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特汗國

衛拉特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建立的汗國

和碩特汗國:一般指衛拉特(厄魯特蒙古)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建立的汗國,臣屬於后金和隨後的清朝。前期是天山地帶的部落級酋邦,後期是青藏高原巨大汗國。

清朝的屬國:1635年起進入清朝的藩屬國。

前期:固始汗(顧實汗)是蒙古成吉思汗之弟的後代,他年少時單騎去化解衛拉特與青海北部喀爾喀蒙古之衝突,被黃教活佛東科爾呼圖克圖和喀爾喀蒙古領袖共贈“大國師”稱號,漢語國師的蒙古語轉音為固始。17世紀中期,大哥遇害后,他繼任和碩特部首領和衛拉特盟主。後來稱固始汗。

1634年西藏黃教攝政者索南群培和五世達賴、四世班禪共同致信固始汗,請其出兵救援。1637-1641年固始汗攻入青海和西康,1642年攻佔日喀則,滅噶舉派的藏巴汗政權(噶瑪王朝),確立格魯派諸領袖在西藏的政治地位,重建布達拉宮、擴建大昭寺。當時四巨頭裡第巴是達賴的總管,管一般行政,是中級型政教合一(其它權力還是汗庭管理,乾隆皇帝確立的噶廈政府才是高級型合一)。

後期:第二代汗王起,重點在青海。1717年準噶爾汗國攻入拉薩,殺拉藏汗,和碩特汗國滅亡。1720年清朝第二次出兵,趕走準噶爾軍。不久,清朝快速平定羅卜藏丹津之亂,在青海建立直接管理體系。

深遠影響:和碩特汗國主動納入清朝,為多民族國家做出重大貢獻。改變了西藏的諸教派地位關係,獨尊格魯派,噶舉派傳統的不丹和拉達克則另為其政。

天山區域


天山北麓的部落
固始汗的祖父博貝密爾咱、父哈尼諾顏洪果爾世為厄魯特汗(衛拉特汗,其實是盟主),有的說只是首領而非汗(真正的汗是集權領導,而盟主沒有集權)。祖父博貝密爾咱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薩爾十七世孫。
固始汗開始在天山北麓。
和碩特汗國
和碩特汗國
遷移到天山南麓
固始汗原游牧於天山北麓,后受到準噶爾部的排擠,轉移至天山南麓發展,一度與青海北部的喀爾喀蒙古部落發生衝突,后和平解決,被著名黃教(格魯派)活佛東科爾呼圖克圖和喀爾喀蒙古領袖共同贈予“大國師”的稱號,蒙古音為“固始”(固始是漢語國師的轉音,元代就借用了漢語一些重要官名)。17世紀中期,大哥遇害后,他繼任蒙古和碩特部首領和衛拉特盟主,人們稱他“固始汗”(汗的名稱並非隨便可稱,是否是到了青海才如此稱呼?待考)。
這種汗邦的級別是酋邦。
後來一度返回天山北麓,因此與俄羅斯力量衝突。

