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劇

甌劇

甌劇為浙江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稱“溫州亂彈”。是流行在浙江南部溫州一帶的古老劇種,它以“書面溫話”作為舞台語言。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較有影響的傳統劇目有《高機與吳三春》、《陽河摘印》以及創作的現代戲《東海小哨兵》等。

1959年定名為甌劇。甌劇以唱亂彈為主表演上已形成統一的藝術風格,具有樸素、明快、粗獷而細膩的特點。文武兼備,唱做並重,以做工見長。音樂樸素、明快、流暢,表現力很強,能細緻地表達各種人物內心複雜感情。

2008年6月,浙江省溫州市申報的“甌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甌劇
甌劇
甌劇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較有影響的傳統劇目有《高機與吳三春》、《陽河摘印》以及創作的現代戲《東海小哨兵》等。甌劇的音樂除亂彈外,還有高腔、崑曲、徽戲、皮黃等劇種的唱腔曲調,十分豐富多彩。甌劇唱腔分“正亂彈”和“反亂彈”;正亂彈主要曲調有[慢亂彈]、[二漢]、[玉麒]、[流水]、[小桃紅]等;反亂彈有[錦翠]、[洛梆子]、[反流水]、[反緊板]等。
溫州是宋代南戲的發源地。明代以後,高腔、崑腔流行於浙江南部,明末清初,溫州的戲班以演唱高腔和崑腔為主,亂彈腔傳入后,逐漸兼唱“高”、“昆”、“亂”。當時溫州一帶農村流行一種半職業性的“三月班”,農閑時結班做戲。農忙時務農。這種班社起初僅有八個演員,只能演出《浪子踢球》、《賣胭脂》等小戲,在演出角色較多的劇目時,則採取跑角、兼角辦法。后逐漸發展成為職業性班社。清代中葉,溫州的戲班又吸收了徽調、灘簧和時調,逐漸發展成為多聲腔的劇種,並出現規模較大的職業班社。但此時演唱崑腔、高腔者漸少,而以亂彈腔“正亂彈”、“反亂彈”為主。
據史料考證,溫州一帶最早的亂彈班是以洪全本為班主的“老錦秀”班,成立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老錦秀班是具多種聲腔而以亂彈腔為主的班社,能演八十四本大戲,成為後來溫州亂彈固定的傳統劇目。清嘉慶(1796-1820)年間,班社有日秀、三星、小春花、八永義等。
道光(1821-1850)時,溫州一帶商業、手工業更加繁榮,人口激增,班社一度發展到三十餘個,主要班社有新益奇、竹馬歌、老同慶、新聯奇、新同慶、大三異、大吉慶、小同慶等。活動區域除浙南的溫州、台州(治今臨海)、處州(轄今浙江麗水縉雲、青田、遂昌、龍泉、龍和等縣)外,還遠及閩北、贛東北等地,相當繁盛。
宣統二年(1910)后,京劇開始在溫州流行,溫州亂彈開始衰落。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大部分班社解體,致使溫州亂彈一蹶不振,到40年代,僅存老鳳玉、新鳳玉、勝鳳玉三個班社。新中國成立后,有關部門將老鳳玉、新鳳玉、勝鳳玉三個班社合併組成勝利亂彈劇團。1950年後又先後成立“更新”、“紅星”等班,1955年合併為溫州亂彈劇團。1957年起,政府從又先後選派(調)一些政治、行政及業務創作幹部擴充劇團班子、隊伍,形成一個體制較為完善、力量較為強大的戲曲編演團體。1959年,經政府批准,改名為“甌劇”,並為“全民所有制劇團”。 

