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海軍
法國的海上武裝力量
法國海軍(法語:Marine nationale française)是法國的海上武裝力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軍之一,現今為數不多的藍水海軍之一。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但正式成立是在1624年,由樞機主教黎塞留創建。
在路易十四時代經柯爾貝爾等人的努力建設下法國海軍成長為世界海洋強國之一,並在法荷戰爭后成為第一海上強國。1690年比奇角海戰,法國海軍達到了輝煌的頂峰。但因歐陸戰事吃緊出現財政問題,故在拉和岬海戰(拉烏格海戰)後轉入具有經濟效益的劫掠戰。第一海軍強國地位易位於英國皇家海軍。之後的幾個世紀里法國海軍雖然大落大起,但在18至19世紀大多數時間裡都保持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的位置,並多次與英國皇家海軍爭雄。19世紀法國艦船領域不斷創新,並取得多個第一,製造出首艘蒸汽戰列艦、鐵甲艦、電驅動潛艇等。雖然在20世紀上半葉,法國海軍扮演著次要角色。但二戰后,法國海軍重新建設,並在1966年後獨樹一幟步入又一個黃金時期。
現今的法國海軍擁有多種現代化軍艦、艦載導彈和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在聯合國的海上維和行動里有一定的影響力,並在海外基地駐有兵力,在各大洋也設有戰略區。目前,法國的海外軍事基地遍及5大洲3大洋,數量僅次於美國。海軍總司令部設於巴黎,大西洋艦隊基地設於布雷斯特、地中海艦隊基地設於土倫。
紀晚紀
洋強歷史,蘭較容易忽視強權。究,追求歐陸霸權。際,置擁權提供良件。
紀,歷史早追溯,王。,船臨徵召商船、船武裝。紀流岸船,展北歐船型豐船型合混合型。十字軍東征,法國封建主最為熱衷,為此長派船運載十字軍將士,其中主要就是內夫船。後來這種船型廣泛為西歐各國採用,甚至作為他們港市城徽的主要標誌。中世紀時,王家海軍也多次執行軍事任務。在法蘭西與佛蘭德斯戰爭期間,1304年8月法國卡佩王朝與熱那亞、荷蘭郡組成的艦隊在熱那亞的雷尼爾指揮下使弗蘭德斯的艦隊覆沒,法國俘獲了大量戰船並順帶俘虜敵方指揮官,有利的配合了陸上的法軍行動。一周后,法王腓力四世率軍在蒙桑佩韋勒之戰大敗弗蘭德斯的陸軍主力。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1338年阿訥默伊登之戰
15世紀以來,西歐造船技術有了重大突破,1489年法國一艘根據卡拉克船型設計出的戰艦,配備151門鐵炮和29門銅炮,裝載400名士兵以及300名海員。引發後來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模仿建造。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法國也積極參與其中。
1524年,法國航海家雅克·卡蒂埃遠航到達美洲北部。1535年他沿聖勞倫斯河向西南方前進,想找到通往中國的航道。他被那裡的大瀑布所阻,但獲得了現今加拿大的大片土地,並與當地人進行皮毛貿易,獲得豐厚利潤。同時,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西歐各國為爭奪海上優勢紛紛進一步改進船舶的製造工藝,西歐的造船技術飛速發展。其中英法兩國在1512-1514、1522-1526、1542-1546年的交戰期間,雙方多次在海上激戰。也互有勝負,但法國的每一次勝利都引發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對海上力量的改革,法國卻因西班牙在歐洲大陸的強勢不得不將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在歐陸。
