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中東戰爭的結果 展開

中東戰爭

戰爭名稱

中東戰爭是指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等周圍阿拉伯國家所進行的5次大規模戰爭.

幾十年的鬥爭使雙方意識到,戰爭解決不了阿以衝突。從第四次中東戰爭后,中東地區開始了漫長曲折的和平發展道路。1991年,中東和平會議終於在“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基礎上舉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第一次共同坐到了談判桌前。1993年,巴以雙方在華盛頓簽署了巴勒斯坦首先在部分地區實現自治的原則宣言,中東地區的和平出現了曙光。但是,不斷發生的暴力衝突,時斷時續的和談,表明了中東和平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起因


歷史原因

歷史
歷史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稱迦南,包括以色列、加沙、約旦河西岸和約旦。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過。公元前20世紀前後,閃米特族(又稱閃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區,成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紀末,希伯來各部落遷入巴勒斯坦,並曾先後建立希伯來王國及以色列王國。此後巴勒斯坦又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及羅馬人佔領和統治。經過三次大起義后,猶太人幾乎全部離開巴勒斯坦,從而結束了猶太民族主體在巴勒斯坦生存的歷史。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在戰勝羅馬帝國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斷遷入,並與當地土著人同化,逐漸形成了現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地興起,各地的猶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巴勒斯坦淪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將其分為兩部分:即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外約旦(即今約旦王國),西部仍稱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此後,世界各地猶太人開始陸續移居巴勒斯坦地區。在猶太人紛紛湧入巴勒斯坦的過程中,猶太人與當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發生過多次流血衝突。
巴勒斯坦分治
巴勒斯坦分治
1947年11月,聯合國通過聯合國第181號決議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決議規定,在2.7萬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上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國際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由於這項決議對土地的分割極為不公平,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強烈反對,阿拉伯國家的票數一共只有六票,根本無力挽回。阿拉伯人反對該決議,未建立阿拉伯國。結果發生5 次阿以戰爭。
歷史上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兩個民族同屬閃米特民族,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都擅長航海和經商。因此,兩個民族從身體素質和智力上應無太大差異。阿拉伯人是一個尚武的民族,軍隊具有較強的戰鬥力,並且阿拉伯人一直都在南征北戰,像歐麥爾、哈立德、努爾丁這樣的軍事人才輩出。但自從薩拉丁之後,阿拉伯民族便陷入了沒落之中。在阿拉伯帝國滅亡之後,整個民族便無法取得獨立,直到奧斯曼土耳其被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
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猶太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便具有的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以色列之所以能夠在強大的阿拉伯人的圍攻下生存下來,除了美國及西方大國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憂患意識也迫使猶太人努力發展國防科技和尋求外援。因為猶太人把他們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時刻受到威脅的民族,如今以色列國防軍已成為中東地區一支舉足輕重的武裝力量,並有了同阿拉伯國家局部抗衡的能力。另外猶太人居留城市,並從事經商事業,大量斂聚財富。

