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電影類獎項

中國電影金雞獎(Golden Rooster Award)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81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與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與大眾電影百花獎合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金雞獎接受在大陸取得上映許可證的華語電影報名。由電影界的專家組成評獎委員會,並由專家實名制投票產生獎項。

2019年11月19日,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儀式上宣布,從2019年起金雞獎將每年評選一次。2019年起至2029年連續五屆在福建廈門舉辦。

歷史沿革


中國電影金雞獎現場
中國電影金雞獎現場
1980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在全中國落實,思想解放的主旋律響徹了華夏大地。為了進一步推動電影創作已經呈現出來的初步繁榮,全面提高電影藝術和技術的水準,設立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參與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的意見,順應時代的潮流不失時機地在電影界醞釀提出了。
1981年,在老一輩電影家們的熱心倡導和直接參與下,中國電影金雞獎正式創辦。與《大眾電影百花獎、電影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優秀影片獎鼎足而立,成為中國影壇三大獎之一。共設獎項23個,並規定必要時增設特別獎和榮譽獎。
1990年,增設“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1992年起,中國電影金雞獎和大眾電影百花獎雙獎頒獎活動改辦為“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中國電影金雞獎現場
中國電影金雞獎現場
2001年,增設“最佳電視電影獎”。
2003年,增設“最佳表演新人獎”,次年開始未再頒發過。
2004年,取消“最佳合拍片獎”,合拍片開始有資格進行“最佳故事片”的角逐。同年增設“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2005年,根據中宣部頒布的《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辦法》從第25屆開始,金雞獎改為隔年舉辦,即奇數年進行評選,偶數年頒發大眾電影百花獎。金雞獎和百花獎隔年輪流評選。同年,將香港、台灣電影人納入金雞獎的評選範圍。
2011年,隨著膠片電影和數字電影界限打破,而中小成本電影市場相對較小,從第28屆金雞獎開始,取消“最佳電視電影”獎項,增設“最佳中小成本電影”。
2013年8月,最佳編劇獎拆分為“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改編劇本”兩項獎。
2019年11月19日晚上8點,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式在廈門閩南大戲院舉行,開幕儀式上宣布,從2019年開始,金雞獎將每年評選一次。 2019年起至2029年連續五屆在福建廈門舉辦。
2020年,第33屆金雞獎首次設立“最佳外語片”獎。
2020年11月24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將於明天開幕,作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國家級大型電影文化活動,金雞獎組委會嚴格落實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政策:本屆金雞獎期間所有參與明星、嘉賓、工作人員等需在落地廈門第一時間進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合格後方可進入活動現場。

獎項文化


獎項名稱

第一屆電影金雞獎的頒獎現場
第一屆電影金雞獎的頒獎現場
金雞獎評獎創始於中國農曆雞年(1981年),故定名為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曉激勵電影工作者為中國社會主義電影事業的興旺發達而奮發努力。又因為安徽懷寧洪鋪鎮有“金雞碑”。“金雞碑”為戲神碑立於清雍正八年。是中國研究戲劇史的活化石,全國僅存兩座。1984年7月,懷寧縣文物普查中發現。“金雞碑”位於洪鎮鄉學堂村。碑高1.1米,寬0.75米,白色石料刻成。碑的正文為“金雞社令直之神位”,正文兩側冠“日”、“月”二字。上款“庚戌歲冬月吉旦眾生祀奉”,下款為立碑人“本社”、“信官”、“信士”、“生員”楊文堂等25人姓名。碑邊刻纏枝花紋,碑文楷書陰刻。

獎盃獎座

中國電影金雞獎獎盃
中國電影金雞獎獎盃
金雞獎獎盃是以昂首啼鳴的金雞雕像為模型進行倒模而成的。獎盃的重量在2公斤左右,高度則為35厘米,為鑄銅鍍金構造。因銅有著和金一樣的承重感,所以會選擇銅作為底料。銅質底座上,還專門有一塊可以鑲嵌卡片(鑲金的金屬卡)的地方,卡片上則刻上獲獎電影的名字和獲獎人的名字,所有獎項獎盃都是一樣的。因金雞獎有下“雙黃蛋”的習慣,每次獎盃製作都會多製作3個以上的獎盃。
因2010年開始,獲得金雞獎提名者,都要有提名獎盃,因此獎盃又要多製作100個左右。但提名獎盃與金雞獎盃不同,製作相對廉價,但也講求做工。