1580年,西班牙腓力二世武力吞併葡萄牙引發西歐各國的不滿。不久法國的亨利三世和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達成一致,共同對抗西班牙人。1582年6月亨利三世派法國艦隊前往特塞拉島支援與腓力二世對抗的安東尼奧,但在蓬塔德爾加達海戰中法國、英國、荷蘭和忠於安東尼奧的葡萄牙組成的聯合艦隊被西班牙海軍名將聖克魯斯侯爵大敗。雖然聯合艦隊的規模要比西班牙艦隊大,但質量卻不及對方。法國還不足以在中大西洋上挑戰西班牙人。
1624年至1650年代
在拉羅謝爾之圍中的黎塞留
1629年末,拉羅謝爾船廠開始自主建造第一艘大型風帆戰艦——裝備68門火炮的王冠號(La Couronne),而風帆艦隊的規模也已達到27艘。到三十年代中期,法國的海洋計劃基本得以實現。儘管無法與英國荷蘭相比。在這一時期法國海軍也誕生了一批海戰能手,如亨利·德·索迪斯和麥勒·布雷澤。
1638年戈特利亞之戰
1642年,法國在北美蒙特利爾建城,法國人將黎塞留視作海軍的真正建立者,不僅是因為他裝備了艦船,還因黎塞留的遠見卓識確保法國擁有健全的組織機構,並維持海軍的穩固發展。在其政治遺囑中,他依然充滿希望地指出,根據法國的地理位置和資源,法國有發展海權的機會。
1648年的投石黨亂卻打亂了法國海軍的發展,陷入內憂外患中,因此國力被嚴重削弱,並導致法國原本稱霸在即的事業,被迫暫時中斷;而且叛亂之後,法國的國力短時間仍難以恢復,國際地位暫時下降至二流國家。可以說叛亂不但造成社會的大混亂,政府還因為稅收大減,軍力從十五萬衰退到五萬多;法國海軍部也因為預算不足、挪用至迫切的陸軍,以及馬薩林的中飽私囊,使得海軍的年度經費下降到1640年代初的六分之一(五十萬里弗)。這讓船艦因無力維修而朽壞,嚴重傷害剛有起色的法國海權,並使馬薩林的重商主義政策難有所成,也抑制了海外商貿的發展。
路易十四親政時期
1661年,當路易十四開始執政時,法國只有30艘戰艦,其中僅3艘裝備60門以上的火炮。1664年路易十四為了向全歐展現法國的權威,而又不希望把國家陷入昂貴的戰爭,於是決定將他第一個征服的目標鎖定為位於北非阿爾及利亞海岸、由奧斯曼帝國庇護的穆斯林海盜基地,吉格港(Gigeri)。海軍元帥博夫爾公爵率領15艘從外購置或租借來的戰艦開始了這次帶有聖戰意味的遠征,並於1664年6月26日到達吉格。法國的艦隊最初取得了勝利,但卻逐漸陷入了漫長的、與穆斯林大槳戰船和縱帆船的消耗戰中。物資補給問題變得尤為突出,加之博夫爾公爵完全不了解海軍,這次作戰最終在3個月後以失敗告終。路易十四極為震驚,因為荷蘭、英國乃至疲弱的西班牙,都能教訓這些異教徒,並以此展現自己的海上力量。法國既然是歐洲第一大國,他的海軍也應是歐洲第一。
柯爾貝爾
1667年,法國歐洲第一的國力開始在海軍建設上體現出來。從土倫到勒哈弗爾,到處可見熱火朝天的造艦景象。對那時盛況的描述甚至有些難以置信:一艘在土倫建造的40炮戰艦僅用了7小時就完全建成,而在科爾貝爾之子、塞涅萊侯爵視察土倫時,一艘大槳船從無到有僅僅花費5個小時。1667年,布雷斯特港舉行了浩大的閱艦式,標誌著這支偉大海上力量的崛起。60艘新制戰艦聚集於此,集中了法國艦隊的幾乎全部主力。而到1671年,法國海軍已擁有炮數在50門以上的大型風帆戰艦68艘,主力艦隊總規模上達世界第一。1668至1669年,法國的造艦運動達到頂峰。到1672年法國海軍已擁有196艘戰艦,成為歐洲第三大海軍強國。
1676年奧古斯塔海戰
法荷戰爭結束后,作為敵對國的荷蘭,威廉三世正忙於為荷蘭人重建家園並恢復海外貿易,耗資巨大的主力艦隊被重新解散歸於各省。但是,法國海軍卻絲毫沒有懈怠。動員起來的法國艦隊戰船總數199艘,其中載炮40門以上的風帆戰艦68艘。科爾貝爾而一方面為艦隊更新著最優秀的船隻,一方面為海軍培養、徵募著人才。他建議國王在和平時期將海軍投入到對穆斯林海盜的作戰上,一方面展現法國作為歐洲基督教國家領袖的地位,一方面將艦隊維持在戰爭狀態下,保持其紀律與戰鬥力。此後數年,法國艦隊幾乎成為歐洲唯一活躍的常備海軍,而軍官隊伍也在戰鬥中得到來自實踐的培養。
1683年柯爾貝爾去世后,路易十四致力於在大陸進行擴張,對海外殖民地的關注度減弱。1685年的《楓丹白露敕令》不僅讓法國工商業半毀,也使海軍失去了9000名熟練的水手。法國海軍建設開始走向下坡路。
1690年比奇角海戰
