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法·帕納西

賈法·帕納西

賈法·帕納西,1960年7月11日出生於伊朗Mianeh,伊朗導演、剪輯、編劇、製片人。

1993年,開始給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擔任助理導演。1994年,參與製作了劇情片《橄欖樹下的情人》。1995年,執導了首部長片電影《白氣球》,並借該片獲得了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獎以及第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金獎。1997年,編導的劇情片《誰能帶我回家》獲得了第5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第62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獎。2000年,執導的《生命的圓圈》徠獲得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2003年,執導了劇情片《深紅的金子》,影片獲得了第56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評審團大獎及第39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金雨果獎、 。2006年,編導了劇情片《越位》,影片獲得了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賈法·帕納西憑藉該片獲得了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提名。

2010年,執導了劇情短片《手風琴》。2011年,憑藉執導並主演的紀錄片《這不是一部電影》獲得了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金馬車獎。2013年,執導並主演的半自傳式劇情片《閉幕》獲得了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賈法·帕納西則獲得了銀熊獎—最佳劇本。2015年,執導的電影《計程車》獲得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早年經歷


1960年7月11日,賈法·帕納西出生於伊朗Mianeh。9歲時因為和姐姐去了一次電影院而喜歡上電影,他在看電影后還會重新改劇情和台詞。賈法·帕納西的爸爸也愛看電影,但是卻覺得那些電影不適合賈法·帕納西看而拒絕帶他去影院。賈法·帕納西只能自己偷偷跑進影院看電影,因此還受到了父親的懲罰。後來,他為了避開父親,另找了一家影院,那家影院通常會放外國電影和藝術影片,在那裡他看到了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執導的電影,由此開始非常崇拜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
20世紀70年代,賈法·帕納西開始使用攜帶型攝像機超8 (super 8)攝製8毫米電影。兩伊戰爭時,賈法·帕納西在部隊服役,還拍攝了一部關於戰爭的紀錄片。退伍后,賈法·帕納進入德黑蘭電影與電視學院就讀,20世紀80年代中期畢業,畢業后曾獨立執導過四部短片、 。

演藝經歷


越位
越位
1993年,賈法·帕納西與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相識,開始給他擔任助理導演。1994年,作為劇組主創之一,賈法·帕納西參與製作了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執導的劇情片《橄欖樹下的情人》 。期間,他表現出來的才華讓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非常欣賞,於是,對方將創作的劇本《白氣球》交給賈法·帕納西執導。
1995年,執導的首部長片電影《白氣球》上映,賈法·帕納西憑藉該片獲得了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獎以及第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金獎。
1997年8月23日,賈法·帕納西製片、編導並參與剪輯的劇情片《誰能帶我回家》 (《鏡子》)上映,影片獲得了第5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第62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獎。
2000年,拍攝了由Nargess Mamizadeh、Maryiam Palvin Almani、Mojgan Faramarzi等主演的劇情片《生命的圓圈》,影片獲得了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及費比西獎最佳長片。
2003年,執導了由Pourang Nakhael、Kaveh Najmabadi等主演的劇情片《深紅的金子》,影片獲得了第56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評審團大獎及第39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金雨果獎、 。2005年,賈法·帕納西在由Kambuzia Partovi執導的劇情片《跨越邊界的咖啡館》中負責剪輯工作。
2006年,編導了由李倫·勒夫、伊度·穆薩里等主演的劇情片《越位》,影片獲得了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賈法·帕納西憑藉該片獲得了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提名。2010年,執導了由Khadije Bahrami、Kambiz Bahrami領銜主演的劇情短片《手風琴》 。
2011年,執導並主演了紀錄片《這不是一部電影》,影片記錄了賈法·帕納西本人因“宣傳反對政權”而被囚禁家中的生活片段,他憑藉該片獲得了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金馬車獎。
2013年,與坎布茨·帕特維共同執導並共同主演了半自傳式劇情片《閉幕》,影片獲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賈法·帕納西則獲得了銀熊獎—最佳劇本。
2015年,自編自導自演了劇情片《計程車》,這部拍攝於計程車內,記錄伊朗社會精神風貌的影片獲得了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片名主演
1995年《白氣球》Aida Mohammadkhani
1997年《誰能帶我回家》Mina Mohammad Khani
2000年《生命的圓圈》Nargess Mamizadeh
2003年《深紅的金子》Pourang Nakhael
2006年《越位》李倫·勒夫、伊度·穆薩里
2010年《手風琴》Khadije Bahrami
2013年《閉幕》Maryam Moqadam