直接原因

阿拉伯國與猶太國
阿拉伯國與猶太國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屆聯合國大會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其中10個是伊斯蘭國家)、10票棄權的結果,表決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即聯合國第181號決議。決議規定:英國於1948年8月1日之前結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並撤出其軍隊;兩個月後,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兩個國家,即阿拉伯國和猶太國。
根據分治決議的藍圖,阿拉伯國國土可達11203平方公里,約佔當時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為72.5萬人,猶太人為1萬人;猶太國國土為14942平方公里,約佔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為49.7萬人,猶太人為59.8萬人。決議還規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國際特別政權,由聯合國來管理。
蘇聯出於爭取以色列執政的工黨的考慮,一改從帝俄時期就固有的反猶態度,為以色列建國出了大力,並對以色列國的建立和鞏固給予了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蘇聯常駐聯合國代表葛羅米柯在聯大一番感人的演講,對181號決議的順利通過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貝爾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猶太人復國的英國,卻在此時投了棄權票。
但分治決議中的阿拉伯國的領土只佔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3%。更令阿拉伯人難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國的領土支離破碎,互不相連,大部分是丘陵和貧瘠地區。猶太國則不然,猶太人雖僅有60萬,不到總人口的1/3,然而其領土卻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7%,大部分又位處沿海地帶,土地肥沃。
中東戰爭[戰爭名稱]
中東戰爭[戰爭名稱]
以色列建國的消息通過電波傳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作出了積極的反應。本—古里安宣布建國17分鐘后,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查理·羅斯向記者宣布:美國承認以色列。承認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國人在還不知道這個新國家叫什麼名字的時候就擬好的。當得知這個國家取名“以色列”時,杜魯門總統用筆將文告上的“猶太國”字樣劃去,改為“以色列”。1948年5月17日,蘇聯宣布承認以色列。
然而事實上,巴勒斯坦地區是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兩個民族的共同故土,孕育了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和人類歷史眾多悠久的燦爛文明。猶太人遭受千年大流散的苦難,格外渴求有自己的國家庇護。聯合國在美國支持下於1947年11月作出建立猶太和阿拉伯兩個國家的181號決議。阿以衝突交織著民族、宗教和利益等矛盾。沙特國王曾經這樣說:“我們同情猶太人,可是他們建國要在我們的土地上割讓領土?歷史上誰在迫害猶太人?穆斯林嗎?既然德國人殺害猶太人就在德國劃出一塊土地給他們好了,為什麼要損害與猶太人的苦難毫無干係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歷次戰爭


中東戰爭(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中東,是西方國家對地中海東部與南部的稱呼。“中東戰爭”,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
中東各國獨立時間表
中東各國獨立時間表
第一次中東戰爭:由於巴勒斯坦土地極度不公平的分割,導致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交戰,阿拉伯國家在戰爭初期佔優勢,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來自美國的大筆援助,以及阿拉伯軍團的英國指揮官指揮部隊撤離戰場,導致阿拉伯國家戰敗。
第二次中東戰爭:埃及國內革命后國有化蘇伊士運河引發利益衝突,最終英法以撤軍。
第三次中東戰爭:戈蘭高地的敘軍向以色列定居點開火,由此爆發衝突。以色列全面獲勝。
第四次中東戰爭:埃及和敘利亞企圖收復失地,對以色列發動進攻,阿拉伯國家先勝后敗。
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因為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裝暗殺,對黎巴嫩境內巴勒斯坦武裝發起進攻,這次戰爭是巴勒斯坦問題的延續,以色列最終單方面撤軍,第五次中東戰爭告終。

