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圖鎮

遼寧省鐵嶺市下轄鎮

昌圖鎮,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下轄鎮,地處昌圖縣北部,東鄰開原市蓮花鎮,西接老城鎮,南與城東鎮相連,北與泉頭鎮相接,行政區域面積198平方千米。

昌圖鎮原名二道溝;1962年,改昌圖鎮。2002年1月,昌圖站、滿井2鄉併入昌圖鎮。截至2018年末,昌圖鎮戶籍人口有126987人。截至2020年6月,昌圖鎮下轄23個社區、17個行政村。

2011年,昌圖鎮財政總收入8060萬元。一般預算收入6300萬元。2018年,昌圖鎮有工業企業55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38個。

歷史沿革


昌圖鎮原名二道溝。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從沙俄手中取得南滿鐵路特權后,稱昌圖站。
1962年,改昌圖鎮。
2002年1月,昌圖站、滿井2鄉併入昌圖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昌圖鎮地處昌圖縣北部,東鄰開原市蓮花鎮,西接老城鎮,南與城東鎮相連,北與泉頭鎮相接,行政區域面積19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昌圖鎮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154米。

氣候

昌圖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干寒、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少雪。多年平均氣溫7.0℃,1月平均氣溫-20.0℃,極端最低氣溫-34.5℃(2009年1月10日);7月平均氣溫28.4℃,極端最高氣溫36.1℃(2007年7月23日)。最低月平均氣溫-28.6℃(2009年1月),最高月平均氣溫34.2℃(2007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50.1℃,最大日較差20.6℃(2011年6月20日)。生長期年平均135天,無霜期年平均140天,最長達150天,最短為130天。年平均降水量617.6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750毫米(1998年),極端年最少雨量450毫米(2007年)。

水文

昌圖鎮主要河流城關河橫卧鎮區中心,把鎮區分成南北兩部分。

自然災害

昌圖鎮主要自然災害有風災、旱災、雹災等。風災害年均發生4次,主要發生在6—8月。

自然資源


昌圖鎮轄區礦藏資源有礦泉水、石灰石和花崗石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昌圖鎮下轄9個社區、17個行政村:西街、東街、南街、北街、滿井、關山、果園、濱河、文萃、城關、八家子、沙河子、紅頂、雙利、東張家、滿井、五檯子、二高地、銀河堡、二道溝、東明、雙樹、太陽、三道溝、青羊、河信子;下設38個居民委員會、13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昌圖鎮下轄23個社區、17個行政村:西街社區、東街社區、北街社區、南街社區、滿井社區、關山社區、果園社區、濱河社區、文萃社區、金月湖社區、宏運社區、金月灣社區、清華家園社區、東方社區、林灣社區、書香社區、翰林社區、恆晟社區、儷城社區、利民社區、昌盛社區、泰康社區、昌圖銀河工業園區社區、城關村、八家子村、沙河子村、紅頂村、雙利村、東張家村、滿井村、五檯子村、二高地村、銀河堡村、二道溝村、東明村、雙樹村、太陽村、三道溝村、青羊村、河信子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昌圖鎮總人口17238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1248人,城鎮化率70.3%。總人口中,男性94812人,佔55%;女性77574人,佔4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58595人,佔92%;有回、滿、蒙古等12個少數民族,共13791人,佔8%。2011年,人口出生率2.77‰,人口死亡率5.87‰,人口自然增長率-3.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36.9人。
2017年末,昌圖鎮常住人口為152290人。截至2018年末,昌圖鎮戶籍人口有126987人。
昌圖鎮
昌圖鎮

經濟


綜述

2007年,昌圖鎮生產總值達到20億元。財政收入2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
2011年,昌圖鎮財政總收入8060萬元。一般預算收入6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600元。
2007年昌圖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0億元。鎮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2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全鎮所轄17個行政村,是燒結水泥、白灰和開採建築用石的有利資源。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國家認證綠色生豬屠宰生產線,年產綠色豬肉品1500噸。著名的天橋山、太陽山風景區、常泰寺等旅勝地地。天橋山山頂巨石橫卧,山腳下溪水潺潺、群山懷抱、鬱鬱蔥蔥、花香鳥語,天然溶洞可供人們納涼,太陽山水庫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風光旖旎,聞名的常泰寺坐落在太陽山腳下,旅遊前景十分廣闊,建設中的工業園區位於高速公路與102線交界處,佔地1370多畝,實現五通一平(即路通、電通、通信、上下水暢通、場地平整)。糧食生產:2007年昌圖鎮投資310萬元進行了榛子開發,投資100萬元完成水利配套,投資100萬元進行了山區果樹開發,三年後,山區農民人均將增收1700元。2007年主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947公頃,糧食總產量65136噸,實現產值5936萬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728公頃,糧經作物播種比例6:4。
蔬菜生產:2007年昌圖鎮在城關村、青羊村、八家子村、銀河村、五檯子村和二道村投資450萬元種植裸地菜9000畝,投資1500萬元建日光溫室大棚500個,投資350萬元建冷棚500個,年創效益2400萬元

