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尼
科利尼

科利尼
在法國國王查理九世在位時期,加斯帕爾·德·科利尼是宮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對查理九世有巨大的個人影響,他對查理九世十分友好並承諾幫助他真正掌權。1560年他宣布支持宗教改革,贏得大法官德·洛·皮塔爾和查理九世之母凱瑟琳·德·梅第奇的支持,太后慫恿包括科利尼在內的一批胡格諾派領袖發動政變推翻把持朝政的吉斯家族(此所謂安布盧瓦陰謀),結果計劃失敗並導致大批胡格諾派人士被捕。然而,科利尼在1563年結束的第一次宗教戰爭中,成功地與吉斯家族簽訂的安布盧瓦條約中為胡格諾教徒爭取到更大的宗教信仰權利。
在法國宗教戰爭全面爆發后,科利尼成為胡格諾派主要將領,1569年孔代親王一世戰死後,更成為唯一的領袖。他作戰十分勇猛,甚至率軍與納瓦拉的亨利(即後來法國的亨利四世,科利尼是對亨利的影響也很大。他親自將年幼的亨利帶上了戰場並協助他贏得了一場場的勝利。這對亨利的個人成長以及後來支持宗教信仰自由有很大的影響)挺進到塞納河上游,迫使王室在在1570年簽訂對胡格諾教徒頗為有利的《聖日耳曼條約》,從而結束了第三階段的戰爭。
1571年,科利尼回到宮廷,對年輕的國王查理九世施加很大影響,他建議法國天主教徒和胡格諾教徒聯合起來對尼德蘭的西班牙軍隊開戰。但王太后凱瑟琳·德·梅第奇和吉斯公爵亨利一世·德·洛林不想對他們的盟友西班牙開戰,並害怕失去對國王的影響。於是在凱瑟琳等人慫恿下,在納瓦拉的亨利與凱瑟琳之女瑪戈的婚禮期間,吉斯公爵派人暗殺科利尼,但並未成功,並且這引起了在巴黎的新教徒們的不滿,納瓦拉的亨利探望了科利尼並會見了查理九世,後者也聲稱要嚴懲案犯。凱瑟琳知道她會暴露,於是就告訴她兒子,胡格諾派正在計劃報復,查理九世在驚恐之下,下令殺光巴黎的胡格諾教徒,包括他視為父親的科利尼在內,於是聖巴托洛繆大屠殺開始,1572年8月24日凌晨,在吉斯公爵率領下,吉斯家族的手下們闖入科里尼的駐所,對其百般毆打,最後將其扔出窗外並割去頭顱。
2010年的法國故事片《亨利四世》中對科利尼上將的描寫較為深入,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