製片作品

時間片名
1997年《誰能帶我回家》
2000年《生命的圓圈》
2003年《深紅的金子》
2006年《越位》
2013年《閉幕》

編劇作品

時間片名
1997年《誰能帶我回家》
2000年《生命的圓圈》
2006年《越位》
2010年《手風琴》
2013年《閉幕》

剪輯作品

時間片名
1997年《誰能帶我回家》
2000年《生命的圓圈》
2005年《跨越邊界的咖啡館》
2006年《越位》
2010年《手風琴》
2013年《閉幕》

獲獎記錄


戛納國際電影節
▪ 2018 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三張面孔(提名)
▪ 2018 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三張面孔(獲獎)
▪ 2011 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金馬車獎 這不是一部電影(獲獎)
▪ 2003 第5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評審團獎 深紅的金子(獲獎)
▪ 1995 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獎 白氣球(獲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2010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人權電影網路獎-特別提及 The Accordion (獲獎)
▪ 2000 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生命的圓圈(獲獎)
▪ 2000 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最佳長片 生命的圓圈(獲獎)
▪ 2000 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榮譽提及 生命的圓圈(獲獎)
▪ 2000 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 生命的圓圈(獲獎)
▪ 2000 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瑟吉奧·特拉薩蒂獎 生命的圓圈(獲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
▪ 2015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計程車(獲獎)
▪ 2013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劇本獎 閉幕(獲獎)
▪ 2013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閉幕(提名)
▪ 2006 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 越位(獲獎)
▪ 2006 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越位(提名)
東京國際電影節
▪ 1995 第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獎-青年電影金獎 白氣球(獲獎)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 1997 第5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豹獎 誰能帶我回家(獲獎)
釜山國際電影節
▪ 1996 第1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新浪潮獎 白氣球(提名)
亞洲電影大獎
▪ 2007 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越位(提名)
法國電影凱撒獎
▪ 2016 第4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 計程車(提名)

人物評價


與其他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相比,賈法·帕納西有著更為明確的社會批判性。他的電影《生命的圓圈》把視野從小女孩轉向了整個伊朗的婦女界,以其中最弱勢的一群女性:女犯人、單親媽媽、流鶯為表現對象,直接地面對殘暴的現實社會,描寫了伊朗社會對女性的歧視與壓迫,並且以輪迴的形式拍攝,無論手法或內容都叫人耳目一新。 (《北京青年報》評)
賈徠法·帕納西將鏡頭對準伊朗社會中的普通百姓,尤其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婦女和兒童,以靈敏卻極具諷刺意味的方式來強調自身的人道主義立場,控訴伊朗的神權政治和封閉政策。在電影《計程車》中,他將計程車作為移動攝影棚,展現伊朗社會的精神風貌和社會現狀,萬花筒般地流轉出伊朗社會的世間百態及對人性的思考,具有很濃厚的社會現實和政治意味。 (《戲劇之家》評)

人物爭議


2009年6月,在伊朗總統大選中,總統內賈德以62.63%的得票率成功連任,選舉結果遭到了改革派領導人穆薩維的強烈抗議,穆薩維的支持者認為選舉存在舞弊行為,德黑蘭由此爆發了嚴重的暴力衝突,伊朗16歲少女Neda Agha Soltan在示威中遇害。在這場爭議中,賈法·帕納西支持穆薩維,並去參加了Neda Agha Soltan的葬禮。隨後,賈法·帕納西遭到短暫拘留,雖然獲釋,但護照被吊銷,並禁止出國。
2010年3月初,賈法·帕納西因其電影涉嫌抨擊伊朗政府及支持反對黨在家中被特工逮捕,隨後他被關押在德黑蘭的伊文(Evin)監獄。在獄中,賈法·帕納西進行了一周的絕食抗議,並留下遺言:“我最後的希望是,我的骨灰能送回到我的家人手中,他們能將我埋在他們選擇的地方。”最終,在被伊朗政府囚禁兩個多月後,賈法·帕納西在繳納20萬美元的保釋金后終於獲得釋放。
2010年12月20日,伊朗官方宣布,因為危害國家安全和做了不利於國家形象的宣傳,賈法·帕納西被判6年有期徒刑,20年內不得製作或執導任何影片,不得寫劇本,不得以任何形式接受國內外媒體採訪,不得離開伊朗、 。

參演作品

參演電影

計程車

計程車

飾演賈法·帕納西

閉幕

閉幕

飾演賈法·帕納西, Kambuzia Parto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