獎項設置


類別​獎項​備註​
​​​​​影片類​​​最佳故事片​1981年設置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2011年設置
​最佳兒童片​1981年設置​​​​​最佳導演​​​​​​​​​​
​最佳科教片
​最佳紀錄片
​最佳美術片
​最佳戲曲片
​個人類​​​​​​​​​​​​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編劇
​最佳攝影
​最佳美術
​最佳音樂
​最佳錄音
​最佳剪輯
​導演處女作獎​1990年設置
​特別獎項​​終身成就獎​2004年設置
​組委會特別獎​1981年設置
​已取消獎項​​​​​​​​​最佳男女配角集體獎​1982年後分設為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
​最佳道具​​​​1981年設置
​最佳服裝
​最佳化妝
​最佳特技
​最佳電視電影獎​2001年設置
​最佳表演新人獎​2003年設置后取消
​最佳合拍片獎​2004年取消
​最佳電視電影獎​2011年取消
​​​1、上述各片種獎評選當屆優秀影片一部,各單項獎評選當屆優秀的創作人員一名,多人合作者可一併獲獎
2、各單項獎僅以電影故事片為限(含中小成本故事片和兒童片)
​​​備註:以上“獎項設置”統計截至2019年。

評選規則


評選制度

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
金雞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參加各片種評獎的影片以及參加各單項獎評獎的創作人員,一般以該評獎年度攝製的作品為限,並採取報名截止日期的辦法。
申報的參評影片及單項,經主辦單位組織有關專業人員進行初選后,方能取得參評資格。

評選辦法

由各電影製片單位推薦本單位參加各片種的評獎影片一至數部及各單項獎的創作人員(多人合作者可一併推薦,角色須由演員自己配音)。各單位推薦參評影片和人選時,須認真填寫影片參評申報表和單項參評申報表。
評選委員會委員有權推薦未參加評獎的影片或影片創作人員。評選委員會評議工作遵循"學術、民主、爭鳴"的方針,有權對當屆評選中發生的在評獎章程與細則中未做規定的特殊事宜做出決定,但只限當屆有效。
評選委員會的評獎分為初評和終評兩個階段。
1、初評,評選委員會對取得參評資格的影片和人選在進行認真討論后,通過無記名投票表決產生各獎項的“評委會提名名單”。
2、終評,由評選委員會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投票表決,根據投票結果產生各獎項的最佳獲獎名單。

評選團隊

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
當屆評委人選從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資料庫中產生。報中國文聯批准后,組成評選委員會。當屆參評作品的署名人員不得擔任當屆評委。為保持金雞獎的連續性,評委可以延續聘任,但連任不超過二屆;擔任過上屆評委的人數一般不超過三分之一。主辦單位負責人評委,一般不超過二人。評選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必要時可設副主任一至二人),主持評委會工作。組委會評獎辦公室協助評委會處理評獎活動的日常工作。
評委必須是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1、拍攝過五部故事片或其他片種十部以上,具有高級職稱,且有作品在社會上引起較強烈反響的主要藝術創作者(與人合作須是第一署名者);
2、曾獲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或國際公認的電影大獎中的最佳單項獎及最佳故事片獎中的主要藝術創作者及其它片種獎的編導;
3、在電影界享有較高威望、成就顯著的評論家、事業家或教育家;
4、主辦單位的負責人。

