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扇公主

《西遊記》中的角色

鐵扇公主又叫羅剎女或鐵扇仙,是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的角色,乃得道的地仙,長得漂亮俊俏,與牛魔王結為夫妻,生有一子紅孩兒。住在離火焰山一千里的翠雲山上的芭蕉洞里,擁有法寶芭蕉扇,能滅火。

人物來源


神話人物

是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虛構人物,乃齊天大聖孫悟空結拜兄弟牛魔王之妻,其子紅孩兒后被觀音所收。在“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開始出現。
羅剎,佛教中指惡鬼,指食人肉之惡鬼。相傳原為印度土著民族之名稱,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遂成為惡人之代名詞,演變為惡鬼之總名。
但在中國明清時期,國人稱外夷特別是蘇聯一帶的人為羅剎,主要指他們兇猛,不講理。結合歷史背景和西遊記成書時間,可以大致上認為,書上說的羅剎,應該是俄羅斯一帶的小國家。
那麼,鐵扇公主極有可能是指某一外國的公主。
資治通鑒》上有一句話,秦王苻堅對呂光說:“朕聞西國有鳩摩羅什,深解法相,善閑陰陽,為後學之宗,朕甚思之。賢哲者,國之大寶,若克龜茲,即馳驛送什。”
這鳩摩羅什原為一個印度婆羅門教徒之子,後來皈依了佛教,曾卜居西域諸王國之一的龜茲(今新疆庫車)。並且娶了當地一位已經出家修行的公主。
雖然歷史和小說有所不同,但是考慮到西遊記的歷史背景和成書時間,也不排除作者在創作的時候,參考了這些歷史人物。要知道,唐僧取經,一路向西,新疆和印度都屬於他的西行路線,也符合一定的推理。
法寶
至於“芭蕉扇”則是一個法寶工具,原本是在昆崙山後,從混沌開闢以來,天地間自然產生的一個靈寶,為太陰的精葉,所以能夠滅火氣。另外,芭蕉扇不止一把,太上老君也有一把,在金角銀角和青牛怪(獨角兕大王)篇出現過。
鐵扇公主圖片
鐵扇公主圖片
鐵扇公主又叫羅剎女,是女妖中十分厲害的一個,長得漂亮俊俏,與牛魔王是夫妻。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人物,住在翠雲山芭蕉洞。乃齊天大聖孫悟空結拜兄弟牛魔王之妻,其子紅孩兒后被觀音所收。住在翠雲山芭蕉洞,手使一把三尺寶劍,還有十分厲害的芭蕉扇。唐僧西天取經,被八百里火焰山擋住去路,只有借得芭蕉扇,扇滅八百里火焰,才能通過。孫悟空向羅剎女借寶扇時,被羅剎女一扇扇到小須彌山,誰知悟空因禍得福,向靈吉菩薩借得定風珠,再到芭蕉洞去借寶扇,後來悟空使計變成小蟲兒鑽進鐵扇公主的肚子,迫使羅剎女借給芭蕉扇。誰知智慧無邊的齊天大聖這次上了大當,借了一個假扇,越扇越旺,差點兒燒了自己。
神話背景:鐵扇公主是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虛構人物,乃齊天大聖孫悟空結拜兄弟牛魔王之妻,其子紅孩兒后被觀音所收。在“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芭蕉扇”開始出現,最初的名稱叫“鐵扇仙”,之後才更清楚其名,根據小說所言:樵子笑道:“這芭蕉洞雖有,卻無個鐵扇仙,只有個鐵扇公主,又名羅剎女。”
至於“芭蕉扇”則是一個法寶工具,原本是在昆崙山後,從混沌開闢以來,天地間自然產生的一個靈寶,為太陽的精葉,所以能夠滅火氣。
在《南遊記》中,鐵扇公主最後與華光天王成婚。

