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視覺傳達設計的結果 展開

視覺傳達設計

為傳播特定事物通過可視形式的主動行為

視覺傳達設計(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為傳播特定事物通過可視形式的主動行為。大部分或者部分依賴視覺,並且以標識、排版、繪畫、平面設計、插畫、色彩及電子設備等二度空間的影像表現。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現象:傳播、教育、說服觀眾的影像伴隨以文字會具有更大的影響。

所具有的含義是:以某種目的為先導的,通過可視的藝術形式傳達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傳達對象,並且對被傳達對象產生影響的過程。所謂“視覺符號”,顧名思義就是指人類的視覺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現事物一定性質的符號,如攝影、電視、電影、造型藝術、建築物、各類設計產品、城市建築以及各種科學、文字,也包括舞台設計、音樂、紋章學、古錢幣等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它們都屬於視覺符號。所謂“傳達”,是指信息發送者利用符號向接受者傳遞信息的過程,它可以是個體內的傳達,也可能是個體之間的傳達,如所有的生物之間、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以及人體內的信息傳達等。它包括誰、把什麼、向誰傳達、效果、影響如何這四個程序。

視覺傳達更偏向交互設計,即 communication design,注重的是交互體驗和交互感受,側重點是功能性。但也具備平面設計圖形和顏色間的搭配,具備視覺美學。

從專業來分析:主要包括標誌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店內外環境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等方面,由於這些設計都是通過視覺形象傳達給消費者的,因此稱為"視覺傳達設計",它起著溝通企業--商品--消費者橋樑的作用。

該專業要求學生具備紮實的視覺傳達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專業技能,還要懂藝術、懂經濟、懂市場、懂管理、能創造、會設計,能在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視覺傳達設計工作。

專業由來


很多人認為藝術設計(視覺傳達)就是“平面設計”、“圖形設計”,這樣的認識有局限性。雖然視覺傳達設計最早起源於“平面設計”或稱“印刷美術設計”,但隨著現代設計的範圍逐步擴大,數字技術已經滲透到視覺傳達設計的各個領域,多媒體技術手段對藝術與設計的影響和參與也越來越深。
2012年以前藝術類專業目錄中並沒有視覺傳達設計這個名字,人們看到更多的是藝術設計。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設計表現的內容已無法涵蓋一些新的信息傳達媒體,視覺傳達設計便應運而生。
2012年新版專業目錄將部分專業進行了調整,藝術設計專業被細分為: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等專業。視覺傳達設計在國外興起較早,國內一些院校也是很早就設立了這個專業。從名字上來看,這個專業名稱更加科學、嚴謹,蘊含著未來設計的趨向。
視覺傳達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專業內涵


視覺傳達設計是指依據特定的設計目的,對信息進行分析、歸納並通過文字、圖形、色彩、造型等基本要素進行設計創作,是將可視化信息傳達給受眾並對受眾產生影響的過程。
簡單來說,視覺傳達設計是通過視覺媒介表現傳達給觀眾的設計。它是“給人看的設計,告知的設計”。視覺傳達一般歸納為:“誰”、“把什麼”、“向誰傳達”、“效果、影響如何”四個程序。在我們的生活中視覺傳達設計所涉及到的領域有很多,如電視、電影、建築物、造型藝術、各類設計產品,以及各種圖標、舞台、文字設計等。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何潔認為,20世紀以來,數字化媒體的出現使社會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靜態的媒體時代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新世紀的需求。視覺設計也漸漸超越了其原先的範疇,走向愈來愈廣闊的領域。網路技術、數碼藝術設計、數字電影電視、多媒體廣告短片等相繼登上歷史舞台。人們企盼視覺傳達設計在新精神、新藝術、新工具、新空間、新媒體空前發展的情形下,能夠展現出神奇的風貌,滿足各方面的需求。

核心課程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主要課程有:設計基礎、品牌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編排設計等。各校的課程設置根據培養方向和教學特點有所不同。
例如,浙江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核心課程主要分為三大塊:
一、視覺要素基礎訓練課程。如圖形語言、色彩語言、創意形態學
二、平面設計類課程。如品牌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與版式編排設計等;
三、多媒體、綜合設計類課程。如交互設計、影像設計、動畫設計、展示設計等。
著重培養學生對圖形、色彩、文字等視覺要素的敏銳感知力和創造力,訓練學生運用視覺元素進行平面設計綜合表達能力,突出對多媒體技術在視覺設計中的應用,強調技術和視覺設計的交叉融通。

