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芯
詞語
芯子分抬芯和背芯,抬芯是將有裝扮成劇中人物的孩子的鐵架,置於方桌之上,由幾個人抬著走。
芯子又稱垛子、平垛。是一種靜態驚險造型藝術,大約有200多年的歷史。開始多用於迎神、賽會,后成為燈節遊藝節目。芯子是把4一5歲的兒童裝扮成各種人物,固定在鐵芯上呈現驚險優美的造型。一般一個芯表表現一個劇情或寓意。近年來,芯子多將鐵架固定在拖拉機、汽車上,表演大型芯子,最多有十幾人,表演內容也更加豐富。
1.鄒平芯子
鄒平芯子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在鄒平縣境內廣泛流行,有的村鎮出演芯子眾多台,僅鄒平鎮呂家村就能出演32台芯子。芯子主要是利用鐵質支架把裝扮成各種戲劇人物的表演者分兩層站立,上面一人穩定在高竿或其他造型之上,下面一人站立在芯桌上。芯子分“抬芯”和“轉芯”兩種。飾演的內容多是戲劇人物,如“狀元拜塔”、“打漁殺家”、“打磨房”等。遠遠望去,人物懸空,造型優美,非常奇特。這種民間藝術因鐵支架如燈芯在內支撐,故稱“芯子”。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前後,鬧元宵三日,或遇重大節日,正是鄒平芯子大放異彩之時。
2.社火
社火,又稱“耍社火”,是一種融舞蹈、技藝、戲文、鼓樂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傳統民間藝術,也是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獅子、龍燈等靠扮演、造型、技巧取勝的技藝活動的統稱,多於春節、元宵節,敬神、祈雨、廟會或重大慶典活動時舉行。它通過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和縝密的構思,讓演員扮演成歷史人物或現代人物,形成故事組合,給人一種高屋建瓴、驚險出奇的藝術感染力。
社火——“社”為土地之神,“火”為傳說中的火神。“火”也是原種,能驅難避邪,帶來光明和興旺。在以農業文明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的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膜拜,於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又給祭祀社與火的風俗增加了許多娛樂成分,使之逐漸成為規模盛大、內容豐富的民間娛樂活動。
芯子是社火的主體,有桌芯(亦稱抬芯)、車芯、頂芯、背芯、轉芯等多種表演形式。芯子從內容上,又可分為文芯子、武芯子。芯子均為鐵制。桌芯與車芯中間先豎一老桿(主桿),周圍套支杆若干。先將妝扮芯子故事人物的小孩固定在某個部位(把小孩的腰及腿均同芯子的鐵件一起綁牢),再化妝,一台芯子就算裝妥,再以故事人物的主次順序進行出遊。看芯子就是看高、妙、玄、雅。大荔縣高明鎮王彥常村的芯子在當地小有名氣,一個桌芯上了二十四個娃,出的題目是《二十四孝》。芯子下邊垂了兩個碌碡,由三十二個小伙聯抬,可謂“高、妙、玄、雅”了。這便是以戲文故事為主的文芯子。武芯子也叫“血故事”、“血社火”,多是血淋淋的兇殺戲劇特寫,在給人以陰森恐怖感覺的同時,也給人以警示,教育意義特別明顯。
http://travel.tom.com/china/sanmenxia/minsu9.htm
http://www.loour.com/Custom/showinfo.asp?dsid=46131
http://cem.ce-air.com/cestravel/culture_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