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
阿含經
阿含經音譯阿晗、阿含暮、阿笈摩,意為傳承的教說或集結教說的經典。由眾多小經組成,論述四諦、十二因緣法,兼說生死輪迴、善惡報應及營生處事、倫理法則、普度眾生等思想。
阿含(梵文和巴利文:āgama),也作阿鋡、阿含暮、阿笈摩、阿含,是部派佛教根本經典。漢譯四部《阿含經》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紀時由天竺或西域來華高僧誦出並翻譯而來,“四阿含”常作為部派佛教經藏的別稱。漢譯阿含經與南傳巴利語記載的《尼柯耶》(Nikaya)有著對應關係。現代原始佛教研究者重建佛陀本初教義亦以阿含經為基礎之一。其內容多為當時佛與弟子、王公及外道等的言談,為最接近佛時代的記錄。
阿含經(agama)
原始佛教基本經典。又稱阿鋡、阿含暮、阿笈摩等,意思是“輾轉傳說之教法”“集結教說的經典”。意譯為“法歸”“無比法”“教”“傳”等,指此類基本經典為佛陀教說之所持、所歸、所聚。一般認為,此經基本內容在佛教第一次結集時已經被確定,至部派佛教形成前後被系統整理,約公元前1世紀寫成文字。據傳說佛陀涅槃后,其弟子大迦葉主持了首次結集,會誦了法藏與律藏兩部分。法藏記錄了佛陀及弟子們的言教行跡。包含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法藏之分為4部或5部阿含(依據文字長短和內容特點分為四大阿含: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估計在阿育王時代(前3世紀)。原始佛典以文字寫定是在公元前1世紀。一般認為阿含經形成 與部派分裂同時,所以各部派都有大同小異的阿含經典。阿含分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兩系。
北傳方面稱《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現代學者認為它們並不屬於同一部派。南傳方面有5部,稱《長部經典 》、《 中部經典》、《相應部經典》、《增支部經典》、《小部經典》。此中前4部與北傳四阿含經大體相當,但經文數目、排列以至部分內容都互有差異。漢譯《長阿含經》22卷,分4部分,分別敘述有關佛陀、教行,與外道論難及世界成敗之說;《中阿含經》60 卷,222 經,說四諦十二因緣及佛陀與弟子們的言行;《增一阿含經》51卷,從1法而至11法,宣說法數,故名增一;《雜阿含經》50卷,含其他阿含經未收的經文。阿含經類在漢地譯出始於東漢明帝時的《四十二章經》編譯,整部阿含經問世在4~5世紀。此前則有阿含經中單品陸續譯出。
梵語Agama是由彼而此,“來”或“去”的意思,因此古譯阿含為“趣”與“歸”,是“輾轉傳來”,有傳授傳承的意思,如《瑜伽師地論》卷85 :“如是四種,師弟展轉傳來於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僧肇《長阿含經》序說:“秦言法歸。……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善見律毗婆沙》卷一:“容受聚集義名阿含。如修多羅說:佛告諸比丘:我於三界中,不見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純是眾生聚集處也。”
《長阿含經》序認為,阿含經乃“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翻譯名義集》把“阿含”譯為“無比法”或“教”,意思是“法之最上者也”。
南傳上座部的巴利文阿含經典,屬於分別說系銅鍱部的“經藏”,分為“五部”:1.‘長部’; 2.‘中部’;3.‘相應部’(samyutta-nikāya);4.‘增支部’ 5.‘小部’。其中‘小部’的內容,錫蘭、緬甸所傳的部類,略有出入。北傳漢譯的阿含經典有四部,分別為《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等四部阿含經的統稱。
漢譯的《長阿含經》,與巴利文五部中的‘長部’相當。漢譯的‘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的“有偈品”等相當。漢譯的‘雜阿含經’、‘中阿含經’──二部,與‘相應部’及‘中部’相當。漢譯的‘增壹阿含經’,與‘增支部’相當。
據載,佛入滅(涅盤)后,大弟子摩訶迦葉(Maha Kasyapa)在葉波國聞佛滅而返回,由於佛祖生前沒有留下任何著作,三個月後,在摩竭陀國之阿闍世王支援下,6月27日大迦葉遴選五百名碩學僧人在王舍城七葉窟結集三藏,史稱“五百結集”,又稱“第一結集”。釋迦牟尼所說的“經”(又稱修多羅)由弟子阿難(Anada)誦出,優婆離(Upali)誦出律,有五大部阿含,過程極其複雜,各家言殊,以摩訶迦葉為上首。第一次結集時已確定了阿含經的基本內容,其中優婆離結集《律藏》,阿難結集《經藏》,而《阿含經》就在其中,在阿育王之前尚未經編輯。
佛滅百年後的阿育王時期,在毗舍離(吠舍離)進行“第二次結集”,《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四部阿含經正式集成,阿含才陸續系統地經過整理,後進入部派分化的“部派佛教”時期。約公元前一世紀寫成文字。中國自隋唐以來,學佛者只宗大乘佛教,視小乘(Hinayāna)為低下,不受重視,使《阿含經》束之高閣千年之久。十八世紀末《阿含經》才在歐美學者的提倡中,重獲地位。
