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堡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江區轄鎮

拉堡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江區下轄鎮,是柳江區黨政機關所在地。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江區東北部,柳州市區的西南邊,東邊與柳州市中心毗鄰,南與進德鎮交界,東西長約3.8公里,南北寬約2.8公里,約9.82平方公里。轄拉堡村、黃嶺村、思賢村、木羅村、塘頭村、基隆村6個村民委員會和城中等1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拉堡鎮多數為壯族和漢族,其他少數民族有回、苗、蒙、京、仫佬、侗、瑤、布依、水、滿、土家、朝鮮、白、黎族等。

2017年,拉堡鎮行政區域面積45.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6315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拉堡鎮常住人口為253652人。

2019年10月,拉堡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歷史沿革


1951年,設拉堡鎮。
1954年4月,拉堡鎮改為拉堡鄉,屬柳江縣第六區。
1958年,拉堡鄉改設紅旗公社。
1959年5月,設拉堡公社。
1966年5月起,先後設進德區、進德公社。
1979年11月,復置拉堡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拉堡鎮轄城中、農貿、柳東、柳西、建都、宏發、祥和、居寧、鵬飛9個居民委員會,拉堡、黃嶺、木羅、思賢、塘頭、基隆6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拉堡鎮轄16個社區、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柳西路72號。
拉堡鎮區劃詳情
柳東社區宏發社區居寧社區華韻社區金盛社區城中社區
柳西社區建都社區鵬飛社區荷塘社區柳堡社區興柳社區
農貿社區祥和社區翠林社區富鑫社區基隆村黃嶺村
塘頭村拉堡村木羅村思賢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拉堡鎮地處柳江區東北部,東界柳州市魚峰區陽和街道,南連進德鎮,西接成團鎮,北與柳州市柳南區西鵝鄉及南環街道毗鄰。拉堡鎮行政區域面積45.7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拉堡鎮境內除北部環銅鼓嶺外,其餘東、西、南三面地勢低平,鎮中心為盆地,地面高程一般海拔在100~110米,境內最高峰位於銅鼓嶺頂,海拔292米;最低點位於九曲河(下游段),海拔97米。

氣候特徵

拉堡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長濕熱,光照充足,盛行南風,雨量充沛但分佈不勻;冬短乾冷,多偏北風。多年平均氣溫20.5℃;1月平均氣溫10.3℃,極端最低氣溫-3.4℃(1963年1月15日);7月平均氣溫28.5℃,極端最高氣溫39℃(1995年7月31日);最低月均氣溫5.8℃(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30.0℃(1990年8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3.5℃。最大日較差16.7℃(2011年3月28日);無霜期年平均332天,最長達365天,最短28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95.4小時,年總輻射102.5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65天(一般為1月1日~12月31日)。年平均降水量1479.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54天,最多達182天(1975年),最少達121天(2011年),極端年最大降水量2448.2毫米(1994年),極端年最少降水量988.1毫米(200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9月,6月最多。

水文

拉堡鎮境內屬柳江河水系。九曲河從西部成團鎮北弓水庫向東流經甘塘村、靈江村、成團村、魯比村進入拉堡黃嶺村,再經木羅勃村、拉堡新田、思賢樟木及建都后,流入進德鎮槎山村與木羅河匯合后,從基隆村出境並最後注入大橋河,境內河道長約8千米;木羅河從西部三都鎮工農水庫向東經工農村、龍興村、成團鎮白露村、里灣村、大榮村進入拉堡鎮木羅村渡村屯,再經木羅水寨屯、保村屯后流入進德鎮樓山村委與九曲河匯合最後,從基隆村出境並最後注入大橋河,境內河道長約9千米。

自然災害

拉堡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雷擊等。災害平均每年發生2~3次,主要發生在6月,最嚴重一次發生在2007年6月13日,暴雨持續兩天,最大降水量達307.9毫米,全鎮受災面積達100%,受災人數64000人,被困人數57600人,緊急轉移51840人,受淹房屋1355間,倒塌房屋118間,危房損壞101間,受淹小學4所,受災水稻4930畝,玉米、黃豆406畝,花生110畝,甘蔗2907畝,蔬菜4820畝,魚塘1499畝,損壞渠道50處共9415米,公路中斷5處,27個抽水站損壞,山塘3座、水壩4座損壞,網箱受損529個,直接經濟損失摺合人民幣5140.9萬元。

自然資源


拉堡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為石灰石,黃嶺村和拉堡村儲量較為豐富。

人口

2011年末,拉堡鎮轄區總人口7.4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2萬人,城鎮化率96.13%。另有流動人口10.67萬人。總人口中,男性3.79萬人,佔50.6%;女性3.7萬人,佔49.4%;18歲以下人口1.56萬人,佔20.83%;18至35歲2.48萬人,佔33.11%;35至60歲2.66萬人,佔35.51%;60歲以上0.8萬人,佔10.68%。2011年,人口出生率15.96‰,死亡率5.02‰,人口自然增長率10.94‰。
截至2018年末,拉堡鎮戶籍人口162380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拉堡鎮常住人口為253652人。