來歷

悟空與鐵扇公主
悟空與鐵扇公主
首先從《西遊記》里可以知道,這鐵扇公主不是妖怪,如果是什麼花草鳥獸成了精,孫悟空肯定早就一眼看出來了,可孫悟空到翠雲山上后誇翠雲山“千年古迹,萬載仙蹤。碧梧鳴彩鳳,活水隱蒼龍”,頗有些仙氣。孫悟空到積雷山摩雲洞找牛魔王,對玉面狐狸精說是鐵扇公主派來請牛魔王的,牛魔王當時懷疑說:“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個得道的女仙”,可見雖然牛魔王可能是個妖精,可這鐵扇公主卻是由人得道的。
孫悟空到翠雲山,向打柴的樵子打聽:“有個鐵扇仙的芭蕉洞,在何處?”那樵子笑道:“這芭蕉洞雖有,卻無個鐵扇仙,只有個鐵扇公主,又名羅剎女。”
這羅剎女為什麼稱自己是公主呢?如果鐵扇公主是羅剎女自己給自己起的美稱,可西遊記里有名有號的女妖精也多得有幾十個了,沒見有哪個自稱什麼公主,白骨精被叫做白骨夫人,而不叫白骨公主,荊棘嶺上的杏樹精自稱杏仙,也不叫紅杏公主。可見這羅剎女的公主名號必然有些來由,要麼得道前是某國的公主,要不然就是得道后成了公主。
這羅剎女肯定不是玉皇大帝的女兒,難道是某位天王的女兒?也可以肯定不是。孫悟空是有名的“地里鬼”,不管妖精的主人是誰,肯定追到門上去。豈不見白毛老鼠精僅僅是托塔天王的義女,李天王就被孫猴子纏得沒有辦法,幫了忙還落了不是。這羅剎女倘若是某位天王的女兒(不管是真女兒還是認得乾女兒),她老爹早被孫悟空鬧來幫助除妖了。再者《西遊記》上也未見牛魔王一家和天上有什麼往來。
所以羅剎女得道前必定真的是某國的公主。那麼她到底是哪個國家的公主呢?又是在哪個朝代得道成仙的呢?
鐵扇公主圖片
鐵扇公主圖片
第一點,鐵扇公主跟牛魔王成親,肯定是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以後。孫悟空當年做美猴王時,他們當初七兄弟聚義,老大就是牛魔王,號稱“平天大聖”, “日逐講文論武,走杯傳觴,弦歌吹舞,無般兒不樂。”老牛若是成了家室,哪裡有這等閑工夫跟一幫狐朋狗友玩樂?早就忙事業去了。看後來牛魔王和孫悟空大戰正酣,突然停手急忙去赴碧波潭老龍王宴會的樣子,就像現在人一樣,當了局長、處長以後,推託不掉的應酬就多了,哪怕這裡跟人打架,一個電話打來,也要去赴宴。老牛當年身處草莽的時候,跟孫悟空一起瞎鬧,可人家現在發達了,都有了私家高級坐駕(辟水金睛獸)。(這仙家坐駕也都是有級別的,普賢騎白象,文殊騎九頭獅子,觀音菩薩是個女兒家,開著一輛精緻的金毛吼,李白的詩里想象那些仙人要麼騎青鸞,要麼駕白虯,就和人們覺得現在大款們都開賓士、寶馬似的。可以肯定老牛當年沒有這個辟水金睛獸。以孫猴兒的性格,見了這等高級跑車,肯定又跑到龍宮裡,索要座騎,“你這裡若有好車,索性送我一輛。”老龍王如敢推託,“真箇沒有,就和你試試此鐵!”)
再說,若是牛魔王那時已經結了婚,孫悟空豈有不認識大嫂的道理?
第二點,這鐵扇公主是成仙以後和牛魔王結的婚,還是結婚以後又成的仙?成仙以後便長生不老,青春永駐,這盡人皆知。也就是說,成仙以後肉身的年齡就始終是成仙那一刻的年齡。從《聊齋》里人們看到,死了幾十年的女鬼現身時還是如當年一般年青美貌。從西遊記里看,鐵扇公主出場時是婦人的妝扮,可見鐵扇公主是結婚後成了仙的。並且紅孩兒出場時還是六七歲的模樣,可見這娘倆是當年一併成的仙。想象當年的情形大概和劉安的“雞犬升天”差不多,老牛甭管用什麼手段,從哪裡弄來了仙丹,或者就是他自己煉出來的罷,給老婆和兒子服用了,結果就成了鐵扇公主和紅孩兒。
《西遊記》里大戰紅孩兒一回中,火雲洞的山神土地告訴孫悟空說,那紅孩兒是牛魔王的兒子,羅剎女養的。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煉成“三昧真火”,神通廣大。這裡三百年或者是取其成數,可能紅孩兒只修鍊了二百多年也說不準,我們就算它是300左右50年。