第一次

(亦稱“巴勒斯坦戰爭”,以色列稱“獨立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的起因是,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原因是阿拉伯國家不承認聯合國關於巴以雙方獨立建國的決議,用戰爭消滅以色列於建國萌芽。
第一次中東戰爭初期兵力
第一次中東戰爭初期兵力
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國的隔天凌晨,阿拉伯國家聯盟(7個成員國)共集結軍隊4萬多人,主動向以色列發起侵略戰爭,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戰爭一開始,以色列總兵力有3.4萬人,飛機33架,阿拉伯國家處於有利的地位,以色列軍隊節節敗退,以色列軍隊在特拉維夫南面拚命抵抗,才使戰情不致惡化。由於以色列建國時間過短,國家各職能機構並沒有完全正常運行,為爭取時間,以色列總理急電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班說:“以色列急需幾周的時間來重新組織和裝備軍隊”。5月17日,美國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安理會命令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6月11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此時阿拉伯聯軍已經佔領了以色列過半的領土。
第一次中東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
以色列喘息甫定,開始大力擴充軍備。這時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立即發起支援以色列的行動,以色列政府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規的以色列國防軍(IDF),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猶太人捐贈的新型輕重武器,從美國、英國進口轟炸機,從法國引進坦克,從捷克獲得了大量輕武器、野戰炮、炸彈和炸藥。1948年7月9日阿拉伯聯軍再開攻擊,以為十天內就能結束戰爭,孰料戰爭一開始聯軍就陷於被動,已非吳下阿蒙的以色列一口氣奪取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7月15日,聯合國安理會再度命令雙方停火。
這時在軍事上已佔盡優勢的以色列軍隊針對埃軍的弱點,一口氣發動了約夫戰役希拉姆戰役霍雷夫戰役。12月23日,阿隆師主力從比爾謝巴開始向阿里什方向進攻。以色列的司令兼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條羅馬時代的舊通道,可由比爾謝巴通往奧賈,埃軍萬萬沒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將這條舊通道大修成軍用道路,可通行裝甲戰車,沿這條古道包抄埃軍後方,埃軍大吃一驚,毫無抵抗,全面敗退。阿拉伯聯軍原本就是以埃軍為主力,埃軍一敗,聯軍更無鬥志,節節敗退,完全被趕出了巴勒斯坦。
埃及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於1949年2月24日在希臘的羅得島簽定停戰協定。根據協定,埃及承認除加沙地帶外,以色列佔有整個內格夫地區。邊界重鎮奧賈非軍事化,埃及在離奧賈14至17英里內不得設立陣地。
第一次中東戰爭后各方控制區域
第一次中東戰爭后各方控制區域
外約旦和以色列的停戰談判1949年3月2日也在羅得島開始,1949年4月3日,以色列、外約旦正式簽訂停戰協定,“阿拉伯軍團”在中部55英里長的戰線上平均後撤2英里,以色列承認外約旦與約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併。通過協定,以色列控制了越過卡梅爾山脈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戰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對特拉維夫和哈德臘東部沿海平原的軍事威脅。伊拉克拒絕和以色列談判,但表示遵守以約協定。以約停戰後,伊拉克軍隊即撤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戰協定於1949年3月23日簽定,協定規定以原來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間的邊界線為分界線,雙方各建立非軍事區,以色列軍隊撤出黎巴嫩村莊。
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的停戰談判與1949年4月12日在邊界舉行,1949年7月20日,雙方簽訂停戰協定。
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以色列險勝,阿拉伯國家軍隊死亡1.5萬人,以色列軍隊死亡約6000人。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總面積的80%,這場戰爭中有96萬巴勒斯坦人被趕出家園,淪為難民。

第二次

第二次中東戰爭各方進攻方向
第二次中東戰爭各方進攻方向
1956年,由於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隻通過運河與蒂朗海峽,以色列發動戰爭與埃及爭奪通行權。為了控制蒂朗海峽,以色列聯合運河原持有人英法兩國的軍隊向埃及發動進攻,意圖重新控制運河。以軍1個傘兵營在西奈半島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隊也越過邊界進入西奈,配合英、法爾後的進攻。
第二次中東戰爭各方進攻方向
第二次中東戰爭各方進攻方向
當時埃及總兵力約15萬人,有坦克500餘輛,作戰飛機250餘架(堪用者僅100餘架)。埃及的總統納賽爾為集中兵力防禦聯軍進攻運河,下令駐西奈的3萬部隊撤回運河區。以軍出動10個旅,由裝甲部隊率先突擊,5天內佔領西奈和加沙地區
1956年10月31日,英法聯軍出動各型艦艇100餘艘(含航空母艦和巡洋艦10餘艘),先以200餘架飛機襲擊埃海、空軍基地,掌握制海權、制空權。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點實施傘降和直升機機降;6日,出動2.2萬名登陸部隊佔領上述港口。埃及軍民奮起保衛塞得港。英法第一批傘兵著陸后,埃及當局通過設在各重要地點的廣播,迅速告訴居民敵軍降落的地點,埃及群眾立即集合起來,協助守軍消滅敵人。使英法軍隊始終沒能完全佔領塞得港,先頭部隊只進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英法的行為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后,於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軍隊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軍也撤出埃及。
第二次中東戰爭各方損失
第二次中東戰爭各方損失
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英法對埃及的轟炸持續6天,地面戰鬥40餘小時,傷亡300—400人,損失飛機50餘架;以色列傷亡約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傷2萬多人,損失飛機200架,五大城市遭到嚴重破壞。1.2萬幢住宅毀於戰火。
以色列雖然於次年3月撤離加沙地區和西奈半島(由聯合國部隊進駐加沙和亞喀巴灣沿岸地區),但取得了通過蒂朗海峽的航行權。

