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機與吳三春

地方民間傳說

高機與吳三春是浙江省溫州市的地方民間傳說故事。20世紀50年代中期,溫州曾出現一陣“高機與吳三春”熱。這個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先在故事的主人翁高機的家鄉蒼南縣流傳,隨後通過山歌、道情、花鼓漁鼓、溫州鼓詞、布袋戲等不同的形式在浙西南一帶的民間廣為傳唱。還被編寫成越劇甌劇、婺劇等戲劇和連環畫、章回小說等文藝形式流傳至台州、杭州及廣東的潮州、福建等地,被稱為是“浙南的梁祝”故事與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內容簡介


民間傳說
《高機與吳三春》是一個在浙南地區廣泛流傳的民間傳說,一對青年男女為了衝破封建桎梏而雙雙殉情,被喻為浙南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溫州民間曲藝如道情、龍船、花鼓長期傳唱不衰,後來溫州鼓詞也加以移植改編,還被搬上戲曲舞台。
高機綢
嘉靖年間,平陽宜山人(現為蒼南龍港白沙)高機是一個手藝高超的織綢工人,長得英俊瀟灑,他織的甌綢平滑細膩而光澤鮮亮,在浙南一帶十分出名,被稱為“高機綢”。
處州府龍泉縣富商吳文達為了巴結府尹,擬用最為昂貴的“高機綢”作為慶賀府尹之母六十壽誕的禮品,遂重金禮聘高機前來龍泉,吳文達為此專門把廂房作為機房安放織綢機,以供高機織綢之用。
私定終身被判三年
文達獨生女三春善於刺繡,傾慕高機手藝高超,人品倜儻風流,經常下樓到機房觀看高機織綢,日久生情,二人情投意合,引為知己。一年後,高機因母病即將離去,三春戀戀不捨,在丫環玲聰的安排下,二人在綉樓定情,願生生世世永為夫婦。高機覺得兩家門第懸殊太大,要結為夫婦決無可能,為此猶豫再三,但三春義無反顧,決定隨高機私奔。在船老大黃三的協助下,二人夤夜乘舴艋舟離開龍泉到達江心嶼。吳文達遍尋三春不得,嚴刑拷問玲聰,得悉三春已與高機私奔,便率領家丁追趕,在江心嶼將高機擒獲,解送縣衙治罪,永嘉縣令以“拐騙良家女子”罪將高機判刑三年。文達將三春帶回龍泉,準備另擇豪門。
雙雙而亡
三年後高機出獄,為探聽三春消息,喬裝賣綃客來到龍泉吳家,見吳家紅燈高掛,多方打聽,方知三春次日即將出嫁。玲聰認出高機,遂將此事告知三春,暗中將他招引進門。三春誠恐文達加害高機,便故布疑陣,命玲聰將金銀暗藏於麥餅中持贈高機。玲聰引高機至廚下用飯,又暗藏啞謎於菜肴之中。高機誤以為三春變心,憤然離去,路經桃花嶺時,從麥餅中發現金銀,回想菜肴中的啞謎,方知三春一片苦心,一時氣塞心頭,竟成瘋顛。
次日,三春迎親花轎途經桃花嶺,見高機瘋瘋顛顛,心痛如絞,以剪刀自裁於花轎之中。高機見三春為己殉情,也投江而死。

創作背景


浙南大地上是否真的發生過如此凄美的事件?如有,是在哪朝哪代?地方文獻與浩如煙海的筆記文學是否有過記載?這是一個饒有興趣的問題,早在半個多世紀前,溫州一些文化人就曾對此進行探索。浙江省文化廳幹部何師曼還專程跑到平陽(包括現今的蒼南)等地進行實地調查,走訪了許多老人,在溫州市圖書館館長梅冷生先生的協助下查閱了大量資料,結果無功而返。對此,何師曼也感到納悶,梁山伯與祝英台故事的歷史遺跡全國就有好幾處,為什麼偌大的平陽縣竟找不到高機的出生地,瑞安、平陽等地的高姓族譜中也沒有高機其人,所以何師曼的最終結論是:高機故事只是一個民間傳說,沒有歷史依據。
時任溫州市越劇團導演的張明曾提出一個看似荒誕但卻入情入理的推斷,他認為“高機”故事是一個專為溫州特產甌綢作宣傳的廣告文學,所謂“高機”,可以解讀為“高超的織綢機手”。
甌綢是溫州的特產之一,南朝鄭緝之的《永嘉郡記》就已記載“永嘉有八輩蠶”,宋嘉定年間,溫州已出現機織戶,元至元間,溫州設有官營織染局,專門管理與紡織有關的事宜。元代平陽人王虎臣還寫過《繅絲行》一詩,可見當時平陽的紡織手工業比較發達。明萬曆元年(1573),溫州府在德清坊設立了織染局,派官員監造進貢宮廷的絲織品。
高機故事也許史實上有待考證,但根據以上情況,溫州道情等口頭文學把故事的歷史背景定在“明嘉靖年間”,是合乎歷史邏輯的。由此也可約略推定《高機與吳三春》曲藝的流行,可能在明末清初。
吳三春是殉情而死的,而且死在花轎之內,民間便將吳三春奉為“花轎神”。上世紀50年代,溫州一些地方的花轎店的後堂就供奉“花轎神”,此神就是吳三春。

作品影響


沉寂了整整半個世紀后,《高機與吳三春》的故事漸漸被人們淡忘,尤其是70年代后出生的蒼南人,大都不知道自己的家鄉曾有這樣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多少榮華富貴將化為塵土,只有“凄而美”的事物還能以美好的形式繼續留存於世。《高機與吳三春》再受關注是始於2007年,這一年,《高機與吳三春》的傳說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也是這一年,縣政協文史委把《高機與吳三春》列入五年出書計劃。從此,《高機與吳三春》的故事被人從“老箱底”翻出,開始進入蒼南一些文化人研究和關注的視野。
2009年9月,《高機與吳三春》的傳說,由我縣申報國家級非遺名錄。同一時間內,故事的發生地浙江龍泉也申報國家級非遺。據了解,該項目已通過文化部的初審。
2010年1月12日,縣政協文史委為了完成《高機與吳三春》材料收集工作和了解龍泉有關方面研究《高機與吳三春》的情況,在縣政協副主席尤有光帶隊下,縣文廣新局、縣政協文史委、縣文聯、縣新聞宣傳中心、縣非遺辦等單位有關負責人一行來到龍泉,尋訪《高機與吳三春》的故事。
在龍泉,我縣一行實地參觀了龍泉市西街街道宮頭村吳三春舊居,並召開了座談會,龍泉市政協副主席徐建新和龍泉文化、新聞等單位以及吳三春舊居所在地的街道幹部、村幹部、研究《高機與吳三春》的人員等參加了座談。座談會上,大家形成共識,認為《高機與吳三春》的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影響了一代人的人生觀和愛情觀,是兩地共同的文化品牌。今後,兩地要利用“高機與吳三春”這條紅線,加強合作與交流,再續兩地情緣,共同打響《高機與吳三春》這張文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