如此說來,這時間就好算了。大鬧天宮的時間《西遊記》里說得明白,“王莽篡漢時,天降此山,下面壓了個神猴”,那是公元8年。牛魔王遇見鐵扇公主必定在此之後,娶妻生子肯定更晚一些。唐僧取經在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太宗皇帝自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西天一路走了十四年,西遊記中大戰紅孩兒是第四十回書的事,除去前十回介紹孫悟空出世和唐僧的身世外,可見遇見紅孩兒時西天路唐僧師徒走了有三分之一了,大概花了不到5年時間,算來是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從此往前推三百年,那是在公元344年。因此,紅孩兒的得道時間也就是說鐵扇公主得道的時間就在公元344年前後50年,即公元294至公元394年之間。
有了這個具體的時間範圍,那我們就可以在歷史上去查找鐵扇公主的真實身份了。在回答鐵扇公主的真實身份之前,還有個問題,就是這大力牛魔王的前身究竟是什麼背景?中國神話歷史上著名的牛還有那麼幾個,牛魔王肯定不是太上老君的那頭青牛,《西遊記》這青牛精后還也還出場過,那是黃飛虎的五色神牛?還是牛郎的那頭老牛?黃飛虎後來封了東嶽泰山大齊仁聖大帝,封神演義里也沒介紹神牛的結局。至於牛郎的那頭老牛,死後被牛郎背到天上去了,和牛魔王也沒什麼關係。
牛魔王的問題先放一放,暫且不說,還是來接著調查鐵扇公主的真實身份。前面說了,鐵扇公主是某位君主的真正的公主,並且她得道的時間是公元294-394年之間,以中國古代史學家的嚴謹,某位公主去出家修行,肯定要記錄在冊,不會出現遺漏。公元294-394年間,正是晉朝,西晉惠帝到東晉孝武帝。
鐵扇公主圖片
鐵扇公主圖片
翻閱《搜神記》、《女仙傳》和《比丘尼傳》,雖然有幾個公主成仙的記載,如秦閔王女、吳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睢陽王女等,可事迹不合;另外還有一些公主出家的,如“有練公主”是梁武帝的女兒,達摩祖師的四大弟子之一;北魏宣武帝元屬的女兒永泰公主在中嶽嵩山“出欲入道為尼”,隋煬帝的女兒南陽公主出家修行,可時間又對不上。此外還有宋太宗的女兒、宋真宗的妹妹申國長公主削髮為尼,同時還帶動了“密恭懿王女萬年縣主、曹恭惠王女惠安縣主凡三十餘人,皆隨出家”,事情雖然轟動,時間上這就差得更遠了。
誰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條不起眼的史料記載吸引了人們的注意。《資治通鑒》上記載“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九月,秦王(苻)堅以驍騎將軍呂光為使持節、都督西域征討諸軍事,與凌江將軍姜飛、輕車將軍彭晃、將軍杜進、康盛等總兵十萬,鐵騎五千,以伐西域。”臨行前,苻堅對呂光說:“朕聞西國有鳩摩羅什,深解法相,善閑陰陽,為後學之宗,朕甚思之。賢哲者,國之大寶,若克龜茲,即馳驛送什”。
這鳩摩羅什原為一個印度婆羅門教徒之子,後來皈依了佛教,曾卜居西域諸王國之一的龜茲(今新疆庫車)。他父親名叫鳩摩炎,其祖原籍印度,世代相國,將嗣相位時舍俗出家,東度蔥嶺,到達龜茲。龜茲王聽說他捨棄榮華富貴而修道,心裡十分敬佩,親自郊迎,尊為國師。龜茲王有個妹妹,年方二十,聰慧超群,過目能誦,一見鳩摩炎,心生愛慕。龜茲王得知,即迫使炎與其妹成婚,婚後生羅什。鳩摩羅什後來在這裡也娶了當地一位已經出家修行的公主;當時在西域並不嚴格奉行僧侶的獨身生活,因此鳩摩羅什也生了孩子。
看到這裡,真相大白,一切水落石出。很明顯啊,這“鳩摩羅什”乃是梵語kumarajiva的譯音,“鳩摩”是姓,“羅什”是名。“鳩摩”、“牛魔”,讀一下,發音是不是很像啊,還有“羅什”、“羅剎”,是不是也很像啊?原來這鐵扇公主羅剎女就是嫁給鳩摩羅什的龜茲國的公主啊,因為是“羅什”的媳婦,所以自稱為“羅什女”,中原內地的譯音不同,給叫成了“羅剎女”。想著“羅剎”是西方鬼國的名字,其國民貌丑且凶,而鐵扇公主端莊嫻淑、溫婉大方,怎麼會自稱“羅剎女”?(關於這一條,到現在都有很好的例證,例如美國總統bush,內地翻譯成“布希”,香港翻譯成“布希”)。龜茲國的這位公主可能叫“鐵珊”或者“緹莎”什麼的,龜茲國地近火焰山,而《西遊記》里也有提示,說紅孩兒是在火焰山修行的,估計實際上就是在龜茲,紅孩兒當時如此弱小,鐵扇公主肯定要照看,那地方又異常炎熱,鐵扇公主經常拿著個大芭蕉扇給孩子扇風,結果被人傳說成了拿著個芭蕉扇的仙人,到了內地,就給叫成“鐵扇公主”了。

