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

辛笛創作詩歌

詩人懷著對故土的刻骨思念,從海外回到揚子江畔,他卻憤然發現眼前的農村是如此一番風景!從而暗諷的創作了,一首反應社會現狀的詩歌。

作品原文


風景
列車軋在中國的肋骨上
一節接著一節社會問題
比鄰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間的墳
生活距離終點這樣近
夏天的土地綠得豐饒自然
兵士的新裝黃得舊褪凄慘
慣愛想一路來行過的地方
說不出生疏卻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風景!
(一九四八年夏,在滬杭道上)
出處:《辛笛詩稿》,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

作品鑒賞


詩人懷著對故土的刻骨思念,從海外回到揚子江畔,他卻憤然發現眼前的農村是如此一番風景!英國詩人奧登和葉芝的一些抒寫現實的詩作曾給了他很大的影響。《風景》就是這樣一類題材的詩。
這首短詩運用暗諷和重點對比的手法,寫得婉約而含意深刻。詩的第一句就以它黯淡的象徵性賦予醒目的視覺形象。把鐵軌比喻為中國的肋骨,形容得何其瘦骨嶙峋,簡直令人感到心痛。而社會問題像一節節的列車,又何其多也,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接著詩人把目光由俯視而轉成從內向外側視,看到“比鄰而居的茅屋和田野間的墳”。這一景象是十分寫實的,在四十年代的農村隨處可見,但此處突出地將茅屋和墳這兩個意象同時組合在一個畫面中,並用連詞“和”來聯接,詩的蘊意也就從寫實上升為哲理的思考:生與死的距離近得出奇,中國人竟是如此渾渾噩噩地了結一生。“夏天的土地綠得豐饒自然/兵士的新裝黃得舊褪凄慘”,在對稱的兩句中運用色彩的不同,表現出自然與人的對比,而後一句的“新”與“舊”則顯露出同一對象本身的反差,恰當地形容了被迫當壯丁的士兵命運何其可悲。“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瘦”字的重複使用,著重比較出瘦的程度,與首句的“肋骨”遙相呼應,由此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都是病,不是風景!”
全詩在末句才使用標點:逗號和驚嘆號,這不僅明確點出本詩的主旨,而且直指題目,原來全篇做的是反題文章。“風景”這個詩題也就具有暗諷的意味。作者在時間空間的調度轉化,議論和抒情的交錯重疊中完成了現實批判情緒的傳達,構成一幅民生凋敝的獨特的“風景”。

作者簡介


辛笛(1912—2004),原名王馨迪,祖籍江蘇淮安,生於天津,現代詩人,著有詩集《珠貝集》、《手掌集》、《辛笛詩稿》等。

創作背景


這是中國20世紀40年代末慘淡的社會畫面,當時中國仍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抗日戰爭後期到解放戰爭時期。詩人在一次乘坐火車時,望見了綠油油的土地,但轉眼間,卻又看見了飢瘦的農民和無力的牛,於是詩人將他對於祖國的憂患,化解到具體細節的刻畫上,便創建出了一篇關於不堪目睹的“社會風景”的文章。

名家點評


原福建師範大學教授汪文頂《中國百家文學名著鑒賞》:《風景》把掙扎在淚水和血中的祖國的“病相”展示出來,幾乎達到一種引起人生理與心理一同痛楚的效果。這不僅是詩人的藝術動力所致,更重要的是,詩人強烈悲憤急切的愛國之感情,滲透在整個構思與語言之中。 
華東師範大學碩士生教授王聖思《新詩三百首鑒賞辭典》:全詩在末句才使用標點:逗號和驚嘆號,這不僅明確點出本詩的主旨,而且直指題目,原來全篇做的是反題文章。“風景”這個詩題也就具有暗諷的意味。作者在時間空間的調度轉化,議論和形象的交錯重疊中完成了現實批判情緒的傳達,構成一幅民生凋敝的獨特的“風景”。 
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現代語言文學及語言學系終身教授劉念《詩歌經典鑒賞》:這首詩雖然大量地借用了西方現代派的手法,但並不難理解,沒有現代派的詩的晦澀,也沒有現代派的苦網和頹廢色彩,它跳出了狹隘的個人小天地,為大時代而歌。可以說,它是現代派詩的中國化。 
重慶市作協會員艾曉林《中國新詩一百首賞析》:這是一首鞭辟入微的現實主義詩作。作者運用暗諷與重點對比的手法,寫得婉轉含蓄,寓意深刻。列車、肋骨、社會問題、茅屋、墳、生活、終點、土地綠、軍裝黃、瘦牛、瘦人,一系列意象綿綿如織,急風驟雨般傾瀉而至,使人目不暇接。篇末更以“都是病,不是風景!”一錘定音,這擲地有聲的話語,恰似震聾發聵的黃鐘大呂,令人警醒,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