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天牛

桑天牛

桑天牛屬鞘翅目天牛科,溝脛天牛亞科。分佈在北京、天津、廣東、廣西、湖北、湖南、河北、遼寧、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四川、江西、台灣、海南、雲南、貴州、山西、陝西等省。成蟲食害嫩枝皮和葉;幼蟲於枝幹的皮下和木質部內,向下蛀食,隧道內無糞屑,隔一定距離向外蛀1通氣排糞屑孔,排出大量糞屑,削弱樹勢,重者枯死。

分類


關於其中文名稱,一般稱之為桑天牛(1959,陳世驤;1965,章士美,1992,蕭剛柔)。在我國台灣曾稱之為褐天牛(1964,張書忱)。在國內還有的稱之為粒肩天牛(1989,蔣書楠),也有鐵泡蟲之俗稱(1982,蘇州蠶專)。在日本最早文獻記載稱之為桑天牛
(1882,名和靖),也有稱之鐵泡蟲的(1892,名和靖;1906,宮地良致)

分佈


國內:北京、天津、廣東、廣西、湖北、湖南、河北、遼寧、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四川、江西、台灣、海南、雲南、貴州、山西、陝西等省皆有分佈(1992,蕭剛柔)
國外:日本、朝鮮、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印度、孟加拉國(1992,蕭剛柔)

寄主


桑天牛是多種林木、果樹的重要害蟲,對桑、無花果、山核桃,毛白楊等危害最烈,其次為柳、刺槐、榆,構、朴、楓楊、蘋果、海棠、沙果、梨、枇杷、櫻桃、柑桔。寄主被害后,生長不良,樹勢早衰,木材利用價值降低,影響桑、果產量。

形態特徵


成蟲

桑天牛
桑天牛
成蟲體長34—46 mm。體和鞘翅黑色,被黃褐色短毛,頭頂隆起,中央有1條縱溝。上顎黑褐,強大銳利。觸角比體稍長,順次細小,柄節和梗節黑色,以後各節前半黑褐,後半灰白。前胸近方形,背面有橫的皺紋,兩側中間各具1個刺狀突起。鞘翅基部密生顆粒狀小黑點。足黑色,密生灰白短毛。雌蟲腹末2節下彎。

卵長橢圓形,長5—7 mm,前端較細,略彎曲,黃白色。

幼蟲

幼蟲圓筒形,長大時長45—60 mm,乳白色。頭小,隱入前胸內,上下唇淡黃色,上顎黑褐色。前胸特大,前胸背板後半部密生赤褐色顆粒狀小點,向前伸展成3對尖葉狀紋。后胸至第七腹節背面各有扁圓形突起,其上密生赤褐色粒點;前胸至第七腹節腹面,也有突起,中有橫溝分為2片。前胸和第一至第八腹節側方又各著生橢圓形氣孔l對。