1693年拉各斯海戰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期間,維哥灣海戰使法國大西洋艦隊幾乎全滅,1707年土倫戰役又迫使法國自沉地中海艦隊,法國海軍在這場戰爭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法國通過劫掠戰在1707年的5月2日行動以輕微的損失捕獲英國2艘風帆戰列艦和21艘商船。在同年的利澤德角之戰,迪蓋·特魯安等人使英國1艘軍艦被毀、3艘軍艦和15艘商船被捕獲,超過一千人死亡。1711年迪蓋·特魯安又指揮法國艦隊奪取了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向當地的葡萄牙人勒索了500箱糖和40萬美元。儘管大同盟戰爭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以法國的一平一勝的結果而結束,但法國卻在戰爭中元氣大傷,法國海軍也遭受了極其嚴重的削弱。
1713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時,法國的財政赤字高達24億鋰,法國政府的信譽下降,導致國家一時無法籌措到足夠的資金去支持其在歐洲和海外的軍事行動。而到1715年法國風帆戰列艦總噸位從1695年的19萬噸下降到了10.2萬噸。而他的對手英國風帆戰列艦噸位達到了16.8萬噸。
1744年土倫戰役
七年戰爭期間,法國試圖將土倫艦隊和布雷斯特艦隊在英吉利海峽集結,隨後入侵英國,該計劃由於土倫艦隊與布雷斯特艦隊在1759年被英國海軍殲滅而終告失敗。正當法國分散它的兵力和財力在歐洲進行一場接著一場的戰鬥時,英國軍隊則在海軍的支援下在世界各地佔領法國的殖民地。與此同時,法國的海外貿易幾乎完全遭到了毀滅。僅在1756年到1760年的四年時間裡,法國就損失商船850艘。法國消耗的戰爭費用,數目也使人震驚。不過法國海上私掠船行動也取得輝煌戰果。從1756年6月到1760年6月,法國私掠船共捕獲英國商船2500多艘。在1761年,儘管英國人捕獲了240艘法國私掠船,但其他法國私掠船仍捕獲了812艘英國商船。但戰爭還未結束法國已出現嚴重財政拮据,僅法國拖欠奧地利的款項就達3400萬利弗爾。此時法國再也不具備先前的影響力。為了改變發給在世界上的孱弱地位,重塑法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形象,法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舒瓦瑟爾公爵
法國海軍軍官也掀起了學習熱潮,鑽研業務和好學上進成為一種風尚。先前由於等級制度的影響,不尊重非貴族上級軍官的現象十分普遍,導致軍官工作效能低下。舒瓦瑟爾公爵的改革對這一切進行了巨大衝擊,良好的軍隊紀律得以建立。1767年,法國政府對艦隊的炮兵進行改組,由一萬炮手組成的炮兵,在接下來的十年間,堅持每周訓練一次,極大地提高了官兵的戰鬥力。在長時間堅持不懈的訓練之下,艦隊炮兵的射擊技術有了很大提高。就當是來說,法國的海軍炮手可能是世界上打的最準的。其遠射程技術更是遠遠優於英國海軍,這與法國海軍的戰術有關,因為他們更喜歡遠距離作戰。命中率的提高增強了海軍的戰鬥實力,海軍官兵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對英國海軍不再畏之如虎。海員的人數也有了足夠的保障,至1778年海軍徵募花名冊上登記註冊的已有6.7萬名之多。可以說兵源的充足也為再次與英國開戰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1781年切薩皮克灣海戰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之際,法國和西班牙海軍風帆戰列艦總噸位達到31.3萬噸,要大於同期英國海軍的26萬噸。在美國獨立戰爭初期法國、西班牙等國一直對美國暗中援助,1777年隨著薩拉托加戰役使戰爭局勢逆轉,法國和西班牙分別於1778年和1779年正式介入戰爭。1779年6月西班牙與法國締結聯盟,以法國同盟者身份在海上參加反英戰爭。1780年12月荷蘭亦加入戰爭,對英宣戰。