宗旨風格

評獎宗旨:學術、爭鳴、民主。
評獎風格:六親不認,只認作品;八面來風,自己掌舵;不抱成見,從善如流;充分協商,顧全大局。

歷屆名單


歷屆列表

影片導演帝后

歷屆最佳影片、導演、男/女主角
時間屆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
19811
《天雲山傳奇》
《巴山夜雨》
謝晉《天雲山傳奇》空缺張瑜《廬山戀》 
19822《鄰居》成蔭《西安事變》張雁《月亮灣的笑聲》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9833
《人到中年》
《駱駝祥子》
吳貽弓《城南舊事》空缺
潘虹《人到中年》
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19844《鄉音》湯曉丹《廖仲愷》
董行佶《廖仲愷》
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龔雪《大橋下面》
19855《紅衣少女》凌子風《邊城》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李羚《黃山來的姑娘》
19866《野山》顏學恕《野山》劉子楓《黑炮事件》岳紅《野山》
19877
《孫中山》
《芙蓉鎮》
丁蔭楠《孫中山》劉文治《孫中山》劉曉慶《芙蓉鎮》
19888
《老井》
《紅高粱》
吳天明《老井》張藝謀《老井》潘虹《井》
19899空缺吳子牛《晚鐘》《歡樂英雄》
陶澤如《晚鐘》《歡樂英雄》
謝園《棋王》《大喘氣》
徐守莉《歡樂英雄》
199010《開國大典》
李前寬、肖桂雲《開國大典》
謝鐵驪、趙元《紅樓夢》
盧奇《百色起義》空缺
199111《焦裕祿》空缺李雪健《焦裕祿》奚美娟《假女真情》
199212《大決戰》
孫周《心香》
《大決戰》(導演創作群體)
王鐵成《周恩來》宋曉英《燭光里的微笑》
199313《秋菊打官司》夏鋼《大撒把》葛優《大撒把》鞏俐《秋菊打官司》
199414《鳳凰琴》何平《炮打雙燈》李保田《鳳凰琴》潘虹《股瘋》
199515《被告山杠爺》黃建新、楊亞洲《背靠背臉對臉》李仁堂《被告山杠爺》艾麗婭《二嫫》
199616《紅櫻桃》吳天明《變臉》高明《孔繁森》宋春麗《九香》
199717《鴉片戰爭》韋廉《大轉折》劉佩琦《離開雷鋒的日子》于慧《喜蓮》
199818《安居》
胡炳榴《安居》
塞夫、麥麗絲《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馮鞏《沒事偷著樂》陶虹《黑眼睛》
199919《那山那人那狗》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滕汝俊《那山那人那狗》寧靜《黃河絕戀》
200020
《生死抉擇》
《我的父親母親》
《橫空出世》
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
陳國星《橫空出世》
陳道明《我的1919》鞏俐《漂亮媽媽》
200121《毛澤東在1925》霍建起《藍色愛情》戈治均《押解的故事》宋春麗《相伴永遠》
200222
《美麗的大腳》
《衝出亞馬遜》
楊亞洲《美麗的大腳》
陳凱歌《和你在一起》
寧才《天上草原》
陶紅《生活秀》
倪萍《美麗的大腳》
200323《驚濤駭浪》《暖》張藝謀《英雄》夏雨《警察有約》余男《驚蟄》
200424《美麗上海》彭小蓮《美麗上海》劉燁《美人草》
章子怡《茉莉花開》
鄭振瑤《美麗上海》
200525
《可可西里》
《太行山上》
馬儷文《我們倆》成龍《新警察故事》金雅琴《我們倆》
200726《雲水謠》
尹力《雲水謠》
戚健《天狗》
富大龍《天狗》
顏丙燕《愛情的牙齒》
劉嘉玲《好奇害死貓》
200927
《集結號》
《梅蘭芳》
馮小剛《集結號》吳剛《鐵人》
周迅《李米的猜想》
蔣雯麗《立春》
201128《飛天》陳力《愛在廊橋》孫淳《秋喜》娜仁花《額吉》
201329
《中國合伙人》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
陳可辛《中國合伙人》
黃曉明《中國合伙人》
張國立《一九四二》
宋佳《蕭紅》
201530《狼圖騰》徐克《智取威虎山》張涵予《智取威虎山》巴德瑪《諾日吉瑪》
201731《湄公河行動》馮小剛《我不是潘金蓮》鄧超《烈日灼心》范冰冰《我不是潘金蓮》
201932《流浪地球》林超賢《紅海行動》王景春《地久天長》詠梅《地久天長》
202033《奪冠》王瑞《白雲之下》黃曉明《烈火英雄》周冬雨《少年的你》

