望長江、北控江淮,是出入金陵(南京)的必經之地,被譽為“金陵鎖鑰”。這裡地形險要、懸崖峭壁,山高谷深,在此設關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春秋戰國,吳楚相爭,清流關口已是用兵要隘;三國時期魏吳也曾在此兵戎相見當初楚漢相爭楚霸王項羽曾兵敗垓下,經過這裡,自刎於烏江(安徽和縣)。漢高祖劉邦揮兵南下,過清流關至大豐山留有“漢高祖飲馬池”的古迹。;南北朝侯景起兵壽陽,南襲譙州,兵經清流山口,攻陷歷陽(今和縣),渡江取採石,破建業,史稱“候景之亂”。
太平天國時期東王楊秀清於咸豐三年(1853)五月派大將羅大剛攻打滁州,與清朝將領勝保的3000騎兵大戰於清流關下,終沒能攻破關隘,太平軍死傷甚重。
清流關
清流關
1927年北伐軍主力一部沿津浦路北上,到滁州后即分一支經清流關西進。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胡宗南部在清流關一帶設防,並沿清流山麓修土公路一條以備軍需供應之用。后未戰而撤。1939年冬,中原局書記劉少奇和新四軍四支隊司令員徐海東建立了以皇甫、常山、曲亭、大柳、珠龍等地為一體的皖東路西 抗日根據地,清流關仍為向東警戒的重要哨口。1949年解放軍一部也是過清流關北新修的龍亭口公路浩蕩南下,駐滁州修整后直搗南京的。清流關古戰場方圓百里,其歷史遺存猶在,如古地名“常山寨“、“將軍嶺”(又分南將軍、北將軍)、將軍廟、將軍集、大柳驛(古驛站)、廣武衛(明代的軍事駐屯地)、馬場(古軍馬場)、北關(清流關北),在滁州與定遠接壤處還有方圓二十餘里的中軍帳基等。

滁州建置年代表


滁州市歷史建置沿革列表
先秦時期朝代名稱治所時間
西周吳國棠邑六合區不詳
東周越國棠邑 楚國椒邑不詳前474年-前356年
秦漢時期九江郡東城縣不詳前223年-前202年
西漢揚州九江郡全椒縣、建陽縣不詳前206年-前122年
揚州延平郡全椒縣、建陽縣不詳9年-51年
東漢揚州九江郡全椒縣襄河鎮51年-220年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魏國揚州淮南郡全椒縣襄河鎮220年-265年
吳國揚州屯田都尉不詳不詳
西晉揚州淮南郡全椒縣襄河鎮265年-316年
東晉徐州南譙郡、頓丘郡襄河鎮、新安鎮322-467年
劉宋北徐州新昌郡新昌縣467年-473年
南齊北徐州新昌郡新昌縣479年-502年
蕭梁北徐州新昌郡 南譙州新昌縣502年-536年 536年-549年
東魏譙州新昌縣549年-550年
北齊南譙州新昌縣550年-573年
南譙州新昌縣573年-579年
北周南譙州新昌縣579年-581年
隋唐時期滁州 揚州江都郡新昌縣/ 清流縣581年-583年 605年-618年
淮南道滁州 揚州永陽郡清流縣620年-902年 627年-758年
武周淮南道滁州清流縣690年
五代十國時期吳國淮南節鎮滁州清流縣902年-927年
南唐清淮軍滁州清流縣937年-943年
後周滁州清流縣957年-960年
兩宋時期北宋淮南東路滁州清流縣960年-1072年
南宋淮南東路滁州清流縣1127年-1275年
蒙元時期江浙行省滁州 江淮行省滁州 滁州路 揚州路滁州清流縣1275年-1367年
朱明時期南直隸滁州清流縣/州城1368年-1644年
南明南直隸滁州州城1644年
滿清時期江南省滁州 江南左布政使司滁州 安徽省滁州州城1645年-1667年 1667年-1911年
太平天國安徽省滁州全椒縣1853年-1868年
民國時期中華民國安徽省滁縣、來安縣、全椒縣城關鎮、新安鎮、襄河鎮1912年-1949年
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皖北行署滁縣專區 安徽省滁縣行署 安徽省滁州市滁縣 滁州市 琅琊區1949年-1953年 1953年-1982年 1982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