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圖書館

1903年成立的圖書館

蘇州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03年,東吳大學的林堂落成,校圖書館遷入二樓東南部一大間,並成立圖書委員會,盧賦梅先生聘為首任專職管理員。

截至2014年,蘇州大學圖書館設辦公室、公共服務部、文獻建設部、信息諮詢部、系統技術部、數字化建設部、讀者服務部、古籍特藏部、科技查新站,職員162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者 44人,博士生導師2人。現有校本部和東校區、北校區、獨墅湖校區及陽澄湖校區5座館舍,總建築面積79850平方米。截至2013年底,已有紙本藏書382萬冊,其中外文圖書22萬餘冊、線裝古籍14餘萬冊,1949年前報刊2943種,中外文期刊紙本3385種。電子圖書160多萬冊,外文電子期刊2.2萬冊,中外文資料庫82個。高性能伺服器65台,存儲容量達340T,用戶可全天24小時通過網路實現在線訪問。

圖書館內的文獻信息保障系統不僅成為學校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工作的有力支撐,而且推動了蘇南地區文獻中心的建設和發展。作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蘇州大學,圖書館建設與發展正在不斷推向前進,攀升新的高度。

歷史沿革


1901年3月8日東吳大學在蘇州天賜庄其前身之一的博習書院舊舍正式開辦,1903年林堂落成,圖書館遷入二樓東南部一大間,並成立圖書委員會,聘盧賦梅先生為首任專職管理員,至1906年,已有中文圖書3500冊,西文圖書350冊。
1913年再遷孫堂二樓北206室,1921年特聘美國圖書館專業畢業的朗特(R.Longden)女士主持館內事務,1924年又聘文華大學圖書科首屆畢業生黃星輝先生為副主任,同年,在上海崑山路新址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圖書館建成,有中文圖書1000冊和西文圖書3000冊。在方興未艾的“新圖書館運動”中,東吳大學圖書館學習了歐美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理念,成立西文部與中文部,開始採用杜威十進分類法
1926年聘黃星輝先生任主任,葛受元先生為副主任,圖書館得到擴充,完成了由傳統書院藏書樓向近代大學圖書館的轉型,走上“本土化、中國化、人文化、科學化”的發展道路。到1935年東吳大學本部圖書館藏書約4萬冊、法學院圖書館藏書3萬餘冊,名列省內大學圖書館第三,躋於全國大學圖書館大館之中。
抗日戰爭時期,東吳大學分徙滬、蜀辦學,圖書散存多處。抗日戰爭勝利后,學校復校,對圖書館加以建設,至1947年,藏書約5萬冊。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在東吳大學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私立江南大學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基礎上組建蘇南師範學院,更名江蘇師範學院,圖書館當時有工作人員7人、藏書23萬冊,並建成了1940平方米的獨立館舍,1982年學校更名為蘇州大學,1995~2012年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蘇州醫學院、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先後併入,圖書館獲得大發展。

開放時間


蘇州大學圖書館借書處和各閱覽室開放時間如下表所示。國家法定假日開放按學校值班時間;寒暑假開放時間另行安排。
室名開 放 時 間
周一至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借書處8:15-17:008:15--11:458:30-17:00
新書閱覽室8:15-22:008:30-22:00
期刊閱覽室
社會科學閱覽室(炳麟館)
自然科學閱覽室(炳麟館)
電子閱覽室
樣本閱覽室(東區館)8:15-22:00
8:15--11:45
18:00—22:00
8:30-22:00
古籍閱覽室(炳麟館)8:15-17:008:30—11:458:30-17:00
其他部門按學校作息時間 

館藏布局


截至2014年,蘇州大學圖書館共有5個分館,分佈於五個校區,各分館的館藏根據校區學科分佈情況各有側重。

本部圖書館

本部圖書館樓層平面分佈
本部圖書館樓層平面分佈
本部圖書館,位於校本部中央,共有五層,整個建築成“口”字形,2003年9月改擴建竣工並投入使用。截至2014年,建築面積14500平方米,本部圖書館的收藏重點是理科類書刊,館藏有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農學等類書刊50多萬冊,中外文報刊848種,擁有大型資料庫50多個,是蘇南地區文獻中心。
整個館舍的東面是行政辦公區、南面是業務工作區、西面是讀者服務區、北面是書庫。業務工作區的一樓為文獻建設部,主要負責全館的文獻採購和編目工作;二樓為信息諮詢部、信息檢索室和信息培訓教室,負責為廣大讀者提供各類信息服務,包括代查代檢、查收查引、原文傳遞、科技查新以及檢索培訓等服務項目,有檢索終端80台;三樓為技術部,負責全館的網路技術與現代化設備維護;四樓為數字化部,重點負責把紙質文獻數字化,以及數字資源的整合等。
蘇州大學本部圖書館
蘇州大學本部圖書館
讀者服務區的一樓為共享大廳,設總諮詢台、院士風采廊、電子宣傳屏、 OPAC 查詢區、圖書外借處、服務中心、休閑閱覽室等;二樓設新書閱覽室、蘇大文庫和自修室,截至2014年,總閱覽座位346個。三樓設期刊閱覽室和自修室,截至2014年,總閱覽座位296個。四樓電子閱覽室(分上網區和視頻點播區),設128個上網座位、64個視頻點播座位和若干個無線上網座位(讀者可自帶網卡和手提電腦,免費進行無線上網);五樓為學術報告廳,可舉辦各種會議、報告和學術講座等,設座位242個。

