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2條詞條名為王睿的結果 展開

王睿

北魏官員

王睿(434-481年),字洛城,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北魏寵臣,贈涼州刺史王橋之子。

擅長卜筮,姿貌偉麗,累遷太史令。承明元年,文明太后臨朝稱制,王睿因緣見幸,超遷給事中,歷任散騎常侍、侍中、吏部尚書,賜爵太原郡公。內參機密,外豫政事,愛寵日隆。太和四年,遷尚書令,加鎮東大將軍,封爵中山王。太和五年(481年)薨,年四十八,贈衛大將軍、太宰、并州牧,謚號為宣。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王睿,字洛城,自雲太原晉陽人。少傳父業,而姿貌偉麗,景穆太子(拓跋晃)之在東宮,見而奇之。興安初,擢為太卜中散,稍遷為令,領太史令。承明元年,文明太后臨朝,王睿因緣見幸,超遷給事中。俄為散騎常侍、侍令,領太史。承明元年,文明太后臨朝,王睿因緣見幸,超遷給事中。俄為散騎常侍、侍中、吏部尚書,賜爵太原郡公。於是內參機密,外豫政事,愛寵日隆,朝士懾憚焉。太和二年,孝文及文明太后率百僚與諸方客臨獸圈,有猛獸逸,登門閣道,幾至御坐。左右侍衛皆驚靡,王睿獨執戟御之,猛獸乃退。故親任轉重。三年春,詔王睿與東陽王拓跋丕同入八議,永受復除。四年,遷尚書令,進爵中山王,加鎮東大將軍,置王官二十二人,中書侍郎鄭羲為傅,郎中令以下,皆當時名士,又拜王睿妻丁氏為妃。
太和五年二月,沙門法秀謀逆事發,多所牽引。王睿曰:“與殺不辜,寧赦有罪,宜梟斬首惡,余從原赦,不亦善乎!”孝文帝從之,得免者千餘人。以夜王睿出入帷幄,文明太后密賜珍玩繒彩,人莫能知。率常以夜帷載閹官防致,前後巨萬,不可勝數,加以田園、奴婢、牛馬雜畜,並盡良美。大臣及左右因是以受賚賜,外示不私,所費又以萬計。
及疾病,孝文帝、太后每親視疾,侍官省問,相望於道。及疾篤,上疏陳刑政之宜。六月甲辰,薨,年四十八。孝文帝元宏、文明太后親臨哀慟,賜溫明秘器,宕昌公王遇監護喪事,贈衛大將軍、太宰、并州牧,謚曰宣王。內侍長董丑奴營墳墓。將葬於城東,孝文帝登城樓以望之。京都文士為作哀詩及誄者百餘人。乃立祀於都南二十里大道右,起廟,以時祭薦,並立碑銘,置守祀五家。又詔褒揚王睿,圖其捍猛獸狀於諸殿,令高允為之贊。京邑士女,諂稱睿美,造新聲而弦歌之,名曰《中山王》。詔班樂府,合樂奏之。王睿之葬也,假親姻義舊衰絰縞冠送喪者千餘人,皆舉聲慟泣,以要榮利,時謂之義孝。
王睿既貴,乃言家本太原晉陽,遂移屬焉。故其兄弟封爵,多以并州郡縣。王睿薨后,重贈其父王橋侍中、征西將軍、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武威王,謚曰定。追策王睿母親賈氏為妃,立碑於墓左。父子並葬城東,相去里余。高祖遷洛后,更徙葬太原晉陽故地。

家族成員


六世祖:王橫,前涼張軌參軍。
父親:王橋,字法生,解天文卜筮。涼州平,入京。家貧,以術自給,歷位侍御中散。天安初年(466年),卒,贈平遠將軍、涼州刺史、顯美縣侯,謚曰敬。王睿薨后,重贈侍中、征西將軍、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武威王,謚曰定。
長子:王襲,字元孫,襲王爵,例降為公,出為鎮西將軍、并州刺史。景明二年卒,贈平南將軍、豫州刺史,謚曰質。
次子:王椿,字元壽,封真定縣開國侯,除使持節、散騎常侍、車騎將軍、瀛州刺史。興和二年春卒,時年六十二,贈使持節、都督冀瀛二州軍事、驃騎大將軍、尚書左僕射、太尉公、冀州刺史,謚曰文恭。

軼事典故


初,王睿女妻李沖兄子李蕤,次女以適趙國李恢之子李華。女之將行,先入宮中,其禮略如公主、王女之儀。文明太后親御太華殿,寢其女於帳中,王睿與張祐侍坐。王睿所親及兩李家丈夫、婦人列於東西廊。及女子登車,太後送過中路。時人竊謂天子、太后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