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
主營低壓電器等生產銷售的企業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電科所(集團)公司,原名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創建於1953年,是原國家機械工業部直屬的事業單位。1999年7月轉製為科技型企業,劃歸上海市。2004年底,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實行整體改制,率先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研究所改制。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
集團公司長期致力於行業工作,承擔著國家低壓電器、中小型電機、無線電干擾三個行業的標準歸口工作,以及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IEC)等十多個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的國內歸口工作,是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三個分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四個專委會的秘書處掛靠單位。
企業願景: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智能電工行業的科技型企業集團
企業使命:領行業發展,創客戶價值,助員工成長,報社會厚愛
核心價值觀:領先一步追求卓越
集團活動
創新理念:超越自己,超越同行,不斷創新,創造價值
品牌理念:提高滿意度,強化忠誠度,提升美譽度
人才理念:不拘一格、量才而用,讓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
服務理念:沒有最好的服務,只有更好的服務
團隊理念:集體熔鑄智慧,團隊就是力量
作為電器及電機行業綜合技術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科技研發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的智能電工產業集團,集團公司堅持“技術先導、產業先導、服務先導”的經營理念,注重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在智能電器/系統技術及產業、電機/系統節能技術及產業、智能交通/系統技術及產業、艦船電機電器/系統技術及產業、電工合金及材料、智能電器和電機檢測服務等領域、不懈努力,以科技創新締造領先品質,以持續努力塑造企業品牌,以優質服務創造顧客價值,不斷開拓進取。
集團公司精心打造了領行業發展、創客戶價值、助員工成長、報社會厚愛的;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智能電工行業的科技型企業集團;領先一步、追求卓越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學習、創新、團隊、合作的企業精神等核心理念以及與之相匹配的發展觀、經營觀、管理觀。一系列企業核心價值理念的持續塑造和建設,豐富和提升了“上電科”的品牌內涵和價值,企業和員工共同發展、成長,企業和社會共同發展、前進,企業連年榮獲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不斷譜寫、演繹著上海電科集團的新的歷史。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
擴建階段(1958~1961)在武寧路建立新所,直屬電機工業部領導,擴大研究範圍,建立以電器為主的綜合性研究所。后又定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全所設農村電氣化、電爐、工業電子應用、整流器、低壓電器、中小型電機、電工金屬材料、電焊機等8個研究室。建立低壓電器試驗站、水銀整流器工場。
發展階段(1962~1966.5)
完成中小型電機研究試驗和基地建設、電焊機中試生產擴建設計、低壓斷流能力試驗站擴建。整流器室遷西安,電焊機室遷成都;廣州所八室遷入該所,上海電動工具所無線電干擾部分併入該所。
“文革”動亂階段(1966.6~1976)全所科研生產受到嚴重影響。由第一機械工業部下放歸上海市領導,改稱“上海市電器科學研究所”。上海市電動工具研究所的三防試驗室轉入該所,該所籌建三防試驗基地。低壓電器試驗站擴建方案上報。上海市明確該所作為市超導應用技術的一個基地,籌建低溫試驗站。決定重建船用電氣設備無線電干擾試驗室。
改革試點階段(1981~1985)一機部批准該所進行以經濟辦法管理科研和擴大自主權的試點,接著進行改事業費撥款為有償合同制試點。千伏級低壓電器試驗站通過國家驗收。創辦“三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當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江澤民同志回所視察。
深化改革階段(1986~1998)調整全所機構設置,設立中小型電機分所、低壓電器分所、船用電機電器分所、自動化工程分所、電工合金分所、低壓電器試驗站、中小型電機試驗站。將全所試驗站合併組建成上海電器設備檢測所。創辦中日合資三基電子工業公司、上普電力電子有限公司和電器開關廠等。
體制改革階段(1999~2005)正式轉製為科技型企業,隸屬上海市經委領導。建立低壓電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中小電機行業技術創新中心;設立ODVAChina;合資成立上海格立特電力電子有限公司、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電器成套有限公司;建成電磁兼容開闊試驗場。獲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文明單位、機械工業文明單位稱號。2004年底,經上海市政府批准,實施了多元化投資的體制改革工作,更名為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江澤民主席為該所題寫司名,同年7月,舉行公司揭牌儀式。
規模發展階段(2006~)在完成體制改革后,電科所(集團)公司進行機制創新,制訂發展戰略、確定運行模式、調整組織構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績效考核和薪酬分配體系,以ERP和OA系統賦予實施,為企業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電科所(集團)公司發揮綜合技術優勢,積極拓展新的產業領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通過不斷自主創新,以做強、做大市場為目標,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市場前景、原創技術的產業,成為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企業在自主創新、市場開拓、科學管理、經濟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
集團公司先後已取得2000多項科技成果。除承擔多項國家863項目、科技部及上海市重點重大科技項目外,更取得了國家及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的科技和產業成果60多項,國家授權專利近百項(其中1/3為發明專利),軟體著作權20多項。一大批科技產業成果已成為我國相關企業各個時期的主導產品,為促進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