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
用兵
用兵,漢語辭彙,拼音為yòng bīng,釋義為使用兵器;調兵遣將,指揮戰爭;使用武力,進行戰爭。出自《國語·越語下》。
1.使用兵器。
2.調兵遣將,指揮戰爭。
3.使用武力,進行戰爭。
《詩·邶風·擊鼓》:“擊鼓其鏜,踴躍用兵。”朱熹集傳:“踴躍,坐作擊刺之狀也。兵,謂戈戟之屬。”
《逸周書·大聚》:“立君子以修禮樂,立小人以教用兵。”
《國語·越語下》:“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與之俱行。”
《史記·留侯世家》:“黥布、天下猛將也,善用兵。”
晉·葛洪《抱朴子·逸民》:“呂尚長於用兵,短於為國。”
晉·虞溥《江表傳》:“討逆將軍(孫策)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秦並六國平話》卷下:“卿用兵如神。”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八回《賈文和料敵決勝夏侯惇拔矢啖睛》: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此武勝也!
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用兵不滿千,不遺一矢,伏炮機發,使奴自踐藉,人馬騰踏死者四、五萬。公(袁可立)心疑之。”《東周列國志》第七回:“右宰丑曰:‘此老奸最善用兵,必有後繼。倘內外夾攻,吾輩危矣!’”
戰國·孫子《孫子兵法》“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史記·留侯世家》:“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四回:“今新都未定,未可造次用兵。”
用兵之法
原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故將通於九變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⒂。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譯文
孫子說:凡是用兵的法則,主將受領國君的命令,徵集兵員編成軍隊,在“圮地”上不要駐止,在“衢地”上應結交諸侯,在“絕地”上不可停留,遇到“圍地”要巧出奇謀,陷入“死地”就要殊死奮戰。有的道路不宜通過,有的敵軍不宜攻擊,有的城邑不宜攻佔,有的地方不宜爭奪,不合乎上述“九變”的,即使是國君的命令,也可以不執行。所以,將帥能通曉九變好處的,就懂得用兵了,將帥不通曉九變好處的,雖然知道地形情況,也不能得地利。指揮軍隊而不知道各種機變的方法,雖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所以,明智的將帥考慮問題,總是兼顧到利和害兩個方面。在有利情況下考慮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順利進行;在不利情況下考慮到有利的方面,禍患就可以避免。能使諸侯屈服的,是用諸侯最害怕的事情去威脅它;能役使諸侯的,是用危險的事情去困擾它;能使諸侯歸附的,是用利益去引誘它。所以用兵的法則,不要寄希望於敵人不來打,而要依靠自己嚴陣以待,充分準備;不要寄希望於敵人不來進攻,而要依靠自己有使敵人無法攻破的充足力量和辦法。將帥有五種致命弱點:有勇無謀,只知死拼,就可能被敵誘殺;臨陣畏怯,貪生怕死,就可能被敵俘虜;急躁易怒,一觸即跳,就可能受敵凌辱而妄動;廉潔而愛好名聲,過於自尊,就可能被敵侮辱而失去理智;溺愛民眾,就可能被敵煩擾而陷於被動。這五點是將帥易犯的過失,是用兵的災害。軍隊的覆滅、將帥的被殺,都是由於這五種致命弱點造成的,這是做將帥的人不可不充分注意的。
實案
東京保衛戰
東京保衛戰宗澤東京保衛戰是兩宋之際以宗澤等抗戰派將領為首的宋朝軍民抗擊金軍侵略、保衛首都開封的重要戰爭,雖然宋軍多次打退金軍的進攻,但由於朝廷內部以高宗為首的妥協投降派不積極抗戰、打擊抗戰派將領,使宋軍未能保住東京開封,未能將敵軍趕往黃河以北,以致後來金軍多次南侵,並佔領中原地區。宋、金在黃河、長江內外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
原典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①,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②,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③。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④。