第三次

第三次中東戰爭
第三次中東戰爭
(亦稱六五戰爭)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后,成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聯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東城區舉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國民大會,確定組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裝力量“法塔赫”。從此,法塔赫為了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不斷的襲擊以色列,這支力量在六日戰爭前已初具規模,對以色列構成了威脅。所以,削弱阿拉伯聯盟的力量,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進而佔領巴勒斯坦,成為以色列發動第三次中東戰爭的重要原因。
1967年5月16日,埃及武裝力量總司令要求聯合國撤出在埃以邊境的觀察所駐紮的所有部隊。隨即,埃軍前出兵佔領一部分聯合國觀察所。1967年5月18日,埃及外交部長通告所有聯合國部隊派遣國:聯合國部隊必須立即離開埃及和加沙地帶。1967年5月22日,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鎖西奈半島的堤藍海峽。1967年5月30日,約旦和埃及簽署了五年共同防禦條約。至此,埃約聯軍有機會在半小時內將以色列一分為二。
以色列軍隊首先攻擊,1967年6月5日,在留下12架戰機擔任本土防空任務后,以色列空軍其他戰機全部動員起來準備投入到對埃及、約旦和敘利亞軍事打擊當中。以軍乘埃軍早飯和軍官上班前戒備鬆懈之機,集中使用200架飛機空襲埃及各空軍基地,將埃軍絕大部分飛機摧毀於地面,爾後又擊毀敘利亞、約旦大量飛機;並出動22個旅實施多方向快速突擊,4天內佔領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區,繼而攻佔耶路撒冷東城區和約旦河西岸地區,10日攻佔敘利亞戈蘭高地。埃及對以軍突襲估計不足,損失慘重。約、埃、敘先後被迫同意停火。結果,以色列又把戰略縱深擴大了6.5萬平方公里,數十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以色列趕出家園,淪為難民。
第三次中東戰爭后,阿、以對抗繼續發展。埃海軍艦艇於1967年10月使用艦艦導彈擊沉以軍驅逐艦“埃拉特”號,首創導彈擊沉軍艦的紀錄。從1968年下半年開始,埃炮兵部隊向運河東岸以軍實施大規模炮擊,並且派遣小股部隊對以色列進行襲擊。以軍則從1969年下半年開始向運河西岸包括開羅周圍地區實施報復性戰略空襲。1970年8月停火。阿以雙方這兩年的戰鬥被稱為“消耗戰”。雙方分別從蘇、美得到新式武器裝備,為下次戰爭做準備。蘇、美對中東的爭奪加劇是導致第四次中東戰爭的重要國際原因。

