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淑嫻

中央音樂學院教師

蕭淑嫻(1905―1991)是我國近代專業音樂教育的主要奠基人蕭友梅的親侄女,是蕭友梅親自把她領上畢身奉獻給音樂事業之路的。是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人。父親蕭杞丹(字伯林)畢業於香港皇仁書院及北洋醫科學堂,曾在天津市任平民醫院院長。

人物生平


在叔父蕭友梅的影響下,蕭淑嫻年僅15歲便離開雙親到北平讀書,同時學鋼琴琵琶。1924年考上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音樂科,1928年畢業后在上海國立音樂學院教授鋼琴。1930年赴比利時布魯賽爾音樂學院進修,先學鋼琴,后改學理論作曲,1935年畢業,曾先後在和聲、賦格及對位法等領域3次獲獎。在比利時留學期間,她曾向德國著名指揮家赫爾曼・舍爾興學習指揮,並於1936年與他結為伉儷,婚後因舍爾興反抗希特勒法西斯,被迫舉家流亡瑞士。按照當時的瑞士法律,她不能得到正式職業,但她通過演講、寫作和出版等工作,為傳播中國的文化藝術默默地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中華民族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蕭友梅也於1940年12月因貧病交迫死於上海。蕭淑嫻得知這一噩耗,痛感國憂與家患,有家歸不得,寫下了一部由9樂章構成的管弦樂曲《懷念祖國》,以寄託她無限的鄉愁與愛國情懷。
《懷念祖國》是以我國的傳統民族音樂元素寫成的。她用鳳陽花鼓調寫成“引子”和“尾聲”,將“梅花三弄”發展成更加豐富的“五弄”,借李白的《靜夜思》表達她對祖國和親人的思念,用《紫竹調》編出《搖籃曲》,還用岳飛的《滿江紅》詞寫成壯麗的《中華永久》,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中華必勝的堅定信念。這個組曲於1941年在舍爾興親自指揮下在瑞士首演,1943年錄製成唱片,直至70年代還在瑞士廣播電台播放,是在歐洲具有影響力的最早的一部中國管弦樂作品。
新中國一成立,蕭淑嫻不顧海外的謠言聳聽,毅然攜子女於1950年回國,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40年如一日。她諄諄善誘地教導學生“只有紮根民族,才能走向世界”(這是她發表於1990年的一篇論文的題目),她本人則早在1947年便在瑞士發表了題為《中國民歌》的論文。而在生活上,她卻安於清貧,表現出一位中國知識分子的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蕭淑嫻作為一位教授、傑出的作曲家,她創作於1941年的作品,1989年才在國內首演;在她逝世后的1992年,在她的堂兄、旅居義大利的美術家蕭勤(蕭友梅之子)的資助下,她的作品集才得以出版;她於1950年回國,而她的首場音樂會直到1989年2月才由中央音樂學院為她舉辦。當時的中央音樂學院院長於潤洋對這個音樂會說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話:
“這個音樂會全部是奉獻,蕭先生奉獻作品,各系各附中、附小奉獻表演,工作人員奉獻勞動,除必要的一點開銷外,沒有人要求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