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
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
《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是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少華。
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
1978年,29歲的村上和夫人陽子在東京經營著一家名叫“彼得貓”的咖啡屋。突然有一天,村上感到了莫名的躁動,一支筆讓他得到了發泄,他的處女作《且聽風吟》就這樣誕生了。第二年6月,村上憑藉它摘走了文學大獎“群像新人獎”。
村上春樹的作品在日本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更是掀起了一股熱潮,“小資”們把《挪威的森林》奉為經典。《挪威的森林》的經典化,讓很多人誤以為村上是一位言情小說家,但村上自己不這麼認為,他給記者寫的郵件中說,“我的作品自始至終都在追求更為綜合的價值和印象,其中包含的要素非常多,表達方式也非常多樣。我不願意自己的作品被歸類為某一狹窄的範疇。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廣義上的‘愛’,對任何一部小說而言,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在村上以往的作品中,經常有中國人的影子。正如村上所說,““我自小在神戶長大,周圍有很多中國人和華裔。所以,我的小說里經常出現中國人是很自然的。”2004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天黑之後》,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天黑之後》描寫了一個叫白川的日本白領毆打因突然來月經而拒絕接客的中國小姐后,毫無一絲罪惡之感回到寫字樓中繼續加班。19歲的中國少女撥打求助電話,會講中國話的日本人瑪麗充當起了挽救受害中國少女的橋樑。縱觀全書,中國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輔線,村上通過中國這個外部參照物來審視日本社會.
在《舞·舞·舞》這樣一部看似頹廢的作品中,村上春樹在懸念故事和露水愛情的結構之外,將人性惡的源頭指向了所謂的“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作品中人物將“消費”看作“浪費”,玩世不恭的口吻中充滿了對當今大行其道的消費主義的諷刺。《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中,村上春樹同樣表面在講一個以憂鬱的愛情為基調的故事,其中對於“人的異化”這個主題的觸及卻讓人震撼。冷酷仙境中的居民生活幸福,卻沒有了“心”,也就沒有了人存在的意義,這種內涵完全可以視為對卡夫卡小說某些方面的另類闡釋。而在《尋羊冒險記》中,村上春樹將矛頭直接指向了右翼團體,右翼團體的頭目被視為邪惡的罪魁禍首,有著不可告人的陰謀。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則將普通人置於物質極大充足、心靈無處可逃的矛盾境地中。即使是在《挪威的森林》這樣一部被大多數人認為的憂鬱愛情故事中,同樣暗示了日本學生對運動、政治思潮和整個社會的不合作態度。
村上春樹(Haruki Murakami )的新小說《1Q84》一共三卷,足足有1000多頁,共花了三年時間創作。從紐約到檀香山坐飛機需要11個小時,在這11個小時里你可以讀完半部小說。作家的寫作時間和讀者的閱讀時間不能成正比,這對於村上春樹及其他作家來說並不是什麼振奮人心的消息。然而,測試一本小說是否真正的有吸引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既煩悶又冗長的飛行途中,蜷縮在經濟艙後面閱讀你喜愛的小說。在這11個小時里,你會沉侵在村上春樹的世界中。
村上始終認為,寫作是非常個人的行為,所以執筆二十多年來,他從不接受任何命題作文,在長篇小說、短篇小說、紀實文學、隨筆、翻譯等不同體裁間不斷切換著舞步。正如村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寫自己喜歡寫的東西。開始寫的時候,完全沒有任何圖紙,只是集中身心投入到‘寫’這個行為中,這是一種傾瀉、一種感情凈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