設計劃分


顧名思義,視覺傳達設計主要就是通過用視覺來向人們傳達各種信息,設計師是信息的發送者,傳達對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視覺傳達包括“視覺符號”和“傳達”兩個基本概念。
視覺傳達書籍設計
視覺傳達書籍設計
所以構成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要素就是文字、插圖以及標誌,這三個,是視覺傳達設計中最重要的構成要素,這 也就決定了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這三個要素,把設計者想要表達的東西通過這些要素傳遞給每一個接受到這個信息的接受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傳播的作用。關於視覺傳達設計所涉及到的領域有很多很多,像電視上的各種廣告、馬路邊上的指示牌等等,都屬於視覺傳達設計的領域,但在設計學中,還是對視覺傳達設計作出了一個劃分,主要有:
1、字體設計,像如今流行的把一些個性簽名弄得很漂亮,這個就屬於是字體設計的範圍;
2、展示設計,像展覽會上每個物品的擺設以及位置等等;
3、包裝設計,幾乎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夠看到的,新買回來的沒拆封的物品外面那一層包裝就是包裝設計;
4、標誌設計,就是每個公司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LOGO,對這個LOGO的設計就是一種標誌設計;還有就是編排設計以及插圖設計。
5、招貼設計,也稱海報設計,被張貼於公共環境中,通過圖形、文字和色彩的創意表現提升視覺傳達的效力,主要包含:商業類招貼、公益類招貼、文化類招貼等,是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形式之一。

發展歷程


中國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教育發端於“師徒制”,在自然經濟佔據支配地位的古代社會中,手工匠人向徒弟傳授技藝是這一時期的基本特徵。
近代意義上中國的高等設計教育發端於清朝末年,早期以工藝教育的形態在工藝學堂中得以實現,其專業性質較為混雜,尚保留一定程度的工程學科色彩,課程教學受日本影響較為深刻。
中華民國時期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發展則主要寓於圖案教育形態之中,這一時期各大美術院校所設的“圖案”、“實用美術”等專業己逐漸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範疇較為貼合,並結合了歐美的辦學經驗進行課程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視覺傳達設計主要依託王藝美術教育形態下的裝演美術或裝演設計專業得以發展,這一時期的教育理念受前蘇聯影響,基本形成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課程體系。
1961年,文化部頒布的《高等工藝美術學校教學方案》首次以國家文件的形式對工藝美術教育形態下的專業課程加以規範。
1979年,文化部頒布《工藝美術專業教學試行方案》,對1961年的方案作了改進,結合了學分制,劃分了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進一步提升了對專業實踐的重視。
20世紀80年代,全國範圍內舉行的幾次工藝美術相關專業教學座談會,部分專家就所在院校的專業課程設置進行深入研討,普遍提出了應當對不同專業的造型基礎課加以改進以適應專業基礎課教學需要。
20世紀90年代,在“日用品工藝化”的口號下,企業越來越重視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加入設計環節,正是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一些學者紛紛對此前裝演美術或裝演設計專業著重於對小規模“專才”培養的現狀加以批判,它們認為在工業規模化、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只有大規模培養具有設計能力的“通才”才能適合當下及未來的市場需求,正是在這一時期,工藝美術教育逐漸向藝術設計教育轉型。
1998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設置了藝術設計專業。
21世紀初,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發展主要寓於藝術設計教育形態下的平面設計專業。
2012年,藝術學獨立成為一級學科,其下屬本科專業視覺傳達設計正式出現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之中。
2016年,中國開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高校達到了569所。

主要特點


視覺傳達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是通過視覺媒介表現並傳達給觀眾的設計,體現著設計的時代特徵和豐富的內涵,其領域隨著科技的進步、新能源的出現和產品材料的開發應用而不斷擴大,並與其他領域相互交叉,逐漸形成一個與其他視覺媒介關聯並相互協作的設計新領域。其內容包括:印刷設計、書籍設計、展示設計、影像設計、視覺環境設計(即公共生活空間的標誌及公共環境的色彩設計)等。
視覺傳達設計多是以印刷物為媒介的平面設計,又稱裝潢設計。從發展的角度來看,視覺傳達設計是科學、嚴謹的概念名稱,蘊含著未來設計的趨向。就現階段的設計狀況分析,其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內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一般專業人士習慣稱之為“平面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平面設計”兩者所包含的設計範疇在現階段並無大的差異,“視覺傳達設計”、“平面設計”在概念範疇上的區分與統一,並不存在著矛盾與對立。
視覺傳達設計是為現代商業服務的藝術,主要包括標誌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店內外環境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等方面,由於這些設計都是通過視覺形象傳達給消費者的,因此稱為“視覺傳達設計”,它起著溝通企業——商品——消費者橋樑的作用。視覺傳達設計主要以文字、圖形、色彩為基本要素的藝術創作,在精神文化領域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影響著人們的感情和觀念,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領域


