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鑾
海洋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唐永鑾教授,男,1919年生於湖南省東安縣,1940年高中畢業於湖南嶽雲中學,194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地理系,先後在四川重慶氣象局、湖南長沙測候站、湖南南嶽國立師範學院、湖南大學等單位工作,1953年到中山大學工作。歷任中山大學副教授、教授;地理系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海洋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等職。2006年11月12日因病在廣州逝世。
環境科學院門前的那條小路應該記得,環科所的建立和發展離不開唐先生嘔心瀝血、夜以繼日的辛勤勞動。中大環科所成立初期,想要把包括地理系、化學系、物理系、生物系等,規劃建成一個綜合性的研究所。由於各系的指定負責人都有自己的教學任務、科研工作,辦公地點分散,不可能經常在一起開會,唐先生按照學校的意思,認真做好各系的協調工作。那時,正是我國環境保護開展的初期,唐先生作為我國環境科學的奠基人,經常奔波於全國各地,參加各種討論會、學術會、大型項目的論證會等,每一次回到學校,他就會馬上把所見所得的全國環保信息編成文字材料,那時電腦還不普及,他就親手用複寫紙複寫一式四份,然後讓秘書送給上述各系指定的負責人,讓他們及時了解全國環保的動態。終於,中山大學的環科所初具規模,唐永鑾任第一任所長。至今,中大的環科所仍在華南環境研究方面佔據著重要地位。
唐教授的學生時常憶起,儘管他有濃重的湖南口音,但他那生動的課堂,仍然深深地吸引、打動著每一位學生。他有著淵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善於把各種知識融會貫通,他對專業領域許多新思路、新動態的介紹,開拓了同學們的新視野。中大地理系1965級唐先生研究生,原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長陳新庚先生感慨地說:“夜闌人靜燈光下,仔細翻閱八年前為慶祝先生八十壽辰而出版的《環境科學與可持續發展-唐永鑾論文選集》時,不禁心潮翻滾、思緒萬千。”而如今,一切只剩下追憶與無盡的思念。
唐教授愛生如子,對學生總是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有一年,在舊地理樓二樓的實驗室中,有個學生請他審閱一篇文章,他就在附近找了一張凳子在實驗室的一角坐下來認真地看稿子,並不時地用鉛筆在改。下班時間早就過去了,他渾然不覺。他給這位學生從文章結構、內容和圖表方面都細心地指出存在的問題。學生不禁肅然起敬,眼前這位衣著簡樸、和藹可親的長者,是我國著名的環境學者,他對於年輕弟子的培養是那麼耐心,儼然一位慈父。
幾十年來,唐永鑾教授潛心科研與學術,熱心教書育人,博覽群書、筆耕不輟。在八十高齡之際仍出版多部論著,他這種幾十年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深受同行和後輩的敬佩。
在地理學方面,唐永鑾教授於1955年和1958年兩度翻譯、出版了《普通地理學原理》,在我國地理學界產生了重大影響。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唐永鑾教授引入系統論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元素的化學地理行為及其在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氣圈以及生物圈之間的遷移轉化規律,為建立中國化學地理學提出了系統的理論和研究方法。近年來,唐永鑾教授還一直關注地理學科的發展,特別是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建設方面並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環境科學方面,唐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引入邊界層理論和控制論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的環境問題,撰寫了多部有著重要影響的專著和數十篇論文,為中國環境科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1976年全國環境會議上,唐教授首次提出一整套環境質量調查與評價的方法,對構建我國環境科學與管理理論體系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海洋環境學方面,唐永鑾教授組織和指導了廣東省海岸帶和海塗資源綜合調查研究項目,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並且擔任調查報告的總編,為我國海洋環境調查進行了開拓性的工作,為我國海洋環境科學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果說唐永鑾教授的成功有什麼秘訣的話,他的治學精神無疑是他的科學研究取得傑出成就的根本原因。他的治學精神可以概括為:刻苦治學、重視調查,敏銳洞察、善於總結,勇於開拓、不斷進取。
1980年,在唐永鑾教授的指導下,進行了《茂名市地方排放標準制定的研究》,廣東省環保局很重視,從全省各地級市都抽調人員參與該課題的研究,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唐永鑾教授科學設計、精心策劃,在茂名市開展了大規模的大氣、水環境的監測,在全市布設了37個大氣採樣點,進行連續10多天的觀測。為了保證監測質量,唐永鑾教授每天5時多就起床,與茂名環保辦的同志一起,乘著手扶拖拉機(那時連茂名環保局都沒有汽車)到各個採樣點去巡查,及時糾正不按規範要求或不按時採樣的行為,一直到9-10時左右才到駐地吃早餐。在唐永鑾教授的指導下,他們把每天四次的監測資料,分別標在大比例尺的地圖上,每天都繪成四張茂名市SO2、NOx的濃度等值線圖,形成了不同時段、不同氣象條件(風向、風速)下的污染物擴散圖,為研究茂名市大氣污染的擴散規律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正是在唐先生嚴格的要求和科學的指導下,《茂名市地方排放標準制定的研究》獲得了國家環保局(部級)的二等獎。
據唐先生的同事介紹,唐先生對待事業兢兢業業。經常到野外實地考察,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便成了家常便飯,他的妻子吳靜如說:“他每年累計在家的時間不超過三個月。還記得第一個孩子出生后沒幾天,他就到廣西紅水河考察去了。”吳靜如“埋怨”,有時候只能從丈夫留下來報銷的火車票上了解丈夫行蹤。但是,沒有妻子和孩子的支持,就不會有唐先生這樣偉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