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魯

孫繼魯

徠孫繼魯,其先祖為大食(阿拉伯)人,在元以前入居中國江南的錢塘(今杭州),明初,孫氏隨征南右副將軍沐英進軍雲南,大挫元軍而鎮守定居,遂為雲南右衛(今屬昆明)人。孫繼魯字道甫,號松山,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進士,官至右副都御史、陝西按察使,為官清正,有“孫青天”之譽,后遭人陷害入獄而死,有《松山文集》。

人物生平


孫繼魯(1498-1547年)字道甫,河陽府人(今澄江),嘉靖二年(1523)中進士,歷任灃州知州,衛輝、黎平、淮安知府,湖廣提學副使,山西參政、按察使,陝西右布政使、右副御使等職。

軼事典故


孫在山西任按察使時,秉公辦事,不畏權貴,當地的宗室藩王犯法,他照樣法懲處,有一次,宗室藩王屬下百多人騎著馬抄他的家,結果除了有幾件破舊衣服外,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宗室藩王才算佩服他,設酒擺宴表示道歉。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他巡撫山西時,總督都御使翁萬達議撤山西內地兵,集中力量守衛大同外邊,皇帝朱厚熜已經同意,孫繼魯卻上章力爭,他認為紫荊門拱衛京師,與雁門諸關屏蔽全山西同等重要,既不能撤紫荊門以並守宣府,豈可獨撤雁門關以並守大同?他認為“天設重險以防衛國家,豈可聚師曠野,洞開重門以延敵?”他主張節節設防,不同意抽空三關要塞的兵力去守大同,他警告說:“山西內郡與大同大邊都密邇河套,全師在外,強寇內侵,即紫荊、倒馬諸關不將徒手哉?孫繼魯還寫信給翁萬達說:“往歲建雲中議,宰執幾不免;近年撤各路兵,叔撫業蒙罪。”勸翁萬達吸取前人教訓,不要固執已見,翁萬達不僅不聽,反而將孫繼魯勸他的話抄在奏章上上秦,說孫繼魯“詆誹”。朱厚熜聽信翁萬達的話,遂逮孫繼魯入。在獄中,他仍然正氣凜然,矢志不折,用破碗在牆上寫了許多詩。

人物評價


孫繼魯不僅是一個正直的官,也是一位詩人,他的《獄中》詩寫道:“憂國憂民意自深,諫章一上淚沾襟;男子至死心無愧,留取芳名照古今。”他的七律《溫泉偶浴》立意清新:“指點淵源碧留清,火球誰叫付波臣;始今靈竅三冬暖,當任離情一脈真。冷西寧趨岩罅熱,冰心獨解玉壺春;何當共說驪山好,千古溶溶不染塵。”他著作的詩文有《破碗集》、《習社祠堂記》等