英國在國際社會被眾列強孤立並被逼在歐、亞、美三洲同時作戰。戰爭期間,法國海軍也是唯一一個做到與英國海軍正面決戰仍能取得局部優勢的國家,在1781年切薩皮克灣海戰,法國海軍的勝利,直接決定了約克鎮戰役的影響。在遠東海域,絮弗倫在印度沿海的一系列海戰尤其是1782年的亭可馬裏海戰使英國暫時失去印度沿海制海權,而法屬印度公司一度獲取孟加拉灣的優勢。美國獨立戰爭法國的勝利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報了七年戰爭之仇,也讓英國外交受到空前孤立,也提升了法國的國際地位。但1787年,在英國首相小威廉·皮特圍繞荷蘭問題上清除了法國的影響力。
1796年紐芬蘭遠征
1810年模里西斯大港之戰
1807年起,拿破崙大規模建造風帆戰列艦,以補充經濟戰略的不足。但是由於法國及其衛星國都無法培養和留住足夠的海員,這些大型戰艦基本沒什麼用處。就在遠征俄國失利后,拿破崙將大批技術熟練的船工和海員征入陸軍,他的艦隊只是虛張聲勢的泡沫而已。在遠離歐洲大陸的戰場上,英國憑藉其對海洋的控制權,佔領了法國在西印度群島和印度洋上的最後幾個支持私掠船活動的海軍基地——馬提尼克、瓜德羅普和模里西斯,從而有效地阻遏了法國私掠船在公海上對英國商船的襲擊和劫掠,摧毀了法國的海上劫掠戰體系,法國的私掠船活動也隨著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崩潰而偃旗息鼓。
波旁復辟時期至二戰
1838年韋拉克魯斯之戰
1859年,法國取得開鑿蘇伊士運河的特許權,並佔領紅海南端西岸的吉布地。1860年,法國夥同英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多年的對外侵略,使法國成為僅次於大英帝國的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然而,德意志在歐洲大陸中部的掘起,改變了歐洲的力量結構。儘管普法戰爭之初法國海軍對北德海岸線進行了封鎖。然而法國艦船出現煤炭短缺,也缺乏必要武器來對付敵人港口周圍的海岸防禦工事。1870年9月封鎖被取消。
1871年法國與德國簽訂和平協議,結束了普法戰爭。由於陸軍的慘敗,新成立的第三共和國自然將大部分的國防預算投放到陸軍的重建上。法國海軍在普法戰爭中受影響較小,但其海軍原有艦船,因船齡太長或樣式過舊而紛紛退役。為此法國政府在財政極為困難的條件下仍撥款大量經費從事海軍建設。1872年海軍部提出建造217艘艦船的海軍發展計劃。1876年又根據海軍技術發展的要求,對此計劃提出修正案,以期建造噸位更大、艦炮更為先進的鐵甲艦。該計劃獲得法國議會的批准。但是,法國國內還有一種主張,認為法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是沿海防禦,事宜多造中小艦船。兩種意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有一定的影響。法國海軍在19世紀末,始終佔據第二位的位置。
1884年馬江海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海軍的地中海艦隊在封鎖奧匈帝國海軍、轉移塞爾維亞軍民以及對希臘作戰迫其支持協約國等重大軍事行動中,表現得都可圈可點。但受國力及海軍實力所限,法國並未在一戰後國際秩序安排中獲得多少實利。1922年簽署的華盛頓《五國海軍條約》,確定了美英日法意五國的主力艦比例為5:5:3:1.75:1.75。20世紀30年代,隨著戰爭創傷的癒合,法國海軍迅速恢復元氣。
1937年,法國海軍已擁有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3艘、重巡洋艦7艘、輕巡洋艦12艘、各型驅逐艦50餘艘,各型潛艇共101艘,綜合實力居歐洲第二、世界第四。曾任英國海軍大臣的丘吉爾感慨“其效能之好,勝過法國大革命以來的任何時期”。
1940年,二戰歐洲戰場剛開打不久,法國就因陸軍迅速潰敗,而無法在戰爭中發揮自己的實力便在英國人的“弩炮”行動下自沉。