人物經歷


丈夫
牛魔王,是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人物,主要出現。在孫悟空與火焰山這一篇故事中,在書中一開始稱他為大力王。他是火焰山的主人,妻子鐵扇公主原是羅剎女,後來又與玉面公主在一起。孫悟空為使火焰山的火熄滅,曾變身為牛魔王向鐵扇公主騙來芭蕉扇。但牛魔王又變成豬八戒把孫悟空的扇子給騙回來。後來是豬八戒與孫悟空合力打敗他。哪吒太子前來收服他的。
鐵扇公主圖片
鐵扇公主圖片
唐僧師徒四人趕奔西天,漸覺熱氣蒸人。問及鄉里,才知此地喚做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山周圍八百里火焰,銅頭鐵軀亦能融化,卻是去往西方的必由之路;若要西行、耕種,需向翠雲山芭蕉洞鐵扇公主借芭蕉扇。
悟空聞言,駕雲徑訪鐵扇公主。鐵扇公主惱恨悟空請菩薩收伏了紅孩兒,使她母子不得相見不容分說,抽出雙劍與悟空斗在一處。行者棒重,解數周密,鐵扇公主勘勘不敵,取出芭蕉扇,將大聖扇得無影無形。行者於風中直滾了一夜,天明落在小須彌山上,想起靈吉菩薩禪院即在山下,急往造訪。靈吉菩薩將如來佛祖所賜定風珠借與行者,行者駕雲徑返翠雲山。鐵扇公主取扇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動,公主大駭,收回寶扇閉門不出。行者變做蟭蟟蟲鑽進山洞,隱身茶沫下,被公主飲入腹中,立現原身踏其肺腹,頭頂其心。公主心痛難禁,只得將寶扇借與行者。師徒四人行至火焰山下,行者取扇儘力一扇,火勢愈烈,險些燒著身體,知被公主愚弄,忙返奔二十餘里,憩於道旁。土地獻齋,告大聖可與公主之夫牛魔王商議。
行者依言往積雷山摩雲洞尋牛魔王,與牛魔王外室玉面公主相遇,行者故意擎棒威嚇,玉面公主逃入洞府引出牛魔王。行者好意央求,牛魔王掣混鐵棍劈頭就打,正酣斗間,有人請牛王赴宴,牛王架住金箍棒,徑去赴宴。行者暗隨,偷了牛王的避水金睛獸,化作牛王模樣,從鐵扇公主手中騙得寶扇,不料只知放大之法,不知縮小口訣,只得將大扇扛在肩上,回尋師父。牛王席散出門,不見坐騎,知為行者竊走,趕至芭蕉洞時寶扇已被騙走。牛王大怒,結束停當,徑奔火焰山,遙見大聖扛著芭蕉扇前行,知當面索取必不歸還遂變作八戒嘴臉,果然騙回寶扇,兩個相鬥難分。八戒與土地趕來相助,牛王不支,且戰且走,敗至摩雲洞口,玉面公主率眾妖助戰,行者等不敵而回,繼思不得寶扇勢難越山,若走岐路又壞了修行,只得與八戒、土地尋牛王再戰。行者與牛王鬥法,將牛王趕至芭蕉洞,八戒乘隙將摩雲洞眾妖盡皆剿滅。後有四金剛奉佛旨來助行者降妖,托塔李天王與哪叱助行者生擒牛王,鐵扇公主急獻芭蕉扇為夫乞命。
孫行者接扇立往火焰山扇滅火焰,把扇子還與公主,保護師父西行。

