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6條詞條名為龍潭村的結果 展開

龍潭村

河南省新野縣前高廟鄉下轄村

龍潭村為一地名,在我國湖北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以及遼寧省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同名村莊,以遼寧為例就有龍潭村:遼寧省瓦房店市得利寺鎮龍潭村和遼寧省東港市十字街鎮龍潭村兩個同名村。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村莊存在差別。

地理環境


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前高廟鄉龍潭村
龍潭村位於前高廟鄉鄉境東部,距鄉政府2公里。西臨狄青湖,東靠唐河與唐河縣蒼台鄉隔河相望,南聯王祠堂行政村,北鄰下廟行政村。南北長約1.5公里,西南東北斜長2.5公里,東西較窄,約1公里。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488畝。
龍潭村
龍潭村

人口民族


截止2008年,該村有農戶1345戶,鄉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農業人口5164人,勞動力35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龍潭村
龍潭村

社會

龍潭行政村有1101戶,4295人,大部分為漢族,只有個別回族住戶。總人口中男2322人,女1973人。小學以下文化程度佔12%,中學文化程度佔80%,大專以上文化佔5%。有李、閻、劉、張、陳、楊、杜、王、熊、胡、何11個姓氏。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4802.4平方米,擁有教師30人,在校學生1195人,距離廠口鄉中學2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85人,其中小學生1195人,中學生290人。
全村建有文化站1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9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龍潭村
龍潭村

經濟


解放前,小農經濟瀕臨破產。建國后,農村經濟逐步得到發展,生產力進一步解放。1978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14萬元,其中農業產值8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8元。1993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32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8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30元。進入21世紀,隨著黨中央優惠的農村政策的落實,科技下鄉活動的開展,村經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2007年,全村完成工農業總產值76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86元。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①重點發展種植業,以蔬菜、花卉、經濟林果為依託;②努力建設新型鄉鎮集市③,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99.5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56%。該村由於無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擁有企業25個。

行政區劃


龍潭村委會轄龍潭、張營、小陳庄、小信坡四個自然村,共有20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龍潭,故名。龍潭,明洪武初年王姓由江西省吉安府吉水縣香水村遷居今村東4米處,時即有多戶世居於此,以村東唐河回彎處—水潭—“龍潭”代村名。1965年洪水毀堤,河身西滾,與何塘村同時西遷建於此,合併新村,統稱龍潭。
清同治元年,在村址上曾築“天佑寨”。為清末翰林學士王儒林故里。張營,位於村部北1華里,狄青湖東岸。明末,張守義由今沙堰鎮張庄分遷於此建村,即名張營。後分遷一支於村前另居,故有前、后張營之別。1975年,洪水毀村,兩村合併,仍名張營。小陳庄,位於村東1華里,唐河北岸。清乾隆三十七年,唐河改道,將唐河東陳排灣耕地分割一段於河北,為耕種方便,先後從陳排灣搬來四戶居住,繁衍成村,故名小陳排灣。又因村北、村西為唐河故道,村南、村東是唐河新道,新老河道四周環繞,又名四河套。1934年始由唐河縣划屬新野,改名小陳庄。小信坡,在村部北1公里,狄青湖西岸,老龍溝東側。清乾隆年間由信坡村分遷一支於村南居住,故名小信坡。人文地理
龍潭村
龍潭村

歷史沿革


龍潭村地處唐河西岸,老龍溝東邊,地勢平坦,土質以沙質黃土為主,村西老龍溝岸邊一帶為黑土地,利於農作物生長,村東唐河彎彎曲曲,四季流暢,村西狄青湖、老龍溝常有積水,利於灌溉。土地中,耕地3488畝佔75%,鄉村道路用地佔5%,林業用地佔15%,工業用地佔5%。自然植物資源有蒲公英、車前草、枸杞、野菊等,都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礦產資源有貯量豐富的黃沙,是建築的優質材料。
全村國土面積36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67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烤煙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4297.5畝,人均耕地0.85畝,林地16309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59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0元。該村建有黨支部9個,共有黨員158人,少數民族黨員9人,其中男黨員128人、女黨員30人。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為車站所在地,建有集貿市場1個。
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