歷史沿革


受西藏格魯派領袖邀請去保護
1613年藏巴汗(首都在日喀則)彭措南嘉崇信噶瑪噶舉派,王國成為噶瑪噶舉派政權,1618年噶瑪噶舉派打敗新興教派格魯派勢力組成的聯軍,攻佔拉薩,噶瑪王國統治全西藏,取締達賴和班禪的封號。
1634年,西藏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和四世班禪、五世達賴受到噶舉派政權藏巴汗、苯教土司頓月多吉、喀爾喀蒙古卻圖汗等勢力的深度威脅,因此,共同致信固始汗,請求其出兵救援。
歸順后金(清朝)
1635年10月,遣使至盛京貢馬匹、方物。【注意: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及其祖父、父親、及其大侄子主鄂齊爾圖汗,都是前後相繼的 衛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表示歸順后金,就代表衛拉特歸順清朝。這個時期沙俄在西北侵略衛拉特區域,彼此衝突,而東方的喀爾喀蒙古與衛拉特蒙古也衝突,1636年喀爾喀攻打衛拉特,所以固始汗使用遠交近攻的方法以保護衛拉特(厄魯特蒙古)】
固始汗親赴拉薩會晤達賴等
1636年,固始汗親自赴拉薩與黃教諸領袖商議出兵事宜,被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班禪和達賴喇嘛【班禪是達賴的師傅,當時達賴年少並非決定性人物】授予“丹增卻傑”(執教法王)的稱號。
固始汗入青海滅卻圖汗政權
1637年,固始汗軍隊進入青海,滅卻圖汗,控制青海全境。
固始汗入西康滅笨教政權
1640年又發兵西康,滅笨教政權的頓月多吉。
固始汗入藏滅藏巴汗政權
此後,他佯稱接到達賴旨意返回青海,實則在1641年突襲西藏,並於1642年攻佔西藏當時的王國首都日喀則,在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配合下,滅噶舉派的藏巴汗政權(噶瑪王朝)。
確立格魯派領袖的地位
固始汗尊奉羅桑卻吉堅贊為師,崇禎十六年(1643年),固始汗賜給羅桑曲結“班禪博克多”的尊號。固始汗把后藏十個溪卡,全部獻給扎什倫布寺,以作僧眾的供養,從此扎寺成為歷代班禪的駐錫地,確立了班禪第二活佛的地位,成功地壓倒噶舉派的宗教地位,扶持格魯派在西藏獲得統治地位(注意:格魯派三個首領攝政者索南群培和五世達賴、四世班禪共同致信固始汗,請求其出兵救援,因此固始汗確定他們取代噶舉派的宗教領導地位)。
固始汗進入西藏后,對全藏、青海和西康地區建立了直接軍事統治,只對清朝政府保持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他並沒有控制統治區域內的經濟賦稅,而將其大部分區域的行政權力交給了攝政者索南群培和五世達賴(部分區域是班禪的),使得攝政者索南群培和五世達賴確立了在全區域內的領袖地位。
值得了解:格魯派的甘丹頗章政權早期是和碩特汗國裡面的政府,有複合特徵,和碩特汗國亡國和清朝趕走準噶爾軍后,情況變化,才建立藏軍,從行政和宗教合一型政府上升為王國級政權。
進一步歸附清朝
順治三年(1646),固始汗與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胄弓矢,命其統轄諸部。——確定了主權關係。(1635年還沒有“命其統轄”,沒有這種形式上的確認性授權關係)——後來多次進貢。
順治帝於順治十年(1653年)賜封其為 遵行文義敏慧固始汗,承認他的地位。
固始汗1655年去世,其後代受到清朝冊封。1705年拉藏汗因西藏問題請求清朝處理,是清朝實質性進入對西藏的統治,處理六世達賴喇嘛問題,1709年欽差大臣入藏是直接統治的開始了。
重修布達拉宮和擴建大昭寺
固始汗攻佔日喀則,滅噶舉派的藏巴汗政權(噶瑪王朝),摧毀其王宮,決定重修布達拉宮,把木材運往拉薩以重修布達拉宮和擴建大昭寺。重修布達拉宮的具體事務負責人是黃教攝政者索南群培,而首要決定者是最高統治者固始汗。
立都拉薩、庇護黃教
1642年推翻藏巴汗政權(噶瑪王朝)時期,首府(國君駐地)自然在日喀則(請年少的五世達賴去日喀則短期住過,住在桑珠孜宗堡最上層的生活區,達賴在此舉辦了新政權慶典),後來一步步遷移到拉薩(中間階段有雙首府性質)。固始汗自己駐軍日喀則防備敵人的強大殘餘力量,讓長子駐軍拉薩,讓達賴在拉薩哲蚌寺部分行政(並非全部行政,日喀則等地一些重大行政還是需要固始汗處理,他實際是國君,總領全盤大事)。晚年他移居拉薩,病故於拉薩。

權力架構


兵力的分佈

青海:固始汗將八個兒子留在青海,護衛汗國,史稱八台吉。青海部分劃分為 左翼、右翼。玉樹等四十族出名。
西藏:有很多和碩特部的旗,其中在阿里和藏北區域的達木八旗,是軍事要地,後來在衛藏戰爭(1727-1728)時期支持頗羅鼐平亂而聞名。
康區:待補充。
另外:藏北霍爾三十九族 在西藏板塊之外。
達木八旗:在今拉薩北方當雄縣,是軍事要地,汗君直轄。

汗王總攬

幾個板塊里,汗王是總攬的,西藏之外的幾個板塊,是幾個台吉(固始汗12個兒子及其繼承人)直接統治,受汗王領導。
西藏之外的幾個板塊,版本受達賴管家(第巴)的管理。
看固始汗詞條里全面簡介,就知道他總攬的不限于軍事,還有領主分封、法律、行政體系等。