藝術特色


綜述

甌劇唱做並重,文武兼備,以做工見長。武戲吸收民間拳術和武技,緊湊、驚險。所用語言為溫州官話,唯丑腳用溫州方言。

唱腔

甌劇
甌劇
甌劇的音樂唱腔由高腔、崑腔、亂彈、徽調、灘簧、時調等多種聲腔構成,現代甌劇以唱亂彈腔為主,兼唱他腔。一劇中兼唱幾種不同聲腔,表演上已形成統一的藝術風格,具有樸素、明快、粗獷而細膩的特點。傳統曲牌有一千多支。因長期活動於農村山鄉,表演上生活氣息濃厚,形式上格律不嚴。甌劇的高腔,音樂結構為曲牌聯套體,僅以鑼鼓助節,無管弦樂器伴奏(個別劇目,如《磨房串戲》和《循環報》中,有一段有管弦伴奏)。演出時,一人獨唱,眾人幫腔,音調高亢,風格粗獷。不少曲牌頻繁使用宮調交替和轉換手法,形成特有風格。

亂彈

甌劇的亂彈,分為正亂彈和反亂彈兩種,均為板式變化體 結構。定調正、反相差5度,各有原板、疊板、緊板、流水和起板、抽板、煞板等變化,並有“洛梆子”、“二漢”等其他曲調。亂彈腔曲調華彩,優美動聽,由於用中原音韻結合溫州方言演唱,唱腔具有地方特色。在甌劇“正宗”的傳統亂彈大戲中,大都唱正亂彈。故正亂彈一向被稱為“祖音源流”或“主音源流”。它與當地民間音樂有明顯聯繫。作為亂彈腔基本板腔之一的“原板”為上下句結構,明亮剛健,可變性大,既可表現歡快感情,又能抒發低沉的情緒。反調原板在節奏與結構上,與正調原板相似,僅較正調原板平柔委婉,調式也不同。正、反原板,均可單獨演唱,也常與疊板、流水等板式聯結使用。正流水板是氣氛喧囂,適宜於悲哀的感情,可單獨使用,亦可與其他板式作聯接。流水板與緊板旋律基本相同,緊板以散板形式演唱,流水板以1/4節拍快速演唱。在演唱中,伴以大鑼大鼓。反流水板的唱腔結構和演唱方法與正流水板同,但比前者激越高亢。

音樂

甌劇音樂樸素、明快、流暢,表現力很強,能細緻地表達各種人物內心複雜感情。

語言

甌劇語音是溫州方言加中州韻。俗稱“亂彈白”或“書面溫語”(溫州官話)。旦角以假嗓(又稱陽喉)為主,真假聲結合;小生則以真假嗓結合,以本嗓為主,謂之“子母喉”(也叫雌雄喉,陰陽喉);大花多用雜音;老生、老旦用本嗓;老生多用“堂音”、“虎音”,老旦多用腦後音。

樂器

伴奏樂器,以笛子為正吹,板胡(舊稱“副吹”)為主要伴奏樂器。此外,尚有琵琶、三弦、月琴揚琴、二胡、中胡、大胡、笙、簫、嗩吶、長號、蘆管、牛筋琴等。

曲牌

甌劇的廣場曲牌有絲竹曲和嗩吶曲兩種。多能伴以各種鑼鼓,富有地方色彩。其中〔什錦頭通〕、〔西皮頭通〕、〔一封書〕,為甌劇著名的“三大頭通”。

表演

甌劇的表演,唱做並重,以做功見長。如小生可分窮生戲、風雅戲、花戲、箭袍戲、雌雄戲、(童生)戲、鬍子戲。在《陳州擂》、《玉麒麝》等劇中,翻撲跌打,一應俱全。小旦有悲、花、潑、癲、唱、武 等六類戲;花旦須兼演刀馬旦,有時還要反串武小生,如《哪吒鬧海》中的哪吒,是花旦的重頭戲。二花兼演武花臉,如:《紫陽觀》中杜青,要有“飛腿”、“倒爬”、“水雞步”、“虎跳”等武功表演。此外,如小生的“麻雀步”;旦腳的“寸步”、“跌步”、“三腳”以及小花的“踢球”、“飛鑼”、帽功、扇功等,均有獨到之處。由於甌劇長期活動於農村,表演具有樸素,明快和粗獷的風格。甌劇的武戲,更具獨特風格,吸收民間拳術而成的“打短手”、“手面跟頭”,演員赤手空拳,互相搏鬥,時翻時跌,動作緊湊。“打檯面”中的“上高”、“脫圈”、“銜蛋”等技巧,亦頗驚險。其它如三節棍、梅花棍、對於連環(即“藤牌陳”)等武技,均頗有特色。其他表演特技如《神州擂》的箭,《火焰山》的扇,《北湖州》的叉,《打店》的枷,以及小生的“麻雀步”、旦腳的“寸步”、“跌步”、“三腳步”,青衣的“背屍”等,都具特色。

