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3條詞條名為李成的結果 展開

李成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馬普小組組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簡介


1978年2月生於湖北省雲夢縣。2006年9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其後在德國馬普天體物理所從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10月受聘為上海天文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1年1月入選中科院“引進海外傑出人才”(百人計劃),2012年3月獲百人計劃擇優支持,2011年10月獲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支持,2013年11月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曾獲中科院優秀博士論文獎、上海市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天文學會十大天文進展等獎勵。2015年9月起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現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上海天文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德國馬普學會夥伴小組組長,在多項國際國內合作組織中任職,包括SDSS-IV合作理事會理事、MaNGA戰略委員會委員、SCUSS科學委員會委員。
主要從事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研究,迄今在國際核心期刊發表SCI論文60餘篇,獲得獨立引用1200餘次,其中第一作者SCI論文15篇,獲獨立引用400餘次。應邀為ApJ、MNRAS等國際著名天文學期刊審稿30餘篇,多次受邀在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做邀請報告和擔任科學組織委員會委員。

完成的主要學術工作


1. 在星系的空間分佈和速度分佈、及其與星系物理性質和核活動的依賴關係方面完成了一系列統計研究,發表的質量函數、兩點相關函數和星系相對速度彌散等統計測量被國際同行廣泛用於限制星系形成的理論模型。
2. 研究了多種特殊星系的小尺度環境。分析了“恆星形成”星系和活動星系核的小尺度環境,發現相互作用是星暴星系的主要觸發機制,但與星系核活動無明顯聯繫;研究了棒旋星系的空間環境,發現星系相互作用不是“棒”形成的主要原因。
3.測量了鄰近宇宙和z=1處的星系質量函數和質量相關函數,發現星系物理性質與空間環境的強相關性至少在z=1時就已存在。
4.首次從觀測上利用大樣本研究了星系成團性與星系中性氫氣體含量的依賴關係,發現暗暈環境對星系氣體含量有重要影響。
5.首次利用“紅移畸變”效應測量星系群內的星系運動速度彌散、並以此測量暗物質暈質量。
6.第一次探測到z>0.5宇宙中在超過70Mpc的特大尺度上的星系空間取向與大尺度物質分佈的關聯。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是星系的形成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