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

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

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Fujian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Botany)成立於1959年,隸屬廈門市科學技術局,原為中國科學院華東亞熱帶植物研究所(04單位4111部)。

研究所是福建省專門從事熱帶亞熱帶植物生理、生化、生態研究及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研究機構,屬公益型事業單位。

截至2013年7月,研究所坐落在廈門市,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有在職職工83人;設有8個專業實驗室及1個實驗測試中心。

歷史沿革


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
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
1959年,中國科學院華東亞熱帶植物研究所成 立。
1971年,由於“四人幫”對科學事業的摧殘破壞,研究所下放給省林業系統,改名為福建省經濟植物研究所。
1979年後,改名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隸屬福建省科委。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截至2013年7月,研究所共有在職職工83人,研究員4人,副研究員21人,助理研究員41人,博士8人,碩士24人。
植物學專家何景首任所長,著名園藝學專家、原福建農學院院長李來榮教授及著名植物生理學專家、原中國植物生理學會常務理事黃維南研究員和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理事、園藝學專家蘇明華研究員歷任所長。
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
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

科研平台

截至2013年7月,研究所設有植物化工產業技術、生物育種產業技術與園林園藝產業技術三個研發部。
管理運行廈門市重大科技服務平台“閩台(廈門)花卉高科技園”。在建廈門市重大科技平台項目“海西植物天然產物提取純化中試基地”。籌建“藥用植物生物技術育種研發平台”和“廈門市都市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研究所研發服務模塊由分析測試實驗中心及信息研究中心2個技術支撐平台組成。建設與運行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生理生化公共實驗室、廈門市亞熱帶植物生理生化重點實驗室和省級計量認定實驗室。。

硬體設施

截至2013年7月,研究所設立分子生物學、細胞工程、組織培養、植物生理、生物化學、農業化學、病蟲害防控、植物基因庫8個專業實驗室及1個實驗測試中心。
研究所實驗室面積3000平方米,配備大型儀器設備60台(套),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氣質聯儀、紅外光譜分析儀、等離子發射光譜分析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熒光分光光度計、薄層掃描儀、雙向電泳儀、核酸蛋白檢測儀、低溫高速離心機、光合呼吸分析儀、梯度PCR、凝膠成像系統、分子雜交爐、系列熒光顯微鏡、冷凍乾燥機、微波消解儀、智能人工氣候箱、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等。
研究所同時建有5000平方米數字化環境控制溫室。收藏植物干標本3萬份,園區收集活體植物近千種。圖書館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藏書3萬多冊,有中文期刊180多種,外文期刊14種,開設電子閱覽室
2004年,1人獲福建省傑出科技貢獻獎。。

科研成就


項目論著

截至2013年7月,研究所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80多項,獲各級政府部門科技成果獎88項次,其中國家級科技成果獎7項次、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0項次、市級科技成果獎41項次。發表各類論文2000多篇,出版科技專著65部,申請專利技術18個,擁有3件有效專利。

科研獲獎

截至2013年7月,研究所科技人員通過自主研發及合作研究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如“橡膠樹在北緯18°-24°大面積種植物技術”獲國家發明一等獎;“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綜合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及中國高等植物檢索表”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豆科樹木共生固氮生態生理及資源開發利用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植被”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固定化細製備6-氨基青黴烷酸新工藝研究”獲國家發明三等獎;“柑桔營養診斷及施肥技術研究”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維生素C兩步發酵新工藝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耐鹽鹼保水劑的研製和在農林業上的綜合應用”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馬來西亞番木瓜優良新品種引進及其栽培技術研究”獲廈門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學術刊物

《亞熱帶植物科學》系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主辦的植物專業學術性期刊。1972年創刊,原名《三膠通訊》,1974年起更名為《亞熱帶植物通訊》,1983年起由內部發行轉為公開發行,2000年起由半年刊改為季刊,2000年第4期起更名為《亞熱帶植物科學》。國內統一刊號CN 35-1243/S,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9-7791。
期刊先後被《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中國生物學文摘》、《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等資料庫收錄,並在“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全文上網。
期刊先後獲1992年和1996年福建省優秀科技期刊鼓勵獎;2000年獲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2004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業期刊(二等獎);2006年獲全國優秀農業期刊金犁獎(學術類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