第一產業

農業
糧菜生產
2011年,昌圖鎮有耕地面積11.2萬畝。2011年,生產糧食72000噸,其中玉米57600噸。
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728公頃,糧經作物播種比例6:4。
2007年該鎮在城關村、青羊村、八家子村、銀河村、五檯子村和二道村投資450萬元種植裸地菜9000畝。
昌圖鎮
昌圖鎮
畜牧生產
2007年,昌圖鎮共發展養殖一條街12個,養殖專業區8個。重點在雙樹子村、銀河村、二道村建生豬生產優勢區;三道村、太陽山村、東明村建設黃牛育肥優勢區;在東張家村、雙利村建設山羊優勢區。全鎮肉牛飼養量和出欄量分別達到1.4萬頭和2.2萬頭;肉雞飼養量和出欄量分別達到105萬隻和69萬隻;生豬飼養量和出欄量分別達到12.1萬頭和7.7萬頭。

第二產業

工業
2011年,昌圖鎮工業總產值達到57.5億元,比上年增長14%。2011年,昌圖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家,完成工業總產值56.8億元,比上年增長18%,實繳稅金3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民營經濟產值實現6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工業園區1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5150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昌圖鎮由蒙王封地一一“常突額勒克”前二字轉音而來。

特色產業

為發展壯大全鎮特色產業,2007年昌圖鎮在東部山區進行3萬畝榛子園開發,在西部平原村種植花生8000畝,年飼養生豬12.1萬頭,在國美牧業公司成立飼料生產線。昌圖鎮五檯子村的馬鈴薯、城關村的黃瓜已獲得國家綠色產品認證。
山雁王
昌圖鎮
昌圖鎮
遼寧山雁王酒業有限公司,坐落於遼寧省鐵嶺市全國著名產糧大縣,遼寧山雁王酒業有限公司,前身為昌圖首批國有企業————昌圖國營制酒一廠,解放前曾經是有著數百年歷史的關東燒鍋。建國后,轉為昌圖縣國營制酒一廠,計劃經濟時代,曽有過三十多年輝煌歷史,為社會做出了很大貢獻,產品遠銷東北三省及河南、河北、山東等市場,山雁王品牌深受消費者歡迎。2007年,昌圖縣國營制酒一廠轉製為遼寧山雁王酒業有限公司。本公司佔地面積4.2萬平方米,廠房1.8萬平方米,廠址位於昌圖鎮鐵南街,周圍環境優雅,交通便捷,企業總投資超過5000萬元。
幾年來企業進行了大規模改造,現有生產線三條,每小時可灌裝7000瓶以上,山雁酒秉承山雁白酒的傳統釀造工藝,以遼北特產紅高粱、玉米、水稻為主要原料,制酒使用經國家權威部門檢測認定的優質礦泉水釀造而成,日可產白酒10噸左右,積極吸納白酒行業的最新科研成果,使老品牌煥發了勃勃生機。相繼開發出:山雁系列,山雁王系列,山雁王藍系列,罕王醉系列,山雁老窖系列等五大品系。產品覆蓋遼寧省內,正向全國各地擴展,產品知名度高,質量過硬,深受用戶好評。
黑豬
昌圖黑豬又稱遼寧黑豬昌圖型,是40年代用當地母豬與從英國引進的巴克夏公豬雜交選育而成。1979年省確定在昌圖縣三合豬場進行系統選育有長×黑、蘇×黑豬等五個組群。其中長×黑組於1984年通過選育鑒定被正式列為遼寧黑豬體系。主要分佈在昌圖縣八面城、曲家、平安、大窪等7個鄉鎮。
昌圖黑豬全身黑色,屬肉脂兼用型,成公豬一般體重220公斤,成母豬體重150公斤,其主要特點有:
生長快,飼養效益高。由於它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料、抗寒、抗病力強等優點,在農村粗放飼養條件下,育肥期平均日增重606克,料肉比為3.7:1,在較好的飼養水平條件下,日增重明顯。
繁殖力強,哺乳性能好。昌圖黑豬母豬乳頭有7對以上,平均產仔12頭以上,成活10頭以上,仔豬增重快,生病率低。
屠宰率高,肉質好。100公斤時的屠宰率為70%左右。胴體瘦肉率為52%,肉質鮮,1985年被國家定為瘦肉型豬基地縣。
傅家花生
傅家花生,遼寧鐵嶺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因原產於該縣傅家鎮而得名。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產出的花生粒大、皮薄、果白,且網紋清晰、質地飽滿,入口香、脆、甜,而且具有蛋白質含量高、谷氨酸含量高,不含黃麴黴毒素B1等品質特點。2008年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傅家花生被確定為國家級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傅家花生最有名的品種是傅家白和傅家紅。2007年夏,中國瀋陽生態所農產品安全與環境質量檢測中心對遼寧、山東、河南等10個花生產地的白沙品種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傅家白、傅家紅砷、鉻、黃麴黴毒素B1等均未檢出,鉛、鎘、汞等有害物質含量遠遠低於規定指標,達到了綠色食品(-)標準。檢測結果顯示,同其他9個產區對比,傅家花生優勢突出。首先是粗蛋白含量高,傅家白花生達36.9%,傅家紅花生達35.8%,比其他產區高出1.9%-7.9%;其次是谷氨酸含量高,傅家白花生達到6510mg/100g,傅家紅花生達到6521mg/100g,比其他產區都高;三是賴氨酸含量高,傅家白花生達到1242mg/100g,傅家紅花生達到1256mg/100g。.
亮中橋干豆腐
亮中橋干豆腐聞名遐邇。
亮中橋干豆腐具有豆質純正,香味宜人,色澤光亮,薄如紙張,韌性極強等特點,遠近聞名。鋪在書上可透字,十公斤秤砣壓不壞,無論生熟都是餐桌上的佳品,全鎮有常年加工點480餘家,從業人員達1200多人,日產干豆腐7000公斤。九六年被省政府確立為“遼寧十大土特產品”之一。亮中橋干豆腐質量優良是與傳統工藝和地下水質密不可分的。九六年經地礦部遼寧測試中心鑒定,亮中橋地下水為低鈉偏硅酸型優質礦泉水,這一發現,揭開了亮中橋干豆腐色正味純、干薄軟韌、勘稱一絕的奧秘。
白牛
遼寧省鐵嶺市、瀋陽市、阜新市、錦州市、盤錦市、丹東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共計9個市26個縣(市、區)469個鄉(鎮、街道)。地理坐標為東經118°53′00″~125°46′00″,北緯38°43′00″~43°26′00″。
遼寧省培育的遼育白牛新品種已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審定,並由農業部正式予以公布。遼育白牛是遼寧省第一個自主培育的專門化肉用牛品種,是遼寧省肉牛產業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
據了解,過去遼寧省飼養的主要是靠自然選擇形成的役肉兼用型的本地黃牛,其產肉性能低下。遼育白牛新品種的培育成功,扭轉了遼寧省肉用種公牛過度依賴進口狀況,特別是為進一步加快全省肉牛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種源條件。遼寧省將大力開展遼育白牛產業開發示範工作,以市場化運作為手段,通過龍頭帶動、科技支撐、體系保障和政策扶持等舉措,逐步做大做強遼育白牛產業,努力把該省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優質肉牛供種基地和中、高檔牛肉生產基地。