第四次

第四次中東戰爭清晰地圖
第四次中東戰爭清晰地圖
第四次中東戰爭(亦稱十月戰爭、齋月戰爭或贖罪日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后,以色列佔領了埃及和敘利亞的土地,將數百萬巴勒斯坦人民趕出家園,並佔領大片阿拉伯國家土地,阿拉伯國家為了收復失地,發動了這場戰爭。
1973年10月,埃、敘為擺脫美、蘇造成的“不戰不和”局面,向以色列開戰。伊拉克、約旦、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沙烏地阿拉伯、蘇丹、科威特突尼西亞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均派遣部隊或飛機參與作戰。埃及(總統薩達特)企圖收復運河東岸部分失地,為爾後通過談判收復西奈半島創造條件。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企圖收復全部戈蘭高地。埃、敘為達成進攻的突然性,採取反覆動員複員、進行軍事演習等多種欺騙措施並把開戰時間選定在伊斯蘭教齋月(穆斯林白天齋戒)和猶太教贖罪日(教徒當日齋戒,停止一般公務活動),隱蔽進攻企圖和進攻時機。以色列於1967年得到部分埃、敘部分領土后,擴大了防禦縱深,並在運河東岸構築巴列夫防線和在戈蘭高地構築防線,轉取守勢戰略。以軍自恃有強大的空軍、坦克部隊和偵察情報系統,過於麻痹,疏於戒備。直到開戰前數小時,以統帥部(總理G.梅厄、國防部長M.達揚等)仍認為埃、敘不敢發動進攻,在西奈半島只駐4個旅,在戈蘭高地只駐3個旅。
1973年10月6日14時,埃、敘使用優勢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網掩護下,分別向西奈半島(西線)、戈蘭高地(北線)同時突然發起進攻。北線,敘3個步兵師當日突破以軍防線,7日,又投入2個裝甲師,進抵距以本土數公里的地區。西線,埃陸軍在海、空軍協同下強渡運河,第2集團軍3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團軍2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線,步兵攜帶反坦克導彈、火箭筒率先穿過以軍各支撐點間的空隙,擊毀大量以軍坦克,以軍的王牌裝甲旅更是被以逸待勞的埃及步兵殲滅;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時打開60條通道,架設浮橋12座,保障2個裝甲師、2個機械化師等後續部隊渡河。海軍則同以軍艦艇進行海戰並用艦炮支援地面部隊進攻。首戰埃及軍隊獲得全勝。
1973年10月10日,埃軍初步達成作戰目標並按預定計劃停止大規模進攻,並改變計劃,想要和阿拉伯聯盟國家徹底剷除以色列。以色列則在損失慘重、極為被動的情況下,迅速動員預備役部隊,使總兵力增至近40萬人,先以北線為重點,遏止敘軍進攻並實施局部反擊,集中使用空軍主力向敘地面部隊和防空導彈陣地展開攻擊並空襲敘後方大城市。
1973年10月11日,以軍3個師轉入進攻,反攻至1967年停火線,形成威脅敘首都大馬士革之勢,並打擊了伊拉克、約旦的援敘部隊,奪得北線戰場主動權。繼之,以軍將重點轉向西線。埃軍眼看以色列大部隊闖入敘利亞,認為時機已到,於14日投入1000輛坦克對以展開總攻.以軍則投入800輛坦克,步、坦、炮協同作戰,並使用武裝直升機和其他飛機發射“小牛”、“百舌鳥”式空地導彈、“白星眼”式電視制導炸彈等,擊毀埃坦克250輛,迫使埃軍當日撤回進攻出發陣地。
1973年10月15日晚,以軍A.沙龍師向大苦湖地區埃第2、第3集團軍接合部穿插突擊,先頭部隊於16日晨在湖北側德維斯瓦附近渡河,摧毀若干埃防空導彈陣地,為空軍活動創造有利條件;架設浮橋后,又有2個師渡河,向南迂迴,發展進攻;23日進抵蘇伊士灣,佔領阿代比耶港,對蘇伊士城和埃第3集團軍形成合圍,奪得西線戰場主動權,並以埃第3集團軍為籌碼,換取了北方戰線的緩和。
1973年10月24日,埃及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調解下決議停戰。埃、敘同以分別於次年1月和5月簽署第1階段脫離軍事接觸協議。至此,埃控制了運河東岸縱深約10公里的狹長地帶,基本達到戰略目的(1982年4月,根據1979年3月埃以和平條約,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島)。北線以軍撤至1967年停火線以西。
在這次戰爭中,埃、敘經過周密準備對以實施突襲和兩線夾擊,對以色列形成極大威脅。以軍動員快速,先北后西,重點用兵,化被動為主動,尤其向運河西岸的大縱深突擊,對於扭轉被動局面發揮了作用。雙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飛機、導彈等數量很大,埃、以於14日一天內共展開1800輛坦克的大會戰為戰爭史上所罕見。阿、以分別使用蘇、美當時的先進武器裝備和得到蘇、美戰略空運的及時補充並利用蘇、美偵察衛星提供的情報。埃軍由薩姆-2、薩姆-3、薩姆-6、薩姆-7型導彈為主組成的防空體系,在戰爭初期掌握了戰場制空權,使以軍飛機數日內不敢進入運河空域;以軍則使用“響尾蛇”、“蜻蜓”等空空導彈和“加布里埃爾”艦艦導彈對付阿軍的飛機、艦艇。大規模電子對抗的展開使戰場情況更為複雜,作戰損耗加大。雙方飛機損失的約60%、艦艇損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毀坦克均為各種導彈所擊毀.在戰略指導與作戰上,廣泛利用電子技術和使用各種戰術導彈,是這次戰爭的突出特點。戰爭結束后以色列國內強硬派再次抬頭,對阿拉伯國家的戒心大大加強。