角色行當

甌劇在清光緒以前,只有“上四腳”(生、旦、凈、丑)和“下四腳”(外、貼、副、末)八個腳色;清光緒以後,隨著劇目發展的需要,行當越分越細,發展為三堂十六腳,即白臉堂:小生、正生、老外、武生、四白臉;旦堂:當學旦、正旦、花旦、老旦、三手旦、拜堂旦(小旦);花臉堂:大花、二花、四花、小花、武大花。
生行
初時甌劇角色以生為主,稱為正生,扮演中、青年男子。外(老外),系“生外之生”,專扮演老年男子;末為“生之末”,扮演中、老年男子中的配角;小生原只扮演青年男子的配角,生行一般俊扮不塗花臉,故又稱“白面堂”,但也有少數開花臉的戲。生行早期尚有小外、小末等腳色,亦即後來的“四白臉”,是生中扮演次而又次角色者。清中葉以後,亂彈、皮簧勃興,描寫男女愛情婚姻的戲增多,小生由次要變為主要,正生成為老生的專稱。自此,生行基本上形成小生、老生、老外、副末四行當的格局。但仍無文武之分,要求演員文武不擋,做打皆精。生行的唱法,老生用“堂喉”(本嗓),講究嗓音渾奪取明亮,吐字清楚,噴口有力,有的則用“小堂喉”(高音區運用假嗓),有的腔句往往翻高八度演唱(如〔撥子〕翻高,稱為“撥子高唱”),聽來飄逸洪亮,別具一格。老外均用堂喉,講究嗓音蒼勁渾厚,以聲如洪鐘者為佳。副末亦同。小生原用“雌雄喉”(真假嗓並用,轉折明顯),演唱中能結合和諧者甚少,自有女小生后,真假嗓運用始自然優美。
花臉行
甌劇很早就形成大花臉(凈)、二花臉(副)、三花臉(即小花臉,丑)、四花臉等四色花臉的格局,後期由於角色增多,開始增添一些花臉腳色,如“武大花”等。大花臉所扮演的角色較多,有忠有奸,有正有反,上至帝王權貴,下至乞兒貴女,幾乎無奇不有。若以其所抹花臉區分,計有紅、黑、白、花四類。紅臉多為英勇忠義之士,黑臉多為憨直剛毅之人,白臉多為奸刁卑俗之徒,花臉(雜色臉)多為兇殘邪惡之輩。二花臉介於凈、丑之間,亦凈亦丑,亦文亦武,二花臉(副)擅飾憨厚蠢笨的角色。小花臉(丑),舊俗在戲班中地位最高,能代表老郎(戲神)在班中執法。其扮演的角色,忠奸善惡,男女老少,且文武不擋,無所不包。小花臉亦兼演彩旦,如《碧桃花》中的老婆,《牡丹記》中的皮氏等。四花臉,為花臉行的次要腳色,如《水擒龐德》中,大花臉飾關羽,二花臉飾周倉,四花臉則飾龐德;《碧桃花》中小花臉飾牢婆,四花臉則飾配角牢頭。四花臉在較多戲中則扮演奴僕、家將、皂吏、報子之類。大花臉唱念均用大嗓,不僅要求聲音洪亮,而且要有翻滾之聲,因聲如滾雷隆隆和巨浪翻騰,稱為“滾喉”,亦稱“水底翻”。小花臉用“堂喉”(真嗓),但說白常用“子喉”(假嗓)與“堂喉”結合,有時突然翻高八度,以增強風趣詼諧的效果。二花臉用嗓近於大花臉,四花臉則與小花臉接近。
旦行
早時只有旦(正旦)、貼(亦稱作旦)、夫(老旦)和小旦四色,正旦與正生相配為男女主角。清中葉后,正旦的地位為花旦所代替,與小生相配,成為男女主角,正旦則成為專飾中年婦女的配角。后因武戲增多,又添“武小旦”一色。清末以後,旦戲增加,各劇種又都增添了“三手旦”(或稱“三梁旦”)一色;使旦行多至七個腳色。花旦專演年青女子,唱做俱重,文武兼能。因其在許多戲中挑大樑;因而有人稱之為“大梁旦”、“當家旦”。貼旦亦稱作旦,亦扮演年青女子,常為花旦之配角,故有人稱之為“二梁旦”。但貼旦專工唱,花旦更重做,故貼旦仍有其所長和特色。如《西廂記》中花旦飾紅娘,貼旦則飾崔鶯鶯。正旦主要演中年婦女,還常兼演次要小生,武小旦專演旦腳武打戲,如《打店》中的孫二娘,《白蛇傳》中的小青等。老旦專演老年婦人,有時兼演其它角色。三梁旦(三手旦)為旦腳中次而又次者,常演一些丫鬟、宮女等角色。小旦因每戲結尾大團圓時,常頭披紅巾充新娘拜堂,故又稱“拜堂旦”,多由學徒擔任。