蛹紡錘形,長約50 mm,黃白色。觸角后披,末端捲曲。翅達第三腹節。腹部第一至第六節背面兩側各有1對剛毛區,尾端較尖削.輪生剛毛。

生活習性


桑天牛
桑天牛
成蟲反應遲鈍,易撲捉。喜食構樹、無花果、蘋果等的嫩枝皮。白天取食,夜間產卵。每晚自8時半至次晨4時半左右產卵,天亮前復飛回白天的棲息木繼續取食。
廣東、台灣、海南1年1代,江西、浙江、江蘇、湖南、湖北、河南(豫南)、陝西(關中以南)2年1代,遼寧、河北2—3年1代。南北各地的成蟲發生期也因此發生遲早差異。如在海南儋縣,一般為3月下旬至11月下旬,廣東廣州為4月下旬至10月上旬,江西南昌為6月初至8月下旬,河北昌黎為6月下旬至8月中旬,遼寧南部則為7月上旬至8月中。下面以南昌為例,加以說明。幼蟲經過2個冬天后,在第三年4月底5月初開始化蛹,5月中旬化蛹最盛,6月底結束。成蟲出現期始於6月初,6月中、下旬至7月中大量發生,8月初銳減,個別可以活到8月下旬。成蟲產卵期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卵孵化期在6月下旬初至8月中。卵期為8—15天,平均12.7天。幼蟲歷期22—23個月,危害期達16—17個月。蛹期26—29天,成蟲羽化后,常在蛹室內靜伏5—7天;自羽化孔鑽出后,壽命長約40天,產卵延續期為20天左右。成蟲喜嚙食嫩梢樹皮,被害傷疤呈不規則條塊狀,傷疤邊緣殘留絨毛狀纖維物,如枝條四周皮層被害,即凋萎枯死。最新研究證明,成蟲只有取食桑科植物后才能完成發育至產卵。產卵前晝夜均取食,有假死性,如用木棍突然敲打枝幹,即驚落地面,極易捕捉。成蟲取食10一15天後,交尾產卵。產卵前先用上顎咬破皮層和木質部,呈“U”字形刻槽,卵即產於刻槽中,槽深達木質部,長12—20 mm,平均17 mm,每槽產卵1粒。產後用粘液封閉槽口,以護卵粒。成蟲產卵多在夜間進行,一般20時30分左右開始,至次日4時左右結束,在天未亮前又飛回白天棲息的樹上繼續取食。1個雌蟲1晚能產卵3—4粒,每產完1—2粒卵,便靜息或飛遷1次;每雌蟲1生可產卵100餘粒。卵多產於徑粗5—35 mm的枝幹上,以粗10一15 mm的枝條密度最大,約佔80%,產卵刻槽高度依寄主大小而異,距地面1一6 m均有。
初孵幼蟲先向上蛀食10 mm左右,即調回頭沿枝幹木質部的一邊往下蛀食,逐漸深入心材,如植株較矮小、下蛀可達根際。幼蟲在蛀道內,每隔一定距離向外咬1圓形排泄孔,糞便即由蟲孔向外排出。排泄孔徑隨幼蟲增長而擴大,孔間距離,則自上而下逐漸增長,其增長幅度依寄主植物而不同。排泄孔的排列位置,除個別遇有分枝或木質較堅硬而迴避於另在取食期間,多在下部排泄孔處,只有在越冬期內,由於蛀道底部常有積水,始向上移,並可超過第三孔上方(由下往上數)。幼蟲越冬時,在頭上方常有木屑,如被害枝因風折斷,蛀道斷口處亦多塞有木屑。幼蟲老熟后,即沿蛀道上移,超過1—3個排泄孔,先咬羽化孔的雛形,向外達樹皮邊緣,使樹皮出現臃腫或斷裂,常見樹汁外流。此後,幼蟲又回到蛀道內選擇適當位置(一般距離蛀道底75—120 mm)作成蛹室,化蛹其中,蛹室長40—50 mm,寬20—25 mm,蛹室距羽化孔70—120 mm。羽化孔圓形,直徑為11—16 mm,平均14 mm。

防治方法


(1)保護啄木鳥,利用寄生蜂白僵菌等。
(2)結合修剪除掉蟲枝,集中處理。
(3)成蟲發生期及時捕殺成蟲,消滅在產卵之前。
(4)成蟲發生期結合防治其他害蟲,噴灑觸破式微膠囊水劑200-400倍液。
(5)成蟲產卵盛期后挖卵和初齡幼蟲。
(6)刺殺木質部內的幼蟲,找到新鮮排糞孔用細鐵絲插入,向下刺到隧道端,反覆幾次可刺死幼蟲。
(7)利用農林措施。

發生規律


北方2~3年一代,以幼蟲或即將孵化的卵在枝幹內越冬,在寄主萌動后開始為害,落葉時休眠越冬。幼蟲期初孵幼蟲,先向上蛀食10mm左右,即掉回頭沿枝幹木質部向下蛀食,逐漸深入心材,如植株矮小,下蛀可達根際。幼蟲在蛀道內,每隔一定距離即向外咬一圓形排糞孔,糞便和木屑即由蟲排糞孔向外排出。排泄孔徑隨幼蟲增長而擴大,孔間距離自上而下逐漸增長,增長幅度因寄主植物而不同。幼蟲老熟后,即沿蛀道上移,越過1~3個排泄孔,先咬出羽化孔的雛形,向外達樹皮邊緣,使樹皮呈現臃腫或破裂,常使樹液外流。此後,幼蟲又回到蛀道內選擇適當位置(一般距蛀道底70~120毫米)作成蛹室,化蛹其中。蛹室長40~50毫米,寬20~25毫米。蛹期15~25天。羽化後於蛹室內停5~7天後,咬羽化孔鑽出,7~8月間為成蟲發生期。成蟲多晚間活動取食,以早晚較盛,約經10~15天開始產卵。2~4年生枝上產卵較多,多選直徑10~15mm的枝條的中部或基部,先將表皮咬成“U”形傷口,然後產卵於其中,每處產1粒卵,偶有4~5粒者。每雌可產卵100~l50粒,產卵約40餘天。卵期10~15天,孵化後於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向枝條上方蛀食約1cm,然後蛀入木質部內向下蛀食,稍大即蛀入髓部。開始每蛀5~6cm長向外排糞孔,隨蟲體增長而排糞孔距離加大,小幼蟲糞便紅褐色細繩狀,大幼蟲的糞便為鋸屑狀。幼蟲一生蛀隧道長達2m左右,隧道內無糞便與木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