配角新人

歷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配角新人
時間屆次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新導演
19811石靈、林彬、仲星火、歐陽儒秋、茅為惠、盧青《巴山夜雨》(集體)
19822孫飛虎《西安事變》賀小書《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19833牛犇《牧馬人》鄭振瑤《城南舊事》
19844于是之《秋瑾》宋曉英《十六號病房》
19855何偉《高山下的花環》王玉梅《譚嗣同》
19866辛明《野山》王馥荔《日出》
19877空缺
徐寧《芙蓉鎮》
丁嘉莉《山林中頭一個女人》
19888李保田《人鬼情》呂麗萍《老井》
19899孫敏《晚鐘》空缺空缺
199010孫飛虎《開國大典》林默予《紅樓夢》黃軍《童年在瑞金》
199111空缺空缺古榕《老店》
199212空缺丁嘉莉《過年》空缺
199313魏宗萬《三毛從軍記》張力維《人之初》空缺
199414方子哥《無人喝彩》空缺楊韜《燃燒的雪花》
199515空缺劇雪《永失我愛》
范元《被告山杠爺》
寧海強《彈道無痕》
199616趙軍《吳二哥請神》鄭衛莉《吳二哥請神》霍建起《贏家》
199717
林連昆《鴉片戰爭》
孫淳《緝毒英雄》
馬曉晴《我也有爸爸》
周波《捕狼人生》
蘆葦《西夏路迢迢》
199818葛存壯《周恩來偉大的朋友》白雪雲《安居》張揚《愛情麻辣燙》
199919杜源《草房子》袁泉《春天的狂想》金琛《網路時代的愛情》
200020雷明《生死抉擇》陳瑾《橫空出世》空缺
200121傅彪《押解的故事》彭玉《月圓今宵》齊星《押解的故事》
200222王志文《和你在一起》袁泉《美麗的大腳》黃宏《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
200323趙君《看車人的七月》徐靜蕾《我的美麗鄉愁》
李敏《婼瑪的十七歲》(表演)
烏蘭塔娜《暖春》
徐靜蕾《我和爸爸》
200424馮遠征《美麗上海》空缺方剛亮《上學路上》
200525唐國強《張思德》黃梅瑩《孔雀》萬瑪才旦《靜靜的嘛呢石》
200726王霙《我的長征》小香玉《雞犬不寧》安瀾《夜襲》
200927王學圻《梅蘭芳》岳紅《走著瞧》李大為《走著瞧》
201128徐才根《團圓》國歌《驚沙》陸陽《盲人電影院》
201329王慶祥《一代宗師》王珞丹《搜索》趙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201530張譯《親愛的》鄧家佳《全民目擊》陳建斌《一個勺子》
201731
王千源《解救吾先生》
於和偉《我不是潘金蓮》
吳彥姝《搬遷》文章《陸垚知馬俐》
201932王志飛《古田軍號》吳玉芳《送我上青雲》文牧野《我不是葯神》 
202033印小天《烈火英雄》袁泉《中國機長》申奧《受益人》 