1942年,盟軍發起火炬行動,登陸法屬西北非,準備接應法軍艦隊突圍,然後以此為跳板攻打義大利,以最終實現反攻歐洲。與此同時,希特勒也下令強行奪取法軍艦船。11月11日,達爾朗在盟國的要求下電令土倫艦隊機動到阿爾及爾,但對英國恨之入骨的艦隊司令拉博德對此嚴厲拒絕。26日黎明,德軍發動突然襲擊,港口防衛司令馬爾基海軍上將在床上被俘。不甘向德國人俯首、又難忘英國人的“舊恨”的法國海軍,決定以就地自沉的悲壯方式捍衛最後的尊嚴。自沉的140餘艘艦艇中,包括3艘主力艦、8艘巡洋艦、17艘驅逐艦、16艘魚雷艇、16艘潛艇、70多艘各型輔助船,這也成為法國海軍歷史上最為悲壯的一幕。
二戰後至21世紀
法國海軍
1952年,法國政府批准了海軍的造艦計劃,到50年代末,法國海軍共有各種艦艇近400艘。冷戰期間,法國與夙敵德國、英國一起,同時加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但高傲的法國人一直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國防政策,為此還一度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法國海軍作為支撐這一政策的重要力量,也由此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最終成功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封鎖,發展起獨立完善的海軍工業技術體系。
1964年,法國海軍成立潛艇部隊,1967年,法國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可畏”號下水。此後,德斯蒂安·多爾韋級護衛艦、P400級巡邏艇以及世界上噸位最小的紅寶石級核攻擊潛艇相繼入列。法國一度超過英國,成為世界海軍第三強國。隨著冷戰後國際形勢的變化,法國海上戰略重點開始轉向海外。為了提高遠距離快速處理危機的能力,法國耗巨資建造首艘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同時,著手建造6艘拉斐特級新型護衛艦,用於遠洋作戰。1998年,法國正式組建海軍航空兵。法國海軍成為一支諸兵種合成的綜合性海上力量,也是全球少數幾支擁有全面能力、能夠向全球出擊的海軍之一。
地平線級驅逐艦
戰略思想明確,全面發展艦艇
法海軍執行的是“核威懾與常規打擊”的戰略,儘管世界軍事格局變化較大,尤其是蘇聯和東歐國家局勢發生劇變,以及美國和本國軍費削減,而法國海軍戰略卻顯示出極強的穩定性。把研製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核動力航空母艦,發展攻擊型核潛艇和其他常規艦艇,放在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來考慮。應該指出的是,在全面發展艦艇時,特別重視戰略核力量的發展,這是法國政府一貫的戰略思想,正如前總統密特朗所說,“法國唯一能抵擋住核進攻的力量是導彈核潛艇”,從而強調應當實行有限的核威懾戰略。
管理體制穩定,實行集中統一
法國全軍裝備研製工作,由國防部下屬裝備部統抓,裝備部管轄艦艇建造局和其它兵器建造局。艦艇建造局統一組織和協調海軍裝備的設計、生產、試驗、維修和改裝工作。艦艇及其武備的研製與生產任務,基本上由它下屬的造修船廠、配套公司和科研機構承擔,另一小部分任務,則以合同方式委託給政府有關部門、私人企業和大學完成。這種長期穩定的集中統一領導的管理體制,是法國艦艇研製順利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採取保護政策,促進造船發展
為鼓勵艦船工業的發展,多年來法國政府一直為艦船工業部門提供船價補貼,以彌補本國船廠與國外競爭者之間的價格差額,補貼額一般為合同價的15%-25%,因船廠大小和艦船類型而異。為出口艦船提供出口信貸擔保和因通貨膨脹造成的造船成本上升的船價擔保。對造船用的進口材料和設備,免交關稅,對船廠和買主免交增值稅。為了發展本國的艦船工業,政府鼓勵選用本國產品。
配套產品較全,不斷提高水平
