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林水電站

思林水電站

思林水電站位於貴州省思南縣境內的烏江幹流上,是烏江水電基地的第八級電站上游為構皮灘水電站,下游是沙沱水電站。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17m,壩頂全長326.5m,壩頂高程452米,水庫正常蓄水位440m,相應庫容12.05億立方米,調節庫容3.17億立方米,屬日周調節水庫。電站額定水頭64m,裝機105萬KW,多年平均發電量40.64億kW.h。2009年全部機組發電。

地理位置


思林水電站位於貴州省思南縣境內的烏江上,是烏江幹流的第八級梯級電站,距上游在建構皮灘電站89km,距下游擬建沙沱水電站115km,距烏江河口涪陵市366km。樞紐工程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其次為航運,兼顧防洪、灌溉等。本電站廠房為引水式地下廠房。引水發電系統為“一洞一機”布置形式,整個系統不設調壓井。電站水庫為季調節,但為留出防洪庫容,多按日調節運行。電站預計2008年8月第一台機組發電。

樞紐布置


樞紐布置為攔河壩採用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身表孔泄洪,戽式消力池消能防護;右岸布置引水發電系統,廠房為地下式布置;左岸布置單級垂直升船機
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452米,最大壩高117m,壩頂全長326.5m。溢流堰面設計為WES實用堰面曲線,弧形閘門前設置一道檢修閘門門槽。水庫正常蓄水位440m,相應庫容12.05億立方米,調節庫容3.17億立方米,屬日周調節水庫。烏江思林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05萬千瓦,設計安裝4台26.2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多年平均發電量40.64億kW.h。過壩船舶噸位500t級,年過壩能力為375.69萬t。機組最大水頭60m,加權平均水頭68.5m,額定水頭64.0m,最小水頭57.6m。
本工程大壩、泄洪建築物和電站進水口的洪水標準按50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電站廠房的洪水標準按20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消能防沖建築物採用10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引水系統採用一洞一機單元式供水方式,進水口採用岸塔式,引水隧洞和壓力鋼管直徑分別為12.6m、8.8m。主廠房、主變洞布置在右岸山體中,主機間安裝四台250MW機組,安裝間和副廠房分設右、左側,主變洞內設置四台主變壓器
左岸設置單級垂直升船機,按鋼繩卷揚機平衡重式垂直升船機方案設計。整個通航建築物由上游引航道、中間通航渠道,垂直升船機本體段和下游引航道等四個部分組成,全長約1100m。