衍生形象


年代片名扮演者/配音備註
1927年《鐵扇公主》胡蝶電影
1941年《鐵扇公主》-動畫片
1949年《紅孩兒》馬纓葉一聲執導電影
1951年《鐵扇公主》陳倩如快樂影片電影
1962年《紅孩兒》譚倩紅楊江執導電影
1966年《鐵扇公主》丁紅邵氏電影
1975年《紅孩兒》胡錦張徹執導電影
1978年《西遊記》兒島美雪日本電視劇
1986年《西遊記》王鳳霞央視版
1995年《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蔡少芬周星馳電影
1996年《齊天大聖》李詩茵、陳秀珠香港TVB張衛健版
1998年《天地爭霸美猴王》陳秀珠香港TVB陳浩民版
1999年《西遊記》王建新動畫片
2002年《齊天大聖孫悟空》蕭薔香港TVB張衛健版
2004年《福星高照豬八戒》韓雪電視劇
2005年《紅孩兒》葉童焦恩俊主演電視劇
2010年《新西遊記》劉孜浙江版電視劇
2011年《西遊記》胡可張紀中版電視劇
2014年《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陳喬恩鄭保瑞執導電影
2015年《濟公之人皇鼎》謝依霖電影
2016年《大話西遊3》謝楠劉鎮偉執導電影

相關影響


電影大歷史
“鐵扇”與“魔鏡”的偉大映射,任何事物的出生都是值得銘記的,比如電影的誕生。當我們翻看世界電影史料時,吃驚地發現,法國的電影史界
把1887年8月30日定為動畫的誕生日,因為那一天是法國光學家兼畫家E·雷諾的光學影視機獲專利的日子,而這比起盧米埃爾兄弟在1895年的聖誕夜放映《火車進站》卻是早了8年多的時間。動畫以技術成就宣告了它的誕生,比起以放映活動標誌誕生的電影來說,它始終保持著相對獨立的創作姿態,更被看做是挑戰人類想象力的一種奇特的存在。上世紀20年代,中國誕生了自己的動畫片,萬氏兄弟創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動畫片《大鬧畫室》 ,它宣告了中國美術電影的誕生。萬氏兄弟的真正偉大之作當屬他們在1941年完成的80分鐘動畫長片《鐵扇公主》。抗戰初期的他們懷著“以動畫為武器”的信念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在“中制”繪製了多部《抗戰標語卡通》和《抗戰歌輯》,但是到了1940年國民黨消極抗戰政策出台,一切抗戰內容的影片都排斥停拍,無事可做的萬氏兄弟回到“孤島”上海,此時美國的卡通片《白雪公主》正在上海放映,國人競相觀看,上座歷久不衰。就在這個坐標繫上,大洋彼岸的一座動畫王國正在蓬勃地建設著,正是1937年的一次賭注換來了它的輝煌。
迪斯尼在1928年和1932年分別推出了世界第一部有音效卡通片和彩色卡通片后,擁有更大的夢想:拍攝一部完全是動畫的電影。而《白雪公主》的成功與否是迪斯尼的一場豪賭,因為迪斯尼對畫面求好心切,所以製作費用節節攀升,甚至把片場都抵押給銀行貸款。此舉被當時的美國媒體稱為“迪斯尼的傻勁”,美國影評人認為沒有人會花錢看一部都是卡通的電影,沒想到《白雪公主》獲得了觀眾們的青睞,還獲得了奧斯卡特別成就獎的肯定,它改變了電影史。
影視影響
鐵扇公主圖片
鐵扇公主圖片
人們再回過頭來,《白雪公主》在上海的熱映對萬氏兄弟觸動很大,他們決心拍一部高質量的動畫長片揚眉吐氣。因為風險大,《鐵扇公主》險些夭折,但是萬籟鳴拍著胸脯擔保不虧本才使得本片沒有半途而廢。結果100多人經過一年半的苦幹,最終完成的這80分鐘的動畫長片再次震驚了上海灘,它的票房收入超過了當時上映的所有故事片,而《鐵扇公主》也成為當時比肩世界動畫電影的一出傑作。
值得一提的是,萬氏兄弟經過慎重考慮選擇了《西遊記》中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片段,頗有深意。而片中“人民大眾起來爭取最後勝利”這句鼓舞抗日鬥爭的話,放映時遭遇了電檢機關的剪刀更說明了問題。比起《鐵扇公主》,《白雪公主》的出發點單純許多,迪斯尼選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這個在西方家喻戶曉的童話作為開山之作,旨在對真、善、美的追問。熄滅熊熊火焰的“鐵扇”與映射真相的“魔鏡”,兩者或許在無意中預言了中國、美國截然不同的動畫發展道路。
獨特且寓意深刻的孫悟空形象也許並非巧合,萬籟鳴最具風格特點的兩部作品《鐵扇公主》和《大鬧天宮》 ,都是以塑造孫悟空這個獨特形象為核心的。充分理解孫悟空在萬籟鳴動畫片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代表的意義,或許能更好地理解萬籟鳴動畫創作的意圖和終極藝術追求。《鐵扇公主》在當時抗日戰爭的時代背景下,孫悟空這個深入人心的抗爭形象無疑很恰當地傳達了作者反抗侵略的意圖。在一部動畫片中注入符合時代需求的精神,這說明萬籟鳴的創作格局早已超越了一般動畫片的界限。
鐵扇公主圖片
鐵扇公主圖片
更難得的是,孫悟空這個形象在萬籟鳴的創作中獲得了延續和成長。從鑽入鐵扇公主的肚子小打小鬧一番,到上至天庭大大攪和一場,而且萬籟鳴將《西遊記》原著中孫悟空被收復的下場改為孫悟空最終獲得勝利的結局,也表現出萬籟鳴作為一位藝術家追求自由表達的自覺性。
萬籟鳴在回顧《大鬧天宮》創作過程時曾說:“孫悟空的外形和內在品質方面包含了他所具有的猴、神、人三者的特點,缺一不可。”萬籟鳴運用他獨特的動畫創作,賦予了中國人民千百年來十分熟悉的“孫悟空”充滿人性化的詮釋和全新的命運,因此獲得了幾代中國觀眾的強烈共鳴。
手塚治虫受《鐵扇公主》影響決定從事動畫手塚治虫被視為“日本動漫之父”,是現今仍走在世界前列的日本動漫業的開山祖師,其代表作《鐵臂阿童木》 、 《森林大帝》等幾乎也陪伴著一代中國讀者長大,但誰能想到影響手塚治虫走上動畫創作道路的竟然是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呢?