視覺傳達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1)字體設計
(2)標誌設計
(3)插圖設計
(4)編排設計
(5)廣告設計
(6)包裝設計
(7)展示設計
以上就是視覺傳達的主要領域

涵義


標誌設計

人們可以獲取大量信息,並很大程度地影響自己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分為政治性、公益性、文化性、商業性。

包裝設計

產品與消費者的媒介,它起著保護商品、介紹商品、美化商品、指導消費、便於儲運、銷售、計量等方面的作用。

字體設計

為達到有效傳達企業特定信息的目的,對文字的筆畫、結構、造型、色彩以及編排等方面進行一定的藝術處理,使其形成鮮明的個性,使人易認易記。

圖像設計

以特定的圖形象徵或代表某一國家、機構、團體、企業或產品的符號。簡明、直觀、易識別。

書籍設計

對書籍的封面及排版等進行藝術化的設計,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從而加深對其思想性、文化性和知識性的認識。

廣告設計

各種手工或電腦的繪畫手段或影像技術,以及利用複合方式進行創造性的圖像設計,構思巧妙,表現獨特。

形象識別

指運用視覺設計手段,通過標誌的造型和特定的色彩等表現手法,使企業的經營理念、行為觀念、管理特色、產品包裝風格、營銷準則與策略形成一種整體形象。

專業術語


視覺傳達設計是為現代商業服務的藝術
視覺傳達設計是為現代商業服務的藝術
從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進程來看,在很大程度上,它是興起於19 世紀中葉歐美的印刷美術設計(Graphic Design,又譯為“平面設計”、“圖形設計”等)的擴展與延伸。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以電波和網路為媒體的各種技術飛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了革命性的視覺體驗。而且在當今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中,這些傳媒的影響越來越重要。設計表現的內容已無法涵蓋一些新的信息傳達媒體,因此,視覺傳達設計便應運而生。

基本要素


視覺傳達設計的要素歸納為:文字、圖形、色彩三個基本要素。文字是人們思想感情的圖畫形式,是記錄語言信息的視覺符號。

文字演變

象形文字:利用繪畫表現思想、記錄事實;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在形式上都有抽象的含義,並且是依照一定的構成法則組成;
傳統的字體:往往有襯線,並可以從中看到鐫刻字體所運用的工具的痕迹;
過渡性的字體:大多數雖然也有襯線,但是字體中的粗細反差已經不明顯;
現代的字體:更加趨向清晰簡潔,襯線已經完全被去除,線條沒有粗細之分;
今後的數碼文字:將更加靈活、自由,使所有的文字嘗試都成為可能。

文字設計

從視覺角度上講,任何形式的文字都具有圖形含義。文字設計不僅僅是字體造型的設計,還是以文字的內容為依據進行藝術處理,使之表現出豐富的藝術內容和情感氣質。文字設計主要內容:研究字體的合理結構、字形之間的有機聯繫、文字的編排。文字設計分類:平面文字設計、立體文字設計、動態文字設計。

編排

“自然界的一般形式便是規律”,“這種規律也是藝術形式美的依據”。 ——恩格斯
人們將自然之美的形式特徵歸納為形式美法則,其中就包括了變化統一、對稱呼應、條例反覆、節奏韻律、對比調和等;
視覺傳達設計作品都是對一些具有特定性質的構成要素進行組織之後,使其達到的“最必然和最終極的一種形態”。
1、編排的概念
編排——以傳達的主體思想為依據,將各種視覺要素進行科學的安排和組織,使各個組成部分結構平衡協調。
視覺傳達設計各構成要素的編排,是在突出重點的基礎上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
編排自始至終要抓住人們的視線,以“瞬時注目”為目的,比例恰當、主次分明,使視覺焦點處於最佳的視域,使觀者能在瞬間感受主體形象的視覺穿透力。
2、人的視覺流程
“視覺流程”——人在觀察或者閱讀的時候,視線有一種自然的流動習慣。
一般來說,都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左上到右下流動,在流動過程中,人的視覺注意力會逐漸減弱。人的最佳視域——一般在畫面的左上部和中上部,而畫面上部占整個面積的三分之一處是最為引人注目的。
理想的視覺流程符合人的認識思維發展的邏輯順序,自然、合理,在編排設計中,也要依據人的這一視覺生理特點,使傳達要素盡量按照人的視覺流程流動,並且可以利用各視覺元素之間產生的節奏增強閱讀的趣味性。
3、編排設計的形式與方法
隨著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編排的概念已經不僅僅局限在二維空間上面,空間視覺元素的編排和動態視覺元素的編排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
(1)平面編排設計
包括:書籍、報紙、雜誌的版式設計以及一些廣告、展板的編排主要元素:文字、圖形、色彩。
(2)空間編排設計
空間編排設計——在三維空間里對視覺元素進行排列、組織包括:展示設計、指示系統設計等。
(3)動態編排設計
動態編排設計——多媒體動畫的編排,將靜態的圖形或文字進行編排設計,使它們隨著時間的變化產生或改變自身的運動,由此產生了新的運動特徵。

