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懺心一首
又懺心一首
《又懺心一首》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借佛教教義映襯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無法抑制,從中表達了作者洞察到政治的黑暗卻又無可奈何的悲憤心情。“劍”與“簫”的意象,對立統一在一起。
“劍”、“簫”是龔自珍詩中最為常見的意象,表述中又多附以“劍氣”、“簫心”等後綴,可見其並非實存,而是心靈化了的“劍”與“簫”。劍固為俠者佩飾,可也是詩人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屈原、李白等都有名作歌詠劍之激越犀利,連大家印象中清寒苦澀的賈島亦有“十年磨一劍”的豪情。到了龔自珍,劍尤其為他所鍾愛且屢形於言。所謂“狂來說劍”、“匣中龍劍光,一鳴四壁靜”、“美人如玉劍如虹”等等,這其中的“劍”無疑是沛然莫御的浩然之氣、排擊黑暗的鬱勃情懷、上沖鬥牛的堅貞意志的象徵。與此相對的,龔自珍集中亦多有“怨去吹簫”、“聲滿東南幾處簫”、“我有簫心吹不得”一類句子。簫,代表著優美,也代表著凄咽,蘇軾《前赤壁賦》中稱其“如泣如訴,如怨如慕”是也。但如漢代王褒的《洞簫賦》、《南唐書·李冠傳》等又描寫簫聲的“慷慨”、“悲壯入雲”,與劍有共通的壯美。於是,前人審美風尚漸次沉澱下來,在龔自珍的心靈世界中加以去取、熔鑄,終竟構建成帶有鮮明個性特徵的非劍非簫、亦劍亦簫、兼具壯優之美的情趣與理想。
諸多以“劍”、“簫”為核心意象的名作中,《又懺心一首》作於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是較早也較激切的一首。題為“又懺心”,系因本年第二次參加會試落第,鬱悶之氣橫積胸中,乃借反思之名行怨憤之實。首聯故作一問,後面竟不作答,思致奇絕。“何物”也者,催動白晝文章、夜半狂慧之“情”也。此情來時如怒潮洶湧,須拔劍斫地而歌;去時則繾綣纏綿,要橫簫相伴而退。這是怎樣的豪邁,又是怎樣的幽怨,其心事之淵深盡在其中,可感知,但不可捉摸,迷離之美十足。末聯將激怨推上頂峰,指出一切不合時宜之癥結在於“心病”,那麼如何療救,還是將不被人所喜的文字付之一火最為便捷,也乾淨。可是心血所凝聚,又豈真捨得。“決欲”二字,千迴百轉,透現出詩人的複雜心境。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盦(一作定庵)。漢族,浙江臨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
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
48歲辭官南歸,次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