關於阿含經成立於何時,就佛典結集之次第而論:(一)佛陀入滅后,第一個夏季,五百阿 羅漢會聚於王舍城外之七葉岩,以大迦葉為上首,舉行第一次結集,由阿難誦出法(即經),優婆離誦出律,此即歷史上著名之‘五百結集’。阿含經之淵源,即導源於此時。(二)佛陀入滅百年頃,七百比丘會聚於毗舍離城,以耶舍為上首,舉行第二次結集。此次結集以律藏為主,此即著名之‘七百結集’。(三)佛陀入滅后二三六年頃,即阿育王之時期,在華氏城以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舉行第三次結集,至此三藏教法始告完成。(四)佛陀入滅后四百年,在迦膩色迦王護持之下,於迦濕彌羅國以脅尊者、世友為上首,舉行第四次結集,此次結集以論釋三藏為主。綜上所述,阿含經於第一結集時誦出,於第二結集以後,即西元前三世紀前後,為阿含經正式成立之時期。
阿含經是一種言行錄的體裁書籍,內容記述佛陀及其弟子的修道和傳教活動言行。述及佛教的基本教義有四諦、四念處、八正道、十二因緣、十二分教、無常、無我、五蘊、四禪、四證凈、輪迴、善惡報應等論點。世為小乘佛教各派所宗。漢明帝時,譯有《四十二章經》,內容是阿含中節譯而成。
《阿含經》是佛法的根本,是佛世流傳之“教法”,是佛滅后所借結集之“聖教集”,師、弟之間代代傳承,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認的“根本佛法”。
《阿含經》是記錄佛陀的開示錄、言行錄。是佛陀大般涅盤后,由弟子們所結集而成,並非佛陀親自所寫、所輯。阿含法義本來就很深,加上早期未有文字經典前,都是靠背誦,所以詞句都盡量力求精簡。凡事有利就有弊。精簡又含有深義的經文,眾生不是看不懂、沒興趣,就是以為懂,但卻曲解法義。加上有很多的精華都是要真修實證才能體悟到,若光從文字上去理解,極易產生誤解。這就是阿含經被判為小乘經的重要原因。
《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共二十二卷,後秦弘始十五年(413年)於長安由罽賓三藏沙門佛陀耶舍口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為漢文,秦國道士道含筆錄。
《中阿含經》
六十卷,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由曇摩難提譯出,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瞿曇僧伽提婆重譯。
《雜阿含經》
五十卷,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394年-468年)在楊都祇洹寺口述,寶雲傳譯漢文,慧觀筆錄。另有二十卷本《別譯雜阿含經》,譯者失傳,譯出的時間可能早於五十卷本。
《增一阿含經》
又稱《增壹阿含經》,五十一卷。最早由苻秦曇摩難提於建元二十年(384年)誦出,竺佛念翻譯漢文,曇嵩筆錄。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瞿曇僧伽提婆重譯。
《長阿含經》“長”意義,有不同的理解,據《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等載,是以長經的總集,故有此名;《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載,破諸外道,是為《長阿含》;《分別功德論》卷一則謂,長者,乃說久遠之事,意即歷劫而不絕。
《中阿含經》 “中”指篇幅中等的聖教集(據《分別功德論》卷一)。《增一阿含經》;據《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所載,本經是依法數的次第,自一法順次增至第十一法而分類輯成,故稱增一;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載,《增一阿含》是佛陀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總集而成。
《雜阿含經》 關於《雜阿含》名稱的由來,據《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載,此經是佛陀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等講說四聖諦、八聖道、十二因緣的教說,今集為第一部,稱《雜阿含》。又據《摩訶僧祗律》卷三十二載,以彙集文句之雜者,故稱《雜阿含》。另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載,《雜阿含》是闡明諸禪定,為坐禪人所必修習法門。《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載,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故稱《雜阿笈摩》(《雜阿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