相關書籍


《視覺傳達設計》
《美國視覺傳達完全教程》

培養模式


● 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
該模式模式以工作室為載體,將教學與實踐融為一體,使導師實現項目式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在有效管理方式和彈性的任務分配方式推動下,通過健全專業教學資料庫、推進項目式教學、增強相互合作能力促進工作室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出符合學生個性特點又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
● “產教融合”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
注重工作室培養模式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革新教育實踐考核機制,落實項目教學一體化課程設計。
“雙師型”師資隊伍:教師在進行傳統教學的同時,還要具備在企業進行生產實踐的綜合能力。
項目教學一體化課程設計:通過開展學習、項目工作、實驗 討論對企業的生產流程、市場營銷、品牌經營以及售後服務進行實踐設計 學習,進而在以學生為項目主體的前 提下,完成專業教學內容。
● 校企合作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增強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師資力量:學校對教師展開教育教學培養,帶領教師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學習。
確立科學的人才定位和培養目標:轉變傳統以理 論為本的教學觀念,重視實踐教學的作用,對學生基礎技能、實踐操作和素質結構等方面的培養目標進行定位;緊密結合系統合作、職業教育和人才資本理論,融入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維度,以此建立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案。
促進企業參與專業課程建設開發:企業要參與人才培養模式目標和方案的制定過程,根據自身特色和市場現狀,給出合理化的意見,增強人才培養模式的科學性。
構建科學合理的專業教學評價體系:根據校企合作的需求調整課程編排,設置相關的選修或外出培訓課程,並且需要設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主體和評價標準,在教學評價中應該根據校企合作的特點,對學生作品設計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 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視覺傳達涉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的行 業背景,在構建學生三方面素質的基礎上,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為具有創新創造意識及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課程體系:將理論與實踐並重,把教學活動與社會產業實踐、學科研究有機結合,構建優化合理的課程體系。文化創意產業對人才的要求是多維度的,所以,在課程體系中,除了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設計課外,還應該設有通識課程和選修課程,實現學科綜合化和多學科交叉性。通過構建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實踐課程模塊,並結合工作室制度和社會實踐平台,可以實現從專業基礎+專業方向+專業 實踐到成果產業輸出的教學閉環,形成“大平台、小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框,與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創意產業升級相適應。
● 創新創業型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培養模式
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課程體系與培養模式的有效銜接,實現由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轉變。
在課程體系和課堂教學設計中把實踐能力作為教學重點,通過校企合作工作室項目創作、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室項目創作、以及將各類競賽題目引入課堂進行創作等多種形式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自考科目


專業課程

素描技法、色彩畫、構成藝術(平面、色彩、立體)字體設計、插圖藝術設計、中國工藝美術簡史、包裝裝潢設計、印刷工藝、平面廣告設計、POP與MD廣告設計、標誌設計、機構形象設計(VI)、商品攝影、計算機輔助圖形設計等藝術概論、現代設計史、展示設計、系列書籍裝幀設計、系列招帖設計、包裝工藝與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概論、版面設計、廣告創意與設計、創意網頁設計、影視廣告/文案與腳本、平面廣告設計、機構形象設計(VI)。

培養目標

培養視覺傳播設計專業人才,適應市場經濟需求為現代化建設服務,德智體,全面發展,身心健康,能在裝潢包裝設計企業,專業廣告設計工作室,大型廣告策劃設計企業,廣告策劃設計企業,企事業單位企劃部門從事平面視覺傳播創意策劃設計,製作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培養規格