西藏特殊

汗王授予達賴系統 一部分管轄權的,是西藏(藏北和達木八旗除外)。
西藏是 三巨頭加個小頭(也可謂四巨頭):達賴的第巴(總管)管理黃教的教務和一些區域的經濟,但其它教派和其它權力在汗庭,即大部分權力在汗庭,這也是後來第巴系統與汗庭系統衝突的背景,達賴喇嘛去世后,第巴秘不發喪十五年(主要在達賴汗時期),可見彼此很少相見,可見第巴系統對汗庭系統的擔心(第巴系統的權力來自達賴管家的身份)。
和碩特汗國時期達賴政府是中級型政教合一(其它權力還是汗庭管理,乾隆皇帝確立的噶廈政府才是高級型合一)

複雜體系


和碩特汗國權力體系非常複雜。
蒙—藏二元
汗國是蒙古貴族領導的,但是裡面有格魯派領袖為宗教領導,形成二元關係。本來,固始汗汗國打敗藏巴汗,救了格魯派,把他們獲得在西藏政治領導層地位,但是五世達賴喇嘛系統不安於翻身,而且要獲得最高權力。固始汗去世之後,達賴喇嘛就展開奪權行動,單方面趕跑第巴(索南群培的弟弟),單方面任命第巴(桑結嘉措等),導致後來汗王—第巴嚴重衝突,及汗國滅亡。
青海—西藏鴻溝
汗王在西藏,而在青海又設立 青海和碩特聯盟,導致汗王的權力嚴重削弱,因此汗王的重點在青海,固始汗去世后,繼位者過了多年才去西藏,導致達賴喇嘛及其第巴權力自然擴張,這是後來拉藏汗—達賴喇嘛的第巴桑結嘉措打仗、準噶爾侵入、和碩特汗國滅亡的歷史來由之一。