勘測設計


思林水電站的勘測設計始於20世紀70年代。貴陽院於1984年3月提出《烏江幹流補充規劃思林梯級工程地質報告》,1986年7月提出《烏江構皮灘至思南河段開發規劃報告》。
1987年元月貴陽院開始思林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工作,於1990年7月提交《思林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相當於預可研報告)。
1991年元月貴陽院開始思林水電站初步設計工作。1994年12月完成《烏江思林水電站初步設計報告》,並根據水規字(1994)0006號文《關於調整水電工程設計階段的通知》,將報告改為《烏江思林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
1995年5月13—17日,水電總院會同貴州省計委主持召開了烏江思林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同原初步設計報告)審查會議,並通過了審查。
2001年9月,烏開司委託貴陽院編製思林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複核工作大綱。貴陽院於2001年11月提交《烏江思林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複核工作大綱》,並根據烏開司要求,於2002年8月開始思林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修編工作。
二、主要設計負責人
貴陽院於2002年8月成立思林水電站勘測設計項目部,韋曉明任項目經理,呂軍任設總。2003年4月,李宇任項目副經理,2003年12月,徐光祥任項目副經理。2004年8月,呂軍任項目經理,2005年1月,羅光其、張超傑任項目副經理,金誠任項目設總。2007年11月,金誠任項目經理,龍起煌任項目設總。
三、可研修編階段主要工作內容
1、水庫實物指標全面複核;
2、延長徑流系列;1991年—1999年;
3、分析受構皮灘水電站水庫調蓄影響下的思林水電站設計洪水;
4、編製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
5、根據近年來頒發的設計規範和機電設備製造水平,對水工、施工、機電等設計內容進行布置優化、結構複核以及設備選型;
6、根據編製年的政策和價格水平進行設計概算重編。
2003年11月,貴陽院編製了《烏江思林水電站工程項目建議書》,2004年4月,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對項目建議書進行了評估。貴州省發改委和烏開司申報了《烏江思林水電站工程項目建議書》。
2005年5月,貴陽院編製完成了《烏江思林水電站“三通一平”等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同月通過了貴州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組織的審查。
2005年5月,貴陽院編製完成了《烏江思林水電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並通過了水電總院組織的技術評審。
2005年6月,貴陽院編製完成了《烏江思林水電站環境影響複核報告書》,同月通過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組織的技術評審。
建設征地及移民安置規劃設計工作從2003年7月開始,歷經實物指標調查、移民安置規劃、徵求意見后修改和可研報告審查后修改4個階段的工作,於2005年8月完成《思林水電站建設征地及移民安置規劃設計報告書》(審定本)。
2005年6月,貴陽院完成了《烏江思林水電站可行性研究修編報告》,同年7月29日至8月1日,水電總院在貴陽主持召開了烏江思林水電站可行性研究修編報告審查會,並通過審查。
2006年10月,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能源(2006)2263號文同意建設烏江思林水電站,工程正式開工。大壩碾壓混凝土於2006年11月開始澆築。
四、可研修編階段主要成果
1、設計洪水成果的確定
考慮了構皮灘水電站的調蓄作用,校核洪水標準(P=0.02%)洪水由35400立方米/秒減少為33700立方米/秒,設計洪水標準(P=0.20%)洪水由27900立方米/秒減少為26600立方米/秒。
據此,擬定了7個表孔(孔口尺寸13米×21.50米,堰頂高程418.50米)、1個底孔的泄洪方案與可研階段7個表孔(孔口尺寸15米×20米,堰頂高程420米)、2個底孔方案進行比較,並結合通航建築物軸線位置調整,最終選定7個表孔、1個底孔方案為泄水建築物的孔口布置方案。
2、取消尾水調壓室
經過調節保證計算論證取消了尾水調壓室,尾水系統採用1洞1機的布置方式。根據水力學模型試驗成果,戽式消力池消能較充分,池后水流穩定,確定尾水出口緊靠戽式消力池出口外側布置的方案。同時鑒於一、二號機組尾水隧洞相對較長,為滿足機組尾水管真空度要求,加大了一、二號機組尾水隧洞的斷面尺寸。
3、通航建築物中心線外移
結合溢流前緣寬度的縮窄,將通航建築物中心線外移34米,通航線路長951.80米,縮短了144.84米,邊坡高度由原設計200米降低至170米,減少了邊坡開挖及支護工程量。通航建築物塔樓段根據布置較原方案上移149米,基礎布置於T1y2-2,基礎及邊坡穩定條件有明顯改善。
五、施工設計優化
施工圖設計階段,根據開挖揭露的地質情況和設備招標情況,貴陽院進一步開展設計優化工作:
1、根據左、右導流洞開挖揭露的地質條件,通過大量水力學分析和結構複核工作,部分洞段改全斷面混凝土襯砌為混凝土+噴混凝土聯合襯砌,為2005年11月工程截流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時節約投資約5000萬元;
2、根據大壩建基面物探成果和岩體物理力學指標複核,通過壩體穩定和應力計算複核,水力學模型試驗驗證,大壩建基面平均抬高5米。
3、根據水輪機組招標情況,進一步複核調節保證計算后,一至三號機引水隧洞調整為空間交叉布置。