臉譜

甌劇臉譜,既雷同於兄弟劇種,又有別於他者,是同中有異。其臉譜譜式,名目繁多,名稱各異,在甌劇中,大體上是:
三塊瓦臉(北方稱“三塊窩”):基本特徵是將臉較明顯分為三“塊”故名。金蓮:多為神佛,如:如來佛、雷公等。
花臉:如張飛、牛皋、司馬師等;甌劇中還有個巾幗英雄畫花臉,即《四國齊》中的鐘離春。
歪臉:如鄭子明(因狩獵被熊所傷傷,臉留爪痕)。
陰陽臉:如《鳳台關》中的胡福,譜式為半邊青半邊白,連髯口也黑白各半,陰陽分明。
動物臉:如孫悟空、金錢豹、婁阿鼠以及《鐵桶城》中臉畫青蛙的黃模等。
碎花臉:其特點為構圖繁碎而複雜,如《馬武奪魁》中的馬武等。
文字臉:特點是在額上畫出鮮明文字,如《盜金鈴》中的竇一虎,文字臉:特點是在額上畫出鮮明文字,如《盜金鈴》中的竇一虎,額頭畫一草體“虎”字;《雙救駕》中的吳漢,於額頭畫一正楷“孝”字。
附(加)件臉:從儺舞面具的衍化脫變或改良,除勾畫外,並局部藉助於額頭、鼻子或下顎等處的附加部件,以改變和突顯某些局部部位。
豆腐塊臉(俗稱“白鼻頭”):多用於小花臉(丑)行之正、反面人物。
臉譜譜式豐富多樣、用色變化絢麗、手法巧妙,堪稱中國戲曲藝術一絕。而所有這些臉譜,都必須與髯口、盔甲、服裝、鞋靴乃至道具等綜合配“套”,才形成完美的藝術統一體;同時,又往往於特定人物的特定人物的特定時間、特定事件,以及身份、年齡和地位的變化分不開,並伴隨著變化而變化著。臉譜具有傳神、誇張、寓意、裝飾和褒貶、懲惡揚善的功能。
粉白臉(白臉的別稱):如曹操、張邦昌、嚴嵩等權貴佞臣。
紅臉:多為正面人物、忠臣良賢,如關雲長、趙匡胤等。
黑臉:忠臣賢相等正面人物,如包拯。