人物評價


《鐵扇公主》編劇王乾白,由萬籟鳴、萬古蟾聯合執導,攝影劉廠興、周家讓、陳正發、石鳳岐、孫飛霞,1941年9月上海新華聯合影業公司攝製完成。影片情節出自《西遊記》中“孫行者三調芭蕉扇”一段。製作規模浩大,有一百多名製作人員,歷時一年多時間完成,片長9700尺,放映1小時20分鐘,開創了中國動畫史上第一部長片紀錄,也創下當時亞洲地區第一部長動畫片的紀錄。
1938年,美國迪斯尼推齣動畫片《白雪公主》,影片耗資百萬美元,歷時三年,上映后風靡全球。《白雪公主》在上海放映時,也盛況空前,票房價值很高。這樣,上海一些資本家和影片商,紛紛創辦影業公司或卡通部。新華聯合影業公司在這樣形勢下成立卡通部,並聘用萬古蟾為部主任,決定投拍動畫長片《鐵扇公主》。
在影片製作進入關鍵時刻,新華聯合影業公司拿不出錢支付工作人員的薪水和巨額攝製費,《鐵扇公主》面臨夭折危險。上海財團“上元銀公司”老闆盛丕華與新華聯合影業公司年輕化商商定:《鐵扇公主》一切製作費和員工薪金全部由“上元銀公司”支付,影片攝製成功首先在“上元銀公司”管轄的三家影院上映。這樣使《鐵扇公主》在抗日戰爭最難苦的歲月里闖過難關,終於拍攝完成。1941年底,《鐵扇公主》在“上元銀公司”管轄的大上海、新光、滬光三家影院上映,盛況空前。後來在香港、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放映,同樣受到熱烈歡迎和稱讚。《鐵扇公主》發行到日本東京上映,反映非常強烈。1975年,日本《電影月刊》登載小松尺甫的文章,他認為“奔放的畫面,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光怪陸離的題材,同時加上日語配音的嘗試也是相當成功的。”1959年日本動畫大師手治蟲在《栩栩如生》一文指出:“抱著輕視的眼光去看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的人們,看到這部電影如此有趣,如此豪華,驚得目瞪目呆。我也有機會弄到了一部電影拷貝,一看就能清楚地知道這是一個體現了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地蹂躪中國的日本軍遭到了中國人民齊心協力的痛擊,這部影片的意圖是一清二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