技術特點


一、高過水土石圍堰
從簡化臨建工程規模、節約投資、縮短工期的角度出發,思林水電站前期選用過水圍堰擋水、隧洞泄流、河床度汛的枯期導流方式。中、後期則採用在壩體上預留缺口,汛期洪水由導流洞、壩體缺口及底孔聯合下泄的全年導流方式。上游土石過水圍堰高度達48米,2007年汛期圍堰過水流量達3000立方米/秒,過水后檢查僅發現原過流面板分縫處發生局部沉陷。
二、施工總布置
施工總布置緊湊,充分利用永久建築物的場地先期布置施工臨建設施。右岸岩門料場、人工砂石料加工系統、混凝土加工系統從高到低,緊鄰右岸壩肩布置。減少料場公路長度,縮短供料線長度,減少了施工佔地面積和工程投資。
三、攔河壩
壩址河谷地形狹窄,洪峰流量高達33700立方米/秒,峽谷型水庫基本無調蓄能力。泄洪建築物規模較大,泄洪時上下游水位差僅35—40米。大壩下游存在大泄量低落差的水流銜接(消能)問題。設計採用“X”型寬尾墩、台階壩面、消力池的綜合消能方式,消力池長度40米。
四、地下洞群及大跨度地下廠房
機組設計水頭64米,單機引用流量443.20立方米/秒,安裝4台25萬千瓦機組,引水系統及廠房工程規模龐大。且右岸導流洞在4條尾水洞上部穿過,引水發電系統集中布置在右岸,採用1機1洞方式布置。
地下廠房岩錨梁以下跨度27米(岩錨梁以上跨度28.40米),主變洞跨度17米,受上下游T1y1、T1y3兩層軟岩的影響。主廠房布置在岩層厚度約270米的T1y2灰岩中,因此兩洞室間岩壁間距36.60米,為主廠房跨度的1.29倍,為主廠房、主變洞平均跨度的1.53倍。主廠房、主變洞採用噴錨支護為主要支護措施,根據三維有限元分析結果,錨桿穿透塑性區,主廠房上下游牆布置4排1500千牛級預應力錨索,控制高邊牆位移和塑性區範圍。
引水隧洞內徑12.60米,為滿足機組調節保證要求,一至三號3條引水洞採用空間交叉布置。
五、通航建築物
航運過壩建築物按四級航道設計,船舶噸級500噸。設計採用全平衡卷揚式垂直升船機方案,最大提升高度76.70米。
六、強岩溶發育
樞紐工程主要建築物均布置在灰岩地層,受岩溶發育影響對建築物的基礎穩定、防滲處理和施工期排水帶來一定難度。比較突出的有左岸導流洞在穿越P2c和T1y地層分別遇K30、K31岩溶管道;壩基在T1y地層遇K31、S64、Sj2岩溶管道;地下廠房遇S64、Sj2、Sj2’岩溶管道。此外,受NW向裂隙影響,汛期地表垂直入滲水量較大。

