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宗

石頭宗

石頭宗,與洪州宗並列為唐代禪宗兩大派系之一,由六祖惠能門下青原行思、石頭希遷一系分出,下開雲門、法眼、曹洞三宗。

簡介


石頭宗,又稱石頭禪,與洪州宗並列為唐代禪宗兩大派系之一,由六祖惠能門下青原行思、石頭希遷一系分出,下開雲門、法眼、曹洞三宗。其主要建立者,為石頭希遷。因希遷禪師,曾在南嶽一塊巨石上結廬而居,稱“石頭和尚”,他這一系禪法,也因此被稱為石頭宗。石頭希遷禪師因為閱讀《肇論》〈涅盤無名論〉:“會萬物以成己者,其惟聖人乎!”深有所感,作《參同契》,建立了本派的基本思想。在思想上,它與牛頭宗相近。

來源


惠能為禪宗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對於後來各派禪師建立門庭,影響極大。在他圓寂后,他的弟子傳承禪法,形成南北二宗。北宗即是荷澤神會門下,稱荷澤宗。南宗則以南嶽懷讓門下的洪州宗,與青原行思、石頭希遷一系的石頭宗為代表。
惠能禪法在北宗荷澤一派的推動下,取代了原先北宗神秀一系的地位,成為禪門正宗,但荷澤一派因後繼無人,在唐末衰亡。對後世影響較大的反而是南宗門下。南宗門下,後來形成河北臨濟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溈仰宗、廣東雲門宗、江蘇法眼宗五宗,即“一花開五葉”。後來,法眼宗遠傳於泰國、朝鮮;雲門宗、臨濟宗更遠播歐美。在中國、日本,則是臨濟宗、曹洞宗兩宗最盛。

流傳


曹溪南宗又分為石頭禪和洪州禪。石頭禪始於石頭希遷法師。希遷法師先於曹溪六祖門下出家為沙彌,惠能去世時,年僅十四歲,后依於六祖門下青原行思,於是成為禪宗大師。荊州的天皇道悟,澧洲的葯山惟儼,潮州的大顛寶通,皆出於希遷門下。雲門宗,法眼宗,曹洞宗,傳說都是從石頭系統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