後來的變化


達賴的管家自稱國王
和碩特汗國高層是四巨頭:達賴的第巴(總管)權力來自達賴管家的身份。
1682年2月25日五世達賴喇嘛去世,第巴-桑結嘉措,秘不發喪,詭稱達賴坐靜閉關,秘不見人,長達15年之久。第三代國君達賴汗(朋素克)成為局外之人。
他結納準噶爾的噶爾丹,互相支持,又以達賴名義邀封於中國清朝。1694年,康熙帝封桑結嘉錯為“掌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教弘宣佛法王”,他於是自稱“土伯特國王”,以此與和碩特汗國拉藏汗抗爭,並支持噶爾丹入侵喀爾喀蒙古。
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準噶爾叛亂中,偶然得知五世達賴已死多年,致書嚴厲責問桑結嘉措。桑結懼,加上不斷受到西藏各勢力的質疑,並且與準噶爾繼任的策妄阿拉布坦對立,1697年立14歲的倉央嘉措為六世達賴,並派遣密使赴京請封。
此時西藏政局,是兩個國在衝突,矛盾很尖銳。
汗庭打敗達賴的管家
1701年固始汗的曾孫拉藏汗繼承汗位(清朝康熙皇帝冊封為翊法恭順汗),與第巴桑結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銳。1705年桑結嘉措買通汗府內侍,向拉藏汗飲食中下毒,被拉藏汗發覺,雙方爆發了戰爭,第巴戰敗,1706年6月28日桑結嘉措被處死。
廢立六世達賴
作為達賴的倉央嘉措自然在劫難逃了。事發后,拉藏汗向康熙帝報告桑結嘉措“謀反”事件,並奏稱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不守清規(情歌詩人),是假達賴,請予“廢立”【請求清朝進入汗國具體事務的管理了】。康熙帝准奏,決定將倉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廢黜。1706年11月15日倉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濱附近公噶瑙爾,染病去世。正史就記載到這裡。
1707年拉藏汗和他確立的第巴隆素,決定選定 阿旺伊西嘉措為六世達賴,迎到布達拉宮坐床,後來得到康熙的冊封。但是,藏族、蒙古族裡大量格魯派信徒大多數認為他是非法達賴,政局難以穩定。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清朝欽差大臣赫壽被派赴藏,監理拉藏汗辦事。
1717年準噶爾部策妄阿拉布坦派策零敦多布攻下西藏,殺死拉藏汗,將阿旺伊西嘉措囚禁在拉薩藥王山。清朝冊封格桑嘉措為七世達賴。1721年,清朝大將軍王胤禵率軍平定西藏,阿旺伊西嘉措被押到北京,其後不知所終。
亡國
1717年,準噶爾汗國汗王策妄阿拉布坦 派 台吉大策凌敦多布,南下翻越崑崙山脈,攻入拉薩,殺死了和碩特汗國最後一任君主拉藏汗,和碩特汗國滅亡。
餘波
1718年清朝由青海出兵入藏,全軍覆沒;1720年,清朝第二次出兵,趕走準噶爾軍。1721 年春,清朝決定廢除原來西藏達賴政府中總攬大權的第巴一職,設置噶倫數人集體負責西藏地方的政務。
和碩特汗國在青海也有勢力,隨清軍進藏的青海和碩特部重要領袖人物、固始汗之孫羅卜藏丹津,希望由他恢復和碩特部在西藏的統治,他的要求遭到清朝的拒絕,1723 年(雍正元年)秋,羅卜藏丹津發動叛亂(見本章第四節),翌年亂平,清朝設西寧辦事大臣,加強了對青海地區的統治。
拉藏汗女婿康濟鼐·索南傑布(?—1727),西藏南木林人,約在1716 年初,他被拉藏汗任命為阿里地區總管,在準噶爾軍侵藏期間,他發動起義,配合清軍進藏有功,清 朝封他為貝子,被任命為西藏地方政府噶倫(1725 年任首席噶倫),兼管后藏和阿里地區的 事務。工布江達的貴族阿爾布巴·多吉傑布(?— 1728,拉藏汗時期汗庭的三噶倫之一和軍務長),清軍進藏,他任嚮導,也被封為貝子,任命為噶倫,還負責管理工布以東的地方事務,康濟鼐不再拉薩的時期由他代行首席噶倫的職權,居第二位,後來出現阿爾布巴之亂,他等人殺死康濟鼐,爆發衛藏戰爭,五個噶倫之一的頗羅鼐(曾是拉藏汗秘書和軍事將領)後來在達木八旗幫助下,打敗阿爾布巴。等等。西藏的複雜政局使得清朝設立和定型駐藏大臣機構。
另外,幾年後,清朝快速平定羅卜藏丹津之叛亂,在青海建立直接管理體系。
補充
固始汗大侄子主鄂齊爾圖汗在天山也有和碩特汗“國”,但基本上是部落性質,一般不稱國。

深遠影響


歸於大清

1635年起進入宗主製版圖、1646進入清朝的主權版圖、1705年起進入清朝的具體事務管理版圖,等等,和碩特汗國主動納入清朝,為多民族國家做出重大貢獻。

獨尊黃教

改變了西藏的諸教派地位關係,獨尊格魯派(黃教)。
和碩特汗國進入西藏之前,是噶舉派的藏巴汗當政,後來快速推翻了一般區域的噶舉派政權,但其它地方的噶舉派政權沒有被征服,形成獨立局面。

噶舉派不丹

不丹是噶舉派當政,和碩特汗國時期打仗,但沒征服該地的噶舉派政權,後來才歸附清朝。不丹後來因為內戰受到西藏調停而勉強承認西藏是宗教意義上的宗主國,而政治上只視大清為宗主國,對格魯派當政的西藏一般區域形成自主狀態。

噶舉派拉達克

和碩特汗國多次征戰噶舉派傳統的拉達克,沒有完全成功,因此拉達克長期獨立(在藏巴汗時期拉達克就是小王國),後來才成為藩屬(異於阿里區域那種管理),受駐藏大臣節制,而非管理(在西藏一般區域是管理)。拉達克地區孤單力薄,因此1834年被得到英國支持的錫克帝國侵佔。後來,格魯派在拉達克一些地方居領導地位,拉達克最大的寺廟提可色寺由噶舉派寺廟變為格魯派寺廟。
錫金是寧瑪派當政,另一種情況。

歷任君主可汗


汗號姓名在位時間
固始汗孛兒只斤 ·圖魯拜琥1642年—1656年
達延鄂齊爾汗1644年—1670年
達賴汗孛兒只斤 ·朋素克1671年—1701年
拉藏汗1701年—17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