史書記載


《徠明史·列傳第九十二》
孫繼魯,字道甫,雲南右衛人。嘉靖二年進士。授澧州知州。坐事,改國子助教。歷戶部郎中,監通州倉。歷知衛輝、淮安二府。織造中官過淮,繼魯與之忤。誣逮至京,大學士夏言救免。繼魯不謝,言不悅。改補黎平。擢湖廣提學副使,進山西參政。數繩宗籓。暨遷按察使,宗籓百餘人擁馬發其裝,敞衣外無長物,乃載酒謝過。遷陝西右布政使。二十六年擢右副都御史,代楊守謙巡撫山西。繼魯耿介,所至以清節聞,然好剛使氣。總督都御史翁萬達議撤山西內邊兵,并力守大同外邊,帝報可。繼魯抗章爭,言:「紫荊、居庸、山海諸關,東枕溟渤;雁門、寧武、偏頭諸關,西據黃河。天設重險,以籓衛國家,豈可聚師曠野,洞開重門以延敵?夫紫刑諸關之拱護京師,與雁門諸關之屏蔽全晉,一也。今議者不撤紫荊以並守宣府,豈可獨撤雁門以並守大同耶?況自偏頭、寧武、雁門東抵平刑關為山西長邊,自右衛雙溝墩至東陽河、鎮口台為大同長邊,自丫角山至雙溝百四十里為大同緊邊,自丫角山至老牛灣百四十里為山西緊邊,論長邊則大同為急,山西差緩,論緊邊則均為最急。此皆密邇河套,譬之門闔。山西守左,大同守右。山西并力守左尚不能支,又安能分力以守大同之右?近年寇不敢犯山西內郡者,以三關備嚴故也。使三關將士遠離堡戍,欲其不侵犯難矣。全師在外,強寇內侵,即紫荊、倒馬諸關不將徒守哉!」萬達聞之不悅,上疏言:「增兵擺邊,始於近歲,與額設守邊者不同。繼魯乃以危言相恐,復遺臣書,言往歲建雲中議,宰執幾不免;近年撤各路兵,督撫業蒙罪。其詆排如此。今防秋已逼,乞別調繼魯,否則早罷臣,無誤邊事。」兵部是繼魯言。帝不從,下廷議。廷臣請如萬達言。帝方倚萬達,怒繼魯騰私書,引往事議君上。而夏言亦惡繼魯,不為地,遂逮下詔獄。疽發於項,瘐死。繼魯為巡撫僅四月。山西人習其前政,冀有所設施,遽以非罪死,咸為痛惜。宗籓有上書訟其冤者,即前奪視其裝者也。穆宗即位,贈兵部左侍郎,賜祭葬,廕一子,謚清愍。
孫清愍繼魯
字道甫,雲南右衛人,嘉靖二年進士。累官知淮安府織造。中官過淮,繼魯與之忤,誣逮至京。大學士夏言救免,繼魯不謝,言不悅,改補黎平,擢湖廣提學副使。二十二年,進分守冀南道,執法不阿,宗藩畏之。及遷按察使也,民送者塞於道,而宗藩百餘人,擁馬發其裝,敝衣外無長物,愕然曰:“我高皇祖迄今百七十餘年,罕見此官。”乃載酒追送。二十六年,擢右副都御史,代楊守謙巡撫山西。
繼魯耿介,所至以淸節聞。總督都御史翁萬達,議撤山西內邊兵,并力守大同外邊,帝報可,繼魯抗章爭,言:“紫荊、居庸、山海諸關,東枕溟海,拱護京師,與鴈門、寕武、偏頭諸關,西據黃河,屏蔽全晉,一也。自偏頭、寕武、鴈門東抵平荊關,為山西長邊;自右衛雙溝墩至東陽河、鎮口台,為大同長邊;自叉角山至雙溝百四十里,為大同緊邊;自叉角山至老牛灣百四十里,為山西緊邊。論長邊則大同為急,山西為緩;論緊邊則均為最急,此皆密邇河套,譬之門闔。山西守左,大同守右,山西并力守左尚不能支,又安能分以守大同之右?使三關將士遠離堡戍,欲不侵犯難矣。”萬達聞之不悅,上疏言:“繼魯以危言相恐,復遺臣書。”帝方倚萬達,怒繼魯騰私書,引往事,遂逮詔下獄。疽發於項,瘐死。繼魯為巡撫僅閱四月,山西人習其前政,冀有所設施,遽以非罪死,咸為痛惜。宗藩有上書訟其冤者,卽前奪視其裝者也。世宗卽位,贈兵部左侍郎,賜祭葬,蔭一子,諡曰“清愍”。
葛端肅守禮 字與立,德平人。嘉靖七年舉鄉試第一。明年以進士授彰德推官。巨盜誣富家,株連以百數,守禮盡出之。主獄者譖之御史,會藩府獄久不決,囑守禮,一訊卽得,乃大驚服。及為儀部郎中,故事,郡王絕,近交得以本爵理府事,不得繼封。交城、懷仁、襄垣,以繼封請,守禮持之堅。會以疾在告,三邸人乘間行賂,遂得請。旗校詷其事以聞,所籍記賂遺十餘萬,獨無守禮名,帝由是知其廉。二十五年,遷分守冀南道,尋遷按察使,累官南京禮部尚書。李本署吏部事,希嚴嵩指考察廷臣,署守禮下考,勒致事。後帝問守禮安在?左右謬以老病對。帝為嘆惜久之。隆慶元年(1567),起戶部尚書,歴刑部尚書、左都御史。時大學士高拱張居正更用事,交相軋。守禮周旋其間,正色獨立,人以為難。卒,贈太子太保,謚端肅。
---錄自光緒版《汾陽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