第五次

第五次中東戰爭
第五次中東戰爭
巴勒斯坦人為了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於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並展開了同以色列的戰爭。巴解游擊隊的基地設在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主要設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國。1970年,巴解總部和所領導的游擊隊主力由約旦進駐黎巴嫩,後來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國內鬥爭,扶植和武裝伊斯蘭勢力,打擊親以的基督教勢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貝魯特地區,成為“國中之國”。並構築軍事設施,不時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區出擊和炮轟,尤其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巴解游擊隊協助埃及、敘利亞部隊,展開游擊戰,襲擊以軍基地、倉庫和雷達站等軍事設施。成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出動飛機空襲貝魯特和黎南部巴解游擊隊基地。以軍出動4個旅約2萬餘人,經過長達5小時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準備后,在武裝直升機和海、空軍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寬達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東三路向巴解游擊隊發動突然進攻。並襲擊了敘利亞軍隊的貝卡谷地
1982年6月27日,聯大第七次緊急特別會議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並無條件從黎巴嫩撤軍。這時,巴解組織為保存實力,同意撤離貝魯特西區。28日,巴解組織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個條件:(1)、以軍從貝魯特南部後撤5公里;(2)、在黎巴嫩軍隊中保留一支象徵性的巴勒斯坦軍事單位;(3)在貝魯特保留巴解組織的政治結構。以色列拒絕了這三個條件,要求巴解組織有關團體必須向黎軍繳械,所有巴解成員撤出貝魯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組織拒絕由美軍護送撤離,要求在貝魯特部署多國和平部隊護送巴解武裝安全撤離。8月1日,以軍攻佔了國際機場,4日進至貝魯特西區博物館地區,5日,包圍了巴解總部大樓,6日空襲了巴解總部大樓,此間,以軍還空襲了貝卡谷地。
在這場戰爭中,巴解組織傷亡3000餘人,被擊毀坦克100餘輛,火炮500門,400多座秘密倉庫被佔領。敘利亞軍隊傷亡1000餘人,損失坦克400餘輛,飛機58架。
中東戰爭
中東戰爭
貝魯特大屠殺
位於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是阿拉伯國家中由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教派教民組成的國家,而在這兩大教派中還包含著許多小教派,這使得黎巴嫩社會因派系林立、黨派眾多而異常複雜。在這面積1萬平方公里,人口300萬的小國里,大大小小的教派一般都有自己的政黨,而且還都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甚至還在自己的勢力範圍里設立了自己的行政管理機構。例如,在貝魯特,東區是基督教的勢力範圍,而西區則是伊斯蘭教的居民區。難怪有人戲稱:在黎巴嫩,除了有統一的國旗、國歌和國徽外,其餘一切都是各行其是。黎巴嫩前總統薩爾基斯曾感慨而言:“一個人怎麼能治理一個有260多個政黨和武裝組織的國家?”