法國政府根據“國防自主”的政策發展艦艇,艦艇及其配套產品已形成較完整的系列。例如,在動力裝置上的PA和PC系列高、中速柴油機;在武器系統中的M1至M5彈道導彈、“飛魚”反艦導彈、“海響尾蛇”對空導彈和“海鱔”魚雷;在電子設備上海軍戰術情報處理系統(SENIT)和聲吶,上述產品不僅具有本國特色,而且其中有些產品保持世界較先進水平。
研製新型艦艇,注重繼承、多用
法國在研製新艦艇時,注意採用經過考驗的部件和成熟的技術產品裝艦,例如“飛魚”導彈,除一、二項新技術外,大都採用原來成熟的技術;在設計核動力航空母艦時,選用了與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同型的反應堆;在研製“三夥伴”級獵雷艇時,考慮到在它們不獵雷時可作巡邏艇和潛水工作船使用。此外,在研製新艦艇時,提出了將來改裝的方案。
重視軍品出口,積極開拓市場
法國政府十分重視軍品貿易,1970年成立了海軍裝備出口公司,后改組為軍用裝備公司,併兼管陸軍裝備的出口業務。1980年,法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簽訂了一項金額高達145億法郎的合同,包括建造4艘護衛艦、2艘補給船和24架“海豚Ⅱ”直升機等。1991年,法國與中國台灣當局簽訂了向台出售16艘“法耶特”級護衛艦的合同,其中前6艘由法國建造,武器裝備由中國台灣自行配套,后10艘擬由中國台灣島內建造。到1998年由法國建造的6艘已全部在中國台灣列裝。此外,法國還為進口國提供長期貸款、人員培訓、零件供應和設備維修等。
開展國際合作,聯合研製艦艇
法國常和其它國家聯合研製艦艇,以充分發揮各國優勢,提高裝備性能。例如,法國、荷蘭和比利時聯合研製的“三夥伴”級獵雷艇,其最大的好處是可採用各國高水平的設備(如法國PAP--104滅雷具)裝艇。90年代,法國和英國、義大利聯合設計“地平線”級驅逐艦(1999年英國退出合作),可望首艦21世紀初服役。當時法國有意向與英國在航母研製方面合作。聯合研製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使艦艇達到最佳效費比。據國外資料初估,兩國合作研製一項武器裝備,其經費比一國單獨研製大約節省30%,四國合作可節省50%的經費。
根據戰爭特點,加強裝備研究
為向海軍提供先進的裝備,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海軍加強裝備的研究,尤其是預先研究,例如法國重視戰略戰術形勢的分析研究,武器系統整體化發展趨勢的研究,模擬技術的開發應用,人機工程學研究成果的應用,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研究,提高武器系統精度研究,重要武器備用手段的研究,介面多功能化、標準化和數字化研究,電磁兼容性的研究等。
編製
海軍參謀部是法國海軍的最高行政管理和作戰指揮機關,海軍參謀長在國防部長的領導下,負責海軍的日常訓練、後勤及行政管理。海軍參謀部下轄大西洋艦隊、地中海艦隊、反潛作戰部隊、海上作戰部隊、駐波利尼西亞海軍部隊、印度洋海軍部隊、戰略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部隊、水雷作戰部隊和陸戰隊等。
法國海軍現有兵力近4萬人。按性質不同,作戰部隊由艦艇部隊、航空兵部隊和陸戰隊三部分構成。海軍艦艇部隊是法國海軍的骨幹力量。其主要作戰艦艇按職能編為水面作戰集群、水下和反潛作戰集群、掃雷作戰集群三大部分。海軍陸戰隊是法國海軍的精銳部隊,現有2個團,近3000名官兵,主要執行兩棲作戰任務。海軍航空兵部隊現有兵力約7000人,下設艦載航空兵司令部和海上及空中司令部。
此外,由憲兵司令部領導的海上憲兵隊為法國海軍的一支准海軍部隊,編製上有數艘海岸巡邏艇和多艘港口巡邏艇,其職責是保衛海軍基地和岸上設施。
院校
法國海軍十分重視院校建設,其中三軍防務學院前身是法國國王路易15世決定興建的陸軍軍官學校,1993年由法國政府重新合併其他幾所院校組成。海軍院校主要負責初級軍官的培養和中、高級軍官晉陞前的深造工作。海軍參謀部下屬的院校司令部,對院校的編製和人員調配、教學計劃、大綱、學員的招收、分配、後勤保障等實行統一管理。
根據國防部指導文件,法國海軍擔負以下任務:
·參與核威懾與核遏制;
·對敵人關鍵目標進行打擊,殲滅敵人海軍力量;
·為進行登陸作戰、輸送海軍陸戰隊和聯合登陸部隊上陸做準備;
·進行海岸防禦,與陸軍和空軍聯合抗擊來自海上及空中的打擊;
·監控預定海洋區域的局勢;
·保衛海洋交通線和專屬經濟區;
·為本國商船和漁船護航;
·進行海上偵察;
·打擊恐怖主義和海盜;
·為軍隊和軍用物資的戰略調動提供保障。
航空母艦(1艘服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戴高樂級航空母艦 | R91“戴高樂”號 | 服役 | 42000噸 |
兩棲戰艦艇(6艘服役,4艘退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 (LHD) | L9013“西北風”號 L9014“托內爾”號 L9015“迪克斯梅德”號 | 服役 | 21000噸 | |
閃電級船塢登陸艦 (LPD) | L9012“熱風”號 | 服役 | 12000噸 | |
L9011“閃電”號 | 退役 | |||
巴特拉爾級坦克登陸艦 (LST) | L9032“迪蒙迪維爾”號 L9034“香格里拉”號 | 服役 | 13000噸 | |
L9030“普蘭”號 L9031“弗朗西斯·卡尼爾”號 L9033“雅克·卡迪亞”號 | 退役 |
補給艦(4艘服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迪朗斯河級補給艦 | A607“默茲”號 A608“無功”號 A630“馬恩省”號 A631“索姆”號 | 服役 | 17900噸 | |
A629“迪朗斯河”號 | 外銷 |
巡防艦(11艘服役,7艘在建,3艘退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地平線級護衛艦 | D-620“福爾班” D-621“騎士保羅” | 服役 | 6600噸 | |
卡薩爾級驅逐艦 | D614“卡薩爾” D615“讓·巴特” | 服役 | 4500噸 | |
喬治·萊格級驅逐艦 | D640“喬治·萊格"號 D641“杜布雷”號 D642“蒙卡爾姆”號 D643“讓德·維埃納”號 | 退役 | 4500噸 | |
D644“普里毛居特”號 D645“拉莫特·畢凱”號 D646“拉圖什·特雷維爾”號 | 服役 | |||
“阿基坦”級護衛艦 | D659“阿基坦”號 D651“諾曼底”號 D652“普羅旺斯”號 D653"布列塔尼”號 | 服役 | 5700噸 | |
D654“奧弗涅"號 D655“朗格多克”號 D656“阿爾薩斯”號 D657“洛林”號 D658 D659 | 建造中 |
護衛艦(11艘服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拉斐特級護衛艦 | F710“拉斐特”號 F711“絮庫夫”號 F712“科爾貝”號 F713“烏頭”號 F714“蓋普拉特”號 | 服役 | 3600噸“ | |
花月級護衛艦 | F730“花月”號 F731“牧月”號 F732“雪月”號 F733“風月”號 F734“葡月”號 F735“芽月”號 | 服役 | 2950噸 |
巡邏艦(13艘服役,6艘退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追風級護衛艦 | P725“靈巧”號 | 服役 | 1450噸 | |
“P-400”級 | P684“無常”號 P686“光榮”號 P687“殷勤”號 P688“嘲弄”號 | 服役 | 480噸 | |
P682“大膽”號 P683“善變”號 P685“火熱”號 P689“取笑”號 P690“天窗”號 P691“喧鬧”號 | 退役 | |||
“阿托斯”級 | A712“阿托斯” A713“阿拉米斯”號 | 服役 | 105噸 | |
“烈焰”級 | P676“烈焰”號 P677“鸕鶿”號 P678“千鳥”號 | 服役 | 447噸 | |
“信天翁”級 (由拖網漁船改造) | P681“信天翁” | 服役 | 2800噸 | |
“海燕”級 (由拖網漁船改造) | 法國海軍 | P740“海燕” | 服役 | 680噸 |