敬文圖書館

東校區敬文圖書館樓層平面分佈
東校區敬文圖書館樓層平面分佈
敬文圖書館位於蘇州大學東校區內,東依蘇嘉杭高速通道,西傍古護城河,與本部圖書館隔河相望,嵌於工業園區與古城區之間。
由香港愛國實業家朱敬文先生捐資興建,始建於1989年,建成後於1992年2月28日正式開放。該館為均高4層、俯視呈側“日”字形的迴廊式通用建築。迴廊環抱著兩座獨具江南風貌的園林式庭院。館舍明亮而雅靜,服務功能較為齊全。截至2014年,該館建築面積近9000平方米,館藏文史哲各類文獻逾60萬冊,在為全校文科各學科的教學和科研服務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敬文圖書館一樓為樣本閱覽室,截至2014年,設48個閱覽座位,提供自建館以來入藏的文科各類留存樣本圖書20多萬冊的閱覽服務。二樓為借書處及電子閱覽室,借書處闢為“中圖法分類號”及“科圖法分類號”兩大流通書庫,近20餘萬冊圖書全開架借閱,電子閱覽室設有80個閱覽座位供讀者刷卡上機;三樓分為報刊閱覽室和自習閱覽室兩部分。報刊閱覽室設120個閱覽座位,讀者可閱覽800多種現訂報刊及近4萬冊報刊合訂本,並可享受代理複印服務。敬文館共配公共查詢機10多台分佈於借書處及各閱覽室,提供館藏及借閱信息查詢,網上書刊征訂、續借等服務。

炳麟圖書館

獨墅湖校區炳麟圖書館樓層平面分佈
獨墅湖校區炳麟圖書館樓層平面分佈
炳麟圖書館位於蘇州大學獨墅湖校區,由美籍華人實業家唐仲英先生捐助,並以其父親的名字命名的一座現代化的圖書館,型似“水晶蓮花”,截至2014年,圖書館佔地2.42公頃,總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地面8層,地下一層,可藏書75萬冊,收藏以人文藝術類、古籍特藏類書刊為主,以化學化工、生物醫學等類見長,共有閱覽座位約兩千餘個,中外文報刊1500多種,資料庫60多種。炳麟圖書館通過網路與本部館、東區敬文館、北校區館以及相關院系資料室共建共享,共同構成學校的文獻信息保障體系。
圖書館一樓為總書庫(包括借書處)。提供圖書借還、讀者辦證、掛失、補證、註銷等服務。二樓為諮詢台、咖啡吧、展示廳。為方便讀者快捷使用炳麟圖書館文獻資源,共享大廳設有公共查詢區,提供書刊信息檢索服務。三樓為新書閱覽室、期刊閱覽室。截至2014年,新書閱覽室有閱覽座位216個,提供新書的短期外借和閱覽服務;期刊閱覽室有閱覽座位184個,報刊1300多種以及近五年的中文合訂本。四樓為電子閱覽室。擁有機位450多座,集讀者上網,信息諮詢、文獻檢索教學、實習於一體。五樓為社會科學閱覽室和自然科學閱覽室。社會科學閱覽室(藝術閱覽研究室)著重收藏藝術類圖書和現刊。自然科學閱覽室(外文閱覽研究室)主要收藏外文圖書和期刊。夾層設有教授研究室。六樓為古籍、特藏閱覽室。截至2014年,擁有線裝古籍圖書14萬冊,其中有甲種、乙種善本820部計6953冊,收藏特色為古代江南特色藏書和地方文獻資料;1949年前出版的圖書2萬多冊、報刊2943種,多有國內稀缺圖書與報刊;平裝古籍叢書、港台版文史類叢書及中華再造善本等2萬餘冊。七樓為圖書館辦公區域。
2007年12月14日,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頒獎大會、魯班獎創立20周年紀念大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行,蘇州大學新校區炳麟圖書館等95項工程獲2007年度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
2014年,網友評出了“全國超美的50個高校圖書館”,其中蘇州大學炳麟圖書館名列第一。

北校區圖書館

北校區圖書館樓層平面分佈
北校區圖書館樓層平面分佈
北校區圖書館位於蘇州大學北校區東側,其前身為蘇州絲綢工學院圖書館,建於1978年,建築面積2550平方米,呈T形結構。截至2014年,館內現有藏書40餘萬冊,中外文期刊406種,報紙45種,閱覽座位158個,館藏文獻以機電、紡織材料等工科大類圖書以及紡織、印染、服裝設計、機械設計、電氣自動化等中外文期刊為主。
圖書館一層為門廳、圖書外借處、書庫;三層為期刊閱覽室、期刊庫;四層為閱覽室和主機房。

