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世芳的結果 展開
- 評劇家
- 台灣作家,代表作《昨日書》
馬世芳
台灣作家,代表作《昨日書》
馬世芳,男,1971年6月11日出生,台灣作家、廣播人,長居台北。現任News98電台節目主持人、五四三音樂站站長。曾在《城市畫報》中做客暢談搖滾。
馬世芳的父親是作家亮軒(本名馬國光),母親是1970年代台灣校園民歌的重要推手、資深廣播人陶曉清。
九歲入行,馬世芳小時候臉是圓的,長的像小籠包。小時大概是9歲時,在中廣公司有一個兒童音樂節目叫《兒童的音樂世界》,是李娓娓主持的,那時候介紹給小朋友聽古典音樂。李娓娓聽說陶曉清的兒子,那時候大家叫馬世芳為小球,好像講話還算通順,口齒還算清楚,李娓娓就說看看要不要在自己的節目開一個單元,每個星期說說故事。那算是馬世芳入播音員這一行最早最早的記憶,每個禮拜拿個故事書到台北仁愛路三段中國廣播公司的中廣大樓去播音室報到,隔著一塊玻璃那邊是錄音師,一按了鈕,馬世芳就開始講故事。
馬世芳高中畢業即開始在中廣青春網擔任電台來賓,介紹經典搖滾樂。
就讀台灣大學中文系期間,曾主編《台大人文報》,並和同學合編《1975-1993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一書。1995年退伍,主編《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校園歌曲20年紀念冊》。曾在台北之音電台擔任李文瑗“台北有點晚”節目製作人、天下雜誌叢書編輯。
馬世芳[台灣作家]生活照
1998年和友人合寫《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是當年的話題之作。
1999年創辦音樂社群網站五四三音樂站,並跨足獨立音樂製作、發行,代表作包括陳珊妮《後來我們都哭了》、拜金小姐專輯、天水樂集專輯復刻版等,曾獲得金曲獎和華語傳媒音樂大獎等肯定。2007年暫停實體產品發行,2008年與中華電信合作創立“城市音樂”平台。
2006年出版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提名金鼎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併入選台北國際書展"Books from Taiwan 2008"。
馬世芳目前在News98電台主持“音樂五四三”節目,並在每周三固定擔任作家張大春節目的來賓,介紹音樂掌故。
2015年6月25日在《看理想》播出了《聽說》。
馬世芳[台灣作家]工作1
"知識分子對民謠運動感興趣"這個描述不能說錯,但它是結果。應該是說整個所謂的"民謠運動"或者說我們在台灣通常叫它"民歌運動",總而言之是70年代的時候年輕的知識分子開始介入流行歌曲的創作跟製作,我們稱之為民歌運動。它的起點就是因為在1970年代初期,校園裡面年輕的知識分子對於當時台灣自己生產出來的流行歌曲不盡滿意,他們也跟那些音樂沒有什麼情感上的連接,校園裡面的知識分子聽的是英文歌,是古典音樂。但是你聽英文歌和古典音樂聽的再多,畢竟那是人家的東西。你拿一把吉他彈彈唱唱,唱英文歌唱得再像,人家也不知道東南亞一個海島上面有人唱你的英文歌唱的很像,那又怎麼樣?有一點心虛,能不能有一點自己的東西?一開始是基於心虛不滿意不甘心,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背景,台灣在70年代初開始經歷一連串的"外交挫敗",比如被趕出聯合國,本來的"邦交國"一個一個都斷交了。台灣年輕人那時候有一種民族主義的情緒出來,你們洋人這麼看不起我們,我們幹嘛熱臉貼你的冷屁股?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東西,要寫自己的歌。
馬世芳[台灣作家]工作2
馬世芳[台灣作家]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