● 學制與學位
基本學製為四年。四年總學時數應不低於2600學時;每學年學時數應為700學時左右,每學期學時數應為350學時左右;每20學時計1學分,四年總學分應控制在160學分之內。
學生通過學習各門課程修滿總學分並畢業考核合格,可獲准畢業;畢業環節完成並經院校學位委員會審核通過者,可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各高校可根據專業需要及各自教學實際,適當調整基本學制及學分總數,允許學生在3-6年內完成學業,並規定學生畢業、學位授予標準及申請學位年限。
● 素質要求
(1)擁有優良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具備強烈的服務社會意識、責任意識及創新意識;
(3)具備自覺的法律意識、誠信意識、團隊合作精神;
(4)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和敏銳的時代意識;
(5)在掌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類學科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具備較為完備的、符合專業方向要求的工作能力;
(6)有良好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協同能力;
(7)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審美能力和嚴謹務實的科學作風;
(8)身心健康,能通過教育部規定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
● 知識要求
(1)系統掌握設計學的基礎核心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核心知識;
(2)了解設計學研究對象的基本特性和國內外設計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研究動態,以及設計學基本研究方法;
(3)能夠運用藝術、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觀察和認識設計問題,具備一定的哲學思辨能力和文學素養;
(4)對相關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
(5)加強印刷、包裝、媒體傳播等領域的視覺規律研究及設計表現的學習及實訓。
● 能力要求
(1)了解所學專業領域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並掌握一定的創新創業基礎技能,掌握設計創意、表達、溝通、加工的基本方法,掌握文獻檢索、設計調查、數據分析等基本技能及研究報告、論文撰寫基本規範;
(2)能基本勝任專業領域內一定設計項目的策劃、創意、組織及實施;
(3)具備相應的外語、計算機操作、網路檢索能力;
(4)可用1門外語熟練進行學術檢索與信息交流,能夠查閱和利用相關的外文資料;
(5)具備製作圖形、模型、方案,運用文獻、數字媒體以及語言手段進行設計溝通及學術交流的能力,以及參與社會性傳播、普及與應用設計知識的能力。

培養方法


該模式模式以工作室為載體,將教學與實踐融為一體,使導師實現項目式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在有效管理方式和彈性的任務分配方式推動下,通過健全專業教學資料庫、推進項目式教學、增強相互合作能力促進工作室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出符合學生個性特點又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
“產教融合”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
注重工作室培養模式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革新教育實踐考核機制,落實項目教學一體化課程設計。
“雙師型”師資隊伍:教師在進行傳統教學的同時,還要具備在企業進行生產實踐的綜合能力。
項目教學一體化課程設計:通過開展學習、項目工作、實驗 討論對企業的生產流程、市場營銷、品牌經營以及售後服務進行實踐設計 學習,進而在以學生為項目主體的前 提下,完成專業教學內容。
校企合作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增強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師資力量:學校對教師展開教育教學培養,帶領教師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學習。
確立科學的人才定位和培養目標:轉變傳統以理 論為本的教學觀念,重視實踐教學的作用,對學生基礎技能、實踐操作和素質結構等方面的培養目標進行定位;緊密結合系統合作、職業教育和人才資本理論,融入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維度,以此建立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案。
促進企業參與專業課程建設開發:企業要參與人才培養模式目標和方案的制定過程,根據自身特色和市場現狀,給出合理化的意見,增強人才培養模式的科學性。
構建科學合理的專業教學評價體系:根據校企合作的需求調整課程編排,設置相關的選修或外出培訓課程,並且需要設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主體和評價標準,在教學評價中應該根據校企合作的特點,對學生作品設計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視覺傳達涉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的行 業背景,在構建學生三方面素質的基礎上,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為具有創新創造意識及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課程體系:將理論與實踐並重,把教學活動與社會產業實踐、學科研究有機結合,構建優化合理的課程體系。文化創意產業對人才的要求是多維度的,所以,在課程體系中,除了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設計課外,還應該設有通識課程和選修課程,實現學科綜合化和多學科交叉性。通過構建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實踐課程模塊,並結合工作室制度和社會實踐平台,可以實現從專業基礎+專業方向+專業 實踐到成果產業輸出的教學閉環,形成“大平台、小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框,與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創意產業升級相適應。

創新創業型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培養模式

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課程體系與培養模式的有效銜接,實現由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轉變。
在課程體系和課堂教學設計中把實踐能力作為教學重點,通過校企合作工作室項目創作、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室項目創作、以及將各類競賽題目引入課堂進行創作等多種形式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