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紡布面膜
市場上最常見的面膜種類
無紡布面膜是市場上最常見的面膜種類之一,方便顧客在家護理,而且價格親民。
與傳統的面膜相比,在所浸液體中添加各種活性添加劑、保濕劑、油脂上並沒有很大區別,它最大進步在於基材即無紡布的更新。無紡布是一種非織造布,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纖維或長絲通過各種纖網成形方法和固結技術形成的具有柔軟、透氣和平面結構的新型纖維製品,它的特點是不產生纖維屑,強韌、耐用、絲般柔軟、有棉質的感覺。無紡布使用時感覺柔軟,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濕性能, 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面膜不會因為變干而使皮膚緊繃。無紡布良好的保濕性可使皮膚在整個使用階段都處於一種滋潤、柔軟、放鬆的狀態。
總體來說,無論何種面膜都是對日常護膚的提高, 不可以用面膜來取代日常乳液的使用。一般面膜以一周使用1一2次為宜。大家也要根據自己皮膚需要來選擇台適自己的產品,干萬不要跟隨潮流盲目選擇。
無紡布面膜是現代隨著面膜發展起來的一種面膜產品。遠在古埃及金字塔時代,已知道利用一些天然的原料,如土、火山灰、海泥等敷面或身體上,治療一些皮膚病,發現這些物質具有不可思議的治療效力。後來,發展到用粗羊毛脂與各種物質,如蜂蜜、植物的花類、蛋類、粗麵粉、粗豆類、水仙球根、菖蒲根、牛角粉和海鳥糞等混合,調成漿狀,敷在臉上進行美容或治療一些皮膚病。
埃及人將這技藝傳至希臘,後來傳至羅馬,最後遍及歐洲。在8、9世紀,文明發展移至中東,同時有助於促進歐洲文藝復興。在文藝復興時代,從屬於醫學學科的化妝品化學和香精工業獲得很大的發展。在17、18世紀,大多數化妝品是家庭作坊生產的。直到19、20世紀,逐漸形成化妝品工業,在19世紀後期和20世紀初,歐洲婦女將酸奶與水混合成漿,或用酸奶作為美容面膜,20世紀60年代,幾乎在冰箱內保存的所有原料都可用作面膜組分,例如蛋類、蜂蜜、牛奶、奶油、草莓黃瓜、橄欖油、燕麥、蛋黃醬等。20世紀70、80年代,面膜發展慢慢地向科學的工藝轉移。20世紀90年代,面膜構成一個萌芽的領域,由於傳統的剝離型面膜、膏狀面膜和粉狀面膜在使用過程中,都需要均勻塗敷於面部,且膏狀面膜和粉狀面膜乾燥后需要用水沖洗乾淨,這給使用者帶來很多不便。因此,出現了成型面膜,其中最常見的即無紡布面膜,使用無紡布吸收精華液代替膏狀、粉狀等產品,更有效的起到滋潤、保濕和美白等作用。
由於無紡布面膜並沒有很好的清潔能力,其功效通常是滋潤、保濕和美白,比較適合中性皮膚和乾性皮膚使用。無紡布面膜可以起到保濕、滋潤、美白、提供營養等作用。因為皮膚的角質層作為皮膚最外層,負責平衡皮膚水分、同時作為屏障、保護皮膚不受到外界傷害,而柔軟的無紡布對面部皮膚沒有傷害,再加上使用方便、衛生的特點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
無紡布面膜是利用覆蓋在臉部的短暫時間,阻隔肌膚與空氣的接觸,抑制皮膚水份蒸發,從而保持面部皮膚充足的水分;同時無紡布面膜攜帶水分可以充分滋潤皮膚角質層,使角質層的滲透力增強,使面膜中的營養物質能有效地滲進皮膚,促進上皮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無紡布面膜包含無紡布和精華液,無紡布作為載體,吸附精華液,並能固定在臉部特定位置,形成封閉層,促進精華液的吸收。
最常見的無紡布面膜是將無紡布類纖維織物剪裁成人的面部形狀,放入包裝物中,再灌入面膜液將包裝物密封,這種浸漬了面膜液的成型面膜即為無紡布面膜。使用時,打開密封包裝物,取出一張成型面膜貼在面部,並使其與面部緊密貼牢,經15~20min,面膜逐漸乾燥,然後將其從面部揭下。由於無紡布面膜使用方便,深受消費者喜愛。
無紡布面膜通常使用后,袋中還會有多餘的精華液,這部分精華液可以繼續往臉上拍打一些,或者往身體的其他部位擦一擦,這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這些精華液是一些非常富有營養的成分,保存到第二天以後使用的話,裡面含有的成分容易變質,且易造成微生物污染,對皮膚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不建議把多餘的精華留存以後再使用。
使用無紡布面膜時常見的疑問是使用后是否需要再清洗皮膚。是否清洗,主要看皮膚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是否徹底。如果能完全吸收掉,就可以不洗。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塗在臉上的這個面膜精華在短短的半個小時內是不可能被皮膚完全吸收掉的,如果不洗掉這些多餘的精華,它就容易在皮膚表面滋生一些微生物,反而對皮膚有危害。因此,為了保險起見,建議還是清洗皮膚。
無紡布面膜的無紡布在生產時裁切成面部形狀(有鼻子、眼睛和嘴空洞),由於廠商的模具不同,裁切的形狀也大小位置不一,消費者在選購時要選擇貼合自己面部形狀的無紡布面膜。另外,也要根據個人膚質和需求,選擇不同功效的無紡布面膜,例如保濕型、滋潤型、美白型面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