獎項之最


歷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之最
獲獎最多的前十部影片
次數電影名稱
10項獎《芙蓉鎮》
8項獎《孫中山》
6項獎《大決戰》、《巴山夜雨》、《野山》、《開國大典》、《鴉片戰爭》
5項獎《一九四二》
4項獎
《駱駝祥子》、《老井》、《紅高粱》、《英雄》、《安居》、《生死抉擇》
《美麗的大腳》、《驚濤駭浪》、《美麗上海》、《集結號》
獲獎最多的女演員:潘虹(四次獲獎,其中三次為最佳女主角)
潘虹
1983年第3屆《人到中年》、1988年第8屆《井》、1994年第14屆《股瘋》三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1995年第15屆因曾3次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獲得特別獎
獲獎最多的男演員:孫飛虎(兩次配角)、李保田、孫淳(一次配角一次主角)『共2次』
孫飛虎1982年第2屆《西安事變》、1990年第10屆《開國大典》兩次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李保田1988年第8屆憑《人鬼情》獲得最佳男配角獎,1994年第14屆憑《鳳凰琴》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孫淳1996年第17屆憑《緝毒英雄》獲得最佳男配角獎,2011年第28屆憑《秋喜》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獲獎最多的導演:張藝謀(九次獲獎:一次攝影、一次男主角、一次最佳合拍故事片、三次最佳影片、三次最佳導演)
張藝謀作為演員1985年第5屆憑《黃土地》獲得最佳攝影獎,1988年第8屆憑《老井》獲得最佳男主角獎,作為導演於1988年第8屆《紅高粱》、1993年第13屆《秋菊打官司》、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三次獲得最佳影片獎,2003年第23屆《英雄》獲得最佳合拍故事片獎,個人於1999年第19屆《一個都不能少》、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2003年第23屆《英雄》三次獲得最佳導演獎
獲獎最多的編劇:王興東『共2次』、蘇小衛『共2次』
王興東1993年第13屆《蔣築英》、1997年第17屆《離開雷鋒的日子》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蘇小衛2002年第22屆《生活秀》、2003年第23屆《暖》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獲獎最多的攝影:侯詠(共4次)
侯詠1987年第7屆《孫中山》、1989年第9屆《晚鐘》、1997年第17屆《鴉片戰爭》、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四次獲得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獲得兩次獎項的女演員/女導演
鄭振瑤1983年第3屆憑《城南舊事》獲得最佳女配角獎,2004年第24屆憑《美麗上海》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宋曉英1984年第4屆憑《十六號病房》最佳女配角獎,1992年第12屆憑《燭光里的微笑》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丁嘉莉1987年第7屆《山林中頭一個女人》、1992年第12屆《過年》兩次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也是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最多的女演員之一(另一名為袁泉)。
鞏俐1993年第13屆《秋菊打官司》、2000年第20屆《漂亮媽媽》兩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岳紅1986年第6屆憑《野山》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再於2009年第27屆憑《走著瞧》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宋春麗1996年第16屆《九香》、2001年第21屆《相伴永遠》兩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袁泉1999年第19屆《春天的狂想》、2003年第22屆《美麗的大腳》兩次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也是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最多的女演員之一(另一名為丁嘉莉)。
徐靜蕾2003年第23屆憑《我的美麗鄉愁》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同屆再憑《我和爸爸》獲得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是能在同一屆憑兩部不同電影獲得兩項金雞獎的演員(導演)。
獲得兩次獎項的女編劇
蘇小衛2002年第22屆《生活秀》、2003年第23屆《暖》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程曉玲2009年第27屆憑《清水的故事》獲得評委會編劇獎,2011年第28屆憑《歲歲清明》獲得最佳編劇獎
獲得過最佳導演獎/新導演獎的女導演
趙元1990年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與謝鐵驪)《紅樓夢》
肖桂雲1990年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與丈夫與李前寬)《開國大典》
麥麗絲1998年第1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與丈夫塞夫)《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徐靜蕾2003年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我和爸爸》
烏蘭塔娜2003年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暖春》
彭小蓮2004年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美麗上海》
馬儷文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我們倆》
陳力2011年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愛在廊橋》
趙薇2013年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年齡最大的女演員:金雅琴(81歲)
金雅琴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們倆》
唯一的新人獎(演員類)獲得者:李敏
李敏2003年第23屆組委會首次增設表演新人獎,憑《婼瑪的十七歲》獲得,而金雞獎歷史上表演類最佳新人獎也僅設這一次,所以李敏也是唯一的新人獎獲得者。
第一位獲金雞獎的港台演員:成龍
成龍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新警察故事》
第一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港台導演:陳可辛
陳可辛2013年憑《中國合伙人》獲得第29屆最佳導演獎,同時還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獎
同班同學同一屆獲獎:劉燁與章子怡、黃曉明與趙薇
劉燁
章子怡
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劉燁《美人草》、最佳女主角章子怡《茉莉花開》同為中央戲劇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
黃曉明
趙薇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黃曉明《中國合伙人》、最佳導演處女作獎趙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同為北京電影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
獲得過金雞獎的夫妻:李前寬與肖桂雲、塞夫與麥麗絲、寧才與娜仁花、夏雨與袁泉、巴音與巴德瑪
李前寬
肖桂雲
1990年第10屆憑《開國大典》獲得最佳導演獎。
塞夫
麥麗絲
1998年第18屆憑《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獲得最佳導演獎。
寧才
娜仁花
寧才於2002年第22屆憑《天上草原》獲得最佳男主角,娜仁花於2011年第28屆憑《額吉》獲得最佳女主角,截至2017年第31屆他們是金雞獎史上唯一的一對影帝影後夫妻。
夏雨
袁泉
夏雨於2003年第23屆憑《警察有約》獲得最佳男主角,袁泉於1999年第19屆憑《春天的狂想》、2002年第22屆憑《美麗的大腳》先後兩獎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巴音
巴德瑪
巴音於1996年第16屆憑《悲情布魯克》獲得集體表演獎,巴德瑪於2015年第30屆憑《諾日吉瑪》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獲得最多提名的女演員:徐帆(6次)
徐帆1993年第13屆《大撒把》、1995年第15屆《永失我愛》、1999年第19屆《不見不散》、2011年第28屆《唐山大地震》、2015年第30屆《洋妞到我家》五次提名最佳女主角,此外還於2000年第20屆憑《一聲嘆息》提名最佳女配角,截至2017年第31屆仍然未曾獲獎。
獲得提名最多的男演員:朱旭(5次)
朱旭1986年第6屆《小巷名流》、1992年第12屆《心香》、1993年第13屆《闕里人家》、2000年第20屆《洗澡》、2011年第28屆《我們天上見》五次提名最佳男主角獎,截至2017年第31屆仍然未曾獲獎。
參考資料

