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八關

河南洛陽市洛寧縣轄區

洛陽城環衛四塞,雄關林立,形勢險固,周圍設置函谷,伊闕、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大關,合稱“八關都邑”。

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和五校尉營屯都亭,以鎮京師;於京都洛陽周圍設置函谷,伊闕、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置八關都尉,以統營八關軍政事務,警衛京都安全。

洛陽,環衛四塞,雄關林立,形勢險固,洛陽八關在西周王城五百里的四面邊境上,各有三處關口,對當時各諸侯國的溝通和王朝京城的保衛作用很大。

歷史沿革


洛陽八關
洛陽八關
東漢時,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以河南(治所洛陽)尹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和五校尉營屯都亭,以鎮京師;於洛陽周圍設置函谷關,伊闕、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置八關都尉,以統營八關軍政事務,警衛京都安全,治所在散關(今河南省宜陽縣東北牌窯)。

概述

函谷關
函谷關周初為內之地,遺址在今靈寶縣坡頭北,南峙巍巍秦嶺,北淌滾滾黃河。戰國時,秦始置關,稱秦關。漢樓船將軍楊仆“徒關於新安”,南史稱漢函谷關。函谷關為洛陽通向西方的要塞,東指洛都,西望長安,南臨澗河,北依邙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為洛陽八關之首。
伊闕關
伊闕關即洛陽南龍門山和香山的闕口,兩山夾峙,伊河穿流其中。東周時,為京都南面的重要關隘,是洛陽南下,荊襄北上的必經之道。今日伊闕關遺址處,建有宏偉古樸拱橋,連兩山為一體。
廣成關
洛陽八關地形圖
洛陽八關地形圖
廣成關位於漢光武所置廣成苑的南邊,故名。遺址在今臨汝鎮一帶,這裡世稱“兩山夾一川”,其東北有長蟲山、娘娘山、和尚山、白雲山、盤龍山,西南有大馬山、大虎嶺,自古是通往汝穎的要塞。東漢時,在廣成關附近,有廣成澤,周圍四百里,水出狼皋山中,東南流入汝水。隋大業初曾置馬牧於此。由汝穎一帶北上京洛,這裡是必經之地。太谷關遺址在今偃師寇店鄉水泉村,是嵩山與龍門山間的峪谷。《洛陽記》說:“太谷,洛城南五十里,舊名通谷”。戰時這裡可埋伏重兵,斷絕南北交通,為歷代兵爭將奪的古戰場。
轘轅關
遺址在今偃師與登封交界處,為洛陽通往許、陳的捷徑要衝。關處鄂嶺坂,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間,道路險隘,有彎道十二,迴環盤旋,將去復還,故稱轘轅關。其南邊的鄂嶺口,又有一關,為宋時偃師縣知縣馬仲甫庸工所鑿,道路軒敞,人便其利,當地人稱鄂嶺口,也叫新轘轅關。
旋門關
旋門關遺址在今河南滎陽汜水西南十里鋪一帶。東漢以成皋旋門關為京師雒陽東面的第一關。班昭東征賦》中云:“望河洛之交流,看成皋之旋門”,即指此關。洛陽向東過此,即無扼塞可以據守。
孟津關
孟津關亦稱河陽關,在洛陽北。遺址在今河南孟津扣馬五里處,距孟縣南十八里的黃河河心,是古代黃河上的一個重要渡口。此即周武王伐紂時與諸侯會盟渡河處,亦稱盟津,又名富平津。西晉豐樂亭侯杜預曾在這裡架起黃河上第一座浮橋,稱“河橋”。北魏又置河陽三城於南北兩岸及河中沙洲上,歷代為洛陽北面之要津,是兵家必爭之地。
小平津關
小平津關遺址在今孟津老城花園村的西北,黃河河心,也是黃河上的一道津渡,其地位僅次於富平津(孟津關),故名小平津。此外,洛陽西還有潼關,東有虎牢關,北有天井關(今山西晉城縣南太行山頂)和軹關(河南濟源縣西)等。這些關隘同為洛陽門戶,設防守衛,使洛陽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