自從1943年法國的殖民統治結束后,兩大教派一直圍繞著國家權力分配問題進行著愈演愈烈的爭奪,積怨也越來越深。1970年,以阿拉法特為首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簡稱巴解)同約旦政府發生衝突,只得無奈地轉移到黎巴嫩。巴解組織憑藉著人多勢眾,支持伊斯蘭教勢力,反對基督教派別。而與以色列關係密切的基督教勢力毫不示弱,以牙還牙。1975年4月,基督教馬龍派在貝魯特近郊襲擊了巴解的車隊,巴解組織立刻反擊,衝突範圍不斷擴大,終於導致黎巴嫩內戰全面爆發。
內戰爆發后,以色列和不少阿拉伯國家先後出兵黎巴嫩。它們以陽奉陰違的態度對待聯合國等方面的斡旋和調解,都指望在這裡打擊,甚至是消滅對手。1982年6月3日,幾名前巴解組織的武裝人員暗殺了以色列駐英國大使,以色列迅速作出反應。以色列空軍和炮兵部隊對黎巴嫩境內的巴解組織的據點和難民營進行狂轟濫炸,尤其對貝魯特西區。幾乎同時,以色列陸軍入侵黎巴嫩,在6天內就佔領了2800平方公里的領土,摧毀了敘利亞設在貝卡谷地的導彈基地。
面對以軍的凌厲攻勢,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的軍隊開始紛紛以各種借口撤離黎巴嫩。乘勝前進的以軍集中重兵,向巴解組織總部所在地貝魯特西區合圍而來,很快將包括敘利亞等國軍隊、巴解總部與武裝力量以及大批巴勒斯坦難民圍困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地區。以軍從陸上、海上和空中切斷了包圍圈內的人們與外界的聯繫,以色列內閣決定搜捕“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將對手置於死地。但由於國際社會幹預等種種原因,以色列一直無從下手。也由於這些原因,許多巴勒斯坦人陸續撤出了包圍圈。時至9月,在包圍圈中,阿拉伯等國家的軍隊已經撤離完畢,巴解總部及武裝力量也在美國的監督下基本完成撤退。
國際社會以為以軍的圍困已經沒有意義,人們打算就以軍的解除圍困和撤軍進行斡旋,甚至設想就此結束內戰。但是,以色列則從來就沒有罷休的念頭。
1982年9月14日16時10分,黎巴嫩新任總統、基督教馬龍派要員貝希爾·傑馬耶勒被炸身亡。基督教馬龍派立刻將此加罪於巴勒斯坦人,揚言要為傑馬耶勒報仇,特別是長期以來一直追隨以色列的黎巴嫩右翼民兵組織基督教長槍黨更是氣勢洶洶。以色列立刻藉機出兵佔領了貝魯特西區。以色列總理貝京向外界解釋道:“這次行動是為了保護巴勒斯坦穆斯林不受長槍黨人的報復。”
在進佔貝魯特西區時,以軍遭到巴解游擊隊的零星抵抗,給以軍造成了一些人員和裝備損失。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部長的沙龍馬上向前線以色列北部軍區司令德魯里下達命令:立刻採取“斷然措施”,對巴勒斯坦難民營進行“凈化”。以軍隨即包圍了薩布拉和夏蒂拉兩個難民營,徹底切斷了這兩個難民營與外界的一切聯繫。
以色列考慮到難民營中實際上已經沒有抵抗力量,於是,決定借基督教長槍黨之手來完成這次血淋淋的行動。15日下午,以色列北部軍區司令德魯里在貝魯特東區的以軍司令部召集長槍黨參謀長及情報負責人霍貝卡等人,商談對這兩個難民營進行“凈化”的行動部署。會後,德魯里向沙龍報告:“我們的朋友正在向難民營進發。我們同他們的領導人在這一行動中進行了配合。”沙龍以滿意的口吻褒獎道:“祝賀你,朋友們的行動已予通過。”
按照商議的部署和德魯里的命令,以軍用密集的炮火向薩布拉和夏蒂拉兩個難民營進行轟擊,剎那間,難民營里血肉橫飛,建築物被基本夷平,特別是多處圍牆被炸塌。炮擊過後,一切似乎又恢復了平靜。其實,這場炮擊是在為“凈化”行動清除可能出現的障礙。16日下午,一輛輛滿載著長槍黨民兵的軍車駛進國際機場。17時,大約有1200名全副武裝的長槍黨在機場附近的一個高爾夫球場集結完畢,隨即沿著預先設置好的路標奔向出擊位置——科威特使館所在的十字路口。