社會評價


中國電影金雞獎現場
中國電影金雞獎現場
金雞獎評選的“學術、爭鳴、民主”六字方針和“六親不認,只認作品;八面來風,自己掌舵;不抱成見,從善如流;充分協商,顧全大局”二十四字原則,充分體現了藝術民主、學術至上的原則,是引領金雞獎的發展方向。金雞獎在電影界所具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與六字方針和二十四字原則是分不開的。(燕趙都市報評)
電影工業的發展,對電影類獎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金雞獎如何在電影發展中發揮好引領和推動作用呢。回顧金雞獎的歷史,就會發現,縱然中國電影在進步,中國觀眾在提升,但金雞獎的核心內涵永遠不會過時,而且越來越能夠吸引更多主流觀點向自己的評審標準靠攏。在中國老電影人看來,金雞獎依然是中國電影情懷的歸宿,也依然是能令電影人“聞雞起舞”的所在。(新華網評)
金雞獎的評獎宗旨,可謂嚴謹精準充滿自律。然而每年都有媒體的質疑聲。嚴格意義上說,獎項空缺不能和評選嚴謹畫等號,不能因為端不平“這碗水”而簡單粗暴。一個權威獎項應具有鼓勵優秀作品和引領創作的作用,一個真正權威自律的獎項更不能忽視作品的影響力和社會的公信力。希望金雞獎能走穩步伐,而不被公眾直言“無力吐槽”。(光明日報評)
頒獎是為了鼓勵創作,讓電影節、電影獎成為電影市場、電影創作的指揮棒。但金雞獎非但沒有成為電影市場風向標,沒有成為觀眾意見和拍片潮流的感測器,反而屢屢引起觀眾和媒體不滿。中國電影獎項其實有“梯度”之分,簡單而言,“華表”是電影政府獎,“金雞”是電影專家獎,“百花”是電影觀眾獎。三大獎項明確了自己的定位,也就要體現其功能:政府獎謀划產業全局,藝術獎精抓專業和技術,觀眾獎評價市場和娛樂。然而,金雞獎自身定位越來越模糊,沒有獨到的眼光見解,金雞獎對創作的嘉獎也越來越滯后,如果電影評獎不能“實話實說”,獲獎名單老唱“同一首歌”,那麼這樣的獎項最終會失去生命力。(成都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