註解
①十則圍之:圍,包圍,圍殲的意思。兵力十倍於敵就包圍敵人。
②敵則能戰之:敵,指兵力相等,勢均力敵。能,乃、則的意思。此處與則合用,以加重語氣。此句言如果敵我力量相當,則當敢於抗擊、對峙。
③不若則能避之:不若,不如,指實際力量不如敵人。
④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弱小的部隊堅持硬拼,就會被強大的敵人所俘虜。
現譯文
所以,在實際作戰中運用的原則是:我十倍於敵,就實施圍殲,五倍於敵就主動進攻,兩倍於敵就要設法分割敵軍各個擊破,勢均力敵則努力戰勝敵人。兵力弱於敵人,就避免作戰。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用兵時,當伐謀、伐兵二者都沒有取得戰爭勝利,必須得通過打仗來解決問題時,孫武認為必須有一個重要的思想置於腦中——用兵之法,十則圍之。戰爭要根據敵我雙方力量的強弱而採取不同的戰術謀略,慎重、認真地分析敵人的強弱,量力用兵是十分必要的。我們應該在爭取最大勝利的同時,避免自己遭受損失。特別是古代作戰,很大程度上是兵力的較量,集中優勢兵力,以眾擊寡,靈活部署兵力,直殲敵人是最好的。當敵眾我若時則要保存主要力量,避強而應之,這樣才能審時度勢,取得戰鬥勝利。孫武同時也提出了一個觀點:戰勢是隨時會發生變化的,一定要講究靈活的戰略,隨機應變。
當國家力量足夠強大的時候,面對敵人一定要有功利之心。若使政治立場相對立的雙方,必須在自己強大的時候打擊對手,甚至使得對方無還擊之力。這在政治上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世界的政治局勢也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變化,因此一定要隨機應變,在不斷強化自己的同時,打擊對手,防禦敵人,時刻把握動態,以實事求是的思想為基礎。
商場上信息瞬時萬變,更需要把握實時動態,商業競爭中,必須企業領導人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實事求是,對於現時狀態做準確的判斷,以不同的姿態出擊,贏得優勢。
土倫包圍戰《孫子兵法》道:“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拿破崙慎行分析,認為只要使得城內土倫王黨失去外援,勢力削弱就能取得勝利。
1793年夏秋之季,法國南部港口土倫被王黨份子和英國艦隊佔領。9月,革命軍開始對土倫的圍攻。土倫城防守堅固,還有英國軍艦支援,由於命軍把攻城火炮配置在距城較遠的地方,以致革命軍前面幾次都以失敗告終。
拿破崙臨危受命,被指派暫時擔任這支征討叛亂部隊的指揮。他認為,當時土倫城的軍隊兵力在自己之下,他們之所以能繼續戰鬥而沒有被摧毀,完全是因為有外地支援。因此在土倫城堅且靠海,又有外敵支援的情況下,必須講究戰術,採取策略,應該圍城打援。他建議把火炮移向海邊,直接轟擊停泊在港口內的英國軍艦,將其封鎖,先使土倫城失去外敵的支援,迫使英軍棄城保艦,然後另行解決土倫城的問題。上司對拿破崙的設想十分贊同,命令他制訂具體的作戰計劃,並委派他擔任攻城炮兵的副指揮官。
革命軍必須把兵力從港灣東岸的遠郊集中到西岸的小直布羅陀高地,奪取它的制高點,而後從那裡的小直布羅陀炮台和埃吉利耶特炮台直接轟擊港內的英國軍艦,控制港口出入門戶,截斷英艦後路。為此,拿破崙曾親率士兵在小直布羅陀高地北面秘密地構築一個炮陣地,為首先奪取小直布羅陀炮台作好準備。11月初,炮兵陣地已經構築成功。拿破崙本想借橄欖樹的掩護來轟擊高地,然後奪取小直布羅陀炮台和埃吉利耶特炮台。可是,法軍戰場指揮官頓涅卻未能聽取拿破崙的勸告,在沒有部署就緒的情況下竟下令實施炮擊,結果暴露了自己的陣地,打亂了作戰部署。在敵人全力猛攻的形勢下,頓涅敗退,使革命軍的炮台陣地落入敵手。拿破崙獲悉炮台失守的消息,立即率領部隊前去援救。由於士兵們英勇作戰,又奪回了陣地。
1793年12月15日,革命軍發動了圍攻土倫之戰。拿破崙命令炮兵猛烈轟擊敵軍炮台,經過兩天的連續猛轟,完全摧毀了敵人的工事。17日傍晚,法軍7000餘人開始向高地實行總攻。敵人仍然負隅頑抗,使進攻的法軍受到挫折。就在這個時候,拿破崙率領預備隊沖入敵陣,最後擊潰了敵軍,搶佔了埃吉利耶特炮台和小直布羅陀炮台。而後,法軍立即配置火炮,向港內的英國軍艦開火。英軍大驚,害怕葬身土倫港內,慌忙地逃出港口,進入地中海,向公海遁去。土倫王黨失去外敵支援,勢力又不如拿破崙軍隊,一時陷入驚慌失措境地。最後,拿破崙軍隊一鼓作氣,帶領全軍重奪土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