代表劇目


甌劇的劇目,豐富多彩,大都取材於民間故事和歷史故事。多數劇目內容具有強烈的人民性;曲調通俗,善於運用民諺俗語。著名傳統劇目有《高機與吳三春》《陳三裊》《仇大娘》等。 
據不完全統計,甌劇的劇目約四百五十餘本,其中,包括甌劇的“正統”傳統“本家”老戲八十四本大戲;卻不包括新中國成立后新編、移植改編的劇目。倘全部囊括,其數量將甚為可觀。 
若將八十四本“正統”“本家”大戲,按所唱的聲腔分,有“三昆”、“四高”、“五老”、“四冷”、“四徽”之分。 
“三昆”即三本唱崑腔的“老戲”:《連環計》《雷峰塔》《漁家樂》三本。其實,遠不止此數,尚有不下於二十本大書目目未計然而然,歷來依此相沿,故仍依此“傳統定數”為準。 
“四高”即四本唱高腔的“老戲”,它們是:《報恩亭》《雷公報》《循環報》《紫陽觀》四本。其實際情況是:尚有近三十本大小高腔戲未計,同樣也是歷代藝人依此沿稱,故仍沿此數。 
“五老”即五本唱亂彈腔的“老”戲,它們是:《施三德》《銀牌記》《賜雙刀》《苦相記》《全家福》五本老亂彈戲。 
“四冷”即四本不常上演的“冷門”亂彈戲:《四國齊》《醉幽州》《取寶刀》《鬧沙河》四本。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歷史價值:在“溫州雜劇”(南戲)的故鄉,迄今仍活躍著具數百年歷史的,集“高”、“昆”、“亂”、“徽”、“灘”、“時”六種聲腔唱調於一劇種的古老劇種,且世代繁衍於南戲故里,這在我國戲劇歷史上,是很獨特的歷史現象和歷史事實。 
學術價值:由我國“南戲”直接繁衍的古“四大聲腔”,在今天,世上僅存“高腔”與“崑腔”兩種。這兩種,在甌劇中史來都有留存和演唱,綿延至今。擁有此二腔者,全國不多,一直生存在南戲故里者,唯甌劇。 
藝術價值:甌劇劇目的豐富,音樂的浩博,臉譜的獨具,表演得獨到,生活氣息之濃郁,融(溫州)“小南拳”打鬥之鬧猛,藤牌(陣)舞、浮缸舞之獨特等藝術風範,深深根植於浙南群眾之中。 

傳承現狀

隨著社會的變遷、大眾傳媒方式的改變、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藝術的衝擊等原因,甌劇面臨著傳承和發展危機。 

