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鄉
中路鄉
中路鄉
機構:解放后,縣按區域劃分轄區,中路成立公社,後於1962年調整時 期撤銷;
1975年5月經上級批准,恢復成立中路公社,同時組建了公社黨委會(當時稱中路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2年改稱中路公社管理委員會);
建鄉初期,中路黨政同一個班子,直到1984年公社改區,中路公社管理委員會劃分出區黨委和區公所,黨委、政府才有了明確班子劃分;
中路鄉
中路鄉
中路鄉
“以德育人”在中路校區傳承
中路校區支部黨員充分利用全鄉教師集中休息時間,組織召開支部大會,通過學習“八榮八恥”,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時刻以“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和“公僕”、“服務”思想,規範自己的工作方法,發揚“團結同志,服從分工,吃苦耐勞”的精神。重視新黨員的納新工作,積極培養後備力量,為黨組織補充新鮮的血液。中路鄉居民聚居在滄江兩岸,主要以傈僳族為主,學校共有33所,其中一師一校25所,兩師一校1所,村完小7所。小學在職教師58人,其中代課教師17人;初中在職教師14人,其中代課教師8人。初中在校學生532人,初中毛入學率107.49%;小學在校學生123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100%。中路狠抓“普九”工作
“普九”工作是全縣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鄉教育工作的一項攻堅任務,過去的一年裡,我們在認真宣傳《義務教育法》的同時,調動一切社會力量,狠抓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學發動工作。
中路鄉
縣城到中路鄉道路均為柏油路,鄉政府到佳禾、咱利村委會道路為柏油路,到施根登、蕨菜山村委會為土路,到臘八山、新廠、拉嘎洛村委會未通公路。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669畝,人均0.18畝。
全鄉有38戶建有沼氣,有31戶安裝了太陽能。
全鄉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739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有654戶居住其他結構住房。
中路鄉徠現有2個農貿市場,設有信用社、郵政所、電信所、衛生院等服務機構。
近幾年來,黨和國家對“三農”投入的不斷加大,西部大開發的持續深入,更為我鄉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在州委、州政府、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鄉黨委、政府著眼於鄉情,立足實際,不斷創新,大膽嘗試,始終把握髮展是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闖市場,依靠科學增效益”上作文章,深入挖掘優勢資源,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拓寬人民群眾增收渠道。
一、藥材種植。我鄉群眾多數居住在高半山區,多數地方適宜種植藥材,在政府的多方努力下為群眾尋找投資商,尋找資金,2006年中路鄉種植當歸780畝,木香560畝,還引種了蟲蔞。給農民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收益。
二、木耳種植。在縣財政局的扶持下中路鄉咱利村進行了人工培植木耳,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三、種植白芸豆。中路鄉咱利村十一個村民小組種植了550畝白芸豆,產量在55000公斤,群眾收入在30萬元左右。
四、經濟林果種植。鄉黨委政府引進漾鼻核桃12000株,在全鄉範圍內種植了1000畝,只要科學管理,精心種植會給當地群眾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也將帶動全鄉經濟林果的規模發展。
鄉境施根登、流萊山、臘八山、新廠。咱利、拉夏洛在歷史上都屬第一區,1958年曾析出設立中路公社,1962年撤銷仍併入第一區內。1975年又將上述地區析出,再划入維登公社的佳禾大隊,組成中路公社。1964年撤社建區;1988年撤區建鄉,成立中路鄉人民政府。設7個行政村,下轄69個自然村。1995年末,全鄉人口共2 046戶,9 592人。居民中 80%以上是傈僳族,此外有漢族、白族、納西族等。鄉內97.7%的居民屬農業人口。69個自然村中只有12個村分佈於江邊河谷,有發展農業生產的較好條件;其餘都分散在高山地區,土地瘠薄,氣候及水利灌溉等條件都差,糧食難於自給。鄉鎮企業落後於縣內各鄉,只有一個土法提煉桐油的小廠。交通不大便利,全鄉只有20多公里的過境公路。瀾滄江上建有二座鋼索弔橋。
中路鄉
中路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2873 |
男 | 1428 |
女 | 1445 |
家庭戶戶數 | 579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843 |
家庭戶男 | 1402 |
家庭戶女 | 1441 |
0-14歲(總) | 775 |
0-14歲男 | 421 |
0-14歲女 | 354 |
15-64歲(總) | 1904 |
15-64歲男 | 932 |
15-64歲女 | 972 |
65歲及以上(總) | 194 |
65歲及以上男 | 75 |
65歲及以上女 | 119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