傍晚時分,天色漸暗。18時左右,一陣陣直升機的轟鳴聲由遠及近,不一會,幾架以軍的美製直升機飛臨難民營上空,投擲下一連串的照明彈。同時,大批長槍黨民兵持槍躍過被炸塌的圍牆,衝進了難民營。頓時,難民營里槍聲大作,呼喊聲不絕於耳。
屠殺進行了一夜,一些倖存者回憶道:“16日那一夜,這裡簡直是一座地獄,天空始終沒有黑下來,槍聲始終沒有停過,人們一直在尖叫。”17日,天亮了,大規模的屠殺告一段落。難民營里的斷垣殘壁上到處是死屍,其慘狀連民兵們都感到噁心和膽寒。坐鎮國際機場指揮屠殺的霍貝卡得知后,立即發出指令:“馬上把現場清理乾淨,不得留下任何痕迹。”
不一會,幾輛挖掘機和推土機開進了難民營。儘管瓦礫中還不時傳出呼救聲,但推土機依然是野蠻地從上面碾壓過去。挖掘機挖出了一個個幾米深的大坑,卡車將死屍拋入坑中,最後由推土機推土填平大坑。直到18日上午10時30分,一隊以色列士兵進入難民營,長槍黨民兵才整隊集合,離開了難民營。
民兵撤離后,以軍進入難民營。一位以軍軍官站在裝甲車上,用擴音器反覆喊話:“大家不要上街!我們正在搜捕恐怖分子,不然,我們會開槍的。”尾隨以軍的是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記者,兩個難民營里觸目驚心的慘景令他們瞠目結舌,接著的是整個世界為之震驚。
持續了整整40個小時的屠殺造成的死亡人數無法確切統計,有的說1000人,有的說1500人,還有的說遇難者達3000人。幾天以後,當國際紅十字會人員清理屠殺現場時,人們看到一個接一個的屍體從瓦礫堆中抬出,遇害者呈現出的突然面臨死亡的極度痛苦的面容,令人震驚。巴勒斯坦人圍著一堆堆的屍體放聲痛哭,悲苦萬狀。
在隨後的日子裡,來自世界各地的聲討此起彼伏,而以色列政府只是被動地辯解道:我們以為長槍黨民兵僅是搜捕巴解游擊隊員,而沒有想到他們會如此不問青紅皂白。9月24日,聯合國舉行第七次特別緊急會議。會議的議題就是“譴責以色列屠殺貝魯特平民的罪行”。會議聽取了有關報告后,一致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對貝魯特大屠殺事件進行調查。
這場大屠殺也震驚了以色列社會。9月25日,在首都特拉維夫爆發了有40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示威,而當時以色列的總人口也僅為400萬。這是迄今以來以色列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美國猶太歷史學家薩克爾在1996年寫道:“在以色列歷史上從未迸發過如此激烈的民眾憤怒。”
經過聯合國的斡旋,巴解總部和游擊隊被迫全部撤至約旦、伊拉克、突尼西亞、蘇丹、敘利亞、阿爾及利亞、南葉門和北葉門8個阿拉伯國家。在5個月的談判之後,黎、以雙方就以軍撤出黎巴嫩的問題達成了《黎以撤軍協議》,以色列終於全面撤出了黎巴嫩。
1982年的黎以戰爭就此結束。

深思


中東戰爭早已成為歷史的塵埃,連當年戰死的軍人銘牌都已銹跡斑斑,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所遺留下的仇恨卻在一代代人中間流傳。這種仇恨令中東地區的和平不再能被稱為和平,而只能算作戰爭的間歇。
甚至對於那些身處以色列的平民來說,這種戰爭的間歇也算不得安靜,一顆顆火箭彈、一次次自殺炸彈的襲擊,讓他們不得不對身邊的阿拉伯人保持警惕,又讓以色列人如何克制的維持和平,空懷強橫的武力而坐視自己的平民受到不間斷的傷害?
斯大林曾經說過:“勝利者是不應該受到指責的。”對於中東的亂局和生命,無法如此漠視和功利,可面對都宣稱自己掌握著道義高點的衝突雙方,只有“死神面前,沒有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