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谷

朱秀谷

朱秀谷,男,又名逸民,生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無錫縣八士東房橋人。成立天下市農民協會,任協會主任。后成立無錫獨立支隊,不幸被捕,被殺害於鴨城橋。

人物生平


朱秀谷,又名逸民,生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無錫縣八士東房橋人。童年入私塾讀書,父母雙亡后輟學,便去無錫南門一家布店當學徒。
后在東房橋開小酒鋪。五四運動激發了他的愛國主義思想,毅然棄業走上革命道路。民國13年(1924年)春,與進步青年過望春等在自家清燕堂成立青年會,宣傳新三民主義。
民國15年9月,江蘇省農運特派員安友石與朱秀谷取得聯繫,授以任務。朱秀谷以青年會成員為骨幹,號召和組織農民建立鄉、鎮農民協會。
民國16年初成立天下市農民協會,他被選為協會主任。同時,經安友石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年11月9日,他帶領所屬農會會員編入無錫農民革命軍第3路,參加了秋收暴動。秋收暴動受挫后,他轉入秘密鬥爭。民國17年4月,在中共江蘇省委常委、農運部長王若飛來無錫期間,他率武裝人員擔負安全保衛任務。是年夏,中共無錫縣委在他家清燕堂設立縣委聯絡總站,並委其負責總站工作。總站活動引起反動當局注意,清燕堂遭武裝搜查,他亦被懸賞通緝。秋後,縣委決定朱秀谷轉移到上海。他被安排在真如暨南大學,以當事務員為掩護,與滬西黨組織保持聯繫,直至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民國27年5月,朱秀谷隨中共京滬線工作委員會委員兼無錫縣委書記王承業到無錫敵占區開展抗日工作。同年12月,無錫各界抗日聯合會成立,他為“抗聯會”黨團成員,參與爭取和改造地方游擊隊工作,團結各界一致抗日。
民國28年5月,江南抗日義勇軍東進到達梅村,設立“江抗”駐錫辦事處。朱秀谷任辦事處副官,負責籌措軍需、接受參軍等工作。9月,“江抗”部隊西撤,駐錫辦事處撤銷,他轉移到上海隱蔽。半年後,接黨組織通知回無錫。民國29年6月,在錫北東查地區與陳鳳威等一起重建無錫獨立支隊,在查家橋、石埭橋一帶堅持敵後抗日鬥爭。民國29年3月24日,朱秀谷等人在查家橋遭國民黨忠義救國軍張鶴亭部襲擊,不幸被捕,被殺害於鴨城橋的荒墳中,時年4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