交通


昌圖鎮有102國道經過境內。
昌圖鎮
昌圖鎮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昌圖鎮有幼兒園39所,在園幼兒500人,專任教師101人;小學3所,在校生4000人,專任教師47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780萬元,比上年增長30%。

文化事業

2011年,昌圖鎮有文化站1個,劇場1個,老年秧歌隊10個;公共圖書室9個,藏書22500冊;農家書屋17個,藏書225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5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昌圖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3個,其中醫院3所,村衛生室20個。專業衛生人員165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萬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昌圖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340戶,人數8309人,支出216萬元,比上年增長3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00戶,人數2340人,支出196.6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16人,支出38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87人,支出37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醫療救助76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00人次,共支岀148萬元,比上年增長56%;農村臨時救濟725人次,支出14.5萬元,比上年增長23%。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5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有637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669人。

基礎設施

天橋山
天橋山
昌圖鎮基礎設施齊全,功能完善。有達到歐共體標準的水質,供電充足,銀行信貸機構完整,網點多,服務周到熱情,有兩所省一流名校,生活居住環境優雅。水、電、氣、交通設施齊備,具有良好的招商載體,是國內外各界朋友投資者理想的選擇。

招商引資

2007年底昌圖鎮民營企業已發展到2868家,從業人員達到4.9萬人。新建企業5家,產值達到1.9億元,實現利稅650萬元。引進域外資金12.4億元,引進域外項目5個。分別為:1北京國際電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人民幣的10萬千瓦太陽山風電項目;2昌圖奧德燃氣有限公司,固定資產投資1.2億元;3遼寧東大集團機械製造廠,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4遼寧建立鋁塑管製造、包裝印刷有限公司,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5昌圖東野榛子製品有限公司,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

旅遊


太陽山風景區
太陽山風景區位於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北靠昌圖鎮東明村劉家屯,南鄰天橋山村。有南北二峰,相距百餘米。2009年被評定為AA國家級風景區,距縣城7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