傳承人物

陳茶花
女,1931年2月生,溫州市人。甌劇老一代著名表演藝術家。出生於梨園世家。12歲因生活所迫開始學藝,解放前先後在“新鳳玉”亂彈班習藝,其後又入“大高星”、“勝福連”、“新陽春”、“新紅玉”等班社從藝。解放后,參加溫州勝利亂彈劇團,1959年更名為溫州甌劇團,並作為劇種名稱行於世。她長期擔任甌劇團團長,退休后仍為甌劇團顧問。她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浙江劇協二、三屆理事、浙江三屆人大代表、省六屆政協委員、省二屆文聯委員、全國第三次文代會代表、溫州市二屆文聯委員、市二屆劇協副主席,後為顧問。
數十年舞台生涯,她先後主演了《佛靈寺》、《販馬記》、《蝴蝶杯》、《崑山縣令》、《玉簪記》、《碧玉簪》、《鍾離娘娘》、《高機與吳三春》及現代戲《紅梅贊》(《江姐》)、《洪湖赤衛隊》、《送肥記》等數以百計的古今婦女舞台藝術形象,最為膾炙人口的《高機與吳三春》,被譽為浙南溫州的“梁山伯與祝英台”。1954年,以《賣綃會》一折獲華東地區表演三等獎,她先後多次獲浙江省、溫州地、市表演一等獎。其表演風範、演唱行腔,形成特有的柔美與韻味。
作為甌劇老一代表演女旦角(過去是男旦)藝術家,先後為甌劇培養的學生有一級演員翁墨珊,二級演員謝菲菲、馮彩秋及洪永娟等藝術(旦角)表演骨幹,對於甌劇的傳承至關重要。
作為團長和繼王蘭香之後的甌劇女性旦角演員,她深惑甌劇中亂彈腔唱調,那歷來男女演員同工同調的舊習非改不可;因此她數十年如一日地積極支持和配合甌劇第一代表作曲家李子敏先生對音樂進行改革,經長期實踐,解決即確立甌劇亂彈腔唱調,在統一定調(尺字調)基礎上正,反亂彈唱調交替演唱,從而確立了男女工唱調問題,以及(慢垛板)、(緊垛板)、(女工垛板)等新板式新腔句的創作、試演(唱)的確立,都與舉足輕重的陳茶花為首的率廣大演藝人員的合作、支持密不可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愈加顯示其歷史價值和意義。
孫來來
1942年1月生,溫州市區人。國家一級演員。曾任甌劇團副團長,藝術指導,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政協委員。曾兼任浙江省劇協常務理事、溫州市劇協副主席。出身於梨園世家的孫來來,1954年入“勝利亂彈”劇團(甌劇前身)習藝,攻武生行。
1960年在杭州演出時,受藝術大師蓋叫天賞識並收為藝徒。四十多年來,主演的戲主要有:《武松》中武松,《打店》、《獅子樓》、《蜈蚣嶺》中武松,《酒樓殺場》石秀,《北湖州》鐵木爾,《殺金賣拳》韓生,《蝴蝶杯》田玉川,《碧珠蛟龍扇》高清偉,《貂蟬》呂布,《三打陶三春》高懷德,《沙家浜》部建光,《智取威山》楊子榮,《紅梅贊》(《江姐》)甫志高,《英姑》盧根源,《東海小哨兵》張排長等,古今人物形象,在城鄉中廣有影響。
1989年獲浙江中年演員大獎賽最佳獎,1992年獲全國“天下第一團”劇目展演優秀表演獎,1995年攜《酒樓場》(飾石秀)隨藝術團赴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等國演出,獲盛譽;同年,以《獨木關》中薛仁貴,獲浙江省優秀演員獎、省文化廳藝委會“金藝獎”,1997年以《酒樓殺場》獲國家文化部文華表演獎,2002年5月,應台灣邀請赴台巡迴演出,獲得台灣專家觀眾的普遍讚揚。以及溫州市金鹿獎、百花獎等省市高獎。為溫州市第二輪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事迹編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文藝家傳集》等書。
方汝將
男,溫州市甌劇團當家小生,優秀青年演員,出生於1977年4月8日,籍貫平陽縣敖江鎮。
199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分配到溫州市甌劇團,是團里的主要演員之一。2001年因業績顯著,被破格評為國家三級演員。2001年 獲市文聯評為"希望之星"稱號;市首屆藝術節在《仇大姑娘》中扮演男主角榮獲一等獎,該劇已被中央台戲曲頻道列為拍攝計劃向全國播放。2002年被任命為溫州市甌劇團副團長職務。2006年作為全國地方劇種的代表人物參加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名段欣賞》開播10周年的拍攝錄製,演出《殺狗記》片段。同年獲得溫州第2屆青年演員大賽金獎第一名。同年主演《殺狗記》參加全國地方戲匯演榮獲劇目銅獎。同年在溫州市第2屆藝術節上主演的《洗心記》榮獲表演一等獎。2012年 榮獲浙江省首屆戲劇表演金獎獎”。2013年5月榮獲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保護措施

2008年,甌劇招三十名藝徒,計劃用六年時間,關門培訓,為未來補充新人。 
2019年,為更好地滿足廣大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將每季度將舉辦一場甌劇文化惠民活動。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溫州市甌劇藝術研究院獲得“甌劇”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5年1月6,溫州市甌劇藝術研究院在溫州市東南劇院參加“甌劇藝術演出周”活動。 
2016年2月24日,甌劇在溫州市鰲江鎮西塘社區環溪村進行專場演出。 

榮譽表彰

1954年,華東區首屆戲曲觀摩會演中,甌劇演員陳茶花以一折《賣綃會》獲演員三等獎。 
1957年,浙江省舉辦戲曲會演大會,甌劇《高機與吳三春》獲得劇本二等獎。 
1957年,浙江省舉辦戲曲會演大會甌劇《高機與吳三春》獲得演出獎。 
1957年,浙江省舉辦戲曲會演大會甌劇《高機與吳三春》獲得舞美製作獎。 
1957年,浙江省舉辦戲曲會演大會甌劇《高機與吳三春》獲得音樂演奏獎。 
1957年,陳茶花參演甌劇《高機與吳三春》獲得演出一等獎。 
1957年,金萬宣參演甌劇《高機與吳三春》獲得演出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