技術指標


思林水電站工程主要特性指標表
表3—5
序號及名稱單位數量備註
一、水文
1.壩址以上流域面積平方公里48558
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年601939年5月—1999年4月
3.多年平均年徑流量億立方米267.70壩址
4.代表性流量
多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849壩址
實測最大流量立方米/秒17000思南站1954年7月27日
實測最小流量立方米/秒92思南站1979年12月5日
調查歷史最大流量立方米/秒21700思南站1930年
設計洪水(P=0.2%)立方米/秒26600
校核洪水(P=0.02%)立方米/秒33700
施工導流(P=10%)立方米/秒438011月6日—5月15日(考慮烏江渡水庫調蓄影響)
5.洪量
實測最大洪量(3天)億立方米34.89思南站1954年7月25—28日
設計洪水洪量(3天)(P=0.2%)億立方米53.55壩址
校核洪水洪量(3天)(P=0.02%)億立方米68.15壩址
6.泥沙(烏江渡蓄水后)
多年平均懸移質年輸沙量萬噸368壩址1980—1991年
多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0.15壩址1980—1991年
實測最大含沙量千克/立方米12.40思南站1971年5月25日
7.天然水位
實測最低水位(流量103立方米/秒)米363.30水位站1990年1月30日
實測最高洪水位(流量14900立方米/秒)米388.73水位站1991年7月9日
二、水庫
1.水庫水位
校核洪水位(P=0.02%)米449.27
設計洪水位(P=0.20%)米444.83
正常蓄水位米440
防洪高水位米440
防洪限制水位米435
死水位米431
2.正常蓄水位相應水庫面積平方千米38.35
3.回水長度千米89
4.水庫容積
總庫容億立方米15.93
正常蓄水位以下庫容億立方米12.05
防洪庫容億立方米1.84防洪高水位至汛期限制水位
調節庫容億立方米3.17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
共用庫容億立方米1.84正常蓄水位至汛期限制水位
死庫容億立方米8.88
5.庫容係數%1.20
6.調節特性日周調節
三、下泄流量及相應下游水位
1.設計洪水位時最大泄量立方米/秒25737
相應下游水位米401.24
2.校核洪水位時最大泄量立方米/秒32922
相應下游水位米408.82
3.調節流量立方米/秒1772.80水電站為滿載發電流量
相應下游水位米369
4.最小流量立方米/秒193發電基荷流量或最小通航流量
相應下游水位米363.80
四、工程效益指標
1.發電效益
裝機容量萬千瓦100
保證出力萬千瓦30.36
多年平均發電量億千瓦·時40.64
年利用小時數小時4064
2.航運效益
改善航道里程千米89
過船噸位噸500
設計年貨運量萬噸/年375.59
增補下游枯水期航運流量立方米/秒193
五、淹沒損失及工程永久佔地
1.淹沒耕地(P=20%)萬畝2.12水田9057.43畝,
旱地12143.67畝
2.淹沒林地萬畝1.42
3.直淹人口人12680計影響人口
4.遷移人口人17616計人口增長率和隨遷人口至2003年
5.淹沒房屋平方米500062.29
6.淹沒公路長度和改線長度千米100.31/183.80淹沒/改線
7.淹沒電信線路長度和改線長度千米14.05/17.53淹沒/改線
8.淹沒輸電線長度和改線長度千米66.53/40.72淹沒/改線
9.工程永久佔地畝3762.29
六、主要建築物及設備
1.擋水建築物
壩型碾壓混凝土重力壩
地基特性灰岩
地震基本烈度/設計烈度度6/7
壩頂高程米452
最大壩高米117
壩頂長度米326.50
2.泄水建築物型式
(1)泄洪表孔
溢流堰孔數及凈寬孔/米7/13
溢流壩前沿長度米119
消能方式寬尾墩、戽式消力池
閘門數量及尺寸扇/米×米7/13×22.50弧形閘門
啟閉機型式、數量及容量台/千牛7/2×4000液壓啟閉機
1/2×1000/320雙向式門機
(2)底孔
型式壩身短管
進口底檻高程米380
長度米52.55
閘門數量及尺寸扇/米×米2/5×7.50平板閘門
啟閉機型式、數量及容量台/千牛2×4000固定卷揚式啟閉機
3.引水建築物
設計引用流量立方米/秒4×443.20
地基特性灰岩
(1)進水口岸塔式
底檻高程米400
工作閘門數量及尺寸扇/米×米4/8×10平板閘門
啟閉機型式、數量及容量台/千牛4/5000、2500液壓啟閉機
(2)引水隧洞圓形
條數米4
長度米297.32、236.74、98.61、15
斷面尺寸米12.60
襯砌型式鋼筋混凝土
設計水頭米64
(3)壓力鋼管
長度米47、37、104.55、114.70
內徑米12.60、8.80
最大設計水頭米106
(4)尾水隧洞園拱直牆型
條數及斷面尺寸條/米×米2/12×18、2/10×16
長度米233.87、210.20、185.65、162
(5)尾水出口簡單岸塔式
底板高程米
平板閘門數量及尺寸扇/米×米4/10×12
啟閉機型式、數量及容量台/千牛4/320固定式卷揚啟閉機
4.地下廠房
地基特性灰岩
主廠房尺寸(長×寬×高)米×米×米189.80×28.40×74.76
主變洞(長×寬×高)米×米×米130×19.30×37.70
水輪機安裝高程米358
5.開關站地下GIS+地面出線平台
地基特性灰岩
出線平檯面積(長×寬)米×米100×38
6.主要機電設備
(1)水輪機TL270-LJ-690
台數台4
額定轉速轉/分93.75
吸出高度米-7.20
最大工作水頭米76
最小工作水頭米57.60
額定水頭米64
額定流量立方米/秒443.20
(2)發電機SF250-64/1560
台數台4
額定容量萬千瓦25
額定功率因數0.9
額定電壓千伏15.75
(3)主要設備
變壓器SSP-300000/500
進口閥快速閘門
廠內起重機型式單小車橋機500/200/10
7.輸電線路
電壓千伏220
迴路數迴路3
8.通航建築物
型式單級垂直升船機
升程米76.70
航道等級4
船型500噸級機動駁船
上游最高通航水位米440
上游最低通航水位米431
下游最高通航水位米374.50
下游最低通航水位米363.30
下游最大通航流量立方米/秒4420
下游最小通航流量立方米/秒193
船型尺寸(總長×總寬×吃水深)米×米×米55×10.80×(1.60-2)
承船廂尺寸(凈長×凈寬×吃水深)米×米×米68×12×6.50
七、施工
1.主體工程數量
明挖土石方萬立方米225.28
洞挖石方萬立方米94.42
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萬立方米186.31其中碾壓混凝土82.50萬米3
金屬結構安裝噸18947
帷幕灌漿萬米8.99
固結灌漿萬米11.45
2.主要建築材料
木材萬噸5
水泥萬噸50
鋼筋萬噸6.61
鋼材萬噸2.15
3.所需勞動力
總工日萬工日380
生產高峰人數人4200
4.施工臨時房屋萬平方米15.75
5.施工動力電源
來源石阡、印江(110千伏變電站)
最高負荷萬千瓦1.40
其它動力設備台/千瓦3/300柴油發電機
6.對外交通
對外公路里程(新建/改擴建)千米18/11至遵義232千米
運量萬噸182
7.施工導流
導流方式斷流圍堰、隧洞導流
圍堰型式上游土石過水圍堰、下游碾壓混凝土圍堰
導流洞條數及尺寸條/米×米2/13×15左、右岸各1條
導流洞長度米左岸927.11米、右岸820.93米
8.施工期限
籌建工期月7
準備工期月27
第一台機組發電時間月59
總工期月71
八、經濟指標
1.靜態總投資萬元681340
2.總投資萬元719330
3.綜合利用經濟指標
單位千瓦靜態投資元/千瓦6813
單位電度靜態投資元/千瓦·時1.68
經濟內部收益率%12.62
經營期平均上網電價元/千瓦·時0.23
資本金內部收益率%8
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6.86稅後
全部投資回收期年16.52稅後
投資年利潤率%8.91還清貸款后
投資年利稅率%10.66還清貸款后