民族

總人口中,以漢族客家人為主,達3.82萬人,佔51%;有壯族3.48萬人,佔46.46%;其他少數民族0.19萬人,佔2.54%。

經濟


綜述

2011年,拉堡鎮財政總收入6.56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其中,國稅收入3.01億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11.07%,地稅收入3.55億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26.70%。從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28億元,增值稅2.44億元,企業所得稅0.37億元;人均財政收入3937.38元,比上年增長16.12%。
2018年,拉堡鎮有工業企業747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20個。

第一產業

2011年末,拉堡鎮耕地面積4.14萬畝,人均0.20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86億元,農業增加值占拉堡鎮國內生產總值的1.56%。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水稻種植面積1.61萬畝,生產糧食6491.9噸,人均86.7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3.178萬畝,產量5.55萬噸。

第二產業

2011年末,拉堡鎮形成了以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製造、農業機械、製糖、醫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8.6億元,同比增長18.7%;上繳稅金4.1億元,同比增長10.2%;利潤總額4.8億元,同比增長15%。擁有工業企業746家,職工12109人。

第三產業

2011年末,拉堡鎮有商業網點6276個,職工15102人;2011年,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為96087萬元。第三產業總產值26.34億元。城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28800萬元。

文化


文物古迹

鎮北面銅鼓嶺有革命烈士紀念塔,塔下安葬著13位革命烈士;區第七地質隊後面有文物古迹——明代登仕郎之墓。
名稱來歷
拉堡,壯語,意是“土坡之下”。拉堡鎮政府原在一土坡的東南面下方,故名。

交通


綜述

拉堡鎮境內有宜柳高速、湘桂、黔桂、焦柳鐵路及322國道過境。
拉堡鎮鄉鎮景色
拉堡鎮鄉鎮景色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拉堡鎮有幼兒園45所,幼兒6260人,教職工422人;小學9所,在校生10293人,專任教師584人,民辦小學5所,在校生2464人;初中2所,在校生3634人,專任教師308人;小升初升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31%。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6所。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拉堡鎮有鎮文化廣播電視站1處,面積400平方米;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處,面積共1665平方米;各類文化專業隊30個;各類圖書室8個,藏書4萬餘冊。此外還有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等。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拉堡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4個,其中縣級醫院5個,民營醫院2個,鎮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6個。病床537張,每萬人擁有病床32.21張,固定資產總值6.60億元。專業衛生人員719人,其中執業醫師235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38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62579人次。

體育

2011年末,拉堡鎮有縣體育中心1個,村級活動中心2個,體育場看台設座椅5000張,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6%。

社會保障

2011年末,拉堡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08戶、人數1156人,支出60.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76戶、人數1279人,支出51.42萬元。各類醫療救助9.46萬元,其中城鎮醫療救助4.19萬元,農村醫療救助5.22萬元。各類臨時救濟共15戶0.82萬元。災民倒房重建14戶,支出19.6萬元。發放救濟糧1450戶,2705人,糧食2.88萬千克。發放棉胎140床,被套140床,蚊帳120頂,棉衣150件,毛巾被150床,解放鞋120雙,單衣套150套,保暖秋衣40套等冬令物資。城鎮新增就業416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26人,大齡困難人員再就業83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為35千米,鄉村通郵率100%。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拉堡鎮有自來水管道與柳州市區威立雅水務公司管道相連,由柳西供水廠進行供水。
供電
011年末,拉堡鎮全鎮年用電量5.18億千瓦時。
燃氣
2011年末,拉堡鎮有液化氣供(加)氣站1個,2.4萬戶居民使用液化氣,年用液化氣總量864萬立方米,燃氣普及率92.67%。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拉堡鎮有公園2個,公園面積4公頃,園林綠地面積373.972公頃,其中公共綠地35.552公頃,綠化覆蓋率24.2%,人均綠地2.7平方米。
城鎮建設
1950年,原柳江縣人民政府遷到拉堡鎮時,圩場只有兩條狹窄簡陋的街道。1992年,縣城新建工程項目54個,建築面積67354平方米。投資600萬元、建築面積10500平方米、三層封閉式的新城市場已竣工開業。新修街道路面4000平方米,新安裝供水管道7710米,自來水日供水量達2.5萬噸。至1995年,拉堡鎮街道總長達32800米,佔地面積35.6萬平方米,路面鋪上瀝青或水泥混凝土。1996年,投資300萬元用於安裝擴建后的縣城大道柳堡路和改造主要街道的路燈工程,共計安裝規格、造型多樣的路沿燈500多盞,主要路口安裝25米高桿燈3盞。2001年拓寬修建了原縣職業高中530米路段和何家居民點的400多米街路,並動工興建柳江汽車客運中心,現已投入使用。目前該鎮綠化覆蓋率達25%,人均公共綠化地1.9平方米,公共綠地種植各種花卉達15種;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3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