“阿拉戈”級 (由水文勘測船改建) | P675“阿拉戈” | 服役 | 980噸 |
通報艦(9艘服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戴斯蒂安娜·多爾夫”級 | F789“勒埃維弗上尉”號 F790“拉瓦萊海軍上尉”號 F791“萊爾米尼埃司令”號 F792“萊爾三級准尉”號 F793“布萊松司令”號 F794“雅庫貝中尉”號 F795“迪根司令”號 F796“比羅司令”號 F797“布恩司令”號 | 服役 | 1250噸 |
掃雷艇(18艘服役,2艘退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波江座"級 | M641“波江座”號 M642“仙后座”號 M643“仙女座”號 M644“飛馬”號 M645“獵戶座”號 M646“十字”號 M647“艾格勒”號 M648“七弦琴”號 M650“射手座”號 M652“仙王座”號 M653“魔蠍座”號 | 服役 | 610噸 | |
M649“英仙座”號 M651“天平座”號 | 退役 | |||
“窩路堅”級 | M611“窩路堅”號 M613“黃泉”號 M614“冥河”號 M622“岩體”號 | 服役 | 490噸 | |
“安塔爾”級 | M770“安塔爾”號 M771“牛郎星”號 M772“艾爾帕蘭”號 | 服役 | 340噸 |
試驗艦(3艘服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蒙赫”號 (衛星和導彈跟蹤) | A601“蒙赫” | 服役 | 21000噸 | |
“杜培德羅梅”號 (情報收集) | A759“杜培德羅梅”號 | 服役 | 3600噸 | |
“西蒂斯”號 (雷戰實驗) | A785“西蒂斯”號 | 服役 | 1050噸 |
調查船(5艘服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何不”號 | “何不”號 (尚無舷號) | 服役 | 6600噸 | |
“杜丹·博普里”號 | A758“杜丹·博普里”號 | 服役 | 3300噸 | |
“拉普諾斯”級 | A791“拉普諾斯”號 A792“博爾達”號 A793“拉普拉斯”號 | 服役 | 980噸 |
遠洋拖船(7艘服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罕見”號 | A635“罕見”號 | 服役 | 1450噸 | |
“馬拉巴爾”級 | A664“巴拉巴爾”號 A669“頑強”號 | 服役 | 1400噸 | |
UT507級 | “阿貝耶弗朗多格”號 “阿貝耶朗格多克”號 | 服役 | 1500噸 | |
UT515級 | “阿貝耶波本”號 “阿貝耶悅居”號 | 服役 | 4000噸 |
訓練船(12艘服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豹”級 | A748“豹”號 A749“美洲豹”號 A750“捷豹”號 A751“猞猁”號 A752“葛柏”號 A753“豺狼”號 A754“蒂格雷”號 A755“獅子”號 | 服役 | 470噸 | |
“甘氨酸”級 | A770“甘氨酸”號 A771“愛嘉婷”號 | 服役 | 300噸 | |
“Paimpolaise”級 | A649"明星"號 A650“百利雞”號 | 服役 | 275噸 |
核動力攻擊潛艇(6艘服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紅寶石級核潛艇 | S601“紅寶石”號 S602“藍寶石”號 S603“黃寶石”號 S604“綠寶石”號 S605“紫水晶”號 S606“珍珠”號 | 服役 | 2600噸 |
彈道導彈核潛艇(4艘服役)
名稱 | 圖片 | 舷號 | 狀態 | 噸位 |
凱旋級戰略核潛艇 | S616“凱旋”號 S617“魯莽”號 S618“警戒”號 S619“猛烈”號 | 服役 | 14300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