陽澄糊校區圖書館

陽澄湖校區圖書館樓層平面分佈
陽澄湖校區圖書館樓層平面分佈
陽澄湖校區圖書館位於陽澄湖畔,其前身為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圖書館,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截至2014年,共有藏書40萬冊,閱覽座位約1700多個,中文報刊近1000多種. 館藏文獻以軌道交通、機電等工科大類圖書中文期刊為主。
圖書館一層南面為辦公區,中部為密集書庫、采編室和主機房,北面為過刊室東面為大小報告廳;二層為期刊閱覽室、圖書流通區、會議室;三層為期刊閱覽室、書聊吧、電子閱覽室、自習室。

部門設置


截至2014年,蘇州大學圖書館共分十部一室一站,各部門設置及職能如下:
辦公室:負責全館財務、組織、人事、科研、文書、檔案、辦公設備和行政等方面的管理和業務統計,協助館領導做好活動組織、宣傳等工作,並指導各部門、各區館的行政等工作。
公共服務部:負責圖書館整體形象的宣傳與推廣,包括文化環境建設、各類宣傳材料的製作、《東吳圖情通訊》的編印、公共場所的管理和布置;負責圖書館的部分接待與外聯工作;提供複印、列印、電腦刻字等各種服務。
文獻建設部:負責圖書館的紙質圖書、報刊、電子出版物的採訪與購置,對入館的紙質文獻進行驗收、分類、編目、加工及典藏等工作,並負責館藏信息的宣傳報道,編製聯合目錄等;合理使用經費、定期向館長提交經費使用統計分析材料;負責館藏文獻資源的回溯及書目數據整理工作;做好文獻的徵集、交換、捐贈工作及與院系資料室的共建共享工作。
信息諮詢部:負責開展信息調研及諮詢服務,包括資料庫的試用調研及利用分析、信息查詢服務、文獻傳遞服務、科技查新服務、網上資源的開發利用及資源整合、圖書館主頁的更新維護、資料庫的數據維護和更新等、解答各類讀者諮詢、電子資源宣傳和培訓、計算機檢索課教學,以及蘇南地區文獻中心工作。
科技查新站:負責科技查新、查收查引等有償服務工作。
系統技術部:負責圖書館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的日常維護,鏡像站、主頁、郵件、視頻等伺服器系統的調試和運行,圖書館網路的構建和管理,確保全館網路通暢,做好全館現代化設備管理與技術支持工作等;負責全館各校區電子閱覽室的網路、設施及有關軟體等技術支持工作,參與校園信息化及圖書館數字化等相關技術服務工作。
數字化建設部:負責自建特色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工作,做好蘇州大學學位論文、蘇大講壇、歷代名人圖像庫、吳文化資料庫、JALIS特色資源整合、非書資源及學者機構庫等特色資料庫的建設以及與數字化項目相關的軟體開發。制定數字資源建設規範,承擔數字化項目的組織、立項調研、立項申報、平台設計開發、數據收集、加工、發布、結項、後期服務、項目完善等工作。
古籍特藏部:負責線裝古籍、民國文獻及影印出版的大型古籍叢書的管理、編目、閱覽、諮詢、修復等工作,開展古籍文獻數字化與整理、研究出版等相關工作;做好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的有關工作。
讀者服務部:負責圖書館的圖書文獻外借、書刊閱覽等工作,包括通借通還、書庫管理、新書驗收、讀者證件管理、閱覽室的開放和管理、讀者諮詢和導讀工作、OPAC、RFID使用指導及文獻資源利用分析。周開放時間不少於90小時。

成就榮譽


年份獎項
1983江蘇省高校先進圖書館
1987江蘇省高校先進圖書館
1993江蘇省高校先進圖書館
1998江蘇省普通高校文獻信息服務先進集體
2008入選國務院授予的首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2009經教育部批准設立部級科技查新工作站(綜合類)
2012論文資料庫獲CALIS“博碩士學位論文資料庫”建設二等獎
2012吳文化資料庫”建設獲CALIS專題特色資料庫建設一等獎
2012江蘇省高校圖工委讀者專業委員會“區域共享優秀服務案例”一等獎
2012江蘇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情報諮詢專業委員會“現代情報諮詢創新服務範例論文”一等獎
2013江蘇省高校先進圖書館 

部門領導


部門名稱負責人職務、職稱
館長室唐忠明館長
周建屏黨委書記、副館長
石明芳副館長
李 峰副館長
徐 燕副館長
儲開穩館長助理
辦公室王美琴主任
李正偉副主任
公共服務部李正偉主任(兼)
黃湲丹副主任
文獻建設部陳亦偉主任
費愉慶副主任
信息諮詢部嚴大香主任
張雲坤副主任
徐旭光副主任
科技查新站祁汝峰主任
系統技術部孫富林主任
張薇副主任
數字化建設部何繼紅主任
唐金華副主任
本部館讀者服務部許鶴平主任
秦麗雅副主任
敬文館讀者服務部孫紅娣主任
顏芳副主任
炳麟館讀者服務部金華主任
呂旭霞副主任
邱悅副主任
古籍特藏部薛維源主任
張敏副主任
陽澄湖館讀者服務部李敏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