建設紀實


福伊特在思林
福伊特在思林
2009年12月11日,當思林水電站最後一台機組投產發電時,水電六局機電安裝分局不僅收穫了成功的喜悅,還收穫了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從此,六局進入了百萬級大型機組安裝的領先行列。單機容量26萬千瓦、總裝機容量105萬千瓦、壓力鋼管直徑最大8.9米、轉子組裝后總重900噸的思林水電站,件件都是龐然大物,機組安裝來不得半點馬虎。工程干好了,未來的發展將無可估量。干不好,企業的聲譽將受到嚴重影響。當思林電站“一年四投”的任務剛下達時,不僅項目部懸著一顆心,整個分局也都捏著一把汗。一年內四台機組全部投產發電,對於只有幾百人的安裝分局來說承載著水電六局機電安裝歷史性突破的重要使命。
思林水電站
思林水電站

初涉烏江

2007年6月,正值機電安裝工程建設初期,先遣隊伍“跑步進場”,來到這裡既要搞臨建,又要抓生產。當時由於資源緊張、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增加、交叉施工作業等因素影響,造成工程進展緩慢。機組安裝的特點是必須嚴格按照工藝程序一步一步進行,人海戰術根本行不通……,怎麼辦?是強調客觀原因,還是發揮團隊協作精神,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在榮譽面前,六局人頂住壓力和質疑,選擇了迎難而上,不等不靠、創造條件、解決困難。
2007年9月,思林電站主廠房兩台500噸橋機安裝,為了使安裝儘快完成,為下一步安裝工作搶出寶貴時間,技術人員幾天幾夜不合眼,商討施工方案。最終,兩台橋機只用了短短22天時間就全部安裝調試完成並投入運行,創下了同類橋機安裝的奇迹。連配合調試的生產廠家也感嘆說:“真沒有想到六局人安裝橋機速度這麼快,絕對是橋機安裝史上的紀錄”。橋機的順利安裝,徹底扭轉了六局在烏江流域的局面,贏得了良好的企業聲譽。由於橋機儘早投入了使用,首台機組——4號機座環的安裝比原計劃提前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同時也為後續工程的安裝調試贏得了寶貴時間,其直接經濟效益可達300多萬元以上。

冰災難阻前行步伐

2008年初,一場50年不遇的冰雪災害,給電站安裝帶來了嚴重影響。思林電站位處貴州省思南縣思林鄉境內,是災情影響的主要地區,雪凝天氣範圍廣、降溫幅度大、持續時間長,造成貴州省電力設施受損嚴重,導致生產嚴重滯后。高壓線斷裂、高壓線塔架倒塌、電網完全癱瘓、道路全部封閉。燃料、生活品迅速消耗枯竭,思南縣變成了一座寒冷漆黑的孤城,沒有援助的可能。隨後燃油、燃煤告罄,蠟燭脫銷,醫院和藥店的酒精脫銷,大米只能限量銷售……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六局人在第一時間梳理科學抗災思路,布置抗災救災行動,評估冰雪災害造成的影響和可能帶來的後續隱患問題,認真做好應對措施,組織好救災防災工作,千方百計保證人員的生活和設備的安全,最大程度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
嚴重的冰雪災害,造成工程停滯,但是一線的職工依然堅守崗位。由於場內道路封閉,車輛無法通行,廠房內部的重要物資和設備無法轉移,每天都有一組值班人員步行至廠房內部檢查執勤。幾公里蜿蜒曲折的道路,滿是厚厚的冰凌,值班人員穿著厚重棉服小心翼翼緩慢前行的身影,成了冰天雪地里溫暖我們記憶的永恆風景線。六局人用樂觀積極、不畏艱險的精神感動著整個思林建設工地。經過共同的努力,六局人最終經受住了冰雪災害的嚴峻考驗,成為整個思林電站第一支在災后恢復生產的施工單位。

開弓沒有回頭箭

2009年是思林水電站機電安裝工程的決勝年。“一年四投”的工程總目標深深地烙在每一名參建的六局人心裡。為保證工程的順利開展,很多有能力有熱情、工作踏實的年輕人被安排到重要的工作崗位,項目部為年輕人提供了發揮才能的舞台,通過成立青年突擊隊、導師帶徒等活動激發大家的工作激情,激發年輕人的朝氣與活力。春節剛過,項目部員工立刻從節日的氣氛中投入到緊張的安裝工作,掀起了大幹高潮,不論管理人員還是職工,全部投入到生產一線,經常可以在工地看到管理幹部和職工一起疊片、放電纜……,“春節過後,我們一直在加班,節假日不休息,全力以赴,確保一年內四台機組投產發電的目標順利實現”項目經理趙福全在回憶當時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時依舊是感慨萬千。
一個又一個奇迹被六局人創造,5月28日第一台機組投產發電、7月25日第二台機組投產發電、9月19日第三台機組投產發電。
創新觀念破常規
一個個突破常規的施工方法也在建設過程中被激發出來。思林電站機組蝸殼為WDB620高強鋼結構,是六局安裝的首台高強鋼蝸殼。焊接掛裝前技術人員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包括召開技術交底會、測量放點、工作面清理準備、設備材料入場等,成立了蝸殼掛裝焊接QC小組,確保蝸殼焊接質量及工期,首台機組——4號機組蝸殼掛裝完成後,沒有出現任何質量缺陷。
豎井壓力鋼管安裝,採用“倒掛正裝”的施工方案,簡化了工序,提高了安裝質量,有效縮短了整個安裝工期。為了加快壩上開關站GIS設備的安裝進度,確保安裝質量,技術人員經過認真細緻的研究,自行設計製造了兩台萬向移動式電動門型吊車,並與起升高度3米的電動堆高車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安裝效率。
轉子磁軛疊裝,為解決偏心問題,技術人員在磁軛加墊的傳統計算方法中,將漲量與圓度兩者進行關聯統一考慮,有效保證了疊裝的精度。
工程自開工至2009年12月底,機電安裝累計評定297個,其中優良294個,優良率為99.0%;累計評定分部工程23個,全部合格,其中優良23個,優良率為100%;達到《質量計劃》預定的機電安裝工程優良率95%以上的質量控制目標。試運行期機組均一次成功;工程達標投產,質量管理得到了水電工程質量監督總站的高度評價。

安全生產牢記於心

在嚴控質量、搶抓工期的同時,六局人始終將安全生產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安全是發展的保證,安全是和諧的基礎。兩年多來,六局人始終把“安全責任重於泰山”作為安全工作的基石,把珍視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以人為本”的核心。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管理網路和責任體系,制定明確的安全生產管理規範和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的“布置、檢查、獎懲”的管理辦法,加大安全防護的投入,改善安全設施。以“安全生產月”活動、“安康杯”競賽活動為契機,強化職工安全生產防範意識,提升安全文明施工水平。通過扎紮實實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安全管理秩序。
從踏上思林這片熱土的那一刻開始,六局人以超乎常人的勇氣和毅力,齊心協力,艱苦奮戰,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譜寫著水電建設的新篇章,創造著機電安裝的一個個奇迹。兩年來艱辛的歷程,兩年來奮勇拼搏,730多個日日夜夜,六局人將開拓的足跡和辛勤的汗水深